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棋桌旁的酸枣木小几上还摆满了各色冷碟小吃。
“璋哥儿来了,快和我下棋。”
贾璋还能怎么样呢?
只能把自己特意带来的、叶士高爱吃的风鸭和那些冷碟小吃摆在一起,安安静静地坐下来陪他捉棋了。
在贾璋回家前,叶士高笑道:“别担心我,我在陛下那里已经过关了,就算被贬也没什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退之能吃的苦,我就不能吃了吗?”
贾璋回家时,身上带着薄薄酒气。
他刚刚与叶士高捉棋,输的时候略吃了几口淡酒。
因此一回自己的院子就脱了大衣裳,闭着眼睛靠在榻上要茶吃。
一杯茶被端了过来,贾璋只觉得脚步声不太对,睁开眼睛一看,却是黛玉在给他端茶。
他连忙接过白瓷的茶盏,笑问道:“林妹妹怎么来了?”
“三哥哥还说呢,小小年纪,就学会在外面吃酒了?”
贾璋请她坐下,喝了一口茶,竟是山楂陈皮红茶,略带些酸意,却最是解酒。
贾璋喝了后道:“多谢妹妹费心,不过我没在外面吃酒胡闹,我陪长辈下棋,输了后皱着鼻子喝两口也不过是为了逗他开怀,却是半点都没醉的。”
“那就好,不过这茶是红杏姐姐给你泡的,却不是我的功劳。”
“这是妹妹家的方子,难道红杏是在梦里学会的?”
黛玉才不接他的打趣,转而回答起了一开始的问题:“三哥哥忘了,你说过我若得闲,便来你这里拿曾大先生送你的九九消寒图的。”
“前两日我给外祖母绣抹额不得闲,没来成。今日得闲来了,偏生你又不在家。我本要走的,只是红杏和青桃姐姐说你一会儿就回来了,又殷殷请我吃茶。我耐不过她们的好意,才留下来的。”
贾璋听了后道:“原来是这个,我出去一趟竟把这事忘了,你等着,那幅九九消寒图被我锁在柜子里了,我这就去给你找。”
贾璋放下茶盏,没过多久拿了一幅卷轴回来。
黛玉展开卷轴,却见上头用工笔勾勒了一株老梅,笔触细腻、梅枝遒劲,上头有九九梅花,尚未涂色。
却是比市面上的消寒图清雅许多倍的。
黛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幅清瘦梅花,却问贾璋二姐姐有没有。
贾璋道:“不用担心你二姐姐呷醋,她向来不爱这个。我前些日子给她淘换了好棋谱,她玩得正高兴呢,哪里有时间赏画数九?”
黛玉听了后抿嘴一笑,收了那卷轴。
因天色已晚,黛玉要回荣庆堂了,便向贾璋提出了告辞之意。
王嬷嬷见黛玉要走,连忙把月白绫缎面白狐狸皮里子的大氅给她披上,青雀也很有眼力见儿地抱起了黛玉怀里的卷轴。
而贾璋也起身穿了衣裳。
黛玉道:“三哥哥不用送我了。”
贾璋却提起了一盏玻璃灯,又把桌子上搁着的八仙过海暖手炉递给她捧着。
“外头天儿还没黑,路上却滑。左右就这么两步路,我送妹妹回去也不费什么事,妹妹就莫要推辞了。”
黛玉这才点头,又向他道谢。
把黛玉送到荣庆堂后,贾璋只见屋里悄没声的,便看向了鸳鸯。
鸳鸯对着他指了指贾母的卧房,比了一个睡觉的手势。
贾璋和黛玉便知道贾母今儿睡得早,如今已经睡熟了,两人立即放轻了动作,贾璋也不再往里走了,向黛玉比了一个“我要走了”的口型就要往外走。
黛玉拉住了他,把那个暖手炉放到了他手里。
贾璋笑着接了过来,转身走了。
而黛玉也把那幅九九消寒图挂在了书架旁,又从书架里拿出了一本游记读了起来。
第55章 国子祭酒狸奴衔蝉,母女团圆薛家上京
在叶士高连弹四位阁老的消息传出去后, 不少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就连杨宗祯的门人都被他们这位小师兄的刺头表现吓了一跳。
可是仔细想想,叶士高有如此行径倒也不出意外。
池纪这个小人诋毁师相,宪台他素来视师相为父, 愤而上书也是有的。
这些人心里倒是有些羞愧,凭心而论, 他们是做不到叶士高这种地步的。
他们哪里敢只为了心中义愤, 就拿自己的前程做赌?
可是不管是为叶士高惋惜的, 还是想要看他笑话的,都没有看到后续的篇章。
叶士高依旧好端端地做着他的佥都御史。
即便有不少周李党人弹劾叶士高狂悖无礼,皇帝也没有给他治罪之念。
反倒是叶士高本人在仕林中的声望一日高过一日了。
直到第二年春天, 朝廷考满, 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考评上上, 升任山东按察使,而叶士高则被调到了国子监, 接替了李守中的祭酒之位。
叶士高的品级仍旧是正四品。
不但如此, 还被调到国子监去做一司之官长去了。
这算什么?隐形的升迁?
难道皇帝陛下对阁臣不满了吗?若非如此, 又怎会对叶士高的弹章这般满意?
而杨宗祯在叶士高去国子监后,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如今朝中局势风起云涌,周、李二党斗得凶狠,陛下也一天天地老去……
叶士高在这个时候去国子监也是好事。
投靠过来的门生折了多少个他都不心疼,但他视叶士高如亲生儿子, 可舍不得他折在阴谋之中。
李守中升迁,李纨作为女儿, 心里也是高兴的。
她还特意回了趟娘家向父母饯别,李太太素来心疼她, 临行前还给她塞了私房钱,让她好生教养兰哥儿长大。
回到荣府后, 又有不少人前来恭喜李纨。
夜深人静时,李纨忍不住想,若是这个时候大爷还在,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好光景?
而叶士高在转任国子监祭酒后彻底清闲下来了,不但有时间参加雅集,还有时间给贾璋拟题了。
于是贾璋的日常生活彻底被考试填满了。
南边林姑父送来了东南六省试卷合集,叶士高给他拟了时文题,蒋先生还给他出了考卷……
他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午休结束后就会看到蒋先生拿出一张墨卷,慈祥地对他道:“璋哥儿,该考试了。”
真是呜呼哀哉。
他每天在家里考试,族学里的贾瑶、贾芸等人也要在今年春天下场一试。
贾璋在得知此事后,特意把他考秀才时用的时文集子装了一匣,让雪檀送去族学,给那些参考学生阅览。
一宗一族,同气连枝,子弟出息总比子弟混账来得好许多。
这族学乃一宗一族正风气的根本。
若非如此,贾璋当初也不会非得请贾敬把族学的事情理顺。
二月初十那天,贾瑶几人前往宛平考试。
贾璋携了贾蓉贾蔷兄弟两个送他们去考场。
龙门落锁后,叔侄三个又去去逛了逛庙会。
在飞禽猫犬市场,贾璋相中了一只品相极佳碧眼儿临清狮子猫,直接掏钱把它买了下来,打算送给黛玉做生辰礼物。
在把猫抱走后,贾蔷道:“叔叔聘猫也不能只给主人家银钱,猫儿也要聘礼呢。”
“那我让雪檀去买两尾小鱼给这狸奴?”
贾蔷却从袖子中掏出了一只锦绣小荷包奉给贾璋:“倒不用那般麻烦,这是我家怜怜最爱的薄荷,叔叔拿这东西给猫儿就好了。”
“怜怜?”
贾蓉笑道:“这是蔷儿家里养的猫,他家里还有叫香香、柔柔的呢。怜怜是他新得的三花,最得他的宠爱。三叔,你看看他给猫儿取的好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没娶老婆就养了好几房小星,是个不学好的呢。”
贾璋听了,一边拿薄荷喂猫一边玩笑道:“怪不得你去年冬天不出门呢,陆放翁说自己‘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恐怕蔷儿也是如此吧?”
那猫儿吃了薄荷后,快乐地狂蹭贾璋的手。
贾蔷看了心热,也上去摸那猫儿:“不知道三叔打算给猫儿取什么名字?”
“名字还得你们林姑姑取,这猫儿是我送你们林姑姑的生辰礼物。”
贾蓉道:“竟不知道林姑姑的生辰快到了,到时候侄儿去给林姑姑磕头?”
贾璋摆手道:“你可别去,你林姑姑见到自己突然多了这么大的两个侄儿,吓都要吓死了。”
叔侄三人笑作一团,又去卖书画珍玩、土产香药的摊位逛了一圈儿,吃了茶汤,听了大鼓,这才回家。
又过了两天,黛玉的生日到了。
因她还没出孝,不能听戏吃酒,贾母也没给她大办,只置办了两桌宴席,请家里人吃了。
又送了她一整套莲花如意白玉头面,并四套春衣做生辰礼。
邢、王二夫人也跟着贾母一起送了首饰,李纨和史湘霓两位嫂子送了不同花色的缎子,兄弟姐妹里面有人送了自己做的针线,有人送了字画,有人送了玩器,如此种种,暂不细表。
只说黛玉得了贾璋送的临清狮子猫,心里十分欢悦。
她兴致勃勃地带着紫鹃和雪雁一起给猫儿搭了窝,还给猫儿裁剪了小衣裳,又给猫儿精心取了名字。
衔蝉奴。
这个典故出自于黄庭坚的那句“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后世之人多有给猫儿取这个名字的。
衔蝉奴是一只既漂亮又厉害的小猫,它不但能打赢荣庆堂其他的猫儿狗儿,还能后来居上,夺走贾母的全部宠爱。
简直就是猫中妖妃。
用贾璋的话来说,黛玉这是给它取错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