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第52章

作者:鱿不右 标签: 历史衍生 轻松 日常 BG同人

  当年到洛阳,将天子刘协拯救于危难的忠臣,后来把天子赶下皇位了吗?

  荀彧没有开口,但是大侄子了解叔父,便代为开口。

  “姑娘,你学识渊博,可否知晓后来魏公,称帝否?”荀攸站起来向吕思彤作揖询问。

  已经打盹犯困的吕思彤瞬间来了精神,连忙说:“曹操后来官至魏王,没有再往上了。”

  荀攸点头,但似乎也有些不解。他比荀彧晚死一年,对曹氏集团的情况更清楚,称公之后完全可以说是相当于有两个朝廷,而文臣武将凡有能力者基本都在曹操的封地办公,许昌的皇室差不多就是名存实亡。

  按照那时的情况发展下去,曹操称帝是必然。

  但是,君臣多年,他也知晓曹操是个极其爱面子的人,知错改错而不认错,或许想要在后世评价时留有一定的余地吧。

  荀彧发现自己在得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没有意外之感,他的心理还是相信,或者说是希望,当初的明公能够坚守最后一道底线。

  看出二荀的疑惑,吕思彤更精神了,一本正经,张口就来,说:“曹操至死都没有称帝,是因为忘不了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

  荀彧:?

  曹昂见状也趁机解释,试图帮父亲挽回下形象,说父亲以前就很器重两位军师谋士,君臣多年相知,而今没了立场上的矛盾,或许很多话就能借此说开。

  荀彧回想起在墓碑前听曹操说的那些话,那个空食盒是什么用意重要吗?当曹操做出决定时,他荀文若不管有没有人逼迫,都将为时代殉葬。

  颍川荀氏,天下文人的代表,儒家忠信根深蒂固,如果连他都能去享受战果,所谓天子不过是一个战利品。将崩塌的不仅仅是一个汉室,而是从此以后所谓的“忠”臣,将再也难以信任。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那些自幼学习传承的忠义礼智仁信,如果身为文人名士代表却不能守信,便成了伪君子。

  吕思彤很佩服坚守忠信的人,身在千年后的后世,有时候也常感慨这些渐渐消亡的东西。

  春秋时期的人忠信更为夸张,因一句诺言没有做到,便觉得是不配活在世上的羞耻,引颈而亡,更何况是比信义更高一层的忠信。

  曾经只要发一句誓,就是最牢不可破的合同,发誓之人会尽一切努力去做到。

  从什么时候开始,誓言变得轻如鸿毛。

  哦,是从司马懿的洛水起誓开始。

  吕思彤摸摸下巴,看着荀彧说:“你道德底线太高了,几十年后司马家当街弑君,忠臣该怎么办?嗯……就是你同僚司马懿他儿子干的。”

第056章 好多鬼啊

  “当街……弑君?”荀彧荀攸都愣住了,就连已经速读过历史的曹昂再次听到也很是震惊。

  弑君,还当街杀?当天子是什么鸡鸭鱼吗?

  忠信礼义廉耻孝悌,一个不剩?

  两位顶尖理智的谋士绷不住了,喃喃道:“司马懿,司马仲达?”

  以及,弑君,弑的哪位君?

  吕思彤犹豫着回答:“曹操虽没称帝,他死后,魏世子曹丕受禅让登基。只是曹家除了曹操以外,继位的几个皇帝都短命,等到曹操之曾孙曹髦的时候权力架空,司马师司马昭掌权。小皇帝有心杀贼,私下招募了亲信反抗,司马昭措手不及只能做绝,让门客当街弑君。”

  “……”二荀深吸一口气,沉默许久。

  聪明人是可以窥见天命的,只是有时候上天过于吝啬,竟要等到千年后才明白。

  在荀彧和荀攸的印象里,司马懿是个很有才华的有识之士。明公很早的时候就想征辟他入仕,多次都被拒绝,立场也可见一斑。那个时候的司马懿也怀揣着一颗炽烈的汉臣心,曹操是天下公认的曹贼,必不能为其谋事。

  这种有气节的人,曹操很欣赏,荀彧也很欣赏,然而无论征辟的书信怎么描述是为报效汉室,司马懿都不答应。

  一直到赤壁之战的那一年,司马懿被强征为文学掾。入仕后的司马懿本职工作一直做得不错,逐步升迁,但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荀彧的情报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再加上本身性格脾气声望都不错,常有和朝中臣子往来。无论官职大小,只要是汉臣,都敬重荀令君。

  司马懿非常喜爱敬重荀彧,此后多年回想起来仍旧会感叹一句:

  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为了表达这份尊敬,家中二子的满月酒都是有向荀彧发去邀请的,令君来不来那是一回事,尊敬必须要表达。

  荀彧两次都去赴宴,更显随和平易近人。

  荀彧知晓司马懿长子名叫司马师,司马师出生的时候眼睛上长了个小瘤,明公还让他去赴宴的时候把华佗带着,华佗是个神奇的人,寻常大夫只敢开药,他敢开刀。

  司马师的眼瘤手术非常成功,以至于华佗提出要给曹操动刀开颅治病的主意,被曹操所杀。

  三年后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满月宴,荀彧也去了。那时候的司马师四岁,是个聪明又沉稳的孩子,但一见了荀彧就爱盯着瞧,躲在司马懿的背后眨巴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司马昭满月那天在襁褓里闭着眼睛睡觉,作为贵宾前来赴宴的荀彧受到了司马懿的款待,还请求他抱抱犬子昭。

  司马懿敬仰荀彧,说倘若将来两个犬子能跟随令君读书就好了。

  荀彧笑了笑,夸奖仲达大才,将来孩子必定也成材。

  他接过尚在襁褓中的司马昭,睡着的孩子就在这时候醒来,朦胧的睡眼盯着他,不哭也不笑,两双眼睛对视,荀彧朝婴儿温柔地笑了笑。

  那是他们唯一的一面,因为第二年荀彧就去世了。

  谁能料想,为魏国奠定基础的至高功臣与埋葬魏国的头号逆贼,竟曾经有过这般的会面。

  从回忆里缓过来,荀彧只是微微合眼,修长的眼睫覆着,好一会才从痛苦中挣扎出来,睁开他那双忧郁的眼睛。

  然后就看见那个后世小辈正盯着自己,发出意味不明的嘿嘿笑声。

  “????”荀彧不理解,且大为震撼。

  荀攸心态要稍微宽松些,既然当街弑的不是汉朝的天子,而且还是几十年后的天子,不是他的君,不是他的主,震惊是有,愤怒不多。

  二荀不再讨论这件事情,从答应帮忙开始就代表了愿意接受千年前的事情,只是以一个先人的视角走走这后世的大好河山。

  荀彧问:“我观阁下学识渊博,人脉广泛,不知担任何职务?”

  诶嘿,说这可就来劲了。

  吕思彤骄傲道:“哎呀不值一提,区区洛阳令、吴郡太守、巴郡太守、冀州牧。”

  这姑娘年纪看着不大,竟已经身居多个要职,最高竟当了州牧,道:“真是年少有为。”

  荀攸作揖,问:“不知冀州牧如何称呼?”

  吕思彤立刻回答:“请务必叫我老……老大不小的栋梁人才。”啊啊在场鬼有点多,不敢发癫。

  真是越来越离谱了,曹昂出声提醒说:“这些官职是父亲、袁本初、刘玄德和孙仲谋所封,在后世并无实权,小吕只是一介平民。”

  二荀了然,听到这么多耳熟的名字颇有感触,看曹昂提及时神态无异常,说明各家主公倒是都已经放下恩怨。

  至于称呼,便与曹昂一样称为小吕。

  时间又悄然流逝。

  吕思彤皱眉看了看大厅里,至今还是没有人过来接。琢磨着给王局再打个电话,又担心人家已经休息,惊扰人家不太合适。

  过了一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大厅里传来,是两个陌生的警员,一个个子高高瘦瘦的长发女警,一个体格健硕的男警。

  “你就是小吕同志吧?”对方走进休息室,感觉到一股冷意,让所里的工作人员去把空调打开。

  吕思彤点点头,站起来说:“是的,现在是去总局?我爸妈没事吧?”

  “嗯你放心,那个嫌疑人只是骗他们,没有用什么胁迫手段。”两位警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示意她重新坐下,说,“目前另一边的嫌疑人也落网,接下来需要走一些流程,相关亲属也需要配合调查。”

  “嗯。”吕思彤了然,借这机会让亲朋好友们看清楚二叔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也好,别因为长辈一句话就把自个儿家都搭进去,能回头的叫亲戚,回不了头的叫犯罪嫌疑人。

  坐在另一排的曹昂荀彧和荀攸也都认真听着后世的官吏说话,二荀说,后世女子为官的比例相对汉时要多很多,从走进这个所里就看到值班官吏有一名女子,现在来的两个官吏里也有女子,莫非后世读书教育的政策大有不同?

  聪明人不愧是聪明人,不会去问为什么女子能当官,而是直接看穿背后原因,等一个确认。

  曹昂点头,将大学所见道来,规模之大,科目之多,绝非汉时能比。按照小吕的说法,这年头随便拉个十多岁的小孩子,都是精通算数能读会写的,甚至还能说上几句外邦话。

  “适龄强制教育,此等气魄财力,非大国难以为之。”二荀刚才所见后世建筑建设还只是感叹差异,而今从这个偶然得知的事情则瞬间明白,汉时与后世的差距是多大,心中那股不甘心的郁结化为欣慰。

  先人所求,不过是名垂青史,福荫后人,既然后人们的生活远超当年,也就不必遗憾它的消亡,甚至希望高祖武帝也都能看到,这个流淌着大汉血脉的国度。

  至此,荀彧才真正的展露出了笑意,而非那种因教养高对任何事都温柔平平的笑。

  吕思彤深深吸气,岁月从不败美人。

  突然怪异的表情让两位警员很是费解,问:“怎么了?是还有什么事情,先不回家?”

  “哦没事。”吕思彤回过神来,看了看二荀,心想带回家后其他鬼倒是不会有什么意见,刘备孙权都有自己人在。本初大小姐是第一个睁眼的,到现在还是个孤家寡人,又带两个从他那跳槽去曹营的谋士,怕不是当场破防。

  为了避免袁绍惹出什么事情来,吕思彤只好效仿孙权的制衡之术。

  来都来了,那就顺便再给大小姐带个自家人回去吧。

  “那个不好意思啊,就是现在高铁也还没运营,时间点怪尴尬的。能不能麻烦你们送我去个地方,我要去祭奠个历史人物,稍微耽搁一下正好五点六点的样子再去高铁站。”吕思彤谨慎得询问,单独行动肯定不被允许,干脆主动邀请。

  两名警员是夜班,被安排的任务是确认这位重要证人的安全,也知道这次多方联手的大案涉及到重点文物,因此对于要去上坟祭奠的请求,在商量了一会后就答应了。

  华夏大地,处处都是埋骨地。

  皖地的坟墓虽比不上西安洛阳,但也不是一只手能数得过来的。

  听说这位小吕同志认识的朋友都是汉粉/三国粉,所以第一反应就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哦,明白了,你是周瑜粉丝,是想去隔壁合肥的庐江县是不是?”

  吕思彤一愣,哦对,忘了孙策还心心念念要她去庐江接周瑜来着。这回能逮住二叔这个两面派,也多亏了伯符的传送点,再者一起来寿县也是他主动说要保护小辈的,就连雷文的误解也没提了,说明是认可她这个后辈的。

  可是一下子接太多鬼回去,会不会太拥挤了?

  地盘不够的事情迟早得解决,自己这拖拉的性格不是到关头是不会去行动的,再者等案件调查结束爸妈很可能会回家住一段时间,那时候再想主意就过于手忙脚乱,倒不如现在把事态变紧急,逼迫自己去改变现状。

  于是,吕思彤说:“能绕一趟周瑜墓当然更好,毕竟不在同一个市,怕麻烦你们。”

  言下之意,她刚才说的不是周瑜墓。

  “哦……那就是,张辽墓?虽然不在周瑜墓附近,但也不算远,都在合肥。”

  “呃,也不是。”吕思彤眉头拧起,我炒,说到张辽,身为乐子人好想带回去给权仔一个惊喜啊!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要不要也顺路捎回去?

  她抿唇思索,说:“不过张辽墓绕一趟,也行。”

  两位警员更疑惑了,三国时期的还能有谁:“是小乔墓?”

  我炒!小乔!现在家里一群老爷们,看久了想必会审美疲劳,急需漂亮乔妹换换风格!而且,更关键的是,不用顾及脸皮,可以和小乔贴贴!

  甘夫人先前在的时候小吕都还没来得及贴贴,就被娱乐公司签约走了,可恶!

  “嗯……小乔墓绕一下也行。”来吧来吧,债多不压身。

  “也不是小乔?那还有谁?”两名警员眉头紧皱,细一琢磨,“难道不是三国时期的,哦,难道是包拯?”

  嘶,怎么还扯到包青天了。

上一篇:红莲三太子真香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