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鱿不右
有好心人拿着她的衣物跑下来,也有虽不会游泳但在医院就职的人接过了抢救溺水者的工作。
孙策分离出来的瞬间,吕思彤倒吸一口冷气,这就是冬泳的感觉?!
边上路人将羽绒服递过来给她穿上,说了很多夸奖的话。
孙策见她脸色惨白唇色发紫,知道是冻得不轻,上前帮忙将羽绒服裹紧搂着,问:“是不是还得去做笔录?还是先回去换身暖和的衣服吧。”
吕思彤疯狂点头,做好事固然是有成就感,还是得以自己的安全为优先。不过,这么危险地方事情,她都义不容辞,夸夸自己!
她冷得发抖,随意瞥了眼溺水者的情况,发现有些眼熟。
是她的同班同学,准确来说是前同学,因为对方已经转校了。正是之前有过仇怨,追求班长不成而从此成为荀彧黑的那一位。
“……”不救会良心遭到谴责一辈子,救了又有一种吃shi的感觉,不想和这人有什么牵扯,估计对方要是知道是被她救的,还得再跳一次。
趁着人没醒,赶紧走。
边上路人拦着,说她这状态也不好,警察和救护车马上就来了,一起去医院检查休养下会比较好。
“不了。”吕思彤一边发抖一边说,“就叫我雷锋吧。”
小吕不知道这位同学想不开的原因,担心是自从被老曹和老刘吓唬后落下了什么疯病,觉得活该的同时又觉得罪不至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自责和反思,小吕拒绝了所有好心人的劝说,坚持不用谢:“我、我就住这边、很、很近,我太、太冷了,让我走、走吧。”冷得牙齿都在打架。
众人也不好挽留,直称现在的大学生就是品德高尚。
孙策带着小吕回住处,周瑜则没立刻一起回去,问小吕要了手机去打包份羊肉汤再回去,她晚饭还没吃现在又遇了冷,喝点暖和的驱寒也好。
贴、贴心!
吕思彤抖着手比划个大拇指给周瑜,周瑜无奈笑了起来,让伯符赶紧带她回去。
回到住处,孙策只能将她送到门口,嘱托道:“你自己打理,如果实在有什么要帮忙的,我去帮你叫人。”
“好、好的。”吕思彤抖着关上门,冲了个热水澡换上暖和衣服才算活了过来,不过还是冷得厉害,把自己裹得粽子一样,头发还没吹干。
掏了掏手机想询问下曹操和刘备当时是怎么吓唬那个同学的,这才多久没见,敢霸凌别人的混蛋居然要跳河。
想起手机给周瑜去买晚饭了,正念及,就听到了敲门声。
吕思彤搁置下手里的吹风机去开门,门口的两个鬼吓了一跳,还以为见鬼了,眼前一团垂着的头发,还在滴水,像极了水鬼。
小吕习惯低头把头发全部垂在脑门前吹头发,而来冷得脸发僵,给脸也吹点热风。
“还冷得严重?你先喝点汤暖暖吧。”周瑜提着一大份羊肉汤走进来,他手上戴了一副皮质袖套,像是从人家餐馆后厨偷的,毕竟不偷袖套实体化就得偷羊肉汤了,等明天路过的时候再把袖套还回去就是了。
吕思彤摇摇头,头发没吹干会头疼的。
周瑜搬了个凳子过来让她坐下,将热乎乎的羊肉汤倒了一碗放到她手里先暖手,然后取了吹风机说:“你吃你的,不会让你冷到的。”
诶??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吹风机呼啦啦吹出来的仿佛不是风,是老祖先对小辈满满的爱呀!
诶嘿嘿嘿嘿,小吕美滋滋地捧着热汤,听到了手机的铃声。
她一只手端着碗,另一只手接电话。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是老章打来的。
开门见山,就问刚才下水救人一事的女生,是不是她?
老章判断的依据其实很简单,今天在局子喝茶的时候有看到她袖口紧贴着手腕的是红色棉毛衫的材质,再加上年龄特征符合,以及那神奇地不符合常理的事迹。
吕思彤觉得不承认对方也已经认定,干脆就认了,但是说:“这是我身为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
“唉……小吕同志觉悟很高呀。”章局瞬间好感+99,甚至为之前的质疑而感到羞愧,一个有着雷锋精神的人,肯定不会是坏人!
吕思彤顺便问起这位同学跳河的原因,老章说人在医院还没醒,但和他关系好的朋友说好像是遭到了网暴。起因是什么,那位朋友说得很是模糊,听着像是历史圈吵架上升现实。
“不可能!我们史同人从来不网暴活人!”
章局:?
“?这事和你也有关系??”
“没有,我就这么一说……”
挂断电话后,吕思彤总觉得不太踏实。转校后那几人不至于还敢继续用荀彧的昵称去骚扰班长吧?老曹的威慑力一点都不长久吗?
等等……该不会是老曹悄悄地在搞事吧?比如说把荀彧不愿与他和解的愤怒,发泄到那几个抹黑荀彧的小辈身上,倒是有点像他的风格……
这事也不好直接问老曹,问他肯定就觉得她直接认定了是他干坏事,哪怕真是他干的,也会埋怨她的不信任。
所以,考虑再三,还是问大侄子比较好。
[公达,你还记得之前学校里那个抹黑你叔父的人吗?]
没多久,荀攸回复。
[你知道了?此事是我处理不太妥当,不过是想给他一些教训。你若要求情的话,我联络人停了此事就是。]
???
啊????????
该说公达你特喵的藏得真深啊,悄无声息为文若报仇,把你开除老实鬼的行列!!
最关键的是,你特喵地还要考律师证?果然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律师。
批评了一顿荀攸,把这件事引发的后果与他讲了讲,荀攸很快就回复了明白了知错了之类的话语,但总觉得……他好像觉得自己做得很对。
处理完了这件事情后,吕思彤舀了一勺羊汤,十分鲜美,胃里暖呼呼的,头顶也暖呼呼的。
对于吕思彤做好事不留名的行为,孙策也表达了高度赞赏,说:“咱们江东子民就是有胆魄有脾气,你准备下水的时候,可英气了,没有给我们丢脸。”
诶嘿,小吕鼻子又翘上天,这个还是基于对两个鬼的信任,何况咱们江东人也的确都略通水性,救人不一定能救,反正能保证在水里漂三天最后是饿死而不是溺死的。
吕思彤盯着孙策看了看,心想,周郎在给人家吹头发捏,那小霸王能不能喂人家喝汤呀?
原本已经不抖的手又抖了起来,拿着得汤勺将汤都洒了不少出来,然后故作倔强地非得喝到这口汤不可。
继续手抖,继续洒汤。
孙策终于看不下去了,接过汤碗说:“我来吧。”
诶嘿!
又幸福了捏!
“……嗯?”吕思彤笑容凝固。
你指的是你来喝吗?!!!!
孙策畅饮一碗,说:“是挺好喝的,你吹好头发就能喝了,周郎打包了挺多,我再尝一碗。”
“……”
第176章 北固山上
可算是把头发给吹干了,脑袋被热风吹得很暖和,寒意也减去不少,再喝一碗羊肉汤,冬天特有的反差温暖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孙策盯着她吹得蓬松的头发和被刘海遮了些许的额头若有所思,摇摇头说:“在后世虽久,还是不习惯你们头发如此随意。”她头发平常都是扎个马尾,或者简单直发披着,倒也没觉得凌乱。
今天的tony老师周瑜是个新手,所以不知道吹头发的时候是需要配合梳子的,就导致头发显得很爆炸,有那么一点疯子的感觉。
吕思彤将刘海往边上挪了挪,说:“我都不敢想,你们要是见到杀马特贵族发型得有多难受……”
“那是什么?”两个鬼知听得懂贵族二字,让她找个图片看看。
小吕手机上搜索出来给他们瞧了眼,各种颜色的冲天爆炸头不知道抹了多少发胶,长刘海遮盖住半张脸,脸上还画了暗黑风格的妆,耳朵鼻子嘴巴上都打了钉。
“这是鬼吧?你说的是鬼族还是贵族?”两个鬼大为震撼,你们后世的贵族审美如此恐怖?衣服怎么还破破烂烂到处是洞,是如今的贵族流行装穷吗?
孙策长舒一口气,说:“幸好小吕只是个平民,若是这个什么贵族,我等实在是羞与为伍。”
一边说着还取了把梳子过来,看不惯如此乱糟糟头发就顾着吃晚饭,有几缕都发尖都沾到羊汤了。
“你既然是汉官了,给你梳个寻常的发髻吧。”汉官有一套较为标准的仪容要求,束发的发髻要一丝不苟,后面没有披发,鬓角也不会拖两条长长的发丝。
吕思彤觉得束发对于发际线不是很友好,还没回答就觉得头皮一紧,孙策一梳子从额头往后牢牢抓住头发。
不过,他们两个鬼活着的时候束发都只给自己梳过,更多的时候是有下人帮忙打理,帮别人束发属于是理论步入实践,不太顺手。
“……”虽然周郎和伯符亲手帮自己梳头是很高兴,但还是更担心自己的发际线。
才尝试了几次束发失败后,两个鬼分工合作,减少一束的发量这样就简单许多,干脆扎两束。
“……”吕思彤看了眼镜子里的发型,只见脑袋的左右偏上的位置扎了两个又圆又尖的小发髻——类似哪吒那种,且因扎头发的水平不够,又是刚吹干特别蓬松的头发,整个状态就很爆炸凌乱。
她很是无语地问:“不是说汉官的发型吗?你们汉官都是哪吒吗?”
“哪吒是何人?”
哦对……那时候还没有哪吒的传说故事,最早的记载也只能追溯到唐朝。
两个鬼笑着说这个发型是他们那时候孩童的发型,也就是“总角”的年龄,论说辈分的话,扎这个发型也合适呀。
吕思彤觉得这个发型会被当做深井冰吧……也不想辜负两位老婆的好意,她点点头说:“非常复古的发型,很棒,我超喜欢的!在下次洗头发之前绝对不拆!”
所以,明天早上出发前就洗一个把发型给拆了。
提前把东西收拾好,浸水的衣服也用吹风机吹干打包收进行李箱,确定没有什么遗落。回程的票是早上七点,所以还得早起。
至于两个鬼提及的买醋一事,小吕也才迟迟没有答应。不能与故人重聚的伤感只是自己心里消化,没有与小辈道来。
话题逐渐有些伤感,又考虑到明天早上还要出发回家,小吕车票都已经买好了,是早班七点得赶过去,也就得早些休息。两个鬼对于去买醋一事,也只能释然,
两个鬼嘱托她早些休息,便聊着事情走了出去。
屋内只剩下吕思彤一人,她揉了揉发紧的头皮,心想周瑜和孙策可比司马家那几个鬼讲道理多了,知道她为难也没有再多言,也看得出他们心里的失落。
“你早些休息吧,我们就在外面大厅,你今天下水冷到,若是有什么不适可与我们说。”周瑜孙策简单交代了一声,没有立刻传送回去。
吕思彤有些惊讶,这会儿也没事情需要帮忙,而且她也回绝了去买醋一事,按理说他们直接回去就行了,各自还有工作要忙不是么。
兴许是看出她眼里的疑惑,孙策无奈摇摇头说:“岂能把你一人留在异地,万一回程的路上又遇到意外,我与周郎岂不是要被那些个老鬼指责笑话?”
有点小感动。
周瑜也是点点头说:“若因你不答应绕路一趟,我们就撇下你不管,岂不是小鬼作为?后面宋朝有句诗怎么说来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对否?”
孙策没有周瑜那么爱读文学书籍,还是头一次听到这句子,十分喜欢,惊喜道:“这是宋人所作?我只知晓宋朝重文轻武,以为他们文人没什么风骨呢。此人,想必是个有志之士,是个有文采的武将吧?”
“非也。”周瑜摇摇头,说,“是宋人女子所作,后面还有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