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244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他语气里洋溢着志在必得四个大字。

  此时此刻,若有谁想要阻拦绍治帝,那他一定会非常惨。

  所以,在听清绍治帝的语气后,底下几个想出列劝谏绍治帝通过贸易购买良种的蠢货,都默默地把收回了自己的脚。

  不过,这些蠢货并没有因为及时收脚,就顺利地逃过一劫。

  因为,这些觉得茜香国会愿意出售良种的蠢货,与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小人是同一拨人。

  所以绍治帝在宣布高产良种的事情后,直接朗声道:“来人呐,都察院监察御史肖良臣,刑科给事中袁清……户科给事中赵云善,贪生怕死,重利轻国,无人臣之相,辱大国事体!拖下去,廷杖二十,罢官闲住,子孙三代不许科举!”

  贾璋站在队列当中,眼睛垂下,默默地看他官袍上的绣纹。

  心里却在想,陛下他一口气念了八九个名字出来,这个场面,竟有些像《木兰辞》里面的那句“可汗大点兵”。

  旁人却没有贾璋这个闲心。

  他们对绍治帝给出来的惩罚,还是颇为胆战心惊的。

  不得不说,绍治帝的确拿捏住了臣子们的七寸。

  他知道,在某些以直邀名的言官眼中,廷杖这种惩罚根本就不算什么。

  只要没被打死,过段时间,被打的人就能闻名仕林,摇身一变,变成众人眼中的清贞谏臣了。

  就算被打死了也没关系。

  只要在去世前高喊一声“因言获罪”,就能搏一搏青史流芳的机会了。

  说不定子孙后代也会跟着受益。

  但绍治帝偏偏不让他们如意。

  他不会把他们打死,只会堵上他们家世代富贵的通天路。

  就比如说,不许他们的子孙后代科举。

  对于大多数士绅之家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听到绍治帝的话后,杨宗祯的心境很平和。

  他那小徒孙早就把茜香国良种与银矿的事情告诉他了。

  知晓这些事情的杨宗祯,自然早就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

  于是,在肖良友等人被金吾卫拉出去后,杨宗祯手执笏板道:“陛下所言甚是!那茜香国主隐瞒金米讯息,必然心藏异志、胸有四海之谋。此等大患,焉能不除?”

  “金米之物,更是上天有灵,宗庙庇佑,才让我大盛君臣知悉的奇物,我等更是不能不去。”

  “正如《说苑》中说的那样,‘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若我大盛不去取那金米,大庇天下寒士,岂不会辜负了上天的好意?”

  “臣赞同陛下挥师南下,我大盛楼船所至之处,必将无往不胜!”

  听到杨宗祯的话后,绍治帝心情大好。

  他不止一次地感叹,父皇留给他的辅臣可真好用!

  这世上,就没有比杨阁老更懂他的人了!

  而庭上的朝臣,在看到绍治帝脸上的表情后,也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除了出谋划策、举荐人才与附和赞美外,他们哪敢再说半句旁的话?

  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出征茜香的主将、副将与监军都被选出来了。

  主将是在绍治帝登基后受封世爵的严敬,副将是姚云起等绍治帝亲信小将,监军则是主动请缨、欲效法班仲升的贾璋。

  在听到绍治帝的任命后,被点到名字的几人全都出列应命,慷慨激昂地保证他们必将大败茜香,携带金米良种而归!

  而在当天晚上,任命监军的旨意就被送到了荣国府。

  前来宣旨的太监,依旧是贾璋的老熟人,司礼少监黄宏。

  因为这次的旨意是出征的旨意,因此旨意开头是正式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并不是平时赐金赐东西时简单的一句“有旨意”。

  至于圣旨的内容,包括任命贾璋为大军监军,还有在攻陷茜香后、寻找金米良种时,赐予贾璋先斩后奏、指挥兵卒之权。

  在黄宏宣读完旨意后,贾璋立即面北叩拜,领旨谢恩,又接过黄宏手中的圣旨供到香案上。

  在这之后,才拉住黄宏,要请他喝茶。

  黄宏笑着摇了摇头:“茂行贤兄,我接下来还要去别家宣旨呢!”

  “陛下派我随行大军,做那督军太监!我也得好好认认人才行。”

  贾璋笑道:“既如此,那我就不强留你了!来日军中,我们再互相照顾。”

  黄宏知道贾璋身边家丁的本事,因此并没有拒绝他的好意:“那就有劳贤兄了。”

  贾璋说了两句“好说”,又亲自送黄宏离开荣国府,这才归家打点行囊。

  因为茜香位处南方,气候炎热,他此行又是去作战的,所以贾璋只带官服与行动方便的纱制曳撒即可。

  除此之外,还要带上荣国府世代传承的各种丸药与伤药,以及他那未曾谋面的祖父留下来的贴身护心甲。

  贾璋平日练习骑射时使用的弯弓宝剑,也要带到战船上。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即便贾璋他只是文臣监军,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自己不会上战场的。

  得知贾璋即将去做监军的消息后,贾母、邢氏和黛玉都忧心忡忡起来。

  贾璋只得一一安慰她们道:“茜香地小民贫,抵御不了大盛的兵锋,我们很快就会战胜得归的!”

  “我只是监军,会被人保护在后方军营里,并不用上战场,我的安全很有保障,所以不必这么担心。”

  而在回到鹤鸣苑后,贾璋温柔拭去黛玉眼角的泪水,抱着她安慰道:“皎皎所在之处,即我心安之乡,我怎会舍得不回来呢?”

  黛玉听到贾璋的话后,连忙呸了一句。

  她伸手捂住了他的口,念了好几声无量天尊。

  “哪有出征前说这样不吉利的话的?我只盼着你平平安安……”

  但在菱哥儿面前,黛玉就会变成那个温柔而坚韧的母亲。

  她对菱哥儿道:“去亲亲爹爹好不好,爹爹要去战场了,他是个大英雄!菱哥儿还记得娘给你讲的班超吗?”

  菱哥儿点了点头。

  他还记得那个叫做投笔……投笔从戎的故事!

  娘亲说了,班超是一个大英雄,爹爹也是一个大英雄,爹爹好棒。

  他跑到贾璋身边,给了爹爹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

  贾璋幸福地看向黛玉,又把菱哥儿抱到了怀里。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子瞻诚不欺我。

  待到大军开拔之日,贾璋与亲信家丁一起,带着圣旨、行李与武器登上了战船。

  同行之人,则包括主将严敬、副将姚云起等、督军中官黄宏还有神机营、五军营的官兵。

  与上次出使一样,内阁阁员、六部尚书都前来相送。

  只是上一次,大盛的船只带去的是南安郡王的嫁妆。

  这一次,大盛的船只带去的,却是尖锐的兵锋。

  对于这件事情,贾璋并不觉得亏心。

  若是大盛战胜,最后受伤的人,也只会是茜香国的王公贵族。

  茜香百姓每年需要缴纳赋税的数额,是盛朝百姓需要缴纳赋税数额的两倍。

  即便是在金米没有出现在茜香国土前,茜香国的税制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对茜香的百姓来说,大盛胜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临行前,贾璋他们所有人都喝了一杯撒了家乡黄土的酒水。

  在这之后,战船的风帆高高扬起,大盛的龙旗飘荡在风中。

  他们即将扬帆起航,抵达那遥远的国度。

  他们要战胜曾经击溃过南安郡王、劫掠过东南海域军民的茜香,找到利国益民的金米良种!

第208章 大军临境激烈战斗,茜香惨败捷报归京

  夜深人静之时, 月黑风高之刻,陌刀闪烁出一片寒芒。

  茜香巡逻兵卒的头颅瞬间飞了出去,落在地上后滴溜溜地打了个滚儿, 淌出一汪殷红的鲜血。

  在这个大雾弥漫的夜晚,驻扎在南海海域无人海岛上的大盛军队化整为零, 乘小船从茜香主岛防务薄弱处登陆。

  他们的第一步, 就是暗杀此处防线所有驻军人员, 以防走漏大盛偷袭茜香的信息。

  第二步要烧掉茜香国的军械库与粮草库,进而削减对方的战争能力,避免茜香国与大盛远征军打耗日持久持久战。

  第三步, 就是擒贼先擒王了!挟女王以令茜香, 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个计划, 是严敬与贾璋他们共同制定的。

  有绣衣使者提供的茜香国军队防务情报,他们的进攻计划几乎没有任何疏漏。

  毕竟, 就连起雾的时辰与日期, 都是钦天监派来的随军人员专门测算过的, 全都靠谱得很!

  至于盛军为什么要登陆作战,原因也非常简单。

  在收归国库欠债后,盛朝国库富裕,经得起军事演习与军事训练的耗费。

  在绍治帝的授意下,京中精锐部队都经历过海陆双栖作战训练。

  但大盛并不是海洋国家, 而是内陆国家,比起海战, 他们还是更擅长陆战。

  更重要的事情是,由海盗与渔民组成的茜香国军队不擅长陆战。

  在陆上, 茜香国军队根本敌不过大盛神机营与五军营的将士。

  打仗这种事情,扬长避短才是关键。

  更何况, 战船是大盛远征军的大本营。

  若有不损毁战船,就能攻克茜香的方法的话,那还是按照这种不损毁战船的方案来进攻,要来得更好一些。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