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其实他问史湘云还真的不是有啥想法——拜托,人家湘云姑娘现在也不过就是四五岁大,他要是真的有啥想法那还是人吗……
走远了走远了,都说了不是那种原因啦。
之所以想起来问这姑娘,纯粹是因为贾敏跟小黛玉的社交圈里头出现了史侯家。
整个红楼世界里头主要的四大家族,贾王史薛,这史家就是排名第三的大家族。
特别是这一代的贾家实际掌权人贾老太太就是史家的嫡出姑娘。这位老太太的爹就是初代尚书令史公,就是跟宁国公、荣国公一起跟着康师傅他爷爷打天下的铁哥们儿……
所谓的四王八公,也是这个圈子里头的。
不过传到了贾宝玉、史湘云他们这一代都已经是第四代了,基本上已经走向了日暮西山了。
按照红楼的设定一般是五代而亡,特别优秀如林家的,勉强传到莫郁跟黛玉这儿,原著里头也是没了的,团灭的那种。
毕竟这原著走的是悲剧路线,主打一个家族兴亡,哦,更准确点儿说,根本没有兴,只有亡。
兴的时候是在贾母她们那一代,不管是四大家族还是四王八公,都是最鼎盛的时候。
到了现在,八公里头混得最好的就是贾家这俩国公府了,但也只剩空架子了,其他几家基本上已经查无此公了……
四王也只有北静王水溶还袭着王爵,其他的连王爵都没了。
至于四大家族里头,除了贾家之外的三家,也都不怎么样。
薛家是啥情况就不说了,基本上是四大家族里头垫底儿的那个了。
听说之前因为薛蟠那个真假少爷的事儿,薛姨妈很是烦恼,现在也不知道解决得如何了。
如果薛蟠真的是个假货,那他们薛家还真的要搞成一个天翻地覆,估计她们长房是真正灭绝无人了——宝钗再能干,现在也不过就是个九岁的小姑娘,能做的本就有限,再加上是个姑娘……
这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如何,莫郁是早就见识过了的,让她站出来承担整个薛家的兴亡,这委实有些太难为人了,还不如让薛家二房上,也好歹还能撑个几年。
要是不然,估计就是下一个桂花儿夏家了。
薛家是不中用了,王家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他们家的女儿倒是都嫁得不错,儿子的话,凤姐儿的爹安安稳稳袭个爵,虽然没有惹出什么大事儿来,但也没有什么建树。
更可怕的是,这位王家大老爷在教育子女方面非常不行。凤姐儿还算是成功案例,结果也是个聪明有余、智慧不足的,格局不够,根本没办法支撑一个大家族主母的位子。
你说她来了荣国府不是干挺好的?
是挺好的,嫁妆都贴补光了不说,还没事儿就受两头婆婆的气,嫁个老公还是个色中饿鬼,外头什么脏的、臭的都要往床上拉的……
至于凤姐儿的哥哥王仁那就更不要说了。不但才能没有,人品也烂,仅剩的那么点儿小聪明也都用在了怎么搜刮妹妹和姑妈婆家财产,还有拐卖亲外甥女儿上了。
好在现在因为有个能干的二老爷王子腾,暂时还能苟住,偏偏王子腾只有个女儿没有儿子,等王子腾没了的时候,就彻底后继无人了。
史家现在倒是还剩下俩侯爷呢,也就是史湘云的二叔和三叔,都是贾家老太太的侄儿,现在一个是袭的从初代史公那儿传下来的保龄侯的爵,另一个倒是封的忠靖侯,算是相当厉害了。
然而他们家的问题跟贾家和王家一样,都是后继无人。
比贾家还惨,连空架子都撑不起了。长房两口子早早病逝,就留下了史湘云这么一个嫡系血脉。二房的保龄侯一家子收养了她,但是却让她每个月只有一吊月钱,每天晚上做针线要做到三更……
这妥妥地灰姑娘的故事啊。
如果家里有钱,谁想当这个恶毒的叔叔婶婶呢?
特别是这个充当养母的婶婶中间还换了一个——史湘云她二叔保龄侯的原配夫人在她七八岁的时候就没了,又换了个继室。
这下子好了,本来原来的婶婶还有些香火情分,换了新的继室婶婶就彻底成陌生人了。
也就是这姑娘心大,在这种环境之中长大了也没有落下啥心理阴影,仍旧是个开朗的性格。
偏偏人也长得好看,在红楼十二钗里头的排名很高,基本上是除了黛玉、宝钗之后的第三名了。
也有人说单论性格,这位湘云妹子才是第一,不过这些都是一家之言,听听就完了。
莫郁兀自想了这些有的没的,不曾想这些全都被一家人听了个正着。
不过就算听到了相同的心声,每个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林如海想到的是,这四王八公再加上王史薛三家,同气连枝、各有姻亲,想来是拧成了一股子绳儿,成为了朝廷忌惮的一大势力。
他们这几家若是铁了心要支持某个阿哥,那万岁爷还真是挺难办的。好在按照默哥儿说的,好几家已经是强弩之末,倒是不足为惧。
而尚且还有一战之力的,恐怕就只有贾家、王家、史家和北静王了。
没有想到他们家默哥儿还有这种能耐,竟把这件事儿都看得分明,还这么大方地透露出来给他听,真是太好了,不愧是他们林家的好儿子……
贾敏则想的是,既然这么着,那看来北静王府那边儿是绝对不能去了。王家倒也可以观望看看,史家一直跟她们往来,难道说是存了要结亲的意思?
那可不行,都穷成那样了,她们家可没兴趣扶贫啊……
关键是穷就让儿子们多努力啊,可着女眷们糟蹋是什么道理?
那小湘云也的确可怜见儿的,难得还那么聪明伶俐,好在听说贾府那边儿经常接她过去常住,倒也能够照拂一二。
至于小黛玉,想得就更单纯了。她虽然聪慧,也被贾敏带着见识了不少京城权贵圈子社交的场面,但是毕竟被林如海和贾敏娇宠着长大,心思难免简单很多。
她想的就是史家妹妹真的太可怜了,以后若有机会再见面,可要好好带她玩儿一玩儿才行。
还别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所谓的金陵十二钗之间的感应。小黛玉见到史湘云之后,很快就跟她玩儿得很好。
两个小姑娘年纪本来就相近,性格也都是那种活泛性子——是的,自从小黛玉的身体逐渐好转之后,她的性子愈发活泼了。
原本她就是个嘴巴不饶人的,现在有父母宠爱,弟弟撑腰,那就更是爽利干脆了。偏偏她人又聪明、生的又好,再加上这个性格,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
也跟大大咧咧、爽朗大气的史湘云更投缘了。
两个小姑娘每逢在聚会上碰到,必定会坐在一起,叽叽呱呱,不知道说些什么,简直是说不够。
弄得保龄侯夫人——现在还是原来的那位原配夫人,都笑得合不拢嘴,愈发有劲头搞聚会,想着法儿地让小黛玉跟她们家大侄女见面了。
有一说一,这位保龄侯原配夫人为人还真的算是不错了。她在的时候,也没有怎么苛责过史湘云,甚至都还让她经常出门交际的。
可惜啊,她身子骨儿还不太好,没过几年人就没了。后来换的那位就没有这么好了。史湘云在史家也就彻底没有啥快乐可言了。
于是一顿饭下来,林家四口人各有想法,但是也都十分默契地继续着欢乐地家庭气氛。
毕竟莫郁心里头想的这些事儿都是别人家里的事儿,不管听起来多八卦、多狗血,那也都是人家家里的事儿。
所以说,听过就算。能有点儿用最好,没有用呢,也就当是听个乐子算了。
吃完了晚饭,林家众人各自回房歇息,毕竟临近过年,家里头一堆事儿要做,必须得早睡早起才好。
说来也巧,刚提到了史湘云,次日史侯家邀约的帖子就到了。
说的是约林家四口子到他们史侯府吃个便饭,一来是给林如海父子接风洗尘,二来是大家亲戚,一起聚聚,算是团年。
落款是“保龄侯、忠靖侯”,两家儿联名的。这就不好不去了。
毕竟两家还真的是有实在亲戚的。
这两位是贾敏的正宗表哥,亲舅舅家的那种。
所以说,这些世家大族没事儿总联姻干啥,都不说往上数几辈儿都是亲戚了。这直接姑表亲、舅表亲都很多嘛。
好在这种事儿,应付起来也容易。不管是贾敏还是林如海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应对经验。
两人忙打发人赏了来送信的管事,林如海亲自回了一封帖子,又专门派了林家的管事跟着去史侯府回复,才算是把这个事儿定了下来。
这一顿饭的日子定在了腊月二十二,刚好是小年前一天。
就跟约好了似得,过了一会儿贾家的帖子也来了。
这次是贾赦、贾政两口子亲自下的帖子。不过用的也是贾母的名义,请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小年。
贾敏看着有些犯难,又去问了林如海的意见,结论照旧是“去,怎么不去呢”。
也是,史家请都去了,贾家请反倒不去,这不是有点儿“厚此薄彼”么?
而且贾家才是娘家,史家不过就是舅舅家,甚至连舅舅都没了,只是表弟家里,这都去了,偏偏不回娘家,这不是明摆着跟贾家撕破脸了么?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没必要。
去了之后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呢——林如海在御史纠察百官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看谁都觉得谁有问题。
但是莫郁表示,他爹干得漂亮——因为别人家怎么样他或者不能马上给出结论,至少得先问问系统零零六收集点儿信息。但是贾家的话,他甚至问都不用问,就能给出结论。
那绝对是有问题的,而且是有大问题。
贾家这么一次次地请他们吃饭,虽然明眼人都知道是因为林如海一次又一次升职,太过于光彩夺目所以他们想维护好这个亲戚关系,这样才能沾沾光什么的。
不过他们想必没有想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也是,谁能够想到嫁出去的女儿还真的就是一点儿情面都不给留了呢——虽然他们不干人事,但是女儿女婿有好事儿那可不能把他们落下啊……
总之,就是非常典型的趋炎附势了。
还是丝毫不掩饰的那种。
贾敏素来聪慧,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中间的奥秘,心里头不免就又是一阵难过。好在有林如海安抚,小黛玉和莫郁这一双儿女又非常聪明懂事,总算让她心里好过了不少。
所以说,原生家庭就是这点儿不好,明明都烂透了,你还是时不时会为它难过。
贾敏这种情况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拜莫郁和林如海联手努力所赐,贾敏算是醒悟得早的,不然到了现在还是一心向着娘家的。那就真的会是被贾家卖了都还帮着人家数钱的了。
想到原著里头贾敏的所作所为,莫郁就一阵无语。不过这原本也不能全怪贾敏,毕竟她那会儿身体不好,还很快就病逝了,就算是心有余也力不足了。
她何尝不想跟林如海白头到老,好好抚养小黛玉和弟弟两个儿女健康长大,再给他们姐弟俩每人说一门儿好亲事呢?
结果林弟弟三岁上就一病呜呼了,她自己伤心过度没过两年也没了,就剩下林如海跟小黛玉父女俩相依为命。这种时候,对她的宝贝女儿黛玉来说,唯一还能称得上是保底良缘的,可不就只有娘家贾府她亲二哥的嫡次子贾宝玉了。
她已经做了所有她能做的了。毕竟她死了之后,谁也不能保证正当壮年的林如海还会不会续娶继室,还会不会再生儿育女。
如果是那样,她的小黛玉就太可怜了。
在继室手里讨生活,太容易变得悲惨的。远的不说,就说贾珍的老婆尤氏,她就是在继母手里长大的,看她嫁了个啥样的人就知道了。
这还算是好的。
至少面子是有的。
就怕那种黑心的继母,直接把继女弄死、随意婚配的也有很多……送到贾府,至少还是知根知底儿的,她的老母亲贾老太太也会看在她这个苦命的早亡的女儿的份儿上,对她唯一的女儿好的吧?
贾敏预计的完全没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在临终前跟林如海托了孤、求了保证的。如果贾家没有那么不堪,这个婚事儿对小黛玉来说也的确是个好归宿。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小黛玉长大到能成亲的年纪,林如海先没了,借着贾母也没了。
没有这俩人做主,黛玉的命运如何,就可以想象了。
果然在原著里头黛玉的下场也是很凄惨的。估计贾敏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活过来找贾家拼命的吧……
这一段儿剧情莫郁没事儿就心声外放一回,搞得贾敏她们几乎都要会背诵了。
一开始她们当然是半信半疑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不得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