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84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贾兰不受王夫人待见,也有这方面的缘故。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贾兰这个二房嫡长孙挡了宝玉的路,影响了宝玉的利益……

  周瑞家的知晓王夫人的心意,但李纨素来精打细算,从不打点王夫人身边的下人,周瑞家的不曾捞到好处,自然也不会为李纨说话。

  从贾兰身边强行请走李纨后,周瑞家的谄笑道:“大奶奶,太太她离不得您呢。”

  李纨勉强笑了笑:“是吗?那可真是多谢婆母的厚爱了。”

  贾兰心疼母亲被祖母叫去抄写经书磋磨,牙齿咬得咯吱响。

  素云刚要过去哄他,就被他推开手,直接跑了出去。

  也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力气,素云等丫鬟婆子都追不上他。

  没过多久,他就跑到了荣庆堂,连声喊着曾祖母救命。

  贾母见贾兰脸都哭花了,小小一个孩子,可怜得很,忙问他是怎么了?

  听到贾兰的哭诉后,贾母让鸳鸯打水给贾兰洗脸,又让琥珀去王夫人院子喊李纨过来,自家搂着贾兰道:“兰哥儿不哭,你母亲一会儿就来接你了。”

  贾兰把脸埋到了贾母怀里:“兰儿多谢老太太慈爱,救我母亲……”

  当天晚上用过饭后,贾母就把黛玉打发出去找迎春玩,又把王夫人留了下来,问她为什么要找李纨的麻烦。

  王夫人狡辩道:“珠儿媳妇寡妇失业的,我怎么会磋磨她呢?只是璋哥儿要考举,我让珠儿媳妇抄经也是为了给哥儿祈福,望老太太明鉴啊!”

  她这却是在扯着虎皮做大旗了。

  老太太你不是疼爱大房的贾璋吗?我这个做媳妇的上行下效,让李纨帮贾璋抄经祈福,也是做婶娘的一片慈心呢。

  至于为什么不自己抄,当然是因为她不识字啊!

  可贾母却不领王夫人的情,王夫人这点小聪明,当谁看不出来呢?

  竟然还敢攀扯她的璋哥儿……

  贾母厌恶地瞥了一眼王夫人,语气却依旧和蔼:“没想到你这样疼璋哥儿,真是好慈爱的婶母。”

  “前两天大太太说她要去皇觉寺为璋哥儿跪经祈福,我担心她孤单没伴儿,如今见到你这样心痛璋哥儿,却是正正好。等到璋哥儿去贡院后,你就和你嫂子一起去皇觉寺吧。”

  王夫人听了这话,只觉眼前一黑。

  邢氏愿意去跪经,是因为贾璋是她亲儿子。

  可她这个二婶凭什么也要去当那苦差事?贾璋考中了又不能给她增添半点荣耀!

  于是推脱道:“媳妇要照顾老爷和宝玉,家里还有一摊事情要掌眼……”

  “家务事有湘霓打理,宝玉和你们老爷也不用你操心。”

  “璋哥儿九岁就能去扬州祭拜他姑母了,宝玉今年都十一了,哪里还会离不开母亲?至于政儿,你若觉得赵姨娘伺候得不好,我可以再给政儿再指一个丫头。”

  王夫人为了不让贾母指人给贾政,只得满嘴苦涩地道:“媳妇愿去皇觉寺,赵姨娘虽有些不妥,可是有周姨娘扶持,总能伺候好老爷。老太太这里的人都是多年调教出来的,一个都离不得,媳妇哪里好意思因为自家的小事就抢走老太太的人呢?”

  贾母笑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你去皇觉寺后,除了给璋哥儿祈福外,也要记得给珠儿念念经。我昨儿还梦到珠儿他放心不下孤儿寡母,对着我哭呢。”

  王夫人听闻此言,竟然有些心悸。此时此刻,她倒是真有些想去皇觉寺了。

第64章 三场秋闱下笔有神,秋雨惊人静待放榜

  乡试也称秋闱, 三年一科。今年乡试日期被定在八月十七日到八月二十五日,共考九天三场。

  顺天府兼北直隶乡试主考官的人选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乔深。

  这两年来,乔深颇受皇帝重视, 眼下已经被提拔到御前做讲经官了。

  皇帝派他来主持乡试倒也正常,自从诸皇子间的暗斗转为明争后, 乾元帝便不再允许诸王私人主持国家抡才大典了。

  国无二日, 乾元帝又如何能够容忍诸王肆意拣选门人?

  所以他直接抽薪止沸, 直接从根本上断绝了诸王招揽年轻士子的机会。

  而乔深乃孤臣,自然备受乾元帝信任。

  盛朝乡试第一场考三道四书文,《论语》、《孟子》是必考内容, 《中庸》和《大学》选做, 另考四道墨义, 并五言八韵诗一首。

  第二场考五经制艺,考生只用做自己本经的题目, 另外要考诏、判、表、诰各一道。

  第三场考时务策, 共考五道题目, 要求考生结合经学理论对时事政务发表见解。

  在这三场考试中,儒家经学是考试的核心内容。

  若第一场没答好,就算第二场、第三场的文章写再好,基本上也是不会中举的。

  若应试秀才连经义的底子都没打好,又有谁会信他能写出锦绣文章?

  蒋凤举给贾璋特训时就让他精研经义, 叶士高和林如海也给他送来了不少讲解经书义理的孤本。

  在八月十七日凌晨时候,贾璋胸有成竹地往贡院去了。

  他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 接下来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经验丰富的送考人员贾琏还专门向衙门请了假,把贾璋送到贡院门口后才放心。

  贾璋在外头排了一个时辰左右的队, 终于可以跟着郭子守、孟吉祥他们一起走进龙门接受检查了。

  在经过脱衣翻鞋解头发等一系列检查后,贾璋终于领到了自己的号牌。

  他的号牌上面写着玄十六号, 还没等他多看两眼号牌的模样呢,就被巡检兵卒送到了号舍里。

  借着熹微的晨光,贾璋把号舍打扫干净,架好号舍里的两块板子,又检查了一下棚顶有没有窟窿。

  幸运的是,贾璋的号舍还算结实,棚顶没洞,倒是无虞漏雨。

  贾璋松了口气,又把几位妹妹为他准备的香包与大夫配的驱蚊药包放到号舍四角,这才趴在刚刚支起来的木板上假寐,以此安养精神。

  不知过了多久,贾璋恍惚间听到熙熙攘攘的声音。

  原来是主考官乔深来了。

  乔深在鼓乐声中宣布了乾元帝的旨意,又带着众应试秀才叩拜皇帝、祭拜至圣先师。

  在这些礼仪结束后,巡检兵卒才把墨卷发了下来。

  贾璋检查完试卷上的个人信息后才看向题牌。

  四书文的题目是“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三道。

  五经墨义的题目是“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

  还有一道五言八韵诗,是赋得“乡老献贤能书”,得其“书”字。

  贾璋一个上午就打完了墨义题的草稿。

  到了中午,他就着肉脯和玫瑰清露兑的蜜水把点心吃了,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儿后又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胳膊,这才坐下来誊写墨义。

  他每誊写完一张墨义,都会将这些墨义细致地晾干,然后用油纸裹好。

  虽然考棚没有窟窿,外面也没有下雨,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谨慎小心些为妙。

  晚上睡觉前,贾璋终于誊写好了所有墨义,又把试帖诗给写完了。

  接下来的两天,他只要专心制艺即可。

  贡院里的条件说不上好,不但地方狭窄,还不隔音,这地方甚至都不如贾璋上辈子做小太监时的住处舒坦。

  但他不是那等吃不得苦的人,虽然他这辈子自出生后就在享福,但也时常舞刀弄棒,经得起风吹雨打,更经得起科举的艰苦条件。

  他心态也好,虽然睡得不舒服,但却能安慰自己——他都觉得不舒服了,别人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在嚼完两片薄荷后,贾璋就再也不用自我安慰了。

  他整个人都被这股清凉气息刺激得精神了起来,制艺时更是灵感迸发。

  连破三题后,贾璋看着他那篇《论语》文的精妙破题,心想,若接下来一切顺利的话,他的功名基本上就稳了。

  他都不敢保证再来一次的话,他能否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么好的破题角度。

  而时文制艺的精要就在于破题,只要破题不偏,后面的文章大多数都不会太差的。

  贾璋他对朱注极为详熟,这些年来又博览群书,还专门训练过答题速度,因此没过多久,他就写完了两篇四书文的草稿。

  到了第三天,贾璋一早起来烧了开水,冲了荣国府厨房做的炒米,填饱肚子后慢悠悠地写完了最后一道四书文。

  待到正午时分,贾璋已经把所有墨卷誊抄完毕。

  摇铃交了墨卷后,贾璋便在兵卒的指引下去龙门前等侯出场了。

  见到四周没有熟人,他轻轻颔首垂眸,默然不语,并不去与生人搭话,省得沾染麻烦。

  待到龙门大开,贾璋才跟着这些与他同一批交卷的生员一起离开。

  他从贡院里出来时人还算精神,但连考三天,难免会手脚发软,被贾琏和王善保接回家后狠狠地洗了个热水澡,吃完饭后就迅速入睡补眠。

  第二场考试时要考五经文,每个考生只用选做一篇,比如说贾璋,他报上去的本经是《春秋》,因此他只需做《春秋》的题目即可。

  除了五经文外,第二场考试还要考诏、诰、表、判各一道,今年诏的题目是汉文帝求直言极谏之士诏,诰的题目是邱芳实授御史大夫诰,表的题目是拜京兆尹谢表,判的题目是风宪官吏受赃罪。

  比起第一场的经义题目,第二场的题目相对简单。

  贾璋把这些题目一一答了,行文时力求大气磅礴,不求纤巧华丽,以免主考官乔深会对他的文章生出不喜之心来。

  第二场考试考完回家,贾璋就觉得外头太过闷热了,说不得明天考试时要下雨。

  因此在参加第三场考试时,他特意带了油布和姜茶和预防感冒的药粉进场。

  一进号舍,他就把油布钉到了考棚顶上。

  虽然他第一天进来检查时没有发现考棚上有破损的地方,但是仔细小心些总是好的。

  他的提前准备并非无用功。

  当他写完第一道题目的草稿、列出震济雪灾的九条要点时,外头就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

  贾璋喝了一小碗姜茶后继续在风雨声中答题,因他准备得充分,所以并不用担心试卷被雨水洇湿,也不用担心自己感染风寒,只需专心做文章就可以了。

  但贡院里时不时地就会响起惊呼声、哀嚎声、喝骂声、拖拽声与求饶声。

  想来这些声音的来源不是那些试卷被打湿、三年努力化为泡影的生员,就是那些按照规矩拖走喧哗考生的巡检兵卒……

  不过贾璋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并没有被打扰到。

  中午的时候又把自己带来的药茶煮了,捏着鼻子喝了一碗,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后才开始热干粮。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