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而是老爷子年近五旬的时候,从育婴堂抱回来的弃婴……
就,真的是相当炸裂的身世了。
这样的身份,居然能够做宁国府嫡系嫡孙贾蓉的原配夫人,实在是一件相当出奇的事儿。
也就难怪,光是为了这一点,就有很多人各种联想、大做文章。
什么,秦可卿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弃婴啦,而是废太子的女儿啦……哦,现在太子还没被废,那就是他的私生女,反正必须要跟皇家扯上点儿关系,这样,以后才能大富大贵嘛。
想想啊,那育婴堂那么多孩子,秦业怎么就偏偏抱养了秦可卿这么一个女儿呢。
是的,他同时也抱养了一个儿子,虽然后来死了,但是显然,抱养儿子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既然都要抱养个儿子了,为啥还要同时抱养一个女儿呢?
他们秦家也不是那种大富大贵的人家儿,抱养孩子,还一下子抱养俩,可真的算是大手笔了,这真是有点儿不合常理。
除非有人为了这个女婴能够顺利被他一起抱养,另外给了他什么好处……
于是这个故事就变成了,秦业快五十岁了,也没有一儿半女,于是便就起了心思去育婴堂抱养个弃婴。
既然是没有孩子,那第一选择当然就是抱养一个儿子啦。
秦业也很快就选好了合适的孩子,只是就在他去办理抱养手续的时候,忽然有个神秘人把一个女婴递给了他。
同时给他的还有这个女婴的身世,以及一笔数目不算小的钱。
而且这个神秘人背后的势力应该还挺强大的,直接给这个女婴安排好了今后的人生——成为一名顶级闺秀,嫁给宁国府的嫡孙做正室夫人,等待日后的大富大贵。
为啥这么笃定会是这样的结局呢?
那当然是因为人家的地位崇高啦。
还不是一般的高。
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种了。
有这种身份的,果然只有那么一位了。
不过现在他又没有被废,到底为啥会?
难道说……
真相只有一个,肯定就是那一位了吧?
莫郁从这个八卦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了解秦可卿的身世,只是之前那些都是些小打小闹,也没有怎么上心。
毕竟那个时候,秦可卿都还没嫁过来,他也不过只是旁观者,跟听人家讲一个故事并没有什么两样。
现在秦可卿就站在他的眼前——按照世家大族的规矩,她作为孙子辈儿的媳妇儿,是要站着服侍像贾母这样的地位尊贵的女眷们的。
就算贾母一直都是对待小辈儿们很和蔼可亲的老太太,但是规矩就是规矩,这是不能废的。
没有规矩,这么大一个家族肯定就分分钟分崩离析。
虽然现在也已经差不多是分崩离析了,但是好歹还能勉强维持一个花架子,若是连这种规矩都废了,那估计是连花架子都撑不住了。
那样就太可怕了。
必须不能够。
所以,有规矩是好事儿,该立的规矩就立罢,就维持一个表面儿的繁荣也挺好了。
于是,新婚半年的秦可卿就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布菜机器,具体到今儿这顿宴席,就正好儿站在了莫郁的对面儿。
所以,她的一举一动、甚至细微到每一个表情如何,就不免要很清晰地映入了莫郁的眼帘。
几乎就是在莫郁想到秦可卿身世的同时,秦可卿脸色忽然大变,手里头的一双银质的著子几乎握不住,当场就跌了下来。
只听得“当啷”一声,那一双银质著子直接掉在了地上,发出了一声巨响,众人不明所以,尤氏却立刻站起了身,笑着道:“蓉儿媳妇这是怎么着了,是不是累了?你先下去歇歇罢,这里有我呢。”
第84章 押宝
尤氏这话倒是提醒了秦可卿,她慌忙想要下跪赔礼,贾母早命人搀扶住她,笑着道:
“我的儿!快别这么着,真可怜见儿的,难为你这么周全,我光顾着吃了,竟没见你都累着了……快听你婆婆的话,下去歇着罢。”
旁边儿凤姐儿也帮腔道:“可不是呢!偏她年纪最小,又最周全,可把我们这些人都给比下去了。”
贾母笑道:“好你个猴儿,你自己不周全便罢了,竟是把你婆婆、你姑姑、你大嫂子都给拉上,好不要脸。人家哪里像你这样没个正形儿的,还不快滚下去多吃点儿黄酒去。”
凤姐儿笑道:“也是珍大嫂子这儿的东西太好了,我这不是一时间多吃了两口酒,没留神浑说了。既然如此,等我自罚三杯,赔个罪罢。”
她说完,倒是真的倒了三杯酒,一饮而尽,很有几分女中豪杰的意思。
若是酒量不好的,恐怕要当众出丑,好在这酒是黄酒,专门为了配那螃蟹准备的,度数不高,主要是为了驱寒暖胃,算是中医理论中的那种相克相生理论的应用。
毕竟在中医看来,螃蟹是大寒之物,妇女儿童都不宜多吃的。
莫郁年纪最小,大家更是都不敢让他多吃,尤氏和秦可卿专门吩咐了服侍的丫头们,只把螃蟹钳子选了几个给他把里头的肉给挑出来,又放了很多姜丝儿和醋,基本上就是只能尝个味道。
不过小黛玉还有三春的待遇也跟他一样。
贾宝玉和贾环没有在这边儿吃饭,他们俩年纪虽然不大,却也被放到了男宾那边儿去了。
其他的小孩子们各自都坐在小孩儿那桌,也是男女分开的。
贾家在这种细节上的确做得到位,虽然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平日里在女眷里头厮混的,但是有外客来的时候,还是得该怎么办怎么办的。
至于莫郁,作为唯一一个坐在女眷堆里的男孩儿,当然是不一样的。
第一他是客,第二,他年纪最小,也就跟贾兰差不多大,自然是可以跟着母亲和姐姐啦——贾兰因为年纪太小,根本就没来,直接被乳母带着在荣国府李纨的院子里简单吃了点儿蛋羹之类的东西就午睡了。
虽然莫郁也挺想这么干的,但是显然,他并没有被当成真正的小孩子。
就,这么看起来,贾家的这个标准有的时候也挺迷的。
反正他们开心就好。
莫郁默默地啃着自己的那一点儿蟹钳子肉,然后愤怒地咽下去了一口白米饭——有一说一,贾家虽然人不行,美食倒是不错,周边儿的风景也好看,菊花也漂亮,可以说享受这块儿倒是拿捏得死死的。
就是吧,非得作死,上赶着跑去掺和什么九子夺嫡……这也是你们能掺和的事儿?
妥妥滴自寻死路啊!
莫郁一边儿吐槽一边儿吃他的饭,对于周遭儿谁又白了脸儿,谁又沉了脸根本毫不在意。
且说凤姐儿一口气干了三杯黄酒,一张粉白的俏脸直接就飞红了。
偏偏她还要继续说些俏皮话儿,随便说了个什么笑话儿,早把贾母等人都逗笑了。
于是秦可卿跌了银筷子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了。
莫郁泄露的那些可怕的“天机”自然也被揭过不提。
莫郁自是旁若无人地跟螃蟹钳子肉战斗,秦可卿却早已经在尤氏的示意之下,被随行服侍的俩丫头搀扶着下去了。
过了没多久,又换了一身儿衣裳回来,这个时候,莫郁已经吃饱了,在想其他的事儿了。
是的,打从一进宁国府的大门儿开始,莫郁简直都没办法停下吐槽的心声,因为贾府真的是太多地方可以吐槽了。
因为凤姐儿的活跃,莫郁的注意力就直接从宁国府转移到了荣国府去了。
有一说一,不管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极品狗血故事都挺多的。
就说贾母吧,明明生了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却非得偏心其中一个,搞得长房和二房纷争不断,在子女教育这个方面儿,委实是有些失败了。
虽然贾赦真的挺不成器的,但是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这么偏心吧。
老大贾赦继承了荣国府的爵位,老二贾政继承了荣国府的爵产,这种法子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出来的。
这就好像是直接告诉人家,我们家老大废物,老二是个好的,所以直接就这么着把爵位爵产给分了。
说的好听呢,是分散风险,说不好听的就是病急乱投医。
因为不管是贾赦还是贾政,都不是那种能够让荣国府中兴的人物。
都太废物了。
一个都不中用。
于是老太太这才没法子选择了孙子辈儿的来培养。
结果也是十分惨烈。长房那边儿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赦的独生子贾琏也是个不成器的,所以,就算二儿子媳妇儿王夫人把她娘家侄女儿凤姐儿给他说来做正房夫人,老太太也没有干涉。
反正都是废棋,配一个厉害的媳妇儿当然更好啦。
而且这个孙子媳妇儿还挺会来事儿,非常上道,知道孝敬老太太,那就更好了。
看在这个能干的孙子媳妇儿的面子上,对长房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贾琏,就当养个废物,闲着时候解闷儿算了。
长房已经是这个样子,估计这一辈儿没救了,就看凤姐儿将来有了儿子,能不能教出来罢。
二房这边儿的情况,好像也并不乐观。
本来么,王夫人所出的嫡长子贾珠是个好的。打小儿就爱读书,十四岁就进了学,还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为嫡妻,没多久就生了嫡长子贾兰,实在是争气的很。
奈何还没等他金榜题名、带领贾家走上巅峰,咔嚓一下,这孩子忽然就死了,让她一个老太太,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送的这么优秀的孙子走,实在是有够肝肠寸断的了。
幸好死了一个贾珠,还有个贾宝玉。
对于这个衔玉而诞的二房嫡次子,贾老太太是十分喜爱的。
年纪大了的人都喜欢“吉兆”,总觉得既然是这种吉祥如意的兆头,那肯定就是件幸运的事儿。
也是因为这个,她就默许甚至是纵容了王夫人和贾政在外头对此大肆宣扬,也因此给元春谋了个好前程——可以说,就是因为有宝玉这么一个祥瑞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元春才能通过特殊途径被送进宫里头去。
她的出身走普通的小选肯定是有些跌份儿了,但是走正儿八经的选秀却又来不及了——且不说要三年一次,害怕迟则生变,就是真的肯等到三年之后,万一万岁爷一个高兴把她们家元春随便指给哪个王爷怎么办?
她们家元春生在正月初一,是娘娘的命格儿,说个不好听的,可能会是未来皇帝的亲妈来着。
这么贵重的命格儿,可不能随便就给什么没有前途的王爷耽误了。
出于这么一种心态,贾母一手操办了元春入宫的事儿——她本意是想给这个自己看着长大、带在身边儿亲自教养出来的宝贝孙女儿一个好的前途的。
毕竟,元春被她教养得落落大方,比京城里头所有的大家闺秀加起来还大家闺秀,是贾母最成功、最引以为傲的作品。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贾母这么一操作不要紧,居然弄巧成拙,把贾元春这么好好的一个国公府嫡出的姑娘搞得像是见不得光一样,只能在宫中当一个女史,不说什么未来的天子了,便就是现在的康师傅,她也没有机会见着啊。
按理说,凤藻宫女史啥的,虽然说的好听,是个女官,但也是后宫的一员。
康师傅要是喜欢,完全可以自己收用了的,但是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