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那就好,如此,我就安心了。”
阳光从窗纱中渗透进室内,温柔了黛玉的眉眼。
贾璋抬眼看向黛玉,只觉她坐在那里,就已经是一幅仕女画。
而黛玉被暖融融的阳光笼罩着,整个人都有些昏昏欲睡。
不过,在临睡前,黛玉脑里突然浮现出昨夜的梦境来。
于是,她强撑着精神向贾璋道:“我昨天梦到吃不起饭的小孩子了,心里怪不落忍的。今儿就思量着,咱们家要不要办一所养济院,救济那些孤儿与贫苦老人?”
贾璋揉了揉她的头发:“我觉得可以,皎皎,我们做些好事,只当是为你积福也好。”
只求漫天神佛看到他们的善举,保佑他们皎皎在生产时能顺顺利利……
在春耕大事结束后,津海经略府才筹备修建海港、试行海漕之事。
因为修建一天海港,可以顶两天徭役,完工后还能领到一小笔津贴,这对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因此,有不少百姓报名修建海港,希望自己能得到这些福利。
反正徭役是躲不过去的,用有好处的徭役顶替没好处的徭役,岂不是很好吗?
不过,这些津海百姓并非修建海港的主力。
贾璋、姚云起他们从茜香俘获的俘虏,才是修建海港的主力。
这些茜香俘虏都被化整为零,打散安置到盛朝役夫当中做苦力。
而在茜香俘虏身边,大盛官兵扮演的监工更是必不可少的。
有了这些准备工作,贾璋自然就不用担心茜香劳工互相勾结、生发暴乱了。
因为,在茜香人行动之前,大盛官兵就会直接把他们按下去,甚至送他们去见阎王爷。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时,朝中突然有人参贾璋肆意征发徭役,侵扰民生福祉;参他虚伪狡诈,名为爱国,实为政蠹。
面对这些毁谤,杨门门下御史自然要站出来为贾璋辩白张目。
但是,这些被操纵的傀儡同样死死地咬着贾璋不放。
在中伤海漕一事上,他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决心。
而这些傀儡背后的人,甚至还摸到了津海这边儿。
在黛玉那里探听消息,结果一个不慎,让黛玉发现贾璋被弹劾的太太,就收了这些人送的礼物……
面对这些人的中伤,贾璋并不觉得奇怪。
有人的地方江湖,海漕的出现,必然会影响运河漕运的利益。
他们会反扑,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只是,他们可以说海漕不好,却不能污蔑贾璋轻贱百姓。
这委实有些太过了。
杨宗祯和叶士高不接受这种说法,绍治帝也不接受这种说法。
因为君臣一心,傀儡们的气焰很快就被打压了下去。
这些抹黑贾璋的御史,或是被罚俸,或是被贬官,反正全都没有好下场。
他们背后的人也傻眼了。
上面的人都通力合作,为贾茂行这个津海经略保驾护航了。
他们这些卑贱之人,就算心里再不满,就算恨得快把牙齿咬碎了,又能怎么样?
他们只能把咬碎的牙齿往肚子里面吞。
因为他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贾璋,而是上头的绍治帝。
其实,运河漕运的利益相关方不是没想过煽动漕工动乱,好威胁朝廷放弃兴发海漕漕运的诱人计划。
可是想想绍治帝的性子,他们最终还是选择放弃。
陛下是不会接受地方官员的胁迫的。
茜香国就是前车之鉴。
虽说茜香国覆灭,主要是因为他们怀璧其罪——他们的高产良种与富裕银矿吸引了大盛的视线,这才是大盛攻打他们的主要原因。
但谁又能说,陛下派人攻打茜香国,没有雪南安郡王之耻的心意?
如果没有这个心思,在知道良种的消息前,绍治帝就不会往茜香国派遣细作了。
如果没有这个心思,在贾璋、严敬等人攻陷茜香后,南安郡王回国后,也不会一无所有了。
由此推之,若运河漕运的利益相关方煽动漕工动乱,等待他们的只会是银亮锋锐的铡刀。
而不是皇帝的低头与海漕的停摆……
所以,这帮人最后还是偃旗息鼓了。
而那些收受好处,妄图从黛玉口中套消息的太太们,也受到了贾璋的精准报复。
贾璋的心眼儿不大,他自己受不得委屈,更见不得家人受委屈。
这些人让正在养胎的黛玉发现他被弹劾的消息,害的黛玉忧心忡忡了一场。
对此,贾璋心里很不爽。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能轻易放过她们呢?
他是男人,不能对女人动手。
但他可以收拾她们的男人。
至于理由……
那还用找吗?
贪污受贿、收受好处、泄露海港机密,这都是现成的罪名。
这种事情,若不细究,那也就过去了。
可若真细究,就算把这些人的乌纱摘了,都合情合理。
因为黛玉没有受到惊吓,所以贾璋并没有痛下狠手,摘下这些人的乌纱。
但在这些人的考评上写上一个中下或是下下,他还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自古道夫妻一体,妻子怎么往来交际,做丈夫的能不知情吗?
就算不知情,也没有关系。
妻子犯错,丈夫自然就多出了一条治家不严的罪名。
因为这个,贾璋就可以给他们下等考评了……
在这件事情告一段落后,贾璋带着斗笠,去海港施工地点视察。
海河入海口附近的海港已经初具规模了。
无数土料、石料、柳草料,被流水般送至施工地点。
然后,这些东西又会被役夫与劳工们用得一干二净。
耗费之大,堪称巨万。
所幸,朝廷很重视海漕漕运,划拨银子的时候还算痛快。
贾璋又有管银子、治贪官的厉害手段。
在这段时间里,贾璋已经收拾了好些个手脚不老实的官员,很是杀鸡儆猴了一番。
下面的官员无不颤栗,就连当差的时候,都小心翼翼了起来。
因为这两条原因,现在津海账目上的银子还很富足,尚且经得起修建海港的耗费。
在检查完工程进度与役夫的伙食标准有没有被克扣后,贾璋才从施工地点离开。
而在他离开后,下面的官员也松了一口气。
经略大人待百姓和蔼可亲,待他们这些下官却很威严,前段时间还把不少贪官送进了大狱。
虽然他们没犯错,可是看到经略大人过来,他们依旧会胆战心惊。
而在另一边,役夫与劳工们正在喝贾璋补贴给他们的绿豆汤。
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叹道:“经略使大人真是好官啊!”
由此可见,对同一个官员的评价,百姓与同僚、下属等人之间,很难做到同频共振。
人不能只在所有人都称赞自己时,才做青天大老爷。
与做下属眼中的好上司相比,贾璋更愿意做的,还是百姓眼中的好官。
就在津海海港工程如火如荼时,惜春与蒋梦阳的婚期也快到了。
贾璋知道,福安郡主那般中意惜春,其中未尝没有他的原因。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专门派雪檀这个京中人人认识的大管事带着贺礼回京,庆贺惜春新婚之喜。
如此,才能表示他对惜春的重视。
他和黛玉都知道,惜春性子淡泊,根本不在乎这些事。
但他们愿意替她考虑到这些问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照顾一下家里的小妹妹。
在惜春出嫁当天,迎春、探春、白蔷、宝钗等人都陪在她身边。
梳妆台前,全福太太为惜春梳头,为她佩戴全套的红宝石头面。
就众人与梳妆好的惜春说话时,东府的管事嬷嬷走进来禀告道:“姑娘,奶奶,新姑爷到了!”
听到嬷嬷的禀告后,尤氏连忙拿起了盖头,为自己这位小姑盖上。
而惜春她捏紧了帕子,心中第一次生出紧张的情绪来。
就算再淡泊,再冷情,她终究也是一个年轻姑娘。
现在,这个年轻姑娘即将离开自己的家,即将前往另一个家并在那里生活一生。
思及此处,惜春又怎能不紧张、不担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