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第163章

作者:星陨落 标签: BG同人

  回过神, 他们叹息,“确实, 再没有五石散更能体现药的利、害之处。”

  “那是什么东西?”魏晋之前,还没五石散的朝代, 人们疑惑。

  “五石散应该是一味药,但天幕态度为什么如此郑重?”他们不明白。

  【五石散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 研究五石散的初衷, 是治疗伤寒, 《伤害杂病论》里的伤寒,可以说,五石散最初,是当之无愧的良药。

  而五石散后来为什么从。良药变成被人为之追捧的毒。药,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何晏,何晏是曹操的养子兼女婿,他不是第。一个服用五石散治病的人,也不一定是第。一个上瘾的人,但他绝对是第。一个对五石散大肆推崇的人。】②

  “有人对五石散上瘾了?!”东汉,张仲景睁大眼睛。

  作为自己研究出来的药,张仲景当然知道五石散的利、害之处,所以他治病救人时使用时一直很谨慎。

  可没想到,五石散依旧难逃被人改变用药初衷的噩运。

  “居然说我们为之追捧的五石散是毒。药,既然是毒。药,为什么我们还没身亡,反而身体和精神倍棒?”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何晏为首的士大夫们十分不服气。

  他们绝不能承认五石散有害,因为一旦承认,他们以后就再也没办法吹嘘、推崇服用五石散。

  为了利益,为了面子,很多时候哪怕明知是错的,人们也会硬着头皮继续错下去。

  而何晏等人比起那些人,他们却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毕竟五石散非大夫不可服用,他们服用不起五石散,转而进行诋毁,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也是,五石散价格昂贵,可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好东西,被后世人误解,也在所难免。”

  这种话估计只有服用五石散的同类才会相信,越往后,人们对五石散的评价就越低。

  “真是可惜了,五石散明明是良药,却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变成闻之色变的毒。药,不是药的错,是人的问题。”后世朝代的人们感叹。

  【首先我们来看五石散的服用,服用五石散以后,人会浑身燥。热,这时候需要清凉散热。

  事实上那是在散毒,夏天还好,冬天那种季节,他们也会解衣散热,这种情况对身体有利才怪。

  因此种种反常行为,三国魏晋时期的士大夫们会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有人会觉得他们洒脱随性,其实本质就是一群瘾君子在放飞自我。】

  “冬天居然也光膀子,如果不是他们身份高,那跟疯子有什么区别?”

  “可偏偏就是那样的‘疯子’,备受当时的人们追捧。”后面朝代人们叹道。

  【然后是五石散的危害,首先是身体,五石散不是那种短期就能暴毙的毒。药,但服用时间长了,人的身体绝对有损。

  至于服用之后,精神飘飘然,身体变得强健等功效,一是精神上的错觉和中。毒现象,二则是把人身体的潜力提前激发出来,等人的潜能彻底耗尽,人的生。命也就走向尽头。】

  “不可能,五石散绝对不会是假的,居然说我们的飘飘欲仙是中。毒,身体强健是在提前消耗我们的寿命!”

  “对,五石散是不是真的,我们还能不知道!”三国魏晋时期,服用五石散的士大夫们愤怒道。

  “也就是说五石散服用以后,不管是成仙还是身强力壮,都是假的了。”魏晋后世的人们道。

  “这么说,三国魏晋时期的士大夫们,都是吃药吃傻了?”

  “……也算是吧。”

  “但也没全傻,顶多就是服用五石散的时候脑子不正常,其他时候应该还是正常的。”

  “不,就算不服用五石散,他们也不会正常,因为五石散对人的最大危害,并不是身体上的损伤,而是精神上的依赖。”

  “对,服用五石散的时候,他们会满心沉浸进去,而没服用五石散的时候,他们会满脑子都是五石散,根本没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对五石散有所了解的大夫们神情凝重道。

  【五石散最大的危害是其上瘾性,长期服用,会摧毁人的精神和意志。

  不过这点,在五石散上体现的可能不是很足,因为三国魏晋时期,五石散价格昂贵,能一直服用起的,都是贵族们。】

  “上瘾?!”诸朝大夫们瞳孔骤缩。

  就算没有五石散的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身为大夫,他们也知道药物上瘾的危害。

  “五石散的上瘾后果,因为其服用人群,而没暴。露。出最大弊端吗。”嬴政、刘彻等帝王皱眉。

  因为这意味着人们还没在五石散上大栽跟头,前面没有踩过的坑,后面一定会踩到,要不然后世也不会这么贬斥。

  【贵族的身份和财力,可以支撑他们直到身死,也没让五石散的弊端爆发。

  至于精神和意志力,因为三国魏晋时期特殊,就算不服用五石散,其他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不到哪去,五石散只是让他们精神变得更差。】

  “三国魏晋时期情况确实特殊,那些士大夫服用五石散,也是一种避世心思吧?”

  “别美化他们的行为,他们没那么高尚,按照历史记载,他们服用五石散的初衷,是因为五石散能壮。阳……”

  “咳咳,原来如此,确实不能太高看他们,明明底层百姓们朝不保夕,贵族们却想尽办法贪图享乐。”

  “咱们现在的时代又何尝不这样,只是底层百姓处境,比三国魏晋时期的百姓们好点而已。”

  “五石散对精神的影响感觉不能一杆子打。翻,就算五石散对人精神有害,但同样也有利的一面,比如有人以五石散为引,为后世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如书圣王羲之。”

  一群名人瘾君子,后世不乏崇拜他们才华的粉丝。③

  “可书圣王羲之要是没有服用五石散,说不定能活更长时间,留下更多佳作呢。”

  “这……”喜欢王羲之的粉丝们哑然。

  【综上所述,因为入门门槛过高,加上弊端没有彻底爆发,五石散虽然在三国魏晋时期流行,却没引起过巨大灾难。

  有得必有失,那就是之后的朝代,也没意识到五石散的危害性,一直到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发现五石散弊端,呼吁毁掉五石散的药方,同时自己也对五石散药方进行改良。

  因为药王孙思邈的举动,有说法现在五石散药方和初始版本药方是不同的。】④

  “巨大灾难,后世未免对五石散太过偏见,和危言耸听了。”三国魏晋时期,服用五石散的士大夫们不悦。

  他们觉得姜叶和江雪的话,太言过其实和夸张夸大。

  “也就是说,三国魏晋到唐朝时期,依旧有人服用五石散,但是量却没魏晋时期的士大夫们疯狂?”

  “感觉主要是推崇,因为何晏那些人主要不光自己服用五石散,还向其他人推荐,不推荐的话,五石散的服用范围真的有限。”

  不是所有人都像何晏,没病也喜欢吃药的。

  魏晋时期许多服用五石散的士大夫,都是被人带进坑,和拉下水的。

  “太好了,后世终于有人意识到五石散的危害,而且还是医学同行。”东汉,张仲景高兴道,心里十分感激孙思邈。

  孙思邈则叹息,“还是太晚了,因为三国魏晋和唐朝之间的时间差距。”

  “更让人觉得不妙的是,唐朝之后五石散药方被修改和损毁,危害性降低,后世为什么还会旧事重提?”

  “就算旧事重提,态度也不该如此郑重才对。”孙思邈神情凝重,张仲景冷静下来也想道。

  【接下来重头戏:鸦。片,鸦。片又叫“阿。芙容”、“大烟”、“福寿。膏”等。

  鸦。片是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毒。品,跟五石散很相似,吸食后精神飘飘然、壮。阳、成瘾性等特点。】

  “鸦。片/阿。芙容?罂。粟!”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还没大面积服用鸦。片的朝代,只是惊讶鸦。片和五石散的关系。

  而已经大面积服用鸦。片的朝代,大部分人的意识都已经恍惚,且看不到天幕,和不关心天幕内容。

  只有还能看到天幕的人,看着他们目光充满难以言喻的悲痛。

  【罂。粟并非华夏本土植物,但它传入华夏时间并不短,有。种说法罂。粟是随着汉朝丝绸之路传入华夏,华佗麻沸散的原材料之一,就是罂。粟,罂。粟的确有麻醉功效。

  唐宋时期,罂。粟记载变多,人们开发了罂。粟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明朝万历皇帝的尸。体检测出鸦。片成分;鸦。片危害真正爆发则在清朝,给历史留下满目苍夷、印象深刻的一笔。】⑤

  “所以罂。粟未来,也像五石散一样被滥用,从。良药变成祸害。”华佗叹息,心痛不已。

  张仲景蓦然嗤笑流泪,“没了五石散,还有鸦。片,人在这方面,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是好。”

  前脚刚得知五石散药方被修改、损毁的好消息,后脚就迎来五石散替身——鸦。片的噩耗。

  诸朝古人们心里滋味别提多复杂。

  “那我们以后还把罂。粟当食材吗?”唐宋时期,把罂。粟当食材的人们面面相觑。

  “以防万一,以后还是别吃了吧,毕竟其他好吃的食材多的是。”

  “我明朝帝王怎么会和那种害人的东西扯上关系?”明初,朱元璋皱眉道。

  既然天幕都说那不是好东西,那跟不好东西扯上关系的明朝帝王,那还能好。

  “天幕……”万历皇帝朱翊钧深恨,他觉得自己被后世开棺验尸已经够悲惨,偏偏天幕还踩他,这让心胸狭窄的他怎么受得了。

  “可恶,天幕和张居正一样可恶!”

  但跟近在咫尺的张居正不同,天幕高高在上,比他面对张居正还要无力。

  万历皇帝抱怨完,天幕消失在他眼前,顿时万历皇帝睁大眼睛,如坠冰窟。

  虽然他打从心里厌恶天幕,可不代表他想失去天幕。

  等张居正得到消息,进宫后,就看到万历皇帝惶恐迫切的神情,“爱卿,你快帮帮朕!”

  “陛下,面对天幕,臣也无能为力,不过还请陛下一定保守秘密,不能让更多人知道陛下失去天幕观看资格,要不然大明江山会更动荡。”张居正叹息。

  “朕知道,朕一定照做。”万历皇帝朱翊钧示弱。

  “臣一定会帮陛下。”张居正嘴上话说的同样好听,心里则思索万历皇帝失去天幕观看资格的原因。

  【为什么鸦。片传入华夏那么多年,汉唐宋明这段时间都没出事,为什么偏偏清朝时期变成祸患?

  第。一个原因,和五石散一样,越早期的鸦。片,门槛越高,都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比如明朝时期,鸦。片门槛还是贵族,等到清朝时期,就变得连百姓们也吸食的起鸦。片。

  这是第二个原因:数量,其实这两个原因关系密切,因为数量上去以后,门槛才会降低。】

  “明朝贵族们才用得起的东西,到清朝,变得百姓们也能用。的起?”

  “那清朝的鸦。片数量,比之明朝的鸦。片数量,又得多多少?得是怎样的海量,能把鸦。片门槛降那么低?”诸朝古人们错愕。

  只有置身其中的明、清两朝人才知道其中差距,明朝人是不敢置信现在的奢侈品,到清朝价格居然降那么多。

  清朝人则是哈哈大笑,“当然是全民种大烟,我们连粮食都荒废,就为了种大烟,因为朝廷要收烟税,而我们也能卖钱……”⑥

  【清朝罂。粟数量激增,有两方面,分别是外和内。

  先是外部,西方国家们为了挣华夏钱,增加了罂。粟种植数量,还取了“福寿。膏”名字,就是为了把鸦。片更好卖出去。】

  “西方国家们狼子野心,居然故意卖华夏害人的东西。”

  “东西名字好听,却是催命的玩意。”

  【然后是内部,眼看西方把华夏钱都挣走,清朝官。方坐不住,他们下令,也让华夏加大种植罂。粟的数量,并弄出烟税等东西刺。激市场。

  比如大家熟知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抵制者,他也做过诸多禁烟举动,但无奈当时他这样的人太少,改变不了清朝整体大势。

  最后罂。粟数量还是多起来,鸦。片门槛降低,受害者们数量急剧扩散。】⑦

  “西方弄那些害人的东西也就算了,为什么清朝也跟着做?”清朝之前的古人们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