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108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他藏得这般严密,想来诏书是不会遗失了。

  而张泰维在回家后,也在费尽心思地想办法藏好他手里的圣旨。

  这可是陛下交代下来的任务,若是出了差错,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就在两位阁老提心吊胆时,贾璋脚步轻快地离开了翰林院。

  明天就是休沐日,他心里很快活。

  是的,在翰林院历事是能得到很多收获,但这份辛苦也不是假的。

  帮其他翰林做事倒还好,算不上太累,可是读实录和背孤本却会耗费许多心力。

  因此贾璋也是很期待放假的。

  在回家的路上,贾璋忽然听到马车外熙熙攘攘的叫卖声。

  他心中一动,叫停车轿,随手点了个长随让他回家禀告贾母等长辈,说他今天晚上不回家吃饭了。

  雪檀扶贾璋下了马车,笑问道:“三爷想去哪里逛逛?”

  贾璋一边给自己戴风帽一边道:“先去你之前说过的那家馄饨摊子吧?我记得你说过,那家摊子好像就在南门这边儿?”

  雪檀道:“三爷,那地方是我们这样的人去的。您怎能吃得惯外头的东西?”

  贾璋道:“吃东西还分什么高低贵贱了?我只是去尝尝味道的,若不好吃,咱们再去酒楼就是了。”

  他前世没得势之前,什么糟糕的食物没吃过?

  外头买的馄饨怎么就吃不得了?

  雪檀知道贾璋主意大,不是他能劝住的,因此只得带贾璋往那馄饨摊子去了。

  还没到地方,贾璋就听到了清脆的竹片敲击声与老翁“卖馄饨嘞”的招徕声。

  走过去一瞧,便见到一处冒着水汽的馄饨摊子。

  摊主是一位穿着灰布衣服的老翁,对方正在用竹片敲击倒扣的铁碗。

  这就是摊贩们招徕顾客的手段了。

  贾璋走过去笑道:“老翁,我要三碗馄饨。”

  卖馄饨的老翁看着眼前穿着斓衫,戴着玉佩的俊秀少年,忙不迭地拉开装馄饨的抽屉。

  贾璋看过去,只见抽屉里面的馄饨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半透明的馄饨皮掩映着粉色色肉馅和翠绿的葱花,瞧着就引人垂涎。

  贾璋有些恍惚,他也有很多年没吃过小摊子上卖的东西了。

  老翁把馄饨下到了锅里后小心翼翼地道:“举人老爷,您吃完馄饨后能给小人写两个字吗?小人想拿回家给刚启蒙的小孙子沾沾文气。馄饨不要钱,算小人请您的……”

  贾璋看着腼腆的老翁,轻笑道:“成,写两个字容易得很,没什么好拒绝的。只是馄饨钱还是要付的,您做生意也不容易。”

  就在两人说话时,雪檀和黄柏两个也把桌椅碗筷擦干净了。

  贾璋过去坐了下来,待馄饨煮好后,贾璋和雪檀、黄柏坐一桌吃了馄饨。

  贾璋觉得这馄饨味道还不错,固然比不上荣国府的佳肴,但却有一股独特的,清淡鲜爽的味道。

  而且吃完馄饨后,浑身上下都暖起来了。

  贾璋看着周围浮动的雪白水汽,突然感受到了传说中的人间烟火气。

  在离开馄饨摊前,贾璋让黄柏从马车上取了笔墨下来。

  给那老翁写了一张带有“勤学”二字的条儿后,主仆三人又付了那老翁馄饨钱。

  这位老翁死活不要,但雪檀把钱扔下后就离开了。

  那老翁追不上他们的马车,只得把钱收下。

  吃完馄饨后,主仆三人又去太白楼吃酒。

  贾璋拣沿街的地方坐下后,点了菜肴。

  没过多久,酒肴被小二送了上来,贾璋独自一人在这间包厢里面自斟自饮,倒也清净自在。

  饭后,贾璋又带着雪檀、黄柏两个逛了晚市,看了铁树银花和杂耍百戏,又买了好些东西,这才回家去。

  不得不说,贾璋他这心血来潮来得还挺是时候的。

  因为,在此次旬休过后,贾璋就将迎来杨宗祯布置下来的新任务。

  这也意味着,贾璋即将会忙起来。

  忙到再也没时间跑出去玩的程度。

第84章 手足契阔踏雪寻梅,梅枝玉郎入值内阁

  “善为国者, 官法明,故不任知虑。上作壹,故民不俭营, 则国力抟。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

  “故曰:农战之民千人, 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 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

  翰林院休沐当天, 鹤鸣苑的书房里插了新折的梅花。

  暗香浮动,很是好闻。

  贾璋却无心赏梅,他抱着衔蝉靠在圈椅里上, 口述他这些天在翰林院记诵下来的孤本。

  而黛玉、迎春和贾琮三人围坐在贾璋附近的桌子旁边, 轮流誊抄他口述的内容。

  原本贾璋是想自己抄写的, 但黛玉和迎春过来找他玩的时候看他抄书辛苦,便主动提出来要替他抄写这些书籍。

  在这之后, 贾琮过来给他请安。

  不知怎地也加入到了姐姐们的抄书队伍里。

  待到贾琮抄完《商君书》里的《农战》篇后, 红杏和青桃端了茶点过来。

  祁门红茶的香气在室内氤氲, 酥油鲍螺和松瓤鹅油卷的甜香带来了些许甜蜜。

  除此之外蟹黄酥、椒盐胡饼等咸点的味道也相当不错。

  兄妹四人在整理好书稿后,一边吃茶吃点心一边谈天。

  兴致正浓时,红杏带了雪雁进来。

  她是过来给黛玉送手炉的。

  黛玉含笑问道:“是紫鹃让你过来的吗?”

  雪雁笑道:“正是呢,紫鹃姐姐说外头下雪了,姑娘若出去看雪离不得手炉, 这才让我送来的。”

  黛玉笑着接了手炉,抱在怀中道:“这下可倒好了, 紫鹃巴巴儿地把手炉送来了。三哥哥,二姐姐, 琮哥儿,你们不陪我去看雪也不成了。”

  “咱们吃完茶后就去陶园, 可惜咱们家园子里的梅树不多,倒是不能踏雪赏梅了。”

  就在贾璋说话时,鸳鸯过来了。

  她轻声细语地禀告道:“东府小蓉大爷治酒,请三爷、四爷过去赏梅吃酒,珍大奶奶和小蓉大奶奶也要请各位姑娘们去赏梅呢!老太太觉得这事风雅,便要带姑娘们一起去玩,我已经找了两位姑娘许久了。”

  贾璋笑道:“鸳鸯姐姐,你来的倒正是时候。刚才我们几个听雪雁说外头下雪了,正要去陶园赏雪,没想到蓉儿就要请客了。”

  “这感情好,妹妹们和琮儿可以去东府赏玩会芳园里的好梅花了。”

  鸳鸯笑着说了好几遍有缘,这才把黛玉和迎春请回荣庆堂换衣裳去了。

  贾琮见迎春和黛玉离开,便也要回去换衣裳。

  贾璋却把他拉住了,不让他离开。

  “你住得远,折腾一趟也不值当。若是不嫌弃,换一身哥哥的衣裳就是了。”

  贾琮知道贾璋这是有意贴补他,但他不想总是占哥哥便宜,便想张口拒绝。

  可是,在看到贾璋那双温和的眼睛后,贾琮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弟弟怎会嫌弃哥哥呢?多谢三哥哥美意。”

  待到贾母与贾璋兄弟会合时,就见到两兄弟相似的打扮。

  贾璋里头穿着一件秋香色暖缎圆领袍,外头披着青金色云锦面白狐狸皮里子的鹤氅,看起来十分潇洒飘逸。

  而贾琮里头穿了一身和贾璋很相似的袍子,只领子是直领的,外头穿了一件银青色绫缎面狐狸皮里子的斗篷。

  两人还戴了同款风兜。

  贾母见他们后笑道:“这么一打扮,外人一看就知道你们是亲兄弟了。我刚才远远瞧着,你们两个竟像是双生子似的。只是璋哥儿比琮哥儿高了不少,我这才没把人认错呢。”

  贾璋笑着扶住贾母,又给贾琮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跟上:“我和琮儿的鼻子都生得像祖母,怪不得祖母差点认错人了。”

  黛玉在另一侧搀扶着贾母,听到贾璋的话后,很快就猜到了贾璋的用意。

  她跟着附和道:“琮哥儿确实像三哥哥,做事一本正经的,像个小古板哩。”

  贾母笑道:“琮哥儿像你三哥哥还不好吗?以后琮儿媳妇是个有福气的。”

  贾母这一句话说出来,围在贾母身边的三个人都红了脸。

  迎春、探春他们纷纷笑了起来,倒是把贾璋他们笑得脸更红了。

  又过了一会儿,贾琏湘霓夫妇、李纨贾兰母子与宝钗和宝玉这对表姐弟也都到了。

  只邢夫人去孟家做客,王夫人去皇觉寺上香不在府中,因此不去。

  贾母觉得她们妯娌两个不在反倒更好。

  没有邢、王二夫人,孩子们还能玩得更高兴更痛快些。

  众人坐上了轿子前往东府,抵达宁府会芳园后,分主宾坐下,男客和女客中间隔了大屏风,吃了茶酒后才出门赏雪寻梅。

  贾母带着一众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媳妇踏雪寻梅,见这外头雪花飘扬,宛若柳絮因风起;梅花暗香浮动,远远望去宛若云霞蒸蔚,倒是别有一番乐趣。

  只是外头风大,贾母游玩了一会儿后就回去了。

  尤氏和李纨也带着贾兰与贾母一同回去了,只余下他们这些小年轻在外头玩。

  有丫鬟婆子们看着,贾母也放心。

  宁府时常清理园子里头的积雪,因此此时地上的积雪并不厚,只有薄薄的一层。

  不过这雪虽然不多,但是靴子踩过去时还是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黛玉觉得好玩,遂悄悄把步伐变缓,多踩了好几下雪地。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