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182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翁婿父女三人亲亲热热地说了好一会儿话,又一起用午饭,席间琴瑟诗琴,花鸟入令,真真儿是好不风雅。

  贾璋心知林如海肯定有话想问黛玉,但又不能当着他的面说,遂借口午间小憩去旁处休息,把正院让给林如海和黛玉说话。

  贾璋离开后,林如海看着黛玉,轻声问她道:“玉儿,茂行他待你可好?”

  这种问题,原本该是母亲问女儿的。

  可贾敏已经去世多年,林如海又实在是放心不下女儿,只好亲自来问。

  他心里还是很感谢贾璋的避让的,当着女婿的面,他可问不出来这些话。

  黛玉轻声道:“爹爹,他待我很好。”

  黛玉把贾璋的体贴照顾,鹤鸣苑丫鬟婆子的顺服与贾母、贾赦夫妇的看重全都告诉了林如海,只为了让林如海安心。

  她知道,就算能和贾璋一起回家省亲,但她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见到父亲了。

  所以,她不能让父亲担心她的生活。

  而且她也没说谎,有三哥哥在,她的新婚生活确实十分顺遂。

  听到黛玉的话后,林如海才彻底放下心来。

  他摩挲着黛玉的发顶:“这就好,这就好,爹爹只盼着你顺心如意。”

  “我知道玉儿会想念爹爹的,但是不要总是想着来看爹爹。我知道老太太和璋哥儿都不会因为这件事对你有意见的,但你还有公婆妯娌,不要让他们对你有意见。”

  “以后凡事都要多念着自己一些,玉儿,你太重情了,爹爹担心你呀!”

  黛玉听到林如海的嘱咐,泪如泉涌,她靠在林如海的胳膊上,轻声哽咽道:“爹爹以后也要照顾好自己,玉儿会听爹爹的话的。”

  直至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贾璋和黛玉两人陪着林如海用了晚饭后,才启程回荣国府。

  登上马车后,贾璋见黛玉眼睛红红的,轻轻地拍了拍黛玉的手背以做安抚。

  想了想,他又从马车上的暗格里取出了一盒提前放好的梅子蜜饯。

  “皎皎吃些甜的吧,心情也会好一些。过几天我再带你来探望岳父大人。”

  因为林如海的叮嘱,黛玉想出口推辞,但贾璋却把梅子递到了她唇边,她只好衔走梅子,让酸甜滋味浸润舌尖。

  贾璋道:“不用担心母亲那边,我会提前找好借口的。”

  听到贾璋的话,黛玉眼含喜意:“谢谢三哥哥……”

  贾璋揽住她的肩膀,让她靠着自己,避免马车上的颠簸:“你我夫妻一体,我为你考虑是应该的,又有什么好谢的?”

  翠幄青绸车还在继续前行,不知道马车走到了哪里,夫妻二人竟然嗅到了一股浅淡的桂花香气。

  贾璋掀开了帘子的一角,和黛玉一起向外看,只见一树金灿灿的桂花正矗立在斜阳里,真是好美丽景色。

  放下帘子后,贾璋轻笑道:“我突然想到了吴文英的小词,西风来晚桂开迟,倒是很称这一树桂花。”

  黛玉道:“时间也对得上,我记得下半阙的第一句是……重阳还是隔年期?只可惜刚刚没有大雁飞过,否则就与这首小词更贴切了。”

  贾璋拿出了他的荷包,指了指上面的云雁:“瞧,大雁在这儿呢。”

  黛玉拍了拍他拿着荷包的手:“你这是在强词夺理,它呀,最多就是一只不能飞的呆雁儿。”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行到荣国府门口,贾璋和黛玉下了车,携手回鹤鸣苑去。

  脱下出门见客的大衣裳沐浴更衣后,两人都有些困倦之意,一沾床就睡着了。

  青桃她们见贾璋和黛玉早早睡了,连忙帮他们撂下床帐,点燃香饵,吹灭灯盏,只留下描金拔步床附近的那盏长信宫灯散发着莹莹光亮。

  待到第二天早上,贾璋早早起来去陶园折了几枝好桂花,将其插到了甜白釉的细长瓷瓶儿里。

  荣府的桂花是淡红色的,与甜白釉的瓷瓶相得益彰。

  黛玉赏花时花面交映,竟有些像是花儿里面走出来的仙子了。

  贾璋取了妆台上的青雀头黛,为仙子淡扫秋娘眉。他画的眉形素雅,倒是得了黛玉的喜欢。

  而贾璋看着她那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忍不住轻轻亲了亲她的眼角,惹得黛玉有些羞窘。

  她一把将人推开:“爹爹夸赞的好君子居然在青天白日里做这种行当,三哥哥真是不知羞。”

  贾璋听了后愉悦地笑,向她赔罪道:“我带皎皎去陶园游湖赏残荷,皎皎就原谅我吧。”

  于是小夫妻二人又去游湖,贾璋撑着船篙,看着一湖秋色,心里很是快意,低头看向坐在锦绣软垫上的黛玉,心里更是熨帖。

  他眼神好,没过多久就看到了隐藏在黄绿交织的荷叶中的粉润晚荷,立刻用船篙点开秋水,对黛玉笑道:“走啦,皎皎,我带你去摘荷花。”

  黛玉想到几年前他们未能同舟共渡的遗憾,今日一起游湖,心中又生出别样的缱绻。

  “好呀。”

  黛玉听见自己这样说。

  小船儿飘飘荡荡地游到了藕花深处,若是他们还带了鹩哥来,只怕它又要吵嚷着“争渡”、“争渡”了。

  不对,如今花已经开败了,湖中仅剩下几朵晚荷与满池荷叶。

  他们抵达的地方已经算不得藕花深处了。

  就在黛玉思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时,贾璋俯身从池中捞起了那朵粉润的荷花。

  他把荷花送与黛玉:“带回去养在瓷缸里,还能盛放很久。”

  黛玉摸了摸荷花上的露水,手指被打湿,宛若玫瑰色的朝霞:“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一朵很好的荷花。”

  因为贾璋,因为这次游湖,这朵普通的晚荷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贾璋明白黛玉话的意思,他笑吟吟道:“那等它开败了,我们再一起把它埋进你的花冢。”

  “残红化作飞泥,尘归尘,土归土,再去呵护新芽,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黛玉问道:“我的花冢?”

  贾璋为她解惑道:“就是你葬花的小山丘,你回家后,我专门找人过去看着那里。省得陶园的管事婆子不晓得此事,扰了那里的清净。”

  “是谁在看守那地方?”

  “好像是林之孝家的丫头,林之孝知道我要找人做这清闲差事,就把女儿推荐过来了。我听青桃说那丫头说话做事很是爽利,我却还没见过她……”

  黛玉听到贾璋的话,心里一动。

  若是那姑娘真那么好,倒是可以调到身边差谴。

  青桃和青雀年纪到了,明年就要出嫁了。

  紫鹃、雪雁,还有鹤鸣苑的那几个二等丫头的年纪也渐渐大了起来,她也要把她们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如今,她倒是该培养些接替她们位置的灵巧丫头了。

  游湖过后,贾璋和黛玉的心情都很好,两人把那朵晚荷供在白瓷水缸里,又一起画了一朵没骨荷花。

  当天夜里,又是云雨巫山之会,春潮红桃之约。

  第二天醒来,黛玉的腰有些酸,贾璋伸手给她按摩缓解疲惫。

  黛玉却不好意思,嚷着要换人,到最后还是换了紫鹃来,如了她的心意。

  短短半个月的婚假,他们去过大相国寺逛庙会,去过林家看望林如海,去过京外观宇拜访东府伯父贾敬,也和贾母、邢夫人一起抹牌听戏为乐,真真儿是好不乐业。

  古人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或许他们就是如此。

  他们是高雅的知己,也是俗世的夫妻,以后也会一直恩爱下去。

第153章 新婚结束贾璋上衙,士高近况祖孙情深

  半个月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一般, 眨眼间就过去了,贾璋的婚假也结束了。

  在婚假结束第二天,贾璋一大清早就起来洗漱更衣, 预备着上衙当差。

  黛玉睡眠轻,听到声音后也跟着醒了。

  瞧见贾璋正在束银带, 便撑着床柱想要起来陪贾璋一起用膳。

  贾璋见黛玉想起床, 连忙走到床边, 他摩挲着她的发顶道:“天儿还早呢,你继续休息,不必陪我一同起来。”

  黛玉确实有些困, 于是她对一旁的青桃道:“把你们三爷的药玉拿来。”

  这是六品官的标配, 上衙时必需要佩戴的饰品, 青桃很快就把东西给黛玉拿过来了。

  黛玉帮贾璋佩戴好药玉,又理了理玉佩上面兰色的穗子:“好了, 三哥哥去用膳吧。”

  她已经看到了贾璋光洁莹润的脸颊与束好的头发, 知道贾璋已经洗漱了, 所以才这样说。

  贾璋说了一句好,然后动作轻柔地把黛玉塞回被子里,让她继续休息。

  然后又嘱咐紫鹃点一炉安神香帮助黛玉入睡,这才去外间就着几碟清爽小菜与油炸鹌鹑用了些青粳米粥。

  心里却在想,他起床后的动作还是要再轻一点才行, 一定不能再吵醒黛玉了。

  她夜间劳累,身体又不像他这般好, 若是不能休息好,又怎么能行呢?

  因为贾璋昨天就提前去吏部办好了销假文书, 所以他今天不用去吏部再跑一趟,只需先去翰林院点卯、再去文渊阁当差即可。

  在翰林院散完喜糖后, 贾璋才带着牙牌前往文渊阁。

  走过一道道关卡后,贾璋终于抵达杨宗祯的值房,在把杨宗祯值房里面的香茶文书打理齐整后,他问门口守着的小吏道:“阁老不在,你知道阁老去哪了吗?”

  那小吏道:“御前来人,召阁老去玉熙宫议事情去了。”

  贾璋听到小吏的话后点了点头,又去自己的值房里召集杨宗祯的属官开会分配工作。

  安排好属官们的工作后,他才回转值房,为杨宗祯桌上还未被票拟的奏折分类……

  在整理奏折的时候,贾璋在心里默默感谢杨叔玉。

  如果不是杨叔玉这样熟悉阁老的人过来顶班,他销假回来后一定会有很多积压下来的事务需要处理,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悠闲?

  待杨宗祯从玉熙宫那边回来时,便见值房里点上了他喜欢的香,墨也磨好了,茶更是泡得恰到好处。

  尤其是那些待票拟的奏折,也被贾璋按照重要程度、事务种类分成了几摞,然后整整齐齐地摆在了他案头。

  杨宗祯心想,在这方面,叔玉还是要跟着茂行好好学一学的。

  若是叔玉有茂行这么能干,他就不用担心叔玉日后去御前当差会出错了。

  就在杨宗祯出神时,贾璋迎上来向杨宗祯行礼,又谢了杨宗祯一通。

  谢的自然是杨宗祯居然愿意捧场,去参加他这个徒孙的婚宴,给他挣了好大的一个体面。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