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147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黛玉在他的笔下是能做出“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的奇女子,怎会为了区区男女情爱而心生死志。

  焚稿毁诗帕,泪尽而亡,虽应和了草木还泪之说,但也抹灭了黛玉部份的人格弧光。

  曹雪芹心想:难道是我没把控住小说后期的剧情发展,写崩了?

  【元宵当日,贾府获罪抄家,不久,贾母病死,宝玉参悟仙机。

  宝玉叩别王夫人,与贾兰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考试结束,二人均名在榜上,贾宝玉中第七名,贾兰中第一百三十名。

  贾家众人喜极而泣,盼宝玉归来之时,却得知宝玉选择出家的噩耗。】

  背景音乐响起警幻仙子排演的《红楼梦》,只听女子咿呀唱道: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1]!

  曲子声韵凄惋,让人听罢极为难受。

  再见歌词对照

  的背景人物,读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们恍然,书里犹如香花美丽的女子们命运一早就定好了,她们终将枯萎,走向毁灭。

  有感性之人不禁抽泣起来,为十二金钗悲剧的结局哀悼。

  曹雪芹一拍桌,终于察觉哪里不对头。

  他说呢!

  贾宝玉怎么会去考科举?

  前面他通篇都在暗喻宝玉反科举的叛逆精神,结果贾宝玉从太虚幻境出来第一件事是去考科举?

  太莫名其妙了吧!

  曹雪芹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甚至想请问天女,未来的自己是不是喝多了酒智商下降,否则怎么解释红楼梦后面的离谱剧情。

  天音道:【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写爱情的小说有很多,但在《红楼梦》出世以前,还没有一部作品把封建社会下爱情悲剧的根源揭露得如此深刻,《红楼梦》通过大观园少女们凄惨的命运,撕开了那一层看似温情实则吃人的面皮。

  曹雪芹打破以往人情小说传统的写作方法,写出了这本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

  不读红楼梦,不知封建之殇。

  它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

  只可惜曹雪芹四十八岁早逝,死前只留下了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手稿。后四十回由清代文学家程伟元与他的好友高鹗编辑补充。

  人们至今无缘得见红楼梦真正的结局。】

  宴明婉放出了人民出版社的《红楼梦》扉页,只见书封上赫然写着两行字:第一行,曹雪芹著,第二行,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清朝。

  程伟元受宠若惊,没想到他一个《红楼梦》的抄本整理者,也能随曹公一起登上作者栏目。

  未读到小说结局的遗憾,让他花了多年时间搜集红楼梦后续散落的部分,怂恿好友高鹗一起帮他编辑,工作量十分庞大,所幸最后整理出了完整的红楼梦,没让这部作品明珠蒙尘。

  程伟元是曹雪芹的忠实粉丝,粉丝能与偶像一起在文学史上留名,并肩在同部作品上,是怎样的幸运可言?

  他简直高兴坏了。

  “....在下狗尾续貂了。”程伟元羞涩道。

  同样为爱发电的高鹗配得感很高,他扬起下巴:“悟得光明自在禅!呵呵,曹公该感谢我二人才是。”

  程伟元打趣他:“当初是谁说此书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高鹗一时尴尬,燥红了脸:“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怎么记不得了?”

  嘴上硬着,心里却有些庆幸自己几年前应允了好友请求,否则后世《红楼梦》小说的书页上就不会有他的名字了。

  天幕之下,其他时空的小说家们眼珠子险些瞪出来,有没有搞错,这都能行?

  补写还带留名的!

  他们要不也去找本没写完的名作,来一番续写,像程高二人一样捡个漏.....

  雍正年间。

  曹雪芹眸光柔软了一点,原来是续写啊,几分钟前的自我怀疑抛到脑后,取而代之对程伟元与高鹗的感激。

  感谢两位后辈帮他保全了红楼梦。

  不过....

  曹雪芹默默拿起手稿,这次就不麻烦后辈了,他会活着把剩下的四十回合写完的。

  【曹雪芹看出封建势力对人性的摧残,在红楼梦里对中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正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像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塑造贾宝玉这位贵族叛逆者.....种种行径,虽然反思得较为彻底,但看得出来他并未找到新方向。

  像是冰层下的游鱼,无法捕捉天际的太阳。】

  曹雪芹愣住,下意识看向天幕,眼眸失神。

  新方向?

  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文化结构,还可能有其它更好的发展路径吗?

  一望无际的海浪,慢慢浮现出一轮金色的艳阳,光辉耀眼得刺目,曹雪芹眯着眼睛,看清了天幕上的文字。

  “世界....近代....文明史?”

第108章 正文完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响……

  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响起。

  春秋、战国、秦朝、汉朝、魏晋、唐朝、宋朝....各时空人们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伴随着枪声,他们看到一群蚂蚁般渺小的黑色人影向太阳张开双臂。

  “赞美太阳!”

  【公元17-18世纪,启蒙运动。】

  理想时代,理性之光驱散愚昧黑暗。

  一位位哲学家的面孔划过天际,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康德:“人生来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法律应当体现理性,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洛克:“我的茅草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百姓听着欧洲哲学家的呐喊,感到震惊而荒谬。

  “人生来....自由平等?”

  ——这句话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不亚于现代人类首次发现恐龙化石。

  法家们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法律当限制专制,不为君主服务,而是保护平民的利益?”

  但他们的法律是在尊君的前提下诞生的啊!

  君权凌驾万物,立法为君,法为君操,术为君执。

  自古以来,法家的法就是为帝王卖命,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而现在,却有一群姓名凌驾于时代上的智慧之士告诉他们,法学家要防止上位者滥用权力,要以权力制约权力。

  “《论法的精神》.....”

  商鞅注视着天上那篇孟德斯鸠为作者的法学巨著,捏紧手里的《商君书》,沉默了下来。

  【公元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序幕。】

  【公元1776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公元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厂,近代工业制度诞生。】

  永乐年间。

  “纺纱机,蒸汽机,水力工厂.....”朱棣深呼吸,右手都在小幅度地颤栗,他之前就听宴明婉说过工业革命,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工业化的城市。

  无数巨柱飘散出黑色烟灰,将天空染成墨色,城市宛如一只森冷的钢铁巨兽,飞速壮大,碾碎一切阻力。

  【公元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点燃全球革命之火。】

  成千上万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如怒涛涌进监狱。

  见那些疯狂的西方民众们将巴士底狱的管理者拖出来殴打,用刀乱刺至死,不少昏君两股战战,面色煞白得几乎昏死过去。

  许多明君也失了神,他们注视着被巴黎人民用炮弹轰开的巴士底狱围墙,神色流露出些许复杂。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轰!

  英国远征军抵达海面,清朝被大炮轰开国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乾清宫内,乾隆老脸一红,面皮火辣辣地疼。

  毕竟宴明婉口中“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西方数百年的君主是他。

  乾隆恼羞成怒,想骂脏话,话涌到喉咙又怂了,只得咽下几欲吐血的心情,忍着怒意继续观看。

  【公元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至此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卡尔马克思在书末庄严地宣告:“让统治阶级在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而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天幕话音落下,犹如惊雷炸响,无数人失声。

  震惊、惊惶、恐惧、怨愤、向往、喜悦.....各种情绪翻涌在人们的心口,他们的世界观受到冲击,大脑像被人握着刀钳暴力撬开。

  很多人并不能理解马克思的言语,但已然从他的文字里窥见了足以粉碎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