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虽然康师傅这一次传召太医前来看诊的起因是为陈鹏年看诊——这主要还是因为莫郁之前那一番外放心声的功劳。
当然,也不是说康师傅对这位江宁知府一点儿发自内心的关心都没有。
关心肯定还是有的,但是不多。
肯定是没有对他自己的面子的在意更多。
不过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至少有这个行动,就已经很好了。
毕竟,最后人家陈大人还是得到了实惠不是。
而这一次应召而来、随行伴驾的太医,照旧还是张友士。
他本身就是姑苏人士,虽然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前程搬到京城多年,但是江南毕竟还是他的故乡。
有机会借着公干的机会回乡,那自然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太医院的院正王大人跟他关系还不错,像是这种举手之劳的事儿,那自然是能行个方便就行个方便啦。
于是,基本上每次南巡,张友士都是随行的太医之一,至于为啥是之一,那当然是因为,这种出巡动辄两三个月起,一个太医那肯定是不够用的。
出巡的时间这么长,人数这么多,万一有好几个都病倒了,那要怎么办才好呢?
所以康师傅一旦出巡,带出来的太医至少也得两三个,最多的时候带了四五个太医……不说是把太医院搬空了少一半儿,也差不太多了。
虽然说太医院的编制当然不只十来个人,但是医术好、有经验的太医也就是那十几个,这么带出来四五个的情况,那真的是已经差不多小一半儿了。
这一次当然也是一样,康师傅直接就带了四个太医同行。
说是四个太医,但是也不是说这四个太医要时时刻刻都随侍在侧,人家也得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做出诊断。
要么怎么说从医这种职业,那真是劳心费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下来的呢。
不管是两三个,还是四五个,大家既然同为太医院的同事,虽然这是伴驾出巡,算是出差公干了,就也还是按照在太医院里头时候的规矩轮班当值的。
他们甚至都还弄了一个当值的轮次表出来,简直是把从医工作者的严谨认真的作风发挥到了极致。
张友士就是今日当值的太医。
他在整个伴驾太医团队里头算是中坚力量。性格也是十分地积极向上,所以康师傅一传召,他来的还挺快的。
来了之后,照旧还是跟康师傅行了礼,康师傅也不耐烦应付他,便就直接挥了挥手教他免礼,直接先看诊了。
第一个看诊的当然就是本次的主角陈鹏年。
张友士跟他刚一打个照面儿就不由得愣怔在了当场。
倒也不知这位陈大人长得有什么地方不妥,主要是这位陈大人真的太显老了。
别看他现在只有四十二岁,但是看起来说他已经六十岁了都有人相信。
按照中医的理论,这种算是“早衰”,不是先天体质不好,就是后天操劳过度。
而陈鹏年显然是两种都有。
这位陈大人家中贫寒,小时候营养没跟上,年轻的时候又寒窗苦读了十多年熬坏了身体。
到了康熙三十年,他三十来岁的时候终于中了举,就开始为了工作、为了百姓的福祉掏心掏肺、劳心劳力。
听说他曾经无数次在狂风暴雨中爬到河堤上跟大家一起加固堤坝,也曾经冒着严寒或是酷暑四处奔走体察民情。
至于什么瘟疫横行的时期,他也完全不顾自身安危,随时冲在第一线。
这种玩儿命般的当官法,一般人都做不到。
而且这种操劳程度,就算是个身体极好的人肯定也坚持不了多久,但是人家陈大人硬是坚持了十几年。
从踏入官场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打定主意做一个好官了。
好官难做,清官难为,除了拼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之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么一来,他身上落下的毛病也就不是一般的多了。
张友士毕竟是这个世界里头数一数二的名医,“望闻问切”那早是极其熟练的了。
他只一“望”,就发现这位陈大人的身体已经到了崩坏的边缘了。
看着虽然还健朗,但是如果不好好调养,至多也就再活个五六年吧。
张友士神情十分沉重地给出了这个结论,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莫郁一听,却忍不住在心里悄悄吐槽道,张太医您这说得不对呀,这跟系统零零六给他提供的这位陈大人的生卒年份不太吻合啊。
系统零零六明明说,根据历史记载,这位陈大人要活到1723年才去世,今年才1705年,这怎么算也不是五六年啊。
该不会他是想说十五六年说错了?
莫郁满腹狐疑,但也不好直接说明,只能拼命看着张友士,希望他能够再仔细给人家陈鹏年陈大人好好看一看。
【万一真的是看错了呢?人家陈大人这么好一个人,难得的清官,要是就这么没了,教江南这一方的百姓们怎么办才好呢?】
【江南这地方太富庶了,正所谓“财帛动人心”,把谁派到这里来基本上都跑不了是这种结局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最早不是也是从江南这边儿流传出去的吗?可见这事儿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肯定是有现实案例的。】
【哦,忘了,人家扬州知府这不是还在那边儿戳着呢吗?要是康师傅有兴致问上一句,他一准儿能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要是不知道,那肯定就是装的。】
【明明犯了错还要装作没有,故意狡辩的,这应该是要罪加一等吧?可惜啊,我只是个单纯的吃瓜群众,审案子这种事儿还轮不到我,不然的话,这几位估计一个都跑不了……】
【哦,对,康师傅现在都表态了,估计便宜老爹的工作也还是挺好展开的了。逮住一个就直接审问就完事儿了。反正按照江南地区这出贪官的速度和概率来看,出现冤假错案的概率那真的是极小的。】
【好烦好烦!好想把这几个装模做样的贪官都给抓起来,这样的话,康师傅下次南巡的费用应该都能有着落了。】
莫郁一想到那些贪官、坏官居然吃得脑满肠肥、过得潇洒快活,很可能会长命百岁就心情不爽,特别是跟陈鹏年这种大清官一对比,很有种“好人没好报”的感觉。
这就加倍地让人心塞了好吧。
莫郁兀自在这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哪里知道旁边儿那些伴驾的官员们的心情呢。
怎么说呢。
他们也没有想到,这种简单的、甚至是福利一样的伴驾经历居然会成为噩梦一样的存在——艾玛这林家小公子,哦,应该称呼一声小林大人,居然知道那么多事儿。
什么贪污啦,买官卖官啦、仗势欺人啦、甚至是草菅人命之类的事儿,他们这些人里头又有谁是一点儿都没有沾染上的呢?
要说真的是白璧无瑕的,那还真的只有人家陈鹏年陈大人了。
虽然说事儿是他们做的,但是罪责肯定还是最好不要有的。
至少不要这么快来啊。
现在好了,有这位小林大人在,他们所有人的罪责,那是一个都跑不了啊。
其中有几个年纪大的比如喜欢“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扬州知府老大人就最先扛不住了。
他本来就是奔七十岁的年纪了,前儿还在“一树梨花压海棠”,好险没有马上风,这都该好好在家里歇着了吧,偏偏康师傅来了。
这接驾的事儿,肯定是跑不了的,少不得只能硬着头皮上。
结果这上午为了接驾在码头站了半天,好不容易把万岁爷给接到了行宫里头,结果还没等吃一口饭呢,这“大清算”就这么开始了。
就,真的挺猝不及防的。
反正他老人家还是挺接受不了的。
毕竟他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仗势欺人、草菅人命这些事儿,那是每一件都沾点儿边儿。
害,本来想着他肯定不是一个人,大家都这样也就无所谓,谁知道一个陈鹏年在那里“遗世独立”还不够,现在居然还要被公开挂出来给公开处刑……
这真的是,跟当众鞭尸有什么区别。
偏偏这林家小神仙就像是跟他有仇似的,没一会儿就把话题转回到他身上。
好家伙,他干的那么点儿事儿是一件不落地都被抖落出来。
等到说他看着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估计不用等到康师傅跟他清算他就要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老爷子又惊又惧、又恨又气,一口气儿没上来直接就嘎地一声,晕了过去。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莫郁也是一样。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好嘛,又来?这是都跟李光地学了是吧?说得过去就狡辩一下子,说不过去了,就直接晕?】
【最讨厌有人玩儿这种套路了,结果好么,一连来了俩。】
【康师傅宁老这要是都不严惩,信不信马上就会一个传染俩,很快就会出现人传人现象呢?】
莫郁这个心念刚刚一转,就听见砰砰几声,果然几个年纪大的官员都相继倒地了。
【嘿,我就是说,我这简直都要成了神预言了啊。】
莫郁愈发觉得无语,甚至都想着不在心里头默默吐槽,而是直接跟康师傅当面儿说了。
好在不用他真的开口,康师傅也都“听”进去了——感谢他这个心声外放的神通,简直是高效沟通的神话了属于是。
康师傅把啥都“听”在心里,表面上还维持着平静心情却是十分复杂。
他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林家小娃娃这又在那里胡思乱想,还真心为了扬州知府等几个老年官员的身体健康情况紧张来着。
他也知道这些官员知道他今天到,老早就在岸边守着了。全套的顶戴花翎、带品级的官服披挂上,那可不是一般地沉重,若是年纪大点儿、身体差点儿,还真的挺容易就坚持不住的。
为此他还专门让人把没当值的太医们也给传召过来一起看诊,毕竟人命关天,别的事儿都不打紧,真的出了问题就不好了。
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口,张友士已经飞快地跑到那几个晕倒的官员身边儿查看。
结果一看,果然都是“惊惧交加、痰迷心窍导致昏迷”,张友士十分淡然地表示,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碍,休息一下就好。
说完,他就继续回去给陈鹏年诊断,甚至开始一边儿诊断一边儿皱着眉头思考起如何给陈鹏年调理身体来。
被张友士这么一弄,康师傅尴尬极了。
好家伙,还说这些人是真的身体出了问题了,结果又是套路啊!
等等,他为什么要用“又”……哦,因为他们已经不是第一个这么玩儿的了呀。
啊啊啊啊,过去的回忆开始疯狂攻击朕,朕好蓝瘦……
康师傅默默在心底哀嚎了两声,面上却还是维持着平静,实则已经开始在计算,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京城了。
这南巡,他是真的快要巡不下去了。
他想回京城了。
不然的话,早晚要被这些人给气死。
是的,包括你,林默玉!
康师傅兀自在那儿碎碎念,差点儿原地发疯。
幸好这漫长的时刻很快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