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17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那疯和尚的本事她是亲眼见到的,既然他说黛玉和五阿哥命格互补,那就一定没问题。

  “太子尚未成亲,胤褆也没有婚配。”贾敏的激动没有动摇皇太后的想法,正如同贾敏一心想着黛玉,皇太后只要胤祺好,她冷静地吩咐着:“若我现在就给胤祺赐婚,难免招人眼,等过些年几个年长的阿哥都成亲了,黛玉也到了年纪,我再为他们赐婚。”

  皇太后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贾敏却欲言又止,皇太后看出她的顾虑,淡淡说着:“你本就出自京中荣国府,这几年便让黛玉去京中住着,正好让他们俩亲近亲近。”

  贾敏咬着牙,知道这是皇太后的底线,不敢再得寸进尺,叩谢了皇太后的恩典,在心中不断盘算着该如何和林海说此事。

  皇太后和贾敏的这番对话,胤祺和黛玉全然不知,他们躺了许多日子,一人只用了小碗荷叶粳米粥,便被哄着放下了碗,两人多日没见,坐在床边的榻上,欢欢喜喜地说起话来。

  “五阿哥,林妹妹,你看我带谁来了!”正当胤祺和黛玉说道兴头上时,甄宝玉突然从门外走进,指着身后跟着的人大声说道。

第29章 小儿女事

  “宝玉,你怎么来了?”胤祺和黛玉忙从榻上下来,笑着将甄宝玉迎进来,胤祺这几日在床上昏昏沉沉躺着,不知今夕何夕,见着了宝玉自是高兴。

  “五阿哥,林家妹妹,快坐好,别下来。”宝玉三两步走了进来,劝住胤祺和黛玉的动作,端正地向胤祺行礼,随后抬起头来关切地问道:“不知五阿哥身体可痊愈了,听说您最近偶感风寒,我实在忧心不已。”

  宝玉背着手,一本正经地说着关心的话,实在是周到不已。

  才怪。

  胤祺脸颊抽动着,强忍着心头的笑意,宝玉的言语动作,若是让大人做出来,再妥帖不过了,然而宝玉才几岁,还是个粉雕玉琢的孩童模样,这般老气横秋的模样,就像是穿了不合身的戏服在登台唱戏。

  实在可爱。

  “噗嗤。”胤祺掐着手心,使劲忍着笑意,一旁的黛玉却直接笑了出来,她侧倚着榻上的靛青色金丝菊花引枕,笑意盈满脸颊,红晕悄然浮现,被暗沉的布料衬托得更是明媚。

  “甄家哥哥,你这是被什么精怪附身了吗?”黛玉笑意不止地歪头看向甄宝玉。

  宝玉最是怜香惜玉的人,被黛玉打趣,毫不见恼怒,反而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我倒是宁愿被精怪附身了,这样也不会让你们被掳走,就留下我一个人。”

  说着,宝玉的眼角逐渐浮上红色,他的声音逐渐哽咽起来,他上下打量着胤祺和黛玉,渐渐红了眼圈:“那日我醒后,他们告诉我你们都被掳走,我都快吓死了。”

  宝玉抽噎着,要哭不哭的模样很是招人怜爱,胤祺暗叹口气,心软地安慰:“别哭了,我们这不都没有事情吗?”

  胤祺温和的声音更加让宝玉愧疚,他抛开装模作样,大哭起来:“我真的太害怕,但他们都说我命大,我也不敢说,只好拼命学着怎么懂事,别让我阿玛操心。”

  尽管宝玉被救回来,但他也差点被掳走,受到的惊吓并不小,然而回来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追查刺客和寻找失踪的阿哥上,没有人安抚他,惊恐害怕的情绪排解不出,等到胤祺和黛玉被救回,宝玉还没放下心多久,他们俩又双双病了,这让宝玉更加难受,满脑子都是倘若救的不是他,胤祺或者黛玉就不要遭这番罪。

  种种念头让宝玉煎熬地不行,愧疚、惶恐、害怕种种情绪交织,但环境又不允许他崩溃,他只能学着大人,强自戴上面具。

  “没事了,没事了。”胤祺拍着宝玉的背,轻声安抚着。

  是了,宝玉目睹了便吓成这般模样,亲历此事的黛玉还不知如何害怕,一会儿得找机会劝解劝解,胤祺边安慰着宝玉,边盘算着。

  黛玉却不耐烦宝玉这番作态,她笑着打断:“甄家哥哥,你刚刚说带了人来,是谁啊?”

  “是了,”宝玉打了个嗝,想起正事,勉强止住哭泣,忙令人将一直等在门外的人叫了进来,声音里隐隐带着得意:“我将她带来了。”

  胤祺和黛玉闻言望去,却见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人,惊喜地喊道:“英莲姐姐!”

  “当不得贵人这么称呼。”英莲忙摇手拒绝,在刘仁家的时候,她瞧着那俩人的言谈举止,便觉不是一般人,也正是那份清贵之气,让英莲狠下心来,赌了这一遭。

  好在赌对了!他们的身份比她能想到的更高,任英莲再如何猜测,也猜不到刘仁的随手一掳,会将深宫之中的阿哥掳来,难怪他有底气说出一定会帮她找到家人之语。

  住进甄家已经许多日子,眼见着被绑的人一个个的都找到了家人,被送回了家,但英莲的家人迟迟没有消息,甚至连原先答应帮他找家人的小公子,都不见了人影,英莲心内不是不慌的。

  直到今日,被甄家少爷找到,告知了胤祺和黛玉的真实身份,又被带到园子里,见到了两人,英莲心头的忐忑总算是去了几分,若是皇子阿哥都不能帮他找到家人,那她也就死了回家的心罢了。

  黛玉却不管英莲的摇手,从榻上跳下来,亲自扯着英莲的袖子,噙笑着嗔道:“英莲姐姐还和我客气什么,之前要不是有你,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出来,快快坐下。”

  胤祺亦含着笑示意,至于宝玉,本就是个怜香惜玉的主儿,瞧着英莲这般姝色,更是酥了身子,殷勤地掸着榻上不存在的灰。

  英莲也是个胆大的,不然也不会做出将刘仁药倒的事,她略想了想,索性也坐了下来,和几个人说起话来。

  胤祺、黛玉和宝玉年岁相仿,英莲虽说虚长几岁,又被刘仁磋磨了这么些年,却仍是不改天真浪漫的本性,几人越说越高兴,胤祺索性命人又取了点心过来,玫瑰卤子泡出的水甜滋滋的,鹅油炸出的卷子酥脆可口,更有绿豆糕、驴打滚、枣泥糕等京中的手艺,几人说说笑笑的,将这一桌的点心吃得七七八八。

  清脆地鸟儿啼叫声突然从室内传来,原本正兴高采烈说着话的宝玉,听着这声音叹了口气,兴致全然消了下来,手舞足蹈的模样瞬间消失。

  “你这是怎么了?”胤祺见着宝玉这般霜打的茄子一般模样,忍不住问道。

  黛玉捂着嘴笑了,她是继宝玉这个主人之后,第二个反应过来:“这是他们家的西洋钟响了,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胤祺这才后知后觉,原来不经意间,夕阳已经西斜,拉长的光从雕花的窗户中投入,在地上投下长长长长的影子,将地板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

  “我不想走。”宝玉可怜巴巴地看着胤祺:“今日这么快乐,却要散了,明儿个我要去读书,又见不着你们。”

  胤祺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劝说这个厌学儿童,黛玉却睨着宝玉:“天下本就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今日就这般哭哭啼啼的,等过几天五阿哥回京了,我们也家去了,那你待如何?”

  宝玉如遭雷击,他这时才想起来,他视为挚友的五阿哥,他放在心上的林妹妹,只不过是在他借住的过客罢了,离开的日子近在咫尺。

  宝玉脸色青灰,嘴唇嗫嚅着,想让他们别走,却也知道这是天方夜谈,颤抖着说不出话来,眼神直愣愣地盯着地面,好半晌,才吐出几个字:“走罢,都走罢。”

  黛玉见着宝玉这番模样,伸手推了下:“人生聚散本就平常,何必做如此小儿女态。”

  宝玉却顺着黛玉的力度直直往榻上倒去,胤祺本以为两人是在玩闹,却见着宝玉的双眼已经发直,他忙扶住宝玉,拍着他肩膀说到:“宝玉,你着相了,人生得意须尽欢,此时的快乐是真实的足矣。”

  宝玉略微回过神来,却只呆呆地说着:“可是这般快乐时光,你们还能享受好几日,我明日却必须去上学,不能来找你了。”

  甄宝玉不想上课,只想和胤祺、黛玉厮混,若放在出事前,甄家见此情景,绝对暗自欣喜,能和宫中阿哥处好关系,对甄宝玉的未来大有好处。然而一切都在胤祺和黛玉被掳走,宝玉被救回那刻变了,虽说太后是出了名的慈和人,但宝玉毕竟是唯一没遭罪的人,甄家唯恐太后将孙儿受罪的怒火转移到宝玉身上,将他看得牢牢地,压着每日去读书,决不许乱跑,这一日都是求了又求,甄家想着五阿哥好不容易醒了,宝玉也得露一面,才许了他来找胤祺。

  再多放几天假,让宝玉时时刻刻黏着胤祺,那绝不可能,甄家为了这个宝贝儿子,也是操碎了心。

  然而甄家人的苦心,宝玉是丝毫不知,他想着即将到来的分别,如丧考妣。

  胤祺不知甄家所想,但对于宝玉的痛苦,却有缓解的法子:“这又有何难,明日里我陪你去上课不就可以了。”

  和宝玉的厌学不同,胤祺巴不得学得越多越好,学越多越不怕露馅,康熙去杭州将林海带走,已经让胤祺没了先生,只不过前些日子他病着,乱糟糟的没个章程,现在刚醒没多久,也没人顾得上给他找新的先生,宝玉的这番话,简直就是瞌睡了碰到枕头。

  “这个好!”宝玉转哀为喜,他拍着手乐了半天,又觉不对:“可是我们俩去上课,林家妹妹一个人多寂寞。”

  胤祺扶额,叹了口气,宝玉这个傻子,都和黛玉见了这么多次,还没看明白。

  果然,黛玉冲着宝玉小小地翻了个白眼:“甄家哥哥莫要太小看人,我在家里被充作儿子养的,自小就念书习字,背诗写文,说不得你学问还不如我呢。”

  宝玉受了这个白眼,却更加高兴:“明日我们都去,我也有几个同窗了。”

  说话间,宝玉见到英莲期盼地眼神,他怜香惜玉的本性又涌了上来,当即说道:“英莲姐姐也一道去。”

  说完,宝玉才觉失言,忙捂住嘴,皇子在此,什么时候轮得到他做主,这英莲又如何能与阿哥同进学堂。

  这事往大了说,就是大不敬!

  宝玉惊恐地望着胤祺,胤祺并不以为忤,有向学之心怎么都是好事,既然英莲有心,一道上课又有何妨,胤祺笑着点了点头:“对,明日里英莲也和我们一道去。”

  宝玉喜色更明显,他本就是喜欢热闹的人,心中已经盘算着要给新同窗送些什么东西。

  就这样,皇太后、宜妃和贾敏还在为疯和尚的话发愁,商量着应对之法的时候,胤祺几人却将之后的日子安排好了。

  此时的胤祺还不知道,这番心血来潮却有了意外之喜,英莲居然找着了家人。

第30章 英莲

  翌日,天刚蒙蒙亮,胤祺便被乌若轻柔地叫醒,待他收拾妥当坐到桌前时,黛玉已经在等着了。

  “五阿哥。”黛玉夜间睡得轻,醒得早,毫无晨起的困乏。

  “妹妹昨儿晚上在这里睡得可好?”胤祺瞧着黛玉略带倦容的脸,轻声询问。

  是的,在听了癞头和尚那番话后,尽管皇太后斥责为疯言疯语的无稽之谈,但她还是将黛玉留在了甄家,唯恐黛玉回家后,胤祺又陷入昏睡之中。

  “承蒙皇太后和五阿哥恩典,”黛玉想着贾敏离开时交代她的话,皇太后和五阿哥都是贵人,对他们万不能有失礼之处,为了让忧心忡忡地母亲放心,黛玉回忆着教养嬷嬷昔日里教的规矩,力求一言一行都挑不出错来:“园子里环境舒适,服侍的姐姐也很贴心,我睡得很好。”

  胤祺眼见着前一日还和自己谈笑无忌的黛玉,突然规矩起来,失落感浮现心头。

  他叹了口气,望着黛玉眼下的青黑:“妹妹难道和我也生分了不成,在这儿有什么不习惯的,直说便可,让你睡得舒服点的本事,我还是有的。”

  黛玉本就是天真浪漫的年纪,更没觉得一直护着自己的胤祺就是贾敏所说的,不能冒犯的贵人,听了胤祺温和地询问,很快便将那副恭敬模样扔了,苦着脸诉苦:“五阿哥,这儿的褥子我睡不习惯。”

  被贾敏留下,守着黛玉的嬷嬷脸色煞白,皇家为黛玉留宿,这是多大的恩典,哪有她家姑娘挑三拣四的余地,嬷嬷当即便要跪下请罪,被看出她动作的胤祺抬手阻止:“你也都是服侍姑娘的老人了,怎么让姑娘睡舒服还知道?”

  胤祺的话不重,却让嬷嬷牙咬得咯咯作响,黛玉从小便是她带着,又如何不清楚黛玉择席的毛病,不过是想着天家威严不能冒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劝着黛玉忍下来,谁承想,金尊玉贵的五阿哥竟然连这等小事都如此上心。

  嬷嬷两股战战,等着贵人的责罚,五阿哥却不再理她,对着大宫女吩咐:“待会儿领些人去林家,将妹妹用惯的东西都搬过来。”

  “对了,让贾夫人再送个厨子过来,免得妹妹吃不习惯。”胤祺瞥了眼黛玉面前几乎没怎么动过的吃食,继续吩咐。

  乌若行个礼,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

  “妹妹放心,今儿晚上必让你睡个安稳觉。”黛玉是皇太后亲自开口留下来的,让她回林家胤祺做不到,但若只是让黛玉在甄家住的舒服,方法可多了去了,甚者都不需要胤祺费神,只要他吩咐下去,一定会有尽善尽美的完成好。

  早间的插曲就这么过去,朦胧的晨曦逐渐明亮,天边的云朵被红霞染透,眼见着就要到说好的上课时辰。

  胤祺派人去春晖堂正厅,听说皇太后已经起了,遂领着黛玉向皇太后请安,顺便说上一句他们去学堂了,交代当日的行踪。

  前一日的时候,皇太后便知道了胤祺想去甄家学堂和甄宝玉一同读书的事,皇太后只觉着这是胤祺在屋里闷久了,憋得难受,想出去转转,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至于胤祺说的,黛玉也和他们一同读书一事,皇太后更是秉承着只要孙子高兴便行的想法,漫不经心地答应。

  莫说黛玉年岁还小,没到男女大妨的年纪,就说满族,蒙古族的女子,也没有不见外人的规矩。

  因此,在胤祺和黛玉向皇太后请安时,皇太后笑眯眯地一人赏了套笔墨纸砚,拉着胤祺的手叮嘱:“上课可别太累了,不想上就让先生停下,可知道?”

  这老太太,胤祺无奈地直摇头,按着皇太后的这个宠溺法子,但凡定力弱一点的人,未来变成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都是轻的。

  “皇玛嬷放心,孙儿知道的。”无奈归无奈,对着皇太后的叮嘱,胤祺还是要好好回应的。

  皇太后这才点头,允许他们离开,胤祺和黛玉自然地手牵手离开。

  春晖堂外,英莲早便在等着黛玉了,前一日事情说定后,甄宝玉直接将英莲带回了她一直住的院子,其他被拐的人都找着了家,偌大的院子只英莲一个人住,她却丝毫不觉着害怕,反而欢喜地一晚上都没敢合眼,只想着她也能正经的读书习字。

  欣喜若狂地英莲天还没亮便摸黑起了,从甄家为她新添的衣裳里找出最整齐的一身,心急如焚地等到天刚微微亮,便吹着微凉的晨风,在春晖堂外虔诚地等待着。

  “英莲姐姐。”黛玉见着英莲发间沾上的露珠,微微一愣,随即恍若未察,笑着和英莲问好。

  英莲羞涩地笑着:“五阿哥安,林家姑娘安。”不见在刘仁家的瑟缩,含情双目中满是期待。

  “走吧。”胤祺想着英莲本也是好人家的姑娘,甄士隐再如何也是乡宦之家,算是当地望族(1),若没有那该死的拐子,没有往后的那番变故,好好的千金小姐,又如何会听见读书习字便如此激动。

  真是可惜,可叹,可恨红楼看得不仔细,只知道英莲是被拐的,父亲姓甄,其余细节再不记得,找起人来费事颇多,但幸好还有这么点信息,只要坚持,总能将人找到,只不过多费点时间罢了。

  胤祺心中琢磨着,脚下也不停,他顺着甄家丫鬟指的路往甄家学堂走去。

  甄家不愧是姑苏大户之家,屋子占地格外大,就连学堂都设在府中,放在西北角处。

  胤祺牵着黛玉的手,走了一盏茶的时候,才停了下来。

  黛玉停下脚步,微微喘着气,脸上由于走动已经浮起红晕,她拿着帕子轻轻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打量着眼前的园子。

  眼前是被花木掩映着的精巧屋子,白墙灰瓦,格外清幽,宝玉正站在门前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