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第130章

作者:星陨落 标签: BG同人

  “话说咱们算中年还是青年?在古代咱们当然算中年,但放在后世人的年纪,咱们还算年轻。”一群三十多岁左右的人凑到一块道。

  “你的意思是,如果天幕指的中老年,是以后世七八十的平均年纪为例,以咱们的年纪,根本轮不到得那些病?!”

  “可不,等咱们得后世人等病症的年纪,基本都死了。”

  原本还很高兴避过一劫的人们笑容顿住,一时间不知是得病好,还是直接死了好。

  【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科目和病状,内科还包含其他更多分支,在此我们不再一一叙述。

  更多相关信息,直播后可仔细查询。】

  虽然姜叶觉得这样和他们直播有些不符,好在各种资。料不需要他们准备,节目组自有相关的员工。

  比起姜叶和江雪的轻微疑惑,诸朝大夫们听到这话喜笑颜开,“太好了,等天幕直播结束,就能查看更多医学资。料了。”

  诸朝大夫们可以肯定,本期天幕直播后,他们的医术水平绝对大涨。

  除了大夫们,诸朝权贵们也很关心医学水平,毕竟这关乎他们能否长寿。

  但随着天幕直播,他们难免心悸,“只是一个内科,就那么多种病,更别说还有其他科目。”

  “唯一好消息是,我们不会得妇科/男科!”

  【说完内科,接下来说外科。】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八十三章

  “既然内科是指人。体内的病情, 那外科应该是指人。体外的病情吧。”

  “内科对应心肝脾肺肾等器。官,那外科对应的应该就是眼耳鼻唇等器。官吧。”诸朝古人们猜测。

  【外科最典型的是眼耳鼻喉科,它们也被称为五官外科。

  再细分, 就是眼科、耳科、鼻科、咽喉科等科目。】

  随着姜叶说话,身后视频呈现五官科的大纲, 然后下。面细分成眼耳鼻喉各科。

  耳鼻喉等科, 再次细分。

  【眼科、耳科等为什么从一开始的五官科越来越独。立?

  是因为和这些器。官相关的病症,越来越繁杂、详细和专业。】

  “和五官相关的病很多多吗?”诸朝古人们疑惑道。

  然后等他们看下去, 发现姜叶说的还真没错。

  【首先是眼科常见病种。

  白内障, 眼球浑浊有层白膜一样的东西, 导致视力下降,此情况常见于老年人;

  青光眼,会视力受损、畏光、流泪, 严重者会失明。

  结膜炎,表现为红眼、发痒、流泪。

  干眼病,眼睛干、涩、有异物感。】①

  “白内障, 我的眼病名字叫白内障,我眼睛确实感到一层白白的东西, 感觉快遮住我的眼睛。”诸朝得白内障的老人们惊讶道。

  那种被遮挡的感觉有别于黑暗遮挡, 可就算还能感受到一点光线,他们的视力也在逐渐下降。

  “我有时候眼睛会流泪, 但我眼睛又不红,看来我是青光眼, 情况严重会失明,我该怎么办?”得青光眼的古人们惊慌道。

  “结膜炎这个名字好拗口, 我们一般把它叫红眼病, 简单又好记。”有眼睛发红的结膜炎患者们道。

  “干眼病, 眼睛确实经常干涩,但没感觉到什么异物感。”

  “你那不是干眼病吧,我这才是干眼病,有时候能感觉到眼睛异样,不明显,但一直折磨人。”

  讨论的人多了,有些话会上评论。

  总之比起内科时,外科讨论度更高。

  因为内科病状不容易检查出来,外科则不一样。

  外科哪有问题,很轻易就能看出来,让观众们对相关知识也更加了解。

  【除了以上眼科病种,眼睛问题分布最广泛的莫过于近视和远视两种情况。

  不过近视和远视并不是眼病,并不像其他眼科病种,对生。命产生直接威胁。】

  【近视表现为只能看清楚近的视野,远处视野模糊,常见青少年、中年群体。

  远视则是能看清楚远方的东西,对近处的东西模糊,也被称为老花眼,常见于老年人群体。

  有意思的是,近视和远视人们只会得一种病,两者并不会共存。

  当然更准确来说,是不会共存在一只眼睛内,理论上,人眼睛是可以一只近视,一只远视的,但得是怎样的用眼,才能出现这种情况?】②

  “老花眼,也就是远视,我们可以理解,人年纪大了,眼睛昏花能理解,可为什么后世近视的人会那么多?”

  “不应该啊,如果后世近视的人群数量庞大,那么相应老年远视的人数应该很少才对,毕竟人无法同时拥有近视和远视。”也有人纳闷。

  【目前咱们近视和远视人群之所以鲜明,是因为咱们全民教育不过几十年而已,老一辈许多人虽然有过扫盲,但还不至于近视。

  但是孩子和年轻人不一样,他们从小接受教育长大,以至于从小患上近视。

  所以等我们老去,社会上的老人们会以近视眼为主。】

  诸朝古人们:“……原来是读书读近视的,好羡慕。”

  “对哦,咱们得近视的人,也大都是读书人,只是后世读书人数量更多。”

  “所以咱们不读书的人,不需要操心近视的事了。”

  “没事,年轻时候不近视,等老了还有远视等着你,根本逃不掉。”

  “近视和远视虽然不像白内障、青光眼等病会致盲,但严重了,也很困扰。”

  “可不是,不管是看不清近处,还是远处,都让人难受。”诸朝或近视或远视的人们道。

  【说起近视和远视,就不得不提矫正视力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我国眼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那时候眼镜名字叫“叆叇”,读音通:爱戴,除此之外,还有读书石、眼环等名字。

  古代眼镜材质主要是天然水晶和宝石磨成,咱们现在眼镜的材质主要是树脂和玻璃。】③

  “眼镜?能帮我们改善近视/远视!”

  “材质是树脂和玻璃,树脂我们没有,但我们有玻璃啊!”

  看到眼镜和制作材料玻璃,诸朝古人们激动。

  之前他们得到过玻璃配方,虽然碍于技术,大面积玻璃,钢化玻璃什么的还没制造出来,小块玻璃却没有难度。

  且因为玻璃配方公开,小块玻璃价格并不贵。

  就是古代用天然水晶和宝石眼镜主人们,看到玻璃眼镜也忍不住眼前一亮。

  因为跟透。明的玻璃比起来,天然水晶和宝石会有一定的杂色,他们戴过眼镜,已经能想象出来玻璃眼镜的通透和明亮。

  除此之外还有成本,玻璃价格更低,同样价格,他们可以拥有款式更多的眼镜,这让许多喜欢收集眼镜的人十分激动。

  【接下来带大家看一下眼镜的制作。

  眼镜款式古今差距并不大,都是两个镜框和一副框架,除此之外都是在此基础上做改动。】

  说着姜叶放出古今眼镜多款的对比图。

  眼镜镜片有方有圆,镜框材质有木质、金属、玳瑁、塑料等。

  但无论怎么改变,万变不离其宗。

  “原来那就是眼镜,两个镜片对应眼睛,镜框一边固定镜片,一边架鼻梁和耳朵上。”没有眼镜的朝代人们道。

  “我们也想要眼镜,这样看书更方便!”没有眼镜的读书人们发出呐喊。

  【我们来看近视和远视的原理,这是眼球的各部位,近视远视和视网膜有很大关系。

  光线正好落在视网膜上面,就是视力正常;如果落在视网膜前面,就是近视;落在视网膜后面,就是远视。】④

  “人的眼球也好复杂。”

  “还好不可怕,要不然都不敢看。”

  “明明天幕已经讲的很清楚,感觉还是一知半解。”

  “因为咱们现在只知道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却对视网膜和眼睛其他部位了解不深。”

  “人的眼睛和小孔成像好像。”战国时期,墨子墨翟微怔。

  因为他就是小孔成像创始人。⑤

  【已经知道近视和远视原理,那么眼镜,就是帮助我们把光线落在视网膜上的工具。

  凹透镜,可以做近视眼镜,凸透镜,可以做远视眼镜,它们镜片材质一样,只是手法不同。

  手法从凹凸的。名字,就能看出其镜片结构。】

  “其实凹凸并不难做到,难的是把镜片打磨光滑,镜片不光滑,佩戴感受就不好。”

  “居然是凹凸这么简单,真是太好了,我们很快就有眼镜了!”

  “墨翟/鲁班,你们学会了吗?”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看向墨子和鲁班。

  他们都是文化人,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加持,视力多少有些问题。

  结果刚遇到困境,解决办法就来了。

  “不难,我先去做一副看看。”墨子感兴趣道。

  鲁班则看着诸子百家的数量微汗,“得亏有弟子们帮忙,要不然不敢想象我们得干多长时间。”

  自从天幕到来,他们接到的活越来越多,如果没人分担,他们估计连看天幕的时间都没有。

  眼镜工艺并不复杂,从古至今都不缺技术优良的匠人们,姜叶这边刚讲完,诸朝这边眼镜就出了成品。

  “玻璃眼镜确实好清楚,就是分量有点重,时间长了可能会影响鼻梁。”

  “不仅如此,玻璃眼镜不小心掉地上,也特别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