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未料到刚拐到他们家门口的那条街道上,就遇到有人当街拦路。
莫郁本来在马车上昏昏欲睡,这猛然一个急刹,倒是把他给弄得一下就清醒了。
林如海早已经命人前去查看,原来却是个熟人。
那许久未见的薛蟠不知道什么时候跑来他们家门口儿来闹事了。
说是闹事儿,也不准确,其实他自己是觉得有正经差事的。
他现在已经改名叫贾磐。
是宁国府的现任老太爷贾敬亲自帮他改的。
上次这小子被薛家扫地出门的现场,莫郁跟林如海等人都在,真是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薛家果然不愧是薛家,“真假少爷”这种事儿都能在亲戚家里闹腾起来——都还不是本家亲戚,而是自家媳妇儿的婆家……
就冲着拐了这么两道弯儿的关系,也不该这么闹腾。
不过想到这孩子的身世,却又觉得好像这么闹腾也情有可原——谁叫四大家族联姻已久,哪怕不联姻,也能七拐八拐地产生点儿联系呢。
果然不管什么时候都感觉,薛家的假少爷居然会是贾家的私生子这种事儿,实在是太过于炸裂,属于是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程度……
薛蟠既然不是薛家的儿子,那就不能再姓薛了。
而在贾家的话,他的这一辈儿原本应该是取王字边儿的名字,比如贾珍、贾琏、贾珠等。
但是吧,薛蟠他又不是贾家正儿八经的子弟,乃是个不明来路的私生子,这就不好给他一个王字边儿的名字了。
别说贾珍等人觉得膈应,便就是贾敬自己也不可能带头搞自家人的心态。
好在这位敬大老爷是个妙人儿——字面意义上的那种。
人家好歹也是正经科举出身,不是如贾赦、贾政这俩堂兄弟那样的人渣败家子或者寻常庸人。
所以说在文化素养方面还是很有保证的。
既然不能叫“玉”那就干脆叫个石头吧(?),就,意外地脑筋很是灵活的一个老爷子的感觉。
偏巧有个字儿就很满足现下这个情形——“磐”,既跟他原来的那个“蟠”字儿同音,又暗含了石头的意思。
玉石、玉石,玉也不是石头吗?
而且这个“磐”字儿,还有大而坚固的意思,做人名儿的话,还有着挺吉利的寓意呢,真是太合适了。
贾敬十分满意自己的这个急中生智,便也就把这个喜悦分享给了所有人。
可惜,他倒是满意了,别人对此却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甚至觉得非常尴尬。
首先,这薛蟠,哦,现在叫贾磐了,原是薛家的嫡子,就算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在金陵的时候也算是在上流圈子里头混过的。
虽然后来闹出来什么真假嫡子的事儿,让他由薛家的嫡子变成了贾家的旁支私生子,但也搁不住他的那个主要配角光环的力量……大概就是那种想要无视很难,但是要说是要真心交好,也绝对不能够的那种。
为啥不能无视呢?
除开他那个炸裂的身份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每当大家觉得这小子从此应该查无此人,从他们眼前消失的时候,他一定会跳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
这还是后来莫郁渐渐参悟出来的。
想想这个逻辑也是很好理解的,这薛大傻子其实是原著里头非常重要的配角。
可以说,他的形象和人生发展轨迹,正好是四大家族走向衰落到彻底完蛋的真实写照。
四大家族鼎盛时期那是何等地风光,可以说是在整个金陵省横着走。
连一个普通的知府衙门的门子都能随时从身上搞出来一张给四大家族歌功颂德的“护身符”来。
什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龙王来找金陵王”啦,“丰年好大雪”,“阿房宫都装不下一个史”※啦。
总之,寥寥数语就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金陵城四大家族泼天的权势和富贵。
薛家就是那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啦,跟其他三家的暗含权势的气派相比,薛家主打一个有钱。
毕竟是皇商嘛,有钱是很正常的。
但是只是有钱,除了有钱之外一无是处就不太正常了。
因为过于热衷于赚钱,不注重子女教育和资源积累,薛家终于变成了四大家族里头最先倒牌子的一个。
原著里薛蟠的表现就是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了——哪怕贾家的子弟再不堪,好歹也是粗通文墨的。
就不说贾珠这种科举好苗子了。
哪怕是贾珍、贾琏这种在读书方面名不见经传的,也能识文断字,应付寻常的人情世故和各种差事。
但是到了薛蟠这里,他却是连家里头的生意都不会打理,至于什么识文断字、诗词歌赋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这个原著里头也有不少篇幅介绍。
比如那个著名的、狗屁不通、无耻下流的“哼哼文”,就是他薛大爷的杰作。
这么样的一个人,偏偏却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唯一的继承人。
他的才能本事不说比贾珠等人了,便就是个普通人都比不上。
更别说他还有个十分出色的妹妹薛宝钗了。
但其实人家曹老反话正说,明褒暗贬,对这位宝姑娘的真实评价也不怎么样。
这本身就很是讽刺了。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薛家一无是处,不管是看上去很是不堪的嫡子薛蟠,还是看上去还挺好的嫡女薛宝钗,都不怎么行。
这种情况在整个四大家族其实也都是适用的。
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来原作者的功力了。
再一次在系统零零六那里重温了原著之后,莫郁也是再一次忍不住感叹这可真是一部经典名著。
这短短八十章原著里头的信息量,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中间又有各种隐喻、反讽,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无怪乎在后世专门发展出来一门学科,用来研究其中的奥秘了。
当然感叹归感叹,敬佩归敬佩,这也并不耽误莫郁吃瓜看戏。
为了方便称呼,他决定还是按照原本的名字称呼薛蟠,主要是,这个“私生子”的设定他多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而且他原本也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居然还有再遇到薛蟠的一天。
上次见到这位仁兄,还是在他的身世曝光,被薛家现任族长薛二爷赶出来的时候。
让人诧异的是,薛姨妈作为他的养母,也并没有流露出多少感情,任由薛二爷把他撵走,跟之前那十多年的朝夕相处是假的一般。
母子情分是一点儿都没有。
薛宝钗也是一样,并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兄妹情。
果然是薛家一脉相承的冷心冷血。除了金钱、利益,什么都不爱。就,这么看来的话,还挺专一的了。
原著里头薛蟠好像就跟他娘薛姨妈和他妹妹薛宝钗不同,虽然诸般无状,但是至少心中还是有些人情味儿的。
不管是他对自己当成真正兄弟的柳湘莲等人,还是对母亲、妹子,甚至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林妹妹等人,都很是关心。
从这一点上来说,倒是真有点儿不像薛家人了。
一定要说的话,跟贾琏倒是有点儿相似,如此,他进了贾家,也不算是十分违和。
林如海派去打听消息的人很快来回复,原来今儿薛蟠来林家原是受了他养父贾敬的差遣。
贾敬自从上次想开了,从城外的玄真观进入到了自己家的宁国府“修炼”之后,很是鼓捣了一些事儿。
不过他就算是鬼迷心窍,一直想要“修道成仙”,也比贾珍在宁国府一个人说了算的时候略好。
原因无他,这位好歹是科举出身,不能说是一点儿脑子都没有的。
虽然痴迷修仙,但也有偶尔短暂清醒的时候。
这个时候他还是会思考一点人生的。
比如宁国府的未来什么的。
本来么,他如果有这个心,就在他们宁国府的几个旁系里头多找找,总能找到几个还不错的苗子的。
要拯救贾家,果然还是得靠科举。
他当时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后来不是因为自己家里头遇到了那么多糟心的事儿,他一个不小心看破了红尘,跑去玄真观出家了,还真说不准,宁国府就在他手上发扬光大了。
至少,有他在的话,贾珍不至于那么放飞自我,宁国府也不至于废得那么彻底。
现在么,他迷途知返,重新投身红尘之中,虽然有些晚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救。
原本他要是好好找一个贾家旁支子弟培养起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贾家人多,那么多人里头,总有家境不好但是人品、才华出众的孩子,如果能够帮扶一下,日后东山再起,也未可知。
贾敬一开始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他甚至都已经着手开始物色了。
直到他不知道抽什么疯非得把被薛家赶出来的薛蟠收为养子,悉心培养,这条自救之路才终于算是被堵死了。
开什么玩笑,你养成谁不好,非得要养成这一位?
您老难道不知道这位就是原著里头最著名的薛大傻子吗?
不但天生顽劣,说不听、浑不吝,甚至还随时可能因为跟人争闲气打人、杀人哦。
想到原著里头这位薛大傻子的种种丰功伟绩,莫郁就忍不住想要摇头叹息。
惹不起,惹不起!
一句话说来,薛蟠他就是那种可以连累你直接被诛九族的那一种极品熊孩子哦。
就问你害不害怕。
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了一下。
※号部分引用自原著“护官符”原文。
第161章 黑化
贾敬显然是不怕的,他甚至还觉得自己做的挺对。
这其实还是说明,老爷子这么多年过得挺好的,以至于到了这么一把年纪,还活得这么天真。
另外也是因为薛蟠这段时间表现得挺好,让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看清楚这小子的真面目。
根据系统零零六的情报现世,薛蟠进了贾敬那院子,开始跟着他修炼之后,也的确看上去乖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