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第158章

作者:北有佳鱼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系统 成长 轻松 BG同人

  不管一个皇帝年轻的时候多么英明神武、雄才伟略,到了老了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个没有安全感、被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所裹挟的可怜人罢了。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多半表现出来的就是脾气暴躁、无法沟通,但是要是这个老人是皇帝,那么他就会变得疑神疑鬼、刚愎自用……

  真是没有说错一点儿。

  哪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师傅,到了晚年,也难免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他如今虽然不过才五十岁出头,却已经渐渐显露出了这种趋势了。

  疑神疑鬼、没有安全感,其实主要是源于对自己身体掌控能力的降低。

  没有那么好的精力做到之前轻而易举做得到的事儿,总是会让人很挫败的。

  特别是康师傅这样的人,从小就是强者,那么就更加无法容忍自己的“退化”。

  因此,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容易被他这种心理问题伤害。

  太子如此,十三阿哥也是一样。

  他们俩倒也真是难兄难弟,谁也不用说谁。

  一个打小儿就被当成儿子而不是太子养,却在成年之后忽然被厌弃,“两立两废”,郁郁而终。

  一个一直受尽宠爱,恨不得走哪儿都带着,但是却在某一天忽然翻脸,再也不爱,甚至连看到都懒得看到,直接发配到犄角旮旯,圈禁伺候……

  就,康师傅对儿子们的爱还真的挺谜的。

  真正是爱恨由心,随意如风……

  反正吧,这个事儿,严格说来也不能怪谁。

  只能说造化弄人,都是皇位的错(不是)。

  大约也是这御舟又宽又大,行驶得也实在是太平稳,以至于莫郁身心都十分放松,很快就要睡过去了。

  为了不在御前失礼,莫郁才会这么展开想象的翅膀,放任自己浮想联翩。

  毕竟,这个时候,也并不需要他这个“御前侍卫”做点啥事儿。

  那不吐吐槽、吃吃瓜,还能干啥呢。

  总不能真的一路睡过去吧。

  莫郁倒是自娱自乐很是怡然自得,完全不管“听众”们的死活。

  康师傅听了莫郁这一路的吐槽,整个人都感觉有些不好。

  不过他到底没有完全丧失理智,总算是在下令把莫郁给拖下去砍了之前回过神来。

  哦对,不能砍,不能砍,砍了就没有人再跟他说真话了——虽然这真话还挺伤人的,但是只要他不生气,那么他就还是个好皇帝。

  甚至还能做得更好。

  康师傅默默握了握拳头,在自己脸上扯出来一个勉强的微笑。

  对,就是这样,笑一笑,什么都不重要……要是被这小东西给气坏了,那才不值当呢。

  什么?

  你说朕以后会废了胤礽。

  哼,朕偏偏就不废了他——他毛病是不少,但是也是朕亲自教出来的,朕就喜欢他这样的太子!坚决不换!

  老四么……倒也不是说不好,就是吧,看着总是阴区区的,不知道在搞什么东西,朕还是不怎么喜欢他。

  不确定,看看再说……

  哦,至少有一个事儿朕能够确定,老十三朕是绝对不会圈禁的——什么养蜂夹道,这玩意儿听起来是能够住人的地儿吗?

  朕才没有那么狠心,要把朕的老十三关到那么个地方去呢……

  林家小鬼这个事儿倒是没有说错,朕的确是没有考虑过要把皇位传给十三。

  他的确是个纯善之人。

  而纯善之人是不适合当皇帝的!

  该死的,这小鬼还真的是鬼精鬼精的,连这个事儿都说的这么准……

  所以说……

  康师傅看着莫郁,又是气又是爱,最后只能叹了口气,默默捏了捏十三扶在他胳膊上的手,算是给了他一个无声的保证。

  十三阿哥也会意,少不得红了眼圈儿,暗自感叹“还是皇阿玛懂我”……

  这父子俩在哪里上演“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是太子却是个暴脾气。

  他从刚刚开始就已经忍了很久了。

  林家这小子又在那里叽叽歪歪议论立储大事,关键是跟以前一样,说道他皇太子胤礽的一句好话都没有,实在是可气。

  之前几次筹划都让这小子侥幸逃脱了,今儿他就不信了,还就不能治这小子的罪了。

  想到这里,太子立刻一撩衣襟下摆,“啪”地跪下,对着康师傅道:“皇阿玛,儿臣有事启奏。”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爬走,社畜咸鱼疯狂期待周末!

第131章 爆发

  胤礽忽然玩儿了这么一手,让在场所有人心里头都是“咯噔”一下。

  纯纯的“咯噔文学”了属于是。

  毕竟,最近几年这位爷一直都很“咯噔”,特别是莫郁加入出巡大家庭之后,他的“咯噔”行为与日俱增。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莫郁的“心声外放”泄露了不少不利于胤礽这个太子的“天机”的关系,胤礽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莫郁。

  这一点,他从不隐藏,也没有打算隐藏。

  其实胤礽府上养着的那些门客和他身边儿聚集的那些大臣们都在劝他不如也学一学其他几位,特别是被林家小神仙“预言”会登基的四阿哥那样韬光养晦一番。

  可惜胤礽本身就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哪里会真的听人劝告“韬光养晦”,费劲巴拉地刷康师傅的好感度呢。

  作为唯一一个被康师傅亲自宝贝着教养长大、还是个小屁孩儿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的皇子,胤礽的心气儿可不是一般的高。

  因此他也养成了暴戾跋扈的性子,这也算是被宠溺坏了的孩子的通病吧。

  康师傅喜爱他这个儿子的时候,这些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康师傅厌恶他这个儿子的时候,这些就变成了十恶不赦的重大罪状。

  反正,一切都是康师傅说了算,胤礽除了成为前浪死在沙滩上,根本没有什么翻盘的余地。

  这也是历代皇太子跟皇帝的核心矛盾。

  一个等不及要上位,一个还舍不得放手。

  是啊,这可是天下呀,又不是什么白菜豆腐,随便都能“孔融让梨”的。

  皇太子长大了,年富力强,身边儿已经围了一群看好他、拥护他、吹捧他的臣子,俨然已经成为了新的权力中心。

  而反观皇帝这边儿呢,不但身体日渐老迈,精力日渐不济,原先对自己忠心不二的臣子们,也纷纷倒戈奔向了皇太子的阵营。

  这让他怎么想?

  恐惧、厌恶、愤怒、反击,这简直是必然的反应。

  不说康师傅这种大佬级别的牛人了。

  就是一般的废物君王,也都是如此。

  反正历朝历代无一例外。

  神马,你说老朱家就不是这样?

  才怪呢。

  除了早亡的太子朱标,其他的皇太子,可没有一个有这种待遇。

  甚至都出现过皇太子和皇太孙并立的奇观——你不是趁着我没死在那里结党营私、搞事情恶心我吗?

  那我也可以扶持你儿子一样恶心你呀。

  只要活得够久,这种操作完全具备实现条件嘛。

  不只是明朝,之前的好几个朝代都这么玩儿过。

  可以说,这些都是汉族皇室们玩儿烂了的招式了。

  但是康师傅显然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他只是天然地恐惧胤礽作为皇太子日渐丰满的羽翼,加上胤礽这位皇太子也的确不够完美——虽然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康师傅他是皇帝,他当然可以任性地要求他的继承人是完美的。

  至少,在他的角度看起来,不能太过于拉胯。

  至于胤礽,在这位太子殿下二十岁之前还是很受康师傅的喜欢的。

  他甚至亲自教导胤礽如何治理政事,而胤礽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在这个方面成长的不错。

  不过等到胤礽做事儿越来越像那回事儿之后,康师傅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了。

  怕他不够能干,但是又怕他太过于能干,这就是所有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吧。

  反正,康师傅就是这样的。

  还是四大爷聪明,大约是从康师傅时代这个“九子夺嫡”的乱象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搞出来一个“秘密立储”的制度,一下子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为了避免一家独大,制衡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而要是论起制衡的效果,先立了一个明确的靶子在那里再去扶持其他人来跟他打擂台,哪里会比大家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更有效果呢?

  所有的皇子都有机会竞争那个位子,这多好。

  大家尽可以各自结党营私,乱打一气,成功失败各凭本事而已。

  不过这种法子也有个问题,就是很容易因为打的太厉害搞得“同归于尽”。

  特别是儿子不够多的皇帝,一般不推荐使用这种法子。

  还是扶持、打压,让两大主要势力打擂台的方式更加安全一下。

  其实康师傅也用的是这个办法。无他,最普通制衡之术而已,这几乎是出自一种本能。

上一篇:湖文学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