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谁都想要继续过着好日子的啊,哪里有人主动想要吃苦的。
但是贾元春敢。
而且她很快就做出了行动。
她居然选中了多罗平郡王纳尔苏当自己的丈夫——不得不说,这是她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这位多罗平郡王是代善那一支的后嗣,就是初代被废的那位“太子”,差点儿就取代皇太极成为皇帝的牛人。
代善当时真的是无限接近于皇位,只不过棋差一着,输给了皇太极。
不过他的子孙后代却还是保留了相当不错的荣耀——这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特色了,就算心里头恨得牙痒痒,还是得维持着表面上的“兄弟情深”,真是令人感动。
其实这才是真实的人性,也是帝王术的核心要义之一,反正,权术这玩意儿,一般人搞不太明白,也懒得明白。莫郁也是如此。
费那劲干啥,有那闲工夫的话,去吃个瓜不好吗?
莫郁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上书房吃茶。
老太傅教导虽然严厉,但是还是采纳了不少莫郁的意见,比如有很严格的课间休息时间。
半个时辰一次,雷打不动,不过只休息一盏茶的时间。
老太傅原本不同意,但是发现试了半天儿之后,连最讨厌念书的弟子都集中了不少精神,啧啧称奇之余,倒也接受了莫郁的这个建议。
众位小阿哥们当然十分高兴,又把莫郁当成了大哥崇拜了一回,欢呼了许久,这才罢了。
莫郁也养成了在课间休息喝茶小憩的习惯。
然而就在这么一个闲适惬意的时刻,他却忽然听得窗外有俩小孩儿闲聊:
“哥哥可知道不知道,多罗平郡王叔家里要办喜事儿了。”
“哦?是谁要成婚了?”
那小孩儿停顿了片刻,像是在看左右是不是有人,之后才压低了道:“是他们家的纳尔苏哥哥,要娶新娘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已修完,爬走睡了。
什么时候放假啊啊啊啊!嚎叫!
第87章 休沐
因着莫郁本性咸鱼,就算来了这个架空清穿背景的红楼世界,也选择躺平摆烂,没有什么钻研人际关系向上爬的想法,所以也并没有专门儿收集本朝宗室的全谱系名单之类的信息。
因此在最开始听到平郡王纳尔苏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好在系统零零六适时给他提供了相关的资讯,他这才总算是把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原来这位平郡王居然有这么大的来头啊。贾元春果然厉害,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让她找到了这么一个人,真是完美解决了她现在的难题。
这位平郡王从父系那边儿算起来应该是康师傅的曾孙子辈儿,按理说跟贾元春也是差着辈儿的——因为元春她祖母贾母跟康师傅的乳母甄家老太太是一辈儿,这么一算下来,他们俩大概是姑姑和侄儿的关系这样子。
但是本朝的宗室一向不太管辈分,从老祖宗们的时代开始,就已经非常宽容地接受姑姑和侄女同嫁一个男人的事儿,像是元春跟平郡王这种情况的错辈分那肯定就是小意思啦。
不过对于这俩人来说,辈分什么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题是,元春比这位平郡王大了五岁……
俗话说的好: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就是白辛苦了……白辛苦都还算是轻的,更可怕的是,还有一句说的是“女大五赛老母”……
且不说这种俗话带着多少对女性的歧视与刻板印象,单说这种恶意和讽刺的意味儿就已经溢于言表了。
那孩子说的什么纳尔苏还是平郡王世子其实已经不准确了。
估计是因为这位纳尔苏小哥哥才袭了平郡王的爵位没有多久,他一时间还没习惯改口,所以仍然管他叫世子哥哥。
但是其实,这位纳尔苏小哥哥早在康熙四十年,也就是两年前,才十一周岁的时候就已经袭了平郡王的爵了。
而今年他也不过才十三周岁。
虽然宗室子弟一贯都有早婚的习惯,十三四岁成婚的男子不在少数,但是大部分还是要等到十五六岁左右才会大婚的。
纳尔苏也是如此。
因为他年纪太小,所以直到现在也的确是尚未婚配的。
不但没有婚配,甚至连通房都没有。
这是因为他刚刚才结束了给他爹已故的平悼郡王纳尔福的服丧期,根本都还没顾得上找女人……
正是因为两年前纳尔福因为急病去世,才让年仅十一岁的纳尔苏继任了平郡王的爵位。
十一岁的小孩子当然还没有机会考虑女人的事儿,而为亲生父亲服丧期间,也是不能私生活混乱的。
为父守孝,按理就是应该是为期三年的大丧。
按照古礼至少也要两年多,也就是二十七个月。
纳尔福也恰好已经服满了二十七个月。
如果现在指婚,加上准备的时间,很容易就又拖过去大半年,那就差不多三年期满了。
如此,也算是全了纳尔苏的孝道。
最重要的是,恰好就在这个时间点上,这位新鲜出炉的牡丹版平郡王被贾元春给抓住了。
十八岁的贾元春正是处在一个女孩儿最好的年纪,要不是为了进宫,她本该在三年前就嫁人了。
说不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嫡出孩子,现在却不得不为了求生费心让自己被指婚给一个十三岁的小丈夫,实在是令人唏嘘。
不过,不得不说,这已经是她最好的选择了。甚至已经是在一片绝境之中杀出来的一条血路了——平郡王这种优质的婚配对象,肯定不是只有贾元春一家盯着的,京中权贵圈子里头不知道多少人家都盯着这个位置。
开玩笑,那可是平郡王的正妃。这种尊贵的位置,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肖想的。
听说四王八公家里都有人关注着这个位置,很多身份尊贵的女眷早就开始频频进宫面见皇太后和各种高位妃嫔。为的就是提前布局,想要把自家的姑娘们给平郡王说去做正妃。
其中好几家都有意向,特别是南安王妃的娘家侄女儿,呼声最高,听说也最得皇太后的欢心,可见贾元春面临的竞争对手有多么强大了。
最尴尬的是,那位南安王妃娘家的侄女儿如今也不过只有十四岁,也就比那位新出炉的平郡王纳尔苏大了半岁。
这年纪也实在是太合适了。
两家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基本上也就已经定了。
只等过了年,纳尔苏出了服,南安王妃的娘家侄女儿也及了笄,正好给他们俩指婚,当年就操办,年底就能成婚了。
看看,这种事儿哪怕不用系统零零六说,就靠莫郁自己走到人堆儿里头坐上半天就能听了个七七八八。
反正别的不说,这舆论优势是拉满了的。
所以,一开始莫郁根本就没有想到贾元春选中的是这位年轻的平郡王。
除了他确实不知道这位平郡王的存在之外,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俩人的可能性。
就算不说什么南安王妃的娘家侄女儿的存在了,单说这个年龄差,莫郁都有点儿想象无能——女方比南方五岁欸,这年头还时兴“姐弟恋”这么潮的吗?
厉害了我的元春大姐姐,小弟实在是佩服啊佩服。
震惊之后,莫郁很快就回过神来,因为这事儿来得太过突然,回想起那天贾元春的表现,莫郁总有种是不是自己被套路了的感觉……至于为啥会成功把平郡王搞到手,多半自家老娘和姐姐是知道点儿啥的。
不行,这种瓜,那必须得冲到一线去吃一口才行。
莫郁心痒痒得很,所以他索性就借着马上就要休沐日的机会,直接请假回家了——是的,这也是他在上书房一手推动的改革之一。
除了课间休假,他还是想要休个周末的。
就算不能双休,也要单休,就算单休也不行,那也得每旬休一天——人家在朝廷里头当差的官老爷们也是按照这个频率来休假的啊。
没道理他们这些小学生、小孩子,读个书要比人家上班的还辛苦嘛。
什么?你说现世里头学生本来就比上班的辛苦,那怎么能一样呢?
他们又不需要考状元,就不必这么卷了罢。
总之,在莫郁的不懈努力之下,白胡子的老太傅终于答应了他们每个月可以休假三天的要求。
当然,得提前告假。而且一个月最多就只能有三天。
若是某个月因为生病或者有事儿导致用超了假期,那就要在其他的时间补回来。
这种较真儿的劲儿,实在很有教导主任的风采了。
莫郁默默吐了几句槽,然后在白胡子老太傅好像要杀人的眼光中乖乖妥协了——反正先答应下来也没有啥损失,好歹还是能够保住这三天假期,总不算是徒劳无功。
而且,接受了这三天的假期安排,又不是说以后都没办法再加了。
且从长计议便是。
于是莫郁便就在白胡子老太傅愈发愤怒的眼神和众位小阿哥们欢呼雀跃的热闹中暂时妥协了。
没想到这回正好能用上,倒也是意外之喜了。
他跟老太傅告了假之后,就坐上了马车离开了皇宫往林府走。
回到林府之后,早就得了信儿的贾敏和小黛玉直接就迎了出来。
自从莫郁在宫里头当了那些小阿哥们的伴读之后,他跟贾敏与小黛玉相处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所以说,在上书房读书这事儿真的还是挺辛苦的,真正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儿。
可惜不能辞职。
因为“皇命难为”,只要他们林家还想在朝廷里头混,就不能随便忤逆康师傅的意思,想想还是有点儿不爽的。
好在除了这一点之外,宫里头还挺好玩儿的。
一天光是听八卦都要听不完,更加不要说,还能看老太傅破防、围观皇子皇孙们内卷呢。
总之,还算是其乐无穷的,那就姑且再干两年吧。
莫郁回到家里的时候,正赶上吃晌午饭。虽然贾敏和小黛玉因着又是很久不见莫郁,忙不迭地想要跟他说话,但是碍着林家的规矩还有她们俩更怕影响莫郁吃饭,便也忍住了等莫郁吃完了饭之后,坐在花厅里头闲聊的时候才开始了饭后例行的闲谈。
贾敏因笑道:“默哥儿今儿是怎么了,也不说一声儿就提前家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不得不说美人老妈笑起来就是有感染力,让人看着心情就好。见贾敏笑得慈爱,莫郁便也跟着笑了起来,一边儿喝着茶消化刚刚吃的丰盛午饭,一边儿解释道:
“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就是听说贾家荣国府的大姑娘,我二舅舅家的那位大表姐贾元春要大喜了?”
这话一说,贾敏秒懂。她稍微敛去了些笑容,正色道:“默哥儿你是如何得到的消息?”
莫郁道:“今儿早课上完了之后,我自在座位上闲坐喝茶,听见两个同窗在窗子外头闲聊的时候说的——怎地了?太太如何这么问起了?”
贾敏苦笑道:“这原也没有什么要紧。只是这个事儿今儿早上才定,没想到还没到晌午宫里头就传遍了,想来南安王府那边儿也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