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82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焙茗却是个惯爱偷看香艳话本的,如何不知宝玉是怎么了?因此只施施然拿了衣裳给宝玉换了,又打趣他道:“我的好二爷,那个叫可卿的是您从哪儿认识的好姐姐?”

  宝玉脸皮薄,哪里好意思和焙茗说这些事?但在焙茗的再三央求下,终究还是把梦中之事细说与焙茗说了,倒是惹得焙茗羡慕宝玉的好艳福。

  待到归家之后,宝玉的衣裳东西都要经袭人的手打理,这事情却也瞒不过她。

  在听完宝玉的解释后,袭人被他羞得掩面伏身而笑。宝玉见袭人如此柔媚娇俏,心中一荡,遂哄着袭人与他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袭人心想,老太太只把自己给了宝玉,想来也有这个意思。她与宝玉和合,亦然不算越礼。因此也就半推半就地从了宝玉。

  自此之后,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人不同,袭人待宝玉也更为尽心。[2]

  此中之事,却不细表。

  只说年尾时候,京中各家子弟时常轮流做东请客联络感情,卫若兰邀请宝玉参加的就是这种性质的宴席。

  贾璋在勋贵子弟圈子里人缘亦是极好的,毕竟他性情霁月风光,相貌光耀玉堂,又极通世情,从不因为自己上进就眼高于顶。因此一入了腊月,请他出去玩的白绢斜封[3]就像纸片一般飞到了荣府。

  于是在读书之余,贾璋也时常出门做客。席间或投壶射覆、或吹拉弹唱,倒也快意潇洒。

  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就算再注重举业,也得讲究个劳逸结合才对。

  更何况乡试的举办时间是明年八月,若真要目不窥园、手不释卷,也可以等到年后再说。

  眼下正是年节时候,家里家外事情最是冗杂,就算真闭门读书也是事倍功半。

  这一日贾璋休沐,受了柳熠邀请,要去参加理国公府举办的马球会。

  因此一大早上起来就换了一身靛蓝色松鹤长春箭袖准备出门。

  这次出去玩,他打算带着贾琮一起去。

  他这个庶弟是个好的,自他帮贾琮请了先生后,贾琮便常来向他请安问好,读书上也极刻苦用心,贾璋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所以才要带他出去交际,一来让贾琮跟他出去放松一下,多认识几个人;二来今天的东道是柳熠,他也不用担心贾琮被人欺负了去。

  贾琮与哥哥会和时,就见哥哥一身蓝衣,目光湛湛,好不俊俏清朗,又有几个小厮拿着两杆精雕细琢的偃月形球杖,亦步亦趋地跟在哥哥身后。

  “哥哥何必破费银钱给我准备球杖?我又不会玩这个。”

  贾琮清秀的脸上露出赧然之色。哥哥带他出门见见世面就已经是极好的了,他又怎么好意思让哥哥破费呢?

  贾璋却拍了拍他的背:“你柳五哥家里有不少教习,能教你学着怎么打马球。就算是不爱玩,精炼一下骑术也是好的。”

  贾琮听了,又谢了兄长一通。

  贾璋摆了摆手,让贾琮不必这般客气。观他穿着打扮无有不妥,心腹小厮也跟在身后,便不再多说什么,只动作娴熟地翻身上马。

  上马后,他又特意摘下了腰间的雨过天青松涛飞鸟荷包,将之小心翼翼地揣到了怀里。

  贾琮也看到了哥哥的举动,却只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径自骑上了竹石为他挑选的温驯小马,扬鞭跟上了兄长的步伐。

  而在他们二人身后又簇拥着一大群小厮长随,一行人从宁荣街出发,浩浩荡荡地前往理国公府。

  正所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当初青莲居士挥毫写下《少年行》时,见到的大抵就是这样的场景罢。

第62章 连骑击鞠如矢如电,玉雪芬芳琴笛合奏

  贾璋、贾琮两人骑马飞驰、飒沓如星, 没过多久,就到理国公府的静云园。

  他们家这处园子坐落于国公府西北角,单独开着一扇大门。

  各家勋贵子弟到了后, 可以直接从后街的黑油大门直接进去,确实方便得紧。

  贾璋来的路上也遇到了不少世勋子弟, 因为在马上行礼不便, 故只是抱拳互道安康而已。

  还有一些熟人朋友遇到贾璋后, 就选择和他同行。到了静云园时,贾璋身边但是熙熙攘攘地汇聚了不少朋友。

  柳熠听到小厮说他来了,连忙出来迎他。

  听贾璋说贾琮不会打马球, 烦他帮忙找个师傅后, 更是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保证自己会给贾琮安排一个耐心细致的好夫子。

  步入园内,却见园中梅花暗香浮动, 枯败的花树上也专门扎了锦绣梅花, 远远看去, 鲜活一片,竟好似万物复苏一般。球场外假山亭台上的雪却不扫,专取这冬日别致景色。

  园子里头,各家子弟或饮酒玩笑,或射箭相扑, 或吹弹票戏,或吟诗作对, 却是好不热闹。

  贾璋带着贾琮和自己的朋友们认个脸熟后,就让他跟着理国公府的师傅去学打马球去了。

  又让柳熠去招待别的客人, 只道他们如此熟稔,他来了这里就像回自己家一般, 哪里用柳熠专门招待?

  柳熠这才去找他兄长迎接宾客去了。

  在他走后,贾璋也在这班勋贵子弟中间交际起来,一时间有脸熟的叫他璋哥儿,又有眼生的叫他贾贤弟,都请他过去玩。

  却说贾璋前世随侍君王时就已经练就了一身的好本事,正可谓是品竹调丝无所不通,呼卢射覆无所不晓,这些东西于举业无用,在社交场上却无往不利。

  因此一路行来,贾璋应对得倒也轻松,赏棋射覆,却是玩得开怀。

  又过了一会儿,他正在与修国公府上公子樗蒲博戏,那边就有人喊他们去投壶。

  贾璋他们远远望去,见那边热闹,便扔了掷具过去投壶,过去后投了一个贯耳,博得满场的叫好声,又得了彩头,不过是扳指、手串等物。

  待到客人来齐,理国公府的马球会也正式开始。

  贾璋他去理国公府给客人准备的房间换衣服,因为打马球这种游戏格外激烈,游戏途中难免会有擦伤,他还戴上了专门的护具与面具。

  雪檀见了,边收拾衣裳边道:“三爷戴上这鬼脸儿面具,倒是像说书先生讲的兰陵王了。”

  贾璋知道这小子在奉承他,遂敲了敲他脑门:“你还真是天生的油嘴滑舌,怪不得你红杏姐姐喜欢你。”

  雪檀的脸噌地一下红成了猴屁股,贾璋见了,笑着提起自己的球杖往球场那边去了。

  打马球需要好马,贾璋的追云浑身鸦青,并无半丝杂毛,天然一匹适合打马球的良驹。如今配备了全副马具后,更显得精神奕奕。

  在上场前,贾璋特意喂追云吃麦芽糖,惹得它主动把头贴过来蹭贾璋的手。

  马球这种运动起于波斯,三国时期才传入中原。球门上有网接球,破门者胜,胜者得筹。比赛时却要分为两队,两队分别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以为区分。

  贾璋他自是与柳熠一队,他们这一队人都穿着玄色箭袖,只面具不同,可以让宾客们分出球员身份。

  柳熠的父亲是极爱马球的,家里的球场也建造得遮奢无比。

  只见那场中设了两架檀木球门,高有丈余,首刻麒麟,下施汉白玉莲花座。看台处十分宽敞舒适,鼓乐班子更是技艺超绝。

  待到开场前的鼓乐结束,众人皆骑马上场,贾璋他手持偃月形球杖,单手挽着玄色缰绳,在球场上灵巧无比。

  因他骑术高超,竟也无丝毫擦碰,反倒夺走了两次球,传给了本队球员。

  后头更是从众人手中争得一球,一杆挥出,那球便如矢如电,直接射入球门之内。

  刚刚跟师傅学会了马球规则、能够看懂比赛的贾琮激动地涨红了脸。

  哥哥他真是厉害!

  看台处也爆发了激烈的欢呼声,正所谓“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入门百拜瞻雄势,动地三军唱好声”,就是在说马球比赛的盛景。

  静云园的观众虽无三军之盛,但这些勋贵子弟最会捧场,一个人就能弄出来五六人的声势,场子又怎能不热闹呢?

  不过在场擅长马球的不止贾璋一个,能够做到曹子建口中的“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鱼玄机口中的“坚圆浄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的大有人在。

  因此除了贾璋外,亦有不少子弟在这球场上大出风头,给自家博了个大大的光彩,此中却不细表。

  至于在球场上谋害他人却是闻所未闻之事,若要暗算他人,总要做得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才好,又何必在众目睽睽之下施行诡计,害了自家名声?

  只说理国公府为马球会准备了十分阔气的彩头,赢了的球员每人都能牵走一匹河套马小马驹,输了的球员也能得到一对儿魁星金锞子聊以安慰。

  贾璋他们这队胜了,自然可以得到小马。贾璋他特意派了最会相马的小厮竹石去领自己的彩头,又在静云园吃了酒席,这才携贾琮一同回家。

  回家后,贾母听到贾琮细细叙述了贾璋在马球场上的英姿,心里愈发欢喜,越看贾璋越觉得他有老公爷年轻时的禀赋。

  琮哥儿也是好孩子,难为他小小年纪,能记住这么多事情,这么多名字。

  贾赦倒是偏心得没边儿,虽然从小是在祖母膝下长大的,脾气秉性却跟贾母像了个十成十,最是不想让贾琮占他璋哥儿的便宜。

  但贾璋自己乐意,又对他又劝又哄的。一套下来,贾赦也没心思跟贾琮说怪话了,只私下偷偷贴补了儿子不少好东西。

  这是他璋哥儿该得的东西。

  贾赦理直气壮地想,他可不能让他宝贝儿子吃亏哩。

  赵姨娘心里却颇为不平,早些年里,贾琮过得还不如她的环儿呢!

  可是因为贾璋的提携带挈,贾琮前两年就得了单独的西席,后面又跟着他哥哥去了柳家的宴会,看起来倒是有了几分大家公子的气度。

  而她的环哥儿年纪也不小了,却还不知道什么是马球呢。

  若只是待遇上的差别,赵姨娘虽然会羡慕嫉妒,却也不会衔恨于心。

  可问题是王夫人很会磋磨庶子,自贾环启蒙之后,王夫人就常请贾环过去为她抄写经书,嘴里还说这是积福积寿的好事,端的是佛口蛇心。

  若这差事真能积福积寿,太太怎么不让宝玉去抄?

  太太给环哥儿准备的油灯十分昏暗,环哥儿每每抄完回来,眼睛都又干又涩,身上有十万个不舒坦。

  赵姨娘心疼得要命,用尽了浑身解数去讨好老爷,总算是说动了老爷帮忙。

  可太太却跟老爷说那经书是抄来给老太太祈福的,老爷也没奈何,最后这事儿只得不了了之。

  赵姨娘心里也知道,老爷他不爱打理俗务,更不爱给妻妾处理官司,靠他是靠不住的。但在这荣国府的内宅里,除了老爷,她又能倚靠谁呢?

  如今大房的贾琮却过得这样好,她眼睛珠子都要嫉妒红了。

  但也没奈何,只能在心里感叹,贾璋那样的才真是做哥哥的样子呢!

  哪里像宝玉,他院子里的猫儿狗儿都敢瞧不起环儿。

  想到这里,她狠狠心决定把自己攒了好久的私房银子捐给马道婆,也好求来个对付太太的手段预备着。

  因为她平日就是个粗鄙荒疏、蝎蝎螫螫的,所以并没有人注意到她的举动。

  毕竟就连王夫人这个和他共享丈夫的人都不曾瞧得起她,只不过是不喜她勾引贾政行事狐媚,厌恶她在贾政面前为贾环讨好儿罢了。

  冬去春来,星河斗转,转眼间又是三春好景。

  这一日贾瑶和施大姑娘办喜酒,贾璋赴宴归来,见到院子里杏花开得正盛,满目玉雪芬芳,竟不顾丫头婆子的劝告,只要她们拿梯子来,亲自踩着梯子上去攀折花枝。

  又拿给青桃,让她把这杏花枝送去给黛玉赏玩。

  青桃见他脸色绯红,似有醉意,也不敢忤逆他的心意。只得在屋子里找了一只极清雅的汝窑花瓶,把那杏花装了给黛玉送去。

  翌日贾璋醒来,却是百般懊悔。

  大晚上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惊扰到黛玉安眠?

  中午去给黛玉道歉,却见她穿浅碧色的衣裙,青丝挽起,只斜斜地戴了一枚杏花样的白玉簪子。眉若春山,秋水盈眸,空灵清澈、玉润光舒,竟似一汪江南春水。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