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真正有用的人,见一个就够了,比如这位林家小公子,那可真是个妙人。
十三阿哥吃瓜吃的津津有味,连刚刚被薛蟠骚扰的不快也都快忘了。这阳光健康的心态实在是让人羡慕。
康师傅看在眼中,既感到欣慰又有点儿替这个儿子担忧——身在皇家,太单纯了也不是好事儿,他实在是怕这个儿子以后吃亏,毕竟他的那些儿子们可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十三这孩子这么单纯热血,要是遇到他的那些哥哥弟弟们,可怎么办才好啊?
想到这里,康师傅不免又想起之前林家小子说的那个什么“以后会厌弃十三”的事儿来。
他心里又有些揪起来了——不行,得想个法子把林家这小孩儿给弄回京城去才行。
这么一想,康师傅倒是对金陵薛家这个什么“真假少爷”的事儿不怎么关心了。
那个薛蟠早先就已经被他派人送到知府衙门里头去了——当然,罪名还是最开始的那个“强抢民女”。至于什么调戏,咳咳,不对,是骚扰皇子的事儿,自然是不好明说的。
再说了,这个事儿只有在场的人们知道,还都是通过林家小子的心声“听”到的,根本也没法儿往外说……
就像此时此刻,所有人都知道了这薛家小子的身份恐怕有问题,但是也不能说……
所以说,这林家小子还真的有点子神通在身上,行吧,不能说,但是可以查啊。
哪怕是大户人家,随便就能用别人家的孩子换了自己家的死婴,这显然也是在犯罪了。
那么是谁给他们家提供的婴儿呢?
不会又是拐卖来的吧?
康师傅能想到这个,四阿哥等人哪里还想不到。故此不等康师傅开口,四阿哥已经上前主动请命,准备再深入调查一番江南拐卖人口案件了。
上次他跟林如海合作已经查了个七七八八,现在看来,是时候把剩下的那两三成隐藏的东西也都给深挖出来了。
只是这个工作十分危险,得要保证查案人员的安全才行。
四阿哥说的比较委婉,但是康师傅却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这是在说林家。
想到之前粘杆处回报说的林家之前差点儿被团灭的事儿,康师傅眉头一皱,倒是立刻想了个主意。
他虽然做好了决定,却也不动声色,只打发了四阿哥叫他去跟林如海继续查案,然后准备继续带着剩下的儿子和大臣们继续游玩儿,好像根本就没有受到这个小插曲儿的影响。
他甚至都没有为难薛姨妈——毕竟薛姨妈也是受害者,还只是个深宅妇人,这个真假儿子的事儿一出来,最难受的肯定就是她这个当妈的。
虽然薛蟠不是她亲生的,但是好歹也养了十几年,就算是条狗也有感情了,何况是人呢。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薛家这种弄虚作假、欺君罔上的行为肯定是必须严惩的。
所以康师傅直接就下令让人把薛家皇商的资质名额给了薛家二房——刚刚莫郁那一通吐槽,不但说了不少薛家大房的丑事儿,顺便还把薛家二房给表扬了一番,对此,康师傅是准备照单全收的。
跟莫郁接触了这么一段时间,他已经弄明白了莫郁这个“神通”的功效。
那就是,这孩子通过心声“说”出来的事儿,基本都是真的。特别是具体到哪个人的事儿,那更是没有必要费心验证,照真实的处置就是。
所以这一次康师傅也根本就没有纠结,直接快刀斩乱麻地处置完了就了事儿。
于是,刚刚赶回家来给大哥奔丧的薛家二老爷就喜提了一个族长加皇商资格大礼包,本来是要来给儿子救命的薛姨妈则是默默地回了家,想把这个惊天的消息告诉女儿宝钗,却不料没有成功。
这也是她第一次知道林家哥儿这个神通的禁制——那就是本人听见什么只能自己知道,不能告诉别人,如此才算是真正的神通。
好在不久之后,她就自己找到了薛蟠不是她亲生儿子的证据,然后她就直接病倒了……
按下金陵薛家的天翻地覆、鸡飞狗跳不提,只说康师傅一行,在逛了一天金陵之后,便就准备启程回京了。
莫郁也被下旨继续跟着北上,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康师傅准备插手阿哥们的纷争,将他们林家给直接保护起来了。
当然明面儿上肯定要找个合适的理由的,不过只要康师傅下定了这个决心,这都不算事儿。
就连理由也是现成,因为康师傅说,这段日子他伴驾伴的好,自己十分喜欢,叫他直接跟着御驾一起回到京城,给十五、十六那几个小阿哥们当伴读去。
作者有话要说:
被姨妈放倒呜呜呜!加更,只有明天再努力一下。
第37章 神技
要说康师傅让莫郁进京当皇子伴读这个决定一公布,最高兴的人莫过于王嫔了。
这位一连生了三个阿哥的英雄母亲(不是),本来就对同为苏州老乡的林家几人十分亲热,加上她原先在家中也是读过书识过字的,故此对于林家这种书香门第、学霸家族就更加看重。
特别是莫郁顶着这么一个“小仙童”的光环,那更是让她感觉十分高端,甚至有点儿崇拜的意思了。
当然,更加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还是非常在意自家儿子将来的命运的——身为母亲,听说自家儿子不久于人世的消息总是非常揪心的。况且这个注定要早夭的孩子还是她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十八阿哥,要她怎么能够不担心呢?
万岁爷显然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把林家小公子指给她们家十八当伴读的吧?
虽然说万岁爷下的旨意里头说的是陪十五、十六等几个年纪小的阿哥读书,但十五阿哥已经十岁、十六阿哥也已经八岁,就连十七阿哥也六岁了,只有她们家十八阿哥,今年五月就满了三岁了,跟这位不满四岁的林家小公子年纪正好合适,这么一算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这个金牌仙童小伴读,就是给她们家十八阿哥量身准备的呀。
万岁爷他真的……王嫔一想到这个心中就乱感动一把的,也立刻明白过来既然万岁爷给了她这个机会,那她就得赶紧抓住才行。
这林家小公子绝对是有真东西的,说不定跟他相处久了,她们家十八阿哥就不用死了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有那么一天,能够跟这么一个神仙似得小公子做朋友,那也不亏啊。
不管怎么样,都比坐以待毙强。
故此听到这个决定的当天,王嫔就寻了机会把贾敏和莫郁连带着没有在伴驾之列的林家姑娘小黛玉一起邀请到了自己房中小坐说话。
什么叫做高情商,这就是了——王嫔娘娘就是喜欢林家的女眷,想要借机聊个天,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哦。
没了康师傅、众位阿哥和大臣们在场,王嫔的状态放松了许多,情绪波动也就愈发明显了——可以说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连说话也更见几分亲近起来。
贾敏见她如此,少不了又跟她客套几句,没想到这位王嫔倒还真是个难得的爽利人儿。
她一边儿再三强调“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多礼”“以后我的三个儿子还都要仰仗默哥儿带挈点拨”“十八阿哥年纪跟默哥儿最相仿,还要默哥儿多照应”等话,一边儿把态度摆得更加谦逊,甚至有意无意提起在莫郁那个心声“预言”中注定早夭的十八阿哥打感情牌,真情实感、有礼有节实在是很难让人不生好感。
反正聪慧通透如贾敏很快就折服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小黛玉对这位貌美温柔说话还好听的娘娘也很是喜欢,她们几个很快就聊得热火朝天,作为在场唯一的男性,莫郁倒是乐得清闲,也借此机会加深了些对这位王嫔的了解。
原来这位王嫔虽然出自金陵王家远在苏州定居了的旁支儿,但自小儿也是上过家塾,读了些书的。
因着比起王家嫡系重武轻文的教育方式,王嫔所在的王家旁支倒是很重视文化教育。
毕竟江南是学习气氛非常浓厚的地方,尤其是苏州,更是充满学霸才子的宝地,在这种地方生活,不读书才是奇怪的事儿呢。
而且就算是金陵城里,只要不是王家嫡系那种非常重视武功的家族,对于子女的文化教育也都还是很上心的。
说句实话,其实王家也不是不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只是他们家教育的重点都在男子身上,必须要文武兼修、主打一个锚定高官显贵的入仕之路。
而对于女孩子,那就宽松的多了。王家有权,也有钱,这种家世,哪怕家里的闺女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干,也比一般人家的闺女们眼界更高些。
加上这个世界还是玩儿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套糟粕三观,所以,王家对女儿们更多的是培养她们管家、管人的能力,学习不学习文化课倒是次要的。
只能说是更注重实用性的一种教育理念吧。
从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儿这三位出身王家嫡系的嫡女们看,她们的文化课都不咋样,甚至凤姐儿连字儿都不识,但是毋庸置疑,她们管家的能力还是普遍比一般人家出来的闺秀们强一些的。
至少在平均数之上。
哪怕是其中最弱的薛姨妈,在薛老爷活着的时候,也牢牢把握住了薛家的后院,虽然后来薛老爷死了之后,有薛蟠在那里瞎搞乱造,加上外头的事务她并不太懂导致家财外流、迅速败落,但是单说后宅,好像一直也没有出什么大事儿。
别的不说,就只说薛老爷那么多年甚至连个庶子、庶女都没有,那作为正室的薛姨妈在一些狭义的宅斗世界里,已经算是高手了。
至于真实的情况如何,是不是这样更显得薛姨妈自私薄凉,害得薛家子嗣艰难什么的姑且不做讨论,只说原著里头关于薛姨妈的几次描写,也多是在说她烂好心、耳根子软,倒也没有说她管家不行——教育子女就不要说了,这的确是她的大弱项,看看宝钗再看看薛蟠,简单说就是主打一个放养就对了。
不过这也不能说王家不重视女儿们的文化课教育,毕竟除了凤姐儿之外、王夫人和薛姨妈都是识字儿的,只是侧重点不太一样罢了。
到了王家旁支儿女儿们那里,倒是对管家的能力不做强求了。文化课也是一样,不学没有人强迫,但是学也可以学。
因着他们王家也是有家塾的。
其实王家一开始是武将世家出身的,这家塾也是因为看隔壁几个世家人家都有,那他们也就顺便弄了个,不单管家里的男孩子们的功课,其实也是不限制女儿们就读的。
跟贾家一样,这个家塾是请的本家的一个老儒生当教习,凡王家的本家子女、亲戚都可来就读。
更妙的是王家本家子女若是来读,还能领点儿点心银子和书本儿费。不管学不学的成,至少还能给家里省点儿开销,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王嫔自幼家贫,就是为了给家里省点儿嚼用加上自己也喜欢读书才去了好几年,好歹认识了不少字,也多少算是有些文化底子。
后来王家起了要给康师傅敬献美人的心思,就在家族中挑选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专门培养,这中间就包括王嫔。
于是王嫔从十一二岁开始,又接受了不少才艺方面的培训,以她的聪明不管是什么学的都还不错,所以说,最终这么一圈儿培养下来,她的综合素质还是蛮好的。
毕竟若只是单纯的笨蛋美人,也根本入不了康师傅的法眼嘛。就是这么一搞,把好好个世家小姐弄得跟高端版的扬州瘦马类似了,就,还是多少有些难评了。
莫郁默默听着王嫔跟贾敏闲聊八卦,对王嫔的遭遇感觉有些同情,但又觉得,她在那些以此为目的培养的姑娘中算是结局比较好的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就是吧,那十八阿哥能不能救的事儿还真的挺让他为难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莫郁总感觉这位王嫔聊几句闲话就会把话题扯回到她家十八阿哥身上去,而且每次提起来的时候都难掩悲伤的情绪,还有意无意把充满希冀的目光投向他……实在是让他想不多想都难。
难道说现在十八阿哥的身体就出现问题了?
不能吧,不是说后来还跟着康师傅出巡来着?
要是身体一直不好,能伴驾出巡吗?
莫郁心中有些疑惑,原本还想着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但是实在经不起王嫔总提总提,他便也就不知不觉开始思索有没有什么破解之法了。
毕竟,这位十八阿哥的风评听说还是挺好的,是康师傅认证过的聪明懂事的孩子,只活到八岁也真的挺可怜了。
算起来,他自己这小身板儿今年八月就满四岁了,十八阿哥似乎是两岁多快三周岁,这个年龄差,他去做伴读的话,的确大概率是跟十八阿哥一起了。
没想到居然还能有个跟历史人物做同窗的经历,想想还有点儿小兴奋啊。
那要不,就试着看看能不能救一下?
莫郁逐渐陷入了沉思。
【也不知道那张友士的医术到底行不行,如果可以,到时候就让他来给十八阿哥看看吧?】
【四大爷亲自操办的话,医学院说不定也能够开起来呢。】
【就怕十八阿哥等不及啊……要是能够有几本儿科医书之类的就更好了。】
莫郁心中刚转过这个想法,系统零零六已经主动上线,开始给他推送《小儿千金方》《常见儿科疾病诊疗》等专业书籍。
呃,它统还怪好的呢。
要么怎么人家说“一念向善、自有天助”呢,看起来偶尔做个好事儿的感觉还不赖嘛。
莫郁一边儿对系统零零六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一边儿兴冲冲地照单全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