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弋
胤祺气得都要笑出来,他正要与黛玉好好摆事实、讲道理,黛玉却眼珠一转,换了话题:“你今儿怎么连骑装都没有换?”
胤祺身为阿哥,本该率人入林子深处才是,然而黛玉瞧着胤祺就这么穿着皇子常服明晃晃地晃着,并没有打猎的打算:“万岁爷可说了,今儿个拔得头筹之人,重重有赏。”
胤祺重重地吐了口气,对于黛玉故作的转移话题无可奈何:“老大铆足了劲夺魁,我这么好的弟弟,可不得将这机会让给他。”
“可太子...”黛玉纤细地眉头蹙起,担忧起来。
太子和大阿哥的不和已经摆在明面上了,一个仗着名分大义,一个仗着长子的身份,中间再加上在两人之中玩均衡的康熙,朝野上大半的人都已经拜了码头,谁都见不得对方好。
倘若此次围猎,大阿哥夺了头筹,太子心情如何可想而知,负责筹备会盟一事的胤祺,未免不会遭池鱼之灾。
胤祺却半点不担心,他一挑眉,笑得浑不在意:“不过是白费劲罢了。”
黛玉惊诧地抬起头,巴掌大的脸上睫毛扑扑扇动,琥珀色的瞳仁里全是胤祺的身影。
胤祺眨了眨眼,压抑住如雷的心跳,他强作镇定地地说道:“皇阿玛此次本就是为了挑选勇士,将表现出众的带回京中培养,毕竟,准噶尔那头,迟早还有一场大战。”
上一场大战,胤祺前期没有参与,后头被康熙召唤去侍疾,也并未前往战场,亲自搏杀。但他仅在中军大帐中,听着一条条的战报,闻着朔漠里犹带血腥味的风,便知大清与准噶尔没有议和的空间,不打个你死我活不会罢休。
为了战胜准噶尔,康熙一定会用尽一切资源,此次会盟,康熙便准备将蒙古各部也编成蒙八旗,参照清八旗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蒙古人的战斗力,又不让蒙古人联手背叛大清。
因此,康熙一定会挑些弓马娴熟的蒙古贵族子弟,前往京中,既是为了培养将领,也是为了给留在蒙古的王公一份牵制。
此次围猎,根本目的便在于此,康熙的目的是蒙古,其他人不过是作嫁衣裳。大阿哥猎到的猎物再多,康熙也不会允许他出这个风头。
更何况,纯禧公主的额驸,班第太吉已经表达了想要搬去京中的想法,他未必会再谦让,大阿哥想从弓马娴熟的蒙古人手中讨到好,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胤祺凑到黛玉的耳边,与她细细地剖析起局势。
“所以,纯禧公主有可能要回京了?”温热的气息拂在耳朵上,黛玉的耳垂如红玉般殷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半透明的模样,她捂着发烫的脸,却问了个看似并不相干的问题。
惊讶之色在胤祺眼中一闪而过,依旧点头应了黛玉的猜测。
“薛家的姑娘,也能回京了。”黛玉神色复杂地看着胤祺,和他说了之前与宝钗的见面:“也不知道她回了京,会不会后悔嫁给纯禧公主的侍卫。”
毕竟,京中贵胄多,凭着大公主身边女官的身份,薛宝钗在京中还能再挑拣一番。
“她既然愿意嫁,总是想清楚了的。”胤祺嗤笑道,那薛家姑娘,他并未见过,但也不算陌生,知晓那姑娘看着和气,心底里却最是一个冷心冷情的,行事做派从来都很有主意,对自己也是狠得下心的,这样的人,绝不会让自己吃亏,黛玉却是白白操心。
“别说这些旁人的事情了。”不等黛玉再细思,胤祺撤开身子,倚到一旁的树干上:“为了这个会盟,我们理藩院上上下下都脱了层皮,难得现在空了会儿,咱们找个风景好些的地方,去歇会儿。”
见着胤祺脸上藏不住的疲态,什么薛姑娘宝姑娘,都被黛玉抛到脑后,她关切地从荷包里掏出一个香丸:“怎么就累成这般模样,理藩院难道就只有你一个人了不成,天塌下来还有尚书顶着呢。”
胤祺接过那香丸,放到鼻子下深吸一口,清新醒脑的薄荷香冲上脑仁,他只觉神清气爽,一直隐隐作疼地头都舒缓许多。
胤祺闷闷笑出声来:“谢林姑娘赏。”
黛玉睨了一眼,低声说道:“真没个正形,要去哪儿还不快过去。”
这次的会盟,主要事情都交给了理藩院,这围猎自然也不例外,胤祺早就将这猎场里里外外跑遍,知晓不远处便有河水穿过,流动的河水滋润了沿途的草木,不知被什么鸟儿衔了花儿的种子扔下,岸旁盛放大片大片的花。
“姑娘随我来。”胤祺笑着哄着黛玉往小路走去,这儿胤祺也探过路,是在猎场的外围,并无猛兽出没,他放心地领着黛玉往花丛而去。
路上还不忘与黛玉说着早些时候的那场打斗,以及那个与班第相比,也毫不逊色的策棱。
河流离此地不远,胤祺早就让人将马匹送到外头,他背着弓箭,在前头慢慢开路,黛玉穿着便于行动的骑装,走得比胤祺还要轻松,鹿皮靴子轻巧地踩着枯枝败叶,没走多久,便到了小径的尽头,再转过去,豁然开朗。
原来路上遮挡视线的树木,突然变少了,河水淙淙作响,如玉带一般蜿蜒,星星点点的碎花开在河岸旁草丛中,是草原上难得的娇嫩之色。
“这地儿确实不错。”黛玉走到花前,弯下身子,摘下一朵,簪入发间,扭头问道:“五阿哥,我这个花插正了吗?”
黛玉瓷白的脸被在花簇中,人面红花相映红,发髻间的红花颤巍巍的,被风吹过,翩跹起舞,引来蝴蝶盘桓。
胤祺笑了笑,正要说什么,突然耳朵一动,他急忙收起笑意,大步走到黛玉身旁,就连满地的花被踩得零落也顾不上。
黛玉愕然地瞧着胤祺,却知晓胤祺绝非小题大做之人,他如此警觉,必有事情发生。
黛玉连忙直起身子,退后两步,让胤祺更好地将她护住,减少胤祺的后顾之忧。
猎场里的猛兽都被御林军们赶到了林子深处,按理外头是没有猛兽的,但这儿到底也在猎场范围内,也说不得是否有意外。
胤祺和黛玉见面的时候,都不爱带一长串的人,黛玉身后就跟着雪雁,胤祺身旁也只有一两个伺候的小太监,并没有侍卫在此,若真遇上了猛兽,胤祺是这些人中最能打的人了。
黛玉环视四周,看着有什么能够利用上,帮助胤祺减轻压力。
然而,还不等黛玉找到办法,便听见一阵嘈杂的马蹄声从里头传来,黛玉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只见到一群惊慌失措的女子,为首的女子穿着蒙古的服装,从头到脚全是金银宝石,在日头下反射出炫目的光晕,这必然是蒙古贵女。
胤祺在见到马的一瞬间,便冷了神情,他将背上的弓取下,从箭囊中抽出锋利的箭,慢慢地将弓拉满,眼神犀利地将箭向前方射出。
第132章 邀约
尖叫声再次响起,惊起林中飞鸟无数,利箭擦着最前方贵女的发髻而过,发饰跌落在地,贵女满头乌发披散到腰间。
此时却无人关注那镶满珠翠的发饰,所有人都顺着箭的方向,看着那箭直直地射入追了她们许久的老虎身上。
鲜血四溅,老虎发出巨大的咆哮,挣扎着跃起,正在这时,胤祺手中的弓再次蓄满了力度,利箭似流星闪过,精铁的箭头在日头光下折射出冷冰冰的光芒。
连续几支箭毫不间隔地射入老虎的躯体,老虎跃到半空,血如同小溪般流下,最终跌落在原地,喉咙中呼哧呼哧地,发出风箱一样的声音。
黛玉从胤祺身后出来,正好见着那老虎不甘地用爪子刨地,但连爪痕都没能留下,终究还是不甘地闭上了眼睛。
黛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也随着世交家的女孩儿去打过猎,但不过是射个野鸡、野兔罢了,这时她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见着猛兽,尽管知道那猛兽已经被胤祺射杀,无法对她们一行人造成威胁,心里头却仍然是突突直跳。
“你是谁。”惊慌失措从林中跑出的那个蒙古贵女,披散着头发,高高地坐在马匹上,仰着头倨傲地询问。
胤祺冷冷地撇了一眼,并未理会那蒙古贵女的言语,反而回过身,关切地询问黛玉:“让妹妹受惊了,我这就送妹妹回去,让太医过来诊脉。”
黛玉使劲掐了掐手心,皱了皱鼻子,佯作镇定地说道:“又不是没有见过打猎,何必如此小题大做。”
胤祺对黛玉又何其熟悉,如何认不出来她强作镇定下的惊惶,他轻轻捻起黛玉散乱的鬓发,散了肃杀,恢复平静的眼神与黛玉对视着,胤祺柔声劝道:“是我不安心,找个太医瞧瞧,让我放心,好不好。”
黛玉散在颊边的乱发毛绒绒的,胤祺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蹭了蹭,软乎乎的,将胤祺心底的柔软勾起,他怜爱地看着黛玉,恨不得在那让她受到惊吓的老虎身上再补几箭。
胤祺与黛玉的这份柔情蜜意,却让一旁的蒙古贵女看得红了眼。
自古少女爱英雄,蒙古人更是崇敬英雄。那蒙古贵女在被猛兽追着走投无路之时,被胤祺所拯救,胤祺的那几箭,不仅射到了老虎身上,还射到了贵女的心扉里。
“喂,我在和你说话。”恼怒地蒙古语从那贵女口中说出,胤祺耳朵动了动,转身看过去。
那贵女说得话倒无甚新意,不过就是询问胤祺是何许人也,救了她必有重谢。
胤祺身为天潢贵胄,又如何会在意这所谓的重谢,说句猖狂点的话,蒙古各部落的宝藏加起来,也没有皇太后私库里的东西多。
引起胤祺注意的,是那贵女的口音。
蒙古各部虽说都是讲的蒙古语,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部之间口音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胤祺自幼随着皇太后在宁寿宫中长大,还不会说汉话的时候,蒙语就已经说得格外溜,各部每年都要入京觐见,每次都要与出自蒙古的皇太后请安,胤祺敢说,对于蒙古各部的口音,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然而眼前这个女子说出的话,口音却与胤祺所知的蒙古各部截然不同,这就只有一个可能,这女子是喀尔喀部落之人。
此次会盟,尽管康熙还有着其他的考量,但是喀尔喀部落,是绝对的主角,康熙绝不会允许中途出现其他的差错。
察觉到此事的胤祺,暗暗挑了挑眉,收敛了几分脾气,他神态依旧冷淡,与那贵女说道:“此地危险,前方便有侍卫。”
说完,胤祺便要领着黛玉离开。
难得的风景秀美之处,还没待多久,就沾上了血腥味,胤祺只觉着晦气,见着黛玉被那热腾腾的血腥味熏地眉头紧蹙,对着那贵女点点头,便转身,护着黛玉离开。
转过身的胤祺和黛玉,都没有见到蒙古贵女那势在必得的眼神。
然而胤祺的离开并未如此顺利,他刚转身走了没几步,又听见整齐的马蹄声传来,与之前惊慌失措的凌乱之声不同,遥遥听着,便知这是精锐之士过来。
果然,在听见声音后没多久,通往外头的路上跑来一列护卫,却是负责守卫围场的侍卫们,他们听见清晰的呼啸声,估量着距离,是在林子的外围,唯恐发生意外的侍卫们,连忙循着呼啸快马加鞭地跑了过来。
“五阿哥,”为首的侍卫坐在马上,更能一览全景,在见着让他挂心的老虎已经趴在地上,动弹不得后,见到五阿哥站着一旁,背上背着的箭囊明显少了好几支利箭,那侍卫悚然一惊,冷汗瞬间浸透了衣裳。
倘若五阿哥在这儿出了什么事情,他们这一队的侍卫,万死也难辞其咎,说不得还得牵连家人,好在五阿哥武力高强,单枪匹马就应付了那凶险的老虎。
侍卫暗暗感叹着五阿哥的武力之强,又为自己的性命抹了把冷汗,连忙从马上翻身而下,单膝跪在地上请罪:“臣未能及时赶来,请赐罪。”
跟随而来的那一队侍卫,连忙也随着跪下。
胤祺见着身前跪下的那一地人,挥了挥手,示意几人起来:“皇阿玛令你们守卫,是信任你们的本事,这猎场太大,不知什么时候就有突发事情,你们这几日多多巡查,万不能让这事情再发生第二次。”
为首的侍卫一脸羞愧,拍着胸脯答应,胤祺又冷淡地看了一眼那蒙古贵女,对着侍卫吩咐:“你们来得正好,她受到了惊吓,你们将她护卫出去,寻找父兄。”
侍卫知晓,这是五阿哥给他们将功折罪的机会,飞快地应了,唯恐再晚一点,五阿哥又改变了主意,几人连马都顾不得骑上,一脚深一脚浅地往蒙古贵女那儿走去。
此时胤祺却早已转过身,走到安静站在一旁的黛玉身旁,柔声与她商量着,回去喊个太医把脉的事情。
没多久,胤祺与黛玉的身影便消失在树林之中,再也看不见。
“你过来。”见那老虎已死,那蒙古贵女重又骄横起来,她在侍女的搀扶下骑上了马,头高高扬起,眼角的余光扫过闻声走来的侍卫,手腕突然用力,镶满宝石的马鞭突然挥起来,沉重的马鞭在空中划过,发出簌簌之声,直到侍卫的眼前,才使劲止住。
侍卫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那鞭子,额头上沁出了冷汗。
“告诉我,刚刚走的那人是谁。”
鞭子就戳在侍卫眼前,蒙古贵女脸色阴沉沉的,一言不合便要将鞭子甩上他眼睛的架势,侍卫吓得一激灵,他知晓在贵人面前,他命如草芥,但他家中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他的眼睛绝对不能出事。
更何况,眼前的贵人问的,也不是什么机密之事,即使他不说,再多问几个人便也清楚。
“贵人,”那侍卫磕巴也不打,便将胤祺的身份交代清楚。
大清朝的皇阿哥,那蒙古贵女眼中的异彩更盛,艳丽的嘴角勾起,露出一个妖冶的笑意。
已经回了帐篷,等着太医给黛玉把脉的胤祺,自是不知道已经有人在暗地里打着他的主意,一阵风吹来,将草原上的尘土吹起,胤祺闻着那沙尘的味道,皱了皱鼻子,打了个喷嚏。
“还说我呢,今儿个你才是最该让太医把脉的。”太医已经给黛玉把完了脉,斟酌着开出了方子,比起药丸子,自然是现煎的药效果更好。
知晓了胤祺壮举的太医,听了黛玉的吩咐,也走到了胤祺身前。
胤祺不是第一次亲手射杀猎物,更别提他还上过前线,见过更惨烈百倍的景象,此次射杀老虎,内心并无波澜,但他也不愿拂了黛玉的好意,皱着眉低声与太医说道:“你那儿可有跌打损伤的药膏,拉弓太着急,手臂扯着有点疼。”
从听见马蹄声,到见到老虎,不过就是须臾之间,胤祺电石火光之间搭弓射箭,骤然发力,手上的肌肉隐隐有些拉伤。
太医听闻,连忙从随身带着的药箱里拿出一个小瓷瓶,笑着说道:“这是下臣家的祖传方子,对于跌打损伤最有疗效。”
围猎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跌打损伤之事,随驾的太医早就有了经验,准备了满满一药箱的跌打损伤药。
胤祺客气地谢过太医,等太医走后,才见着黛玉已经红了眼圈。
“妹妹,是哪里难受?我让太医再过来。”胤祺知道黛玉的病症最怕哭,这么些年,他都好生的哄着,生怕黛玉掉一滴眼泪,见着她红了的眼圈,简直觉着天都要塌了,手忙脚乱地安慰起来,全然没有早前运筹帷幄的冷静模样。
黛玉压着快蹦到嗓子眼的心跳,直到这时,回了帐篷,在安全的地方,无尽的后怕才涌上心头,黛玉带着哭腔说到:“那老虎多凶猛,你就这么冲上去了,要是没射中,惹了凶性,可如何是好。”
胤祺沉默了片刻,此时众人都在林子中围猎,帐篷里附近只有侍卫守着,寂静无声,就连外头风吹过绿草的沙沙声都清晰可见,雪雁在下风处搭了个小灶,搭配好的药材放进药罐子里,慢慢地熬着,水轻轻沸腾的声音噗噗地传到两人的耳中。
黛玉的心,在这寂静中被吊得越来越高。
“妹妹,”胤祺斟酌着,与从未亲自猎到猛兽的黛玉耳语道:“能进围场的野兽,都提前被驯过,前一日特特喂了药,也不知那几人是如何激发了那老虎的凶性,被老虎追了这么久。那虎跑到这儿,也是轻弩之末,我也是有把握,才射出那箭的。”
黛玉迟疑地看着胤祺:“那万岁爷猎到的那些老虎,熊,也都是...?”
胤祺默默地点了点头,黛玉神色更加复杂,所以康熙英明神武、文武双全的名声,就是这么传出来的吗。
上一篇:啵嘴咒术能否拯救柯学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