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特别是康师傅他们暂住的驿站里头原本有一口井水,多年都没有水,康师傅他们一来,这口枯井里头居然还自己冒出水来。
就跟忽然被隔壁济南府的趵突泉附体了似得,实在是有点儿过于神奇了。
要是真的是作假呢,这就不说了。
关键,它居然是真事儿。
因为实在是太过于刻意了,要是真的作假,一查就能查出来的。
关键这过于刻意了之后,因为太像是假的了,偏偏又不是假的,这就更让人无语了。
【难道真的是“神迹”?】
【咱们这位万岁爷真的是“天选之子”?】
【艾玛,这不得赶紧拜拜,蹭蹭神气儿啊……我年纪小,我得先来。】
听完了莫郁在心里头的这一番吐槽之后,围观众人也有些失望——毕竟他们最近也被莫郁的心声外放给带到沟里去了。每天就想着听今儿又有谁要倒霉了,哪个大白痴又弄巧成拙了。
没办法,他们都很讨厌噶礼这种人,但是自己又没有能够扳倒这些大坏蛋的能力,还不是就只能给有这个能力的人鼓鼓劲儿加个油这样。
所以,他们日常除了伴驾出巡,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应该完成的人物之后,所有的乐趣都在围观莫郁的心声爆料上了。
结果今儿听了半天,原本期待的是不是又是当地地方官为了巴结万岁爷作假然后惨遭林家小神仙揭露真相当场打脸的剧情,倒是变成了一个神话故事……
就这?
就这?
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们看这?
切!
没劲……
围观群众表示很无聊,但是康师傅倒是很高兴。毕竟这种有点儿像是神迹的东西,都是对他老人家“君权神授”“天命帝王”的一种肯定,就很是能得到老爷子的欢心的。
事实证明,千空万空、马屁不空,特别是这种纯天然的巧合马屁,那肯定是永不落空的。
老爷子的兴致果然更高了,甚至连爬个山也爬得愈发兴致勃勃,一高兴就又做了好几首诗词出来助兴。
只是吧,他老人家作诗的这个水平,也就仅比他孙子乾小四好那么一点点……
不过这么个小小的吐槽也并没有影响到康师傅的好心情就是了。
艾玛,比孙子的文采还好耶,不错,得劲儿……
对此,皇太子胤礽表示,比起什么孙子,是不是还是先想想儿子的事儿?皇阿玛您是不是忘了,儿臣还是皇太子,还没被废呢……就,离谱,您就当这个事儿不存在了是吧?
还有你们这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之前不是很尊重孤的吗?
怎么最近一个两个的都哑巴了?就知道奉承皇阿玛,等孤以后当了皇帝,一定要你们好看……
不过他这些想法当然就只能是放在心里头自己无能狂怒一番。根本不敢流露出一丝一毫。
长此以往,本来就不够活泼磊落的皇太子愈发阴郁了起来,跟康师傅的父子感情也愈发淡了。
但是胤礽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众人该干啥干啥,似乎根本没有人在意他的内心有多煎熬。
怎么办,好像更气了。
而且老四可在京城呢。
皇阿玛说的是让他暂代朝政,其实就是想要让他当太子了吧?
哼,什么东西,就凭着他生母德妃那个包衣的身份,他凭什么跟我比,我的生母可是赫舍里皇后,皇阿玛最爱的女人,所以不用慌,只要我稳住,你们这些人都没戏,都是弟弟。
只要这小东西不要再胡说八道,说不定孤就能顺利继承皇位。
可恶,为啥皇阿玛这么宠信这小子,不就是会在心里头说话吗?
要孤看,就应该把他当成妖孽抓起来烧了……
胤礽对莫郁的存在感到愈发惊惧,基本已经到了一个明明十分忌惮却又不敢动手的难受状态。
简称,心态崩了。
因为最近几次出巡胤礽都被康师傅带在身边儿,要是搁在以前,胤礽肯定会觉得这是康师傅对他偏宠的表现——只有最喜欢的儿子才会想要时时刻刻地带在身边儿的嘛,哪怕是一国之君也是一样。
特别是之前,康师傅对他根本就不像是一个皇帝对待臣子的态度,而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感情。
而且从一开始,康师傅就跟他们这些阿哥们说过,只有脚踏实地地在民间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真正知道民生疾苦,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帝王,什么样的仁政才是对他们来说最有用的。
从私人感情到治国大义,康师傅真的是手把手在教他了,要不是还当他是太子、是储君,根本就不用废这个劲儿的嘛。
想到这个,胤礽又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阵放松。
就在这种反复思考、反复纠结之中,他们一行终于到达了西安。
有一说一,农历十一月的西安那是真的冷啊。
他们到西安的当天正好下了雪,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那是看跟啥时候对比。
跟京城里头的金秋十月相比,西安的十一月的寒冷程度那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一点莫郁其实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
不过他的身体却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几乎是一到了西安地界儿,他就被一场来势汹汹的风寒给放倒了。
这也不能怪他,主要是吧,这身体的基础设定太差劲儿了。
毕竟是个活不过三岁的病弱体质,能够活到现在过了年之后马上四周岁了,其实也算赚了。
从莫郁穿来的当年他就已经做好了随时嘎了的准备,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林家嫡子的这个小身子骨儿实在是太差劲儿了。
林默玉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出生在姑苏,父亲林如海是地道的苏州人,母亲贾敏虽然是京城贾家荣国府的嫡女,但是祖上也是金陵人。
也就是说,林默玉百分百遗传了南方人的体质,十分怕冷,是个纯正的南方小土豆。
之前伴驾去塞外,还是夏天,他都带了羽绒服去——为了能带羽绒服,他还主动献出了怎么制作羽绒服的方子,就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这个病弱的小身板儿。
结果也很是让人开心,反正塞外之行,莫郁在羽绒服的保护之下安然无恙,虽然打了几个喷嚏,有点儿小风寒,但是都不严重,直接用姜汤就能搞定的那种。
这对于莫郁来说,已经算是小事情了。
当然康师傅还是很关心他的,他自己出巡一直都坚持带着太医,还不是一个两个,基本上是十个八个起……
毕竟他一出门就至少要一两个月,万一带少了,连太医都倒下了那咋办?
肯定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啊。
不如就多带几个比较保险。
于是这一次出门儿,队伍里不但带了中医,连西医都带了俩……这还是老爷子专门考虑了京城里头那家中西医结合医院排了不少台手术,所以没有多带人的结果。
要是按照老爷子的意思,那肯定是一样八个了。
于是,只是因为寒冷导致感冒的莫郁,就立刻得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可以说是相当充分了。
跟他一样享受到了这个豪华治疗套餐的还有现任川陕总督觉罗华显。
这位觉罗家的老爷子年事已高,原本就是因为原来的川陕总督只干了一年多就出事儿了才临时顶上来的。
上了年纪的人,冬天总是很难过的,各种基础病一上,说句不好听的,很容易就没了。
这次这位觉罗华显老爷子也是一入冬就得病了,康师傅本着体恤老臣的想法是直接免了他的朝拜和请安的。
没想到这位老爷子也倔强得很,说是万岁爷好不容易御驾亲临西安一回,怎么着也得来朝拜问安……
于是康师傅没办法只能让他来,然后就安排了随行的那十个中医和西医一起给他看诊了。
还别说,中西医结合就是疗效好。这觉罗华显老爷子不过被随行太医团看了几回,吃了几次药居然就好了,前前后后还没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他多年的老毛病,实在是太神奇了。
因为这种过于神奇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大名又被吹了一波。
主要还是因为这位川陕总督觉罗华显老爷子在西边儿这一条线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他的这个实际病例让大家都见识到了西医的神奇之处。
之前哪里有人知道西医是啥,虽然说京城里头在大力推广,可是到了西北边陲,什么消息都要降低到没有啥存在感了。
这回好了,他们的觉罗华显大人都亲自试过了,是好用的,那以后他们也敢用起来了。
康师傅对此也感觉十分满意。
他一贯是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高。
最难得的是,他不但自己勇于尝试,也十分乐意把这些好东西推荐给亲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的百姓们使用。
比如他自己现在是已经有些老花眼了。
有个法国来的传教士给他推荐了水晶眼镜纠正视力,他自己用了之后觉得好用,便就记在了心里。
上次听说四大爷是近视眼了之后,还专门找了传教士给他配了一副玻璃眼镜儿。果然效果也挺好的,也让四大爷不用再每天眯着眼睛看人,搞得最后眼睛都变形了,看着就一副很凶的样子……
这回也是一样。
说起来康师傅跟西医的渊源也是来自于一次差点儿没命的经历。
还是在攻打噶尔丹的时期,有一回康师傅不小心得了疟疾,以为这次死定了,结果也是一个传教士给他进献了金鸡纳霜,这才把他救回来了。
西医和西药的疗效从此就被康师傅记住了。
这回一看觉罗华显的样子,就知道他这个光靠着中医已经不行了,必须得上西药,让西医也跟着看。
果然,一番诊治之后,觉罗华显就痊愈了。康师傅看起来比病人本人还高兴,因为他知道,这么一来,他从林家小子那里弄来的那个什么中西医结合医院又能往西北边儿继续开了。
莫郁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也知道康师傅是个闲不住的,根本不用他操心,只要给了第一个想法之后,康师傅就能顺着这个思路接着想。
而且老爷子不但是要想,还要做。
别的不说,就说京城里头的那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就是老爷子自己弄的,一手操办,从筹备到开业,基本上都是他跟。
想他一个皇帝,每天都要处理那么多事儿,真正的日理万机却还是要把一个小小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事儿放在心上,就知道他有多喜欢把新鲜事物给落地生根的了。
至于什么世界地图啦,修编史书啦,那就更是小意思了,都是他老人家的分内之事。
有这么一个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皇帝,也真是国之幸事,民之幸福了。
莫郁再一次在心里头对康师傅吹了一波彩虹屁,成功让老爷子心花怒放之后,下一个差事儿就又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过年好呀!
今儿大年初一,鱼鱼给大家拜年啦!
谢谢大家送的福气哈哈哈,今天也是忙碌的一天。
已精修,今天争取早点更新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