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陨落
伴随姜叶话落,是零落年轻男女身穿古装,置身西方服饰包围之下的图片。
那些人明明是同胞,看向他们的神色却是惊讶、好奇、陌生,甚至讥讽、耻笑。
那些身着古装的少数人,和周围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仿若异类般。
诸朝古人们目瞪口呆,“谁是奇装异服,他们才是奇装异服吧!”
跟现代人感受完全相反,古人们看后世的服饰,怎么看怎么别扭。
“明明是自家的衣服,未来为什么丢了呢?而且还是主动丢的。”这一刻,不知多少古人泪目,强忍心头酸涩。
他们懂的不多,却也为后世抛弃过的华夏服饰感到心酸难过。
嬴政和刘彻等帝王,心里别提多不得劲。
“清朝剃发易服时,都有那么多人反抗,为什么再次剃发易服,反而是主动的?”
“难道,未来让华夏受挫折的存在,远甚于清?或者清朝完全没法比。”嬴政和刘彻等帝王神色凝重。
被动剃发易服,和主动剃发易服,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是武力强行征服,口服心不服;另一个则是文化征服,口服心也服。
从这方面看,对方比清朝强了绝不止一个档次。
“果然,最后西方打了进来,并给予了华夏重创。”清朝,康雍乾几个并不是很意外。
毕竟清朝已经和西方接壤,他们对西方有所了解。
可为什么了解,还选择闭关锁。国,那是由他们身份决定,毕竟西方革的就是帝王的命,他们傻了才会送自己上断。头台。
“是时候好好想想大清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要不然大清还会遗臭万年。”康雍乾三个叹气。
他们算是清朝最有可能改变的三个帝王,他们三个之前的清朝帝王有实力但没有改变的心,他们三个之后的帝王有那个心,但没有能力。
【好了,至此古人的【衣食住行】,【衣】的方面告段落,下次直播,我们会带大家认识古人们的饮食文化。】
【大家下次直播见。】姜叶和江雪结束直播。
直播结束后,姜叶和江雪肩膀放松下来,换完衣服,两人手牵手下班。
“走吧,先去吃美食,然后回去看资。料。”
于姜叶和江雪而言,直播结束,可能只是相隔一天。
可对于古人们而言,却是一月未见。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诸朝发生许多变化。
材料方面,棉花有的朝代还没有找到,可是纺织工具方面,已经完全做出来,一下让诸朝的纺织速度提升上去。
尤其是看到未来纺织行业兴盛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就像一个诱。人的黄金饼在诸朝帝王们眼前挂着,他们迫切的想吃到。
当然,至于是从中获利,还是亏损赔本,就看各自本事了。
除此之外,还有各朝的服饰风气,各朝衣服不再局限于一个朝代,朝着多元化发展。
秦汉唐几个衣服限制宽松的朝代还好,可以直接改动。
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衣服无法直接改动,只能偷偷动作,比如给裙摆多绣一朵鲜艳花朵,给暗沉压抑的服饰添一分色彩,就好像一直被禁锢的身心,第。一次小心翼翼的触及外界风景。
这次诸朝有了经验,没有上次直播结束后的心慌,一个月后,天幕直播如期而至,诸朝古人们笑出来,“果然是一个月。”
可也有一些人不开心,因为他们看不到天幕。
本以为天幕再次出现,他们能重新获得天幕观看资格,谁知还是不能看见,这让他们心里猛沉,“我们以后不会再看不到天幕了吧?”
“我们只不过做错一些小事,天幕居然这么斤斤计较,真是小气!”他们不甘心,不服气。
而能看到天幕的人却顾不上他们,因为姜叶和江雪已经开始本期直播。
这次直播和他们的食物有关。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二十三章
【人类最初, 食物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得,这两种方式,在缺少食物的时候, 来源会不稳定,且活动范围不大的情况下, 食物种类很难丰富。】
【直到一万年前, 新石器时期,人们获取食物的方式从采集、狩猎, 变成种植和圈养, 然后延续至今。】①
【本期食物专题按照朝代划分。】
【依旧以秦朝及之前的春秋战国开头, 并不是因为秦朝是第。一个朝代,而是后世关于秦朝及秦朝之前的记载并不多。】
“后世对秦朝记载不多,也是, 秦二世而亡,比起后世动辄数百年国祚的朝代,的确短命。”嬴政语气微扬, 似怒似嘲。
要知道嬴政最初,可是想让秦朝比肩国祚八百年的周朝, 后来……不说也罢。
【秦朝时期, 常见粮食有稷、黍、麦、菽、麻、稻,除了麦和稻, 其他谷物现在不是换了名字,就是变得不常见。】
【嗯, 如果有人直接跟我们说那些食物的古名,我们压根听不懂。】姜叶和江雪有些尴尬。
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这岂不是五谷不分!”
“后世娃子们怎么连粮食名字都记不住啊?”百姓们很不解。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后世人像舍弃过服饰一样, 也把咱们的传统粮食舍弃了?”有人根据之前的经验推断。
“额, 衣服可以换款式,粮食怎么换?”很快有人意识到衣服和食物的差别。
食物可不像衣服说换就能换的。
【古代的稷,就是我们今天的小米,时至今日,小米已经成为杂粮之一,失去主粮位置,但在古代,稷的地位毋庸置疑。】
【‘江山社稷’这个词代指国家,其中的稷,就是粮食的稷,由此可见稷在古代的重要性。】
【还有秦朝建立之前,秦国秦昭襄王的。名字就叫嬴稷,也因为后来稷改名成小米,秦昭襄王也有了‘赢小米’称呼。】姜叶道。②
秦昭襄王嬴稷本人:“……”稷未来改名小米,为什么连带他也改了名?
嬴稷是秦朝之前的人,他所处的春秋战国,也是天幕本次直播的新观众。
刚惊诧天幕的神奇,嬴稷就被自己后世的。名字糊一脸。
不过秦朝建立前的秦国,也就是说,他秦国果然是最后赢家!
此时正高兴的嬴稷并不知道秦朝二世而亡的命运,要不然大喜大悲之下,很可能出事。
跟高兴的嬴稷比起来,其他六国还活着的君王们冷哼。
与此同时,春秋战国还有一批人看着天幕思索。
巧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十分相近,且数量庞大。
【关于稷的起源,不知屏幕前有没有知道的观众?】姜叶开始和观众们互动。
“稷起源于周,为百谷之长。”春秋战国,有人抚须回道。
“栗米也是稷,‘稷’并非单独某种食物的称呼,而是一类食物的总称,只把稷简单说成小米,并不正确,还有高粱也是稷的一种。”有人纠正姜叶的说法。
姜叶看到评论轻笑,【是的,不光稷,还有其他谷物称呼,也是某类食物的总称,而不单独特指某种植物。】
【只是今天我们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植物,稷的代表植物就是小米。】③
【之前我们提过,距今一万年左右,华夏人开始种植,稷就是其中一种作物。】
“一万年,那么久,后世又是怎么得知的?”诸朝古人们惊讶。
他们知道稷的种植历史很久,可最多追溯到周朝,无法得知一万年左右这么准确的时间。
【这是一万年前,小米的最初形态,不知大家眼不眼熟。】姜叶挥手,身后屏幕出现一丛通体绿色纤细,一点不起眼的植物。
别说,诸朝古人们还真眼熟,“这不是狗尾。巴草吗,我手边就有。”
说着有人随手一揪,狗尾。巴草毛茸茸的晃动。
“等等,天幕的意思是,咱们手边的狗尾。巴草,和咱们种的稷是同一种东西,真的假的?”
“假的吧,狗尾。巴草扎嘴,籽轻飘飘的,怎么可能是美味的稷、小米!”诸朝古人们实践以后,并不相信。
【没错,小米的祖先,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狗尾。巴草,我们对比一下,是不是觉得两者差别特别大。】
江雪挥手,狗尾。巴草旁边增加了小米成熟前,谷物状态的图片。
比起狗尾。巴草,小米的谷物状态没有了毛茸茸的鞭。毛,取而代之的是丰满的颗粒,重量上更是有了质的变化。
【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我们华夏先祖们的智慧和勤劳。】
【秦朝距今两千多年,在一万年前,华夏先祖们用数千年的时光,对颗粒轻盈的狗尾。巴草进行一代代优良选种和种植,最终让狗尾。巴草蜕变成了两千多年前古代封建社会所需的主粮。】
【这其中付出的心血,还有期间漫长的时光,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要知道最初的狗尾。巴草口感并不好,以及那漫长的筛种、育种过程,他们有没有想过放弃?】
【我们站在后世角度,自然知道他们没有放弃和成功了,可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未来却是不确定的。】
姜叶和江雪的话让诸朝古人们愣住。
“是啊,数千年的时光,他们究竟是怎么坚持下去的?”
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但凡先祖们当初没坚持下来,他们现在都很难见到小米的存在。
数千年的时光,足够发生太多变数。
【在华夏先祖们摸索种植的路上,稷只是其中之一,同时期,黍的地位也不遑多让。】
【虽然数千年后,黍和稷都成为杂粮。】
诸朝古人们:“……后世人的粮食得多好,居然连稷和黍都看不上了。”
能让稷失去主粮位置的粮食,一定比稷有更多优点。
【黍,现在被我们称为黄米,嗯,没错,的确是黄米,可是,小米颜色也是黄的,它们两者外观十分相近。】
姜叶放出小米和黄米的区别,一下还真让人分不清。
可对于诸朝古人们而言,这个问题并不难。
“黄米比小米颗粒大,也比小米分量重。”
“做熟以后,黄米会黏,小米则不黏。”
【是的,黄米和小米虽然外观和颜色相近,可是做熟以后,两者口感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