作者:北有佳鱼
把怎么梦到了老神仙,老神仙给他什么语言,又给了什么启示都说了一回。
其实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也不过就是想要把那些他从系统零零六那里搜罗出来的方子“合理化”一点儿罢了。
什么,你说“神仙托梦”就是最不合理的方式?
不好意思,在这个玄幻的世界里头,这还真不是不合理的方式,反倒是你说你带着未来的记忆穿越过来又带着个什么都知道的金手指系统才是很不合理,甚至是很妖孽的事儿好吧。
反正,按照之前的情况,这种把所有的不合理的知识和技能都推给老神仙托梦的做法是最安全的。
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简直毫无心理压力好吧。
而且这种事儿也的确是熟能生巧,现在莫郁已经能够十分自然地说起这种“老神仙托梦”的故事了,非常丝滑,毫不尴尬,真是可喜可贺。
而莫郁的这个故事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皇太后率先表态道:“没想到默哥儿居然有这等仙缘,真是个有福气的。”
惠妃、德妃等人也连连赞叹,王嫔和高贵人更是激动非常。
特别是高贵人,更是喜极而泣。
天知道,在“听”到莫郁说她现在的这俩孩子都要夭折,而且都活不过三岁的时候,她有多绝望。
她现在还年轻,还不到二十岁,还没有那种非得要靠着儿子飞黄腾达的想法。
或者说,就算是有也还不够强烈。
她对十九阿哥和十九公主更多的还是一个母亲对子女的疼爱。
这种疼爱完全出自母爱的本能,就是那种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会放弃,想要让孩子们活下来的伟大之爱。
皇太后作为孩子们的祖母,也有着差不多的母性。
她虽然一辈子都没有当过母亲,没有生养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但是正是因为此,她平等地爱着每一个孩子。
之前康师傅为了提现他对皇太后的孝心,主要是怕老太太无聊,专门就把五阿哥胤褀送给皇太后养着。
皇太后很高兴,对这位五阿哥更是视如己出一样地疼爱,最后成功把五阿哥养得高高壮壮,并且,只会说蒙古语……
幸好莫郁借助系统零零六的实时翻译系统,能够无障碍跟他们祖孙俩交流,倒也不小心又刷了一波儿五阿哥的好感度。
虽然这个好感度好像也没有啥用,但是总比又招惹一个人恨的好。
因为这个经历,皇太后对宫里头的每个孩子都很疼爱,也最见不得他们夭折。
不管是阿哥还是公主,每当听到一个孩子的死讯,老太太都难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一般至少一整个月都茶饭不思。
这完全就是一个老祖母对孙儿孙女们的疼爱之情,所以,在得知莫郁有办法可以救她的孙子孙女们之后,她当然就表现得相当高兴了。
有了皇太后的支持,这些治疗小儿风寒、肺炎、水土不服、腮腺炎的方子都被迅速记录了下来。
有一说一,莫郁为了能够把这些方子记下来,还是废了一番功夫的。
一开始,他还想着写下来,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要是想要写个书法啥的,实在是太慢也太费劲儿了。
然后他又想着背诵出来,但是遗憾的是,那些药方子就跟想要和他捉迷藏一样,到了嘴边儿就溜走了。
后来他干脆就放弃了这个所谓的“神童”挑战,咱就承认咱就是个普通人,也没有啥好丢人的。
既然有系统零零六在,那还费那么大劲儿又是默写又是背诵地干啥啊。
直接“照本宣科”呀。
于是,莫郁直接把系统零零六召唤了出来,对着它显示在他脑海中的内容就直接开始了宣读。
至于读出来之后怎么处理,那当然是有专门的太医来记录了。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莫郁总算又见到了传说中的张友士。
这位张神医终于还是进了京城,成了太医,也算是终于踩中了原著的一个剧情点。
他现在似乎专攻儿科和妇科,反正皇太后派人去找几个伶俐得力的太医过来“接神谕”的时候,来的三个太医里头就有他。
是的,为了表示对老神仙托梦降下的神谕的重视,皇太后特意宣召了三个太医过来,这个阵容实在是有些豪华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甚至包括太医们都没有人觉得这事儿有啥不对。
毕竟这可是“神谕”。
那是一般的人可以听的吗?
能够被选中,那是他们的荣幸啊。
而等他们来了之后,听了莫郁的“照本宣科”,一个个都震惊了。
什么叫做“如听仙乐耳暂明”,这就是啊。
为什么这个方子居然能够这么配?君臣父子这样的方子之外,难道还有别的配法?
还有这个更加厉害了。
什么是“疫苗”?
神仙的意思是,用已经得过了天花的人的血来做“疫苗”?
或者是得了“牛痘”的牛来做这个疫苗?
这就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畴了。
还好张友士倒真是个乖觉的,略微一思忖,就想到了他们那个中西医结合医院。
因为之前莫郁的活跃,这位张神医很早就被四大爷和林如海从江南挖了过来。
现在除了在太医院任职之外,还正在中西医结合医院蹲点儿——这也是莫郁当时的那个“医学院”建设的重要一环。
要中西医结合,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取长补短,方能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
张友士虽然已经年过不惑,但是因着本身就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所以倒是比其他年轻的太医们对西洋的医学和医术更感兴趣。
也是因为这个,他才在听见莫郁提起这个什么天花“疫苗”的时候想到了是不是来自西洋的玩意儿。
毕竟那几个西洋来的医生总是说着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语,就是明明都是中国话,但是放在一起就不知道说啥的那种。
也是合该他歪打正着,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来预防疾病,这不是正好就是西医的疗法吗。
莫郁来了精神,顺便给他科普了两句西医的优势之处,张友士频频点头,很是受用。
皇太后原本一直插不上话,这个时候也笑道:“默哥儿真是能干,居然连这个都懂,这也是神仙托梦的吗?”
老太太是用蒙古语问的,包括贾敏在内的几个汉族女眷都不懂,只有同是蒙古族出身的几个妃子才听明白了,都含笑看着莫郁,大家便也就都感觉到了是在夸赞他了。
于是其他妃子们也开始夸赞莫郁,莫郁略感尴尬地笑道:“皇太后和各位娘娘都谬赞了,我这的确是跟着神仙老爷学了些皮毛,但是那些西洋医术也不是万能的,要是还没有发病的话,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治未病’更厉害。”
这话一说,白胡子的老医正王太医就来了精神。
他刚刚一直都没有说话,一来是被莫郁前面几个方子折服,二来却是对莫郁说的这个什么奇奇怪怪的“疫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半信半疑。
虽然说大家现在都默认了莫郁这个“神仙托梦”说,并没有把他当成妖孽来处理,但是有些实在太过于超前的东西,他们也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
特别是涉及到西医科学方面的东西,那是真的太抽象了。
而且越是在中医领域侵淫多年的人就越是无法接受。
比较典型的就是这位王太医了。
这位老爷子一辈子都是从事的中医工作,本身也是中医世家出来的,根本就没有想过什么西医的事儿。
西洋人的那一套,他老人家最是看不上的。
也并不想学。
所以这次去那个中西医结合医院他就根本没有去,就直接让才来了没多久的张友士去了。
也是合该如此,倒是让张友士愈发有了进益,他心中便又大有些不服气,总想着自己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怎么也不可能被这些西洋的玩意儿给比下去吧。
但是接连几次,却又都是西医占了上风。比如福全、常宁两位亲王的病症,就是他们中医束手无策,西医上手了才救回来的。
当时两位王爷病重,他们整个太医院都惊动了,连他都去了好几次,都已经让两边儿王府准备后事了,万万没想到,两位王爷居然都挺过来了,这谁见了不得说一声“奇迹”啊。
反正他当时就服了。
之后反倒又是陷入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对自己的医术开始有些不自信了。
今儿过来之后,也是有点儿这个意思。
他也知道自己这种别扭的心态不太好,直到莫郁亲口点破了这一点,他才恍然大悟。
所谓的中西医结合,至此终于领会到了精髓,当即就把那份儿“疫苗”的制作和种植方法给仔仔细细地记录了下来,准备回去好好研究不提。
莫郁看着他们的反应,就知道这个事儿妥了。
希望他们能够迅速把事情办妥,让宫里头能少死几个孩子吧。
哦,不只是宫里头,若是这几个方子都能够验证成功,还不知道能够救下来多少孩子呢。
莫郁稍微一想,就觉得自己又做了一件大功德,于是十分心满意足,准备继续躺一阵儿。
皇太后也十分体贴地让他过去挨着她躺一躺,是的,是躺一躺,不是坐一坐,毕竟刚刚口述了那么多方子,肯定是累着了,要躺一躺才可以。
莫郁心说太后娘娘您可真是个好人,您怎么知道我想躺一躺呢。
一念未了,就见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他有些不明所以,还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大家在笑什么。
十八阿哥口齿清楚地回答了他的这个疑问:“林哥哥肯定是累了,皇祖母最是慈爱,当然看得出来,也就赐林哥哥过去她那里躺一躺啦……这原是皇祖母的一番好意,林哥哥你还不快谢恩?”
莫郁这才反应过来,虽然感觉怪怪地,但还是从善如流,朝上谢了恩,然后就被十八阿哥直接拉过去躺在了皇太后的身边儿……
莫郁表示,真是谢谢你呀小十八,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
十八阿哥笑眼弯弯,好像是在表示“不用谢,应该的”。
因为他的反应实在是太过于默契,有那一瞬间,莫郁甚至都觉得这小孩儿是不是有读心术了。
好在这个想法不过只是在他脑海中闪现了一下就消失不见了。
他就这么躺着听皇太后等人继续聊天,看着贾敏和几位妃嫔留在宫中陪着皇太后闲话了片刻,又跟着她们吃了一顿便饭之后,这次愉快的见面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皇太后等人都十分不舍她们母子三人出宫,特别是王嫔和高庶妃,拉着贾敏和他的手不放,连连邀请她们再待一会儿再走。
可惜宫中规矩森严,外命妇不得久留,再加上贾敏也要照顾莫郁和小黛玉的身体,不想她们姐弟俩太劳累,便也就再三婉拒了。
皇太后和诸位妃子们少不得又赏赐了一堆东西,贾敏带着小黛玉和莫郁都一一谢了恩,这才终于得以告辞离宫。
于是等她们好不容易回到了林府的时候,早就又是满载而归。
林如海已经先行一步回到了家中,此刻看着她们母子三个的收获,也不免哑然失笑,连连打趣她们这哪里是进宫拜年问安,分明是去打秋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