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这么一个老太太要见他,那基本上没有啥难度了。
莫郁把信息都捋清楚了之后,便就辞别了林如海、贾敏和小黛玉回房去睡了。
虽然时间还不算太晚,但是考虑到他还是个宝宝,需要多睡觉才行。特别是今天跑到贾家一趟,更是让他累的不行——没办法,一次见到那么多极品,光是吐槽都累死他了。
这都还不算爆料吃瓜呢。
总之,贾府的人物真是多姿多彩、令人叹为观止,只除了一点儿,那就是太废人了。
莫郁倒是一睡了之,完全没有注意到林如海、贾敏甚至他年幼的姐姐小黛玉脸上那种凝重的表情。
此时此刻,他的这三位最亲近的家人心里头想的都是:天惹,默哥儿真的厉害了,如此博学……怎么连先帝的感情生活都这么熟悉呢?
等等,他明儿见了太后娘娘不会也这么肆无忌惮、天马行空的瞎想吧?
啊啊啊啊!
要真是如此,那可怎么办呐?!
林家一家三口顿时陷入了沉思,特别是林如海和贾敏,几乎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不过他们当然也没有想出什么比较好的办法来应对这件事儿……早就已经试过很多次啦,他们家默哥儿这种“奇思妙想”是根本无法控制,也没法儿提醒的,纯粹就只能听着的嘛。
那怎么办呢?
还是老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啦。
于是,次日清晨,又睡足十小时,神清气爽的莫郁就看到自家便宜爹妈和姐姐每人一对儿黑眼圈儿。
他有些疑惑,正想着问问他们咋了,却被他妈贾敏一个眼刀给吓得直接闭嘴了。
他姐姐黛玉倒是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害,这小姐姐一天天的也不知道笑个啥,反正,她开心就好,至少身子骨儿好多了不是。
如此,林如海自去南书房面圣,母子三人坐着林家的马车很快到了宫里,下车换轿,穿街过巷,大概花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抵达了孝惠章皇后,哦,现在应该称呼人家为仁宪皇太后居住的寿康宫。
一进门儿,莫郁就见到一个执着朴素、面目慈祥的老太太端坐在主位,旁边儿有个跟她长得很像、但是衣裳、装饰都次一等的老太太,想必就是仁宪皇太后和她妹妹淑惠皇太妃了。
又有几个穿金戴银、或雍容华贵、或花团锦簇的中年或者年轻妃嫔环绕在她们俩周围,想来便就是康师傅的后宫们了。
内中果然有南巡时候见过的王嫔,她见到贾敏母子三个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贾敏出身国公府,礼仪当然是没得挑的,莫郁和黛玉身为嫡出子女,礼仪规矩是贾敏亲自教的,自然也是十分完美,让人看着就舒服。
当下母子三人对着仁宪皇太后、淑惠皇太妃并上首几位妃嫔们行礼毕,早有人给她们端了三张凳子来。
母子三个又连忙谢恩,这才斜签着身子坐下说话。
那坐在最中间的老太太便就一脸笑意地开口对着莫郁道:“这位就是林大人家的小公子?今年几岁了?叫什么名儿?现读什么书?”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新年好!哈哈哈哈!
今年也请多多支持鱼鱼哟!
第52章 投契
虽然说仁宪皇太后的表情十分亲切,声音也很慈祥,但这句听起来十分亲切的问候却当场就把莫郁给整晕了。
因为她用的根本就不是汉语,而是蒙古语。
这位皇太后她,压根儿就不会说汉语。打从十三岁从科尔沁大草原嫁到北京城来之后,就一直说蒙古话。
这就……对不起太后,咱们真的是听不懂啊。
只见莫郁愣怔在当场,贾敏和小黛玉面面相觑,场面一时间十分尴尬。
好在旁边儿有服侍的大宫女,她笑嘻嘻地上前行礼,正打算充当翻译官,不料急性子的莫郁却已经直接召唤出系统零零六来给他做“同声传译”了。
对此,系统零零六也十分乐意配合——事实上,作为立志当“史上最强”系统的零零六来说,遇到莫郁这种只想摆烂,躺平吃瓜的宿主,其实是很难受的。
它最近感觉自己愈发毫无存在感,基本上已经沦为“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学习机了……
好吧,它真实的感受其实是,自己甚至连学习机的地位都要保不住了。
宿主他太喜欢胡思乱想了,很多想法居然还想得挺到位的,这就让统很难做。
最可怕的是,还有那个心声外放的bug……实在是每一天都在社死、公开处刑啊。
啊啊啊,如果它努力做一个史上最强的查询机,是不是能稍微刷一点儿好感度,等日后这个bug被宿主发现的时候,宿主他就稍微不会那么太生气呢?其实只要能够刷上去一点点好感度就行,只要不被宿主当场打死就行……
在这种复杂心理的驱使下,系统零零六的服务当然就更加主动、更加卖力啦。
查资料,那肯定没有问题,马上给上最全、最新的咨询。
做翻译?没有问题,按照同声传译的最高标准来……
不就是蒙古语嘛,也还好啦,不是啥大问题,直接给宿主来一个无缝对接好啦。
于是,因着系统零零六的这一番卖力操作,眨眼之间,莫郁就获得了“秒懂”蒙古语的新技能。
也就立刻理解到了皇太后问他这一大串儿话的意思。
合着就是普通的初次见面三件套呀。
虽然说这个问题莫郁前前后后已经不知道回复多少次了,但是看在这位皇太后这么和蔼可亲的份儿上,那就再回答一次好啦。
想到这里,莫郁当即就恭恭敬敬地回复道:“回皇太后的话,草民正是林家子,名叫默玉,今年四岁啦,去年才开蒙,些许识得几个字。”
这话一说,全场震惊。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奇了,这孩子这么小就听得懂蒙古话吗?
不会真的是神童吧?
唯有贾敏和小黛玉震惊之余还吓得花容失色。她们俩生怕莫郁的这个新“神通”露馅儿惊到老太太被当成妖孽拖出去,那就真的要死了……
正当她们俩准备闭着眼睛等待死亡宣判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在场众人的反应跟她们预期的完全不一样。
好几个妃嫔和近身服侍的宫人们脸上都露出了惊喜赞叹的神色,皇太后甚至直接一脸惊喜地坐直了身体:“孩子你听得懂蒙古话?”
莫郁一听这话也马上就反应过来,完蛋,自己这是一不小心又说秃噜嘴,不对,是露馅了啊。
主要是系统零零六这服务太到位了,让他很容易就当成自己的技能自然而然地运用上了。
不过稍微想一下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小场面,不用慌,只需要装个B就能解决的……应该是这样的吧……
本着“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对外策略,莫郁对着众人勉强扯出一个灿烂的微笑。
是的,只是个微笑,既没有承认什么,也没有否认什么,总之就是什么态都没有表,主打一个“你猜”的神秘感……
好吧,主要是他实在是觉得有点儿太尴尬了,必须要这么着才能撑下去。
好在人家皇太后并不介意,马上招呼他到自己跟前儿坐,紧跟着就一连串儿蒙古话就说出来了。
这一次倒是吩咐的宫女嬷嬷们快去阿哥所把阿哥们抱过来。
同时又非常不见外地直接一下把莫郁抱在怀里问他一些毫无营养的生活细节话题,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是对待莫郁比对待她自己的亲孙子还亲。
莫郁也渐渐放下心来,一边儿跟老太太瞎聊,一边儿不由得开始暗自感叹起来。
【皇太后真是个好人。难怪是顺治帝那么一堆皇后里活得时间最长的。就冲着您对小孩子这么好,那也是应该的嘛。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啊,皇太后真是棒棒哒。】
皇太后原本正在抱着莫郁享受一把含饴弄孙的快乐。
冷不丁莫郁这一番感叹通过心声外放出来,她不由得就有些懵逼。
正不知道这孩子明明没有开口,却忽然叽里呱啦说的什么话,冷不丁跟着一串儿流利标准的蒙古话就传了出来。
“说”的正是刚刚莫郁的那一句心声。
原来,因为系统零零六太过卖力,这个同声传译系统直接连通到了心声外放模块,自动把莫郁的汉语心声给翻译成了蒙古语又外放了一遍,真·同声传译了属于是。
第一次见识到有人能够这么跟自己交流,皇太后大为高兴,她素来胆子大、心思直接,竟然也不觉得怪异害怕,只觉得怀里的小娃娃实在是个小神童,越看越可爱,一时间蒙古语是成串儿地洒落,莫郁也靠着系统零零六实现了完美沟通。
同时还没耽误继续汉蒙双语版的心声外放,确保在场所有人都能听见他的心声。
系统零零六,它真的……
如果莫郁知道这一切,一定会当场把它给砸了,不过因为他不知道,所以系统零零六只能继续卖力地工作,希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这欢乐和美好,永远都不要结束……
于是,等到康师傅得到消息,带着几个年长的阿哥们赶回宁寿宫给太后请安顺便凑个热闹的时候,他就惊奇地发现,皇太后这里真的是太热闹了,而且她非常高兴,今天的笑容比之前一年加起来都多……
她老人家居然把林家那小娃娃抱在怀里,笑得前仰后合,旁边儿是最年幼十七阿哥、十八阿哥两个小子,也一边儿流着口水一边儿傻笑中。
年纪稍大些十五阿哥、十六阿哥正在不远处好奇地张望,甚至年纪比较大的五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也都在座,挤挤挨挨一群的人。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儿的阿哥们,都带着满脸的笑意或者是好奇的神色,显然是被什么吸引了注意力。
而德妃、荣妃、王嫔、陈常在、高常在等也在旁作陪,一屋子人说说笑笑,看起来十分欢乐。
康师傅瞬间也被这种欢乐的气氛感染,当即开口问道:“皇额娘这儿今儿这么热闹、这么高兴,这是在说什么呢?也让儿子听一听?”
因着要跟不懂汉语的皇太后说话,康师傅用的也是蒙古语,不过现在莫郁已经能够直接听懂了,原本也是可以实现无障碍直接沟通的,但他总算还记着林如海的嘱托——在皇帝面前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能太高调,便就乖乖地闭了嘴,礼貌地等着皇太后等人先说。
哪里知道,他根本就不用说,只要稍微一想,大家就都知道了。
果然听见莫郁这个吐槽心声的康师傅微微一怔,然后也笑了起来。
艾玛,这孩子怎么这么逗乐呢,一天天的,这心里头的戏啊可真多……
康师傅跟皇太后一样,对于这种堪称“怪力乱神”类的东西,更多地是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林家这小娃娃一看就灵秀非常,果然是个不凡的,难怪他一家子人都看起来很聪明能干的样子,不错不错,必须要重用才行。
这就是典型的强者心态。
遇到奇人异事,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为我所用,而不是如同洪水猛兽,疯狂打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某些内阁大学士、太子和八阿哥。
康师傅今儿因着是从南书房过来的,所以他顺便带了一起议事的高士奇、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等人一起过来了。
跟康师傅和皇太后等人对莫郁这“能听懂蒙古话”、“心声外放”的“神通”持有善意不同,高大学士对此十分厌恶,几乎是当场就变了脸色。
太子和八阿哥也各怀心思,但总之对这种事儿是防备、警觉的,故此面色也有些不好。佛系圆滑的三阿哥照旧是在暗中观望的态度,而冷面低调的四阿哥也照旧是默不作声,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所以,这场原本应当其乐融融的皇帝、外臣、阿哥、宫眷们的大聚会,就成了高大学士一个人表演的现场。
这位高大学士出身江南,平时一直在南书房侍奉康师傅,主要就是陪读书、陪聊天、陪讨论问题,简单属于精神导师、文学助手、书法道友之类的综合角色。
因为他才华出众、写得一手好书法,也十分健谈,所以很受康师傅的喜欢。
哪怕他都辞官回江南老家了,这次去南巡还是把他薅过来伴驾了,又安排他一路跟着自己进京,甚至都把他安顿在了大内直庐里居住,基本上算是形影不离的待遇了。
所以这位高大学士跟旁的外官都不同,经常出入后宫,当然是在康师傅在场的情况下,也算是跟后宫高位的女眷们混了个脸熟。
别的不说,单说太后娘娘这里,他也是来过几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