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3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杜甫说:“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霍将军的神勇千古流传,英年早逝但雄姿不减。”

  朱元璋:“哈哈!俺的才能天下人有目众睹,鄱阳湖打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可谓用兵如神也,盘点怎能漏得了俺。”

  【第一位兵家代表,他的军事思想享誉中外,在世界军事史上有着极高地位,作品《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世界古代1部 兵书“。

  唐代司马贞曾说:孙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斩,良将得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些都是书中让后人耳熟能详的兵家谋略。】

  宏文馆,司马贞受宠若惊地抬头,天女刚刚点了他的名字?

  他的确说过这句话,并记载在了自己撰写的《史记索隐》里,没想到能流传到遥远的后代为世人所知。

  【此人便是兵家至圣,孙武。

  说起来,这一位可是典型的书红人不红的代表人物。

  提起他的《孙子兵法》,十个人有九个恍然大悟,可提起兵书的作者,许多人就一头雾水了,甚至以为作者就叫做孙子。】

  孙武失笑。

  他起初写兵书的想法就是想将自己一生行军打仗的经验记录下来,给后代子孙做些参考。

  后人不知他姓名,熟知他的作品,对他来说已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达到了他写书的目的。

  嗯,孙子是他,孙武也是他,没什么分别。

  【孙武出生于春秋时期,乃齐国乐安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有名的武将,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他很早就接触到了兵法。

  当时诸侯争霸,各国战乱不断,王侯们渴求贤才。

  孙武有个好友,名叫伍子胥,非常欣赏孙武的才华,常常向老板吴王安利他:“若民公得此人才,定将如虎添翼!”

  通过伍子胥锲而不舍的七次推荐,吴王终于答应见孙武一面。】

  天幕上打出了大大的“基友”二字,标着伍子胥姓名的动画小人笑眯眯看着孙武,保证自己一定会把他引荐给上司。

  “何谓基友?”

  年轻的伍子胥眼神疑惑,不理解上面的新奇词汇,不过想到自己跟孙武的友情天下人皆知,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好友那么厉害的才能,不施展可惜了,莫说七次,就算几十次推荐也使得!

  耳朵都快被属下念出茧子的吴王:“......”

  【于是孙武面见吴王,并向他呈上了《孙子兵法》的初稿,吴王一见,立即惊为天人!

  他坚信孙武是能帮自己成就霸业的人才,不久,吴王便封孙武为上将军,担任吴国的最高统帅。

  吴国当时想打楚国,但楚国有盟友桐国,两国难舍难分,叫吴国难以突破。

  孙武说:大王别急,瞧我的。

  然后使出了一招挑拨离间,迅速破坏两国外交关系,让楚国失去了桐国助力。

  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伐交”。

  接着,孙武运用长途奔袭灵活机动的战法,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击败楚军。

  楚军以为吴师会走水路,于是在汉水设防,没想到孙武攻其不备,弃船从陆路袭击楚国的腹地,最后在柏举用三万兵力大破二十万楚军,成就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皇帝们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亲自率军打过仗的几位。

  李世民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孙将军大才也。”

  李渊闭嘴不吭声,和他讨论兵法,可难为他了。

  他的龙椅基本都由这个二儿子打下来的,自个儿总共也没上过几回战场,唐朝初定后,周围那些叛乱势力难啃的骨头,也是由李世民与他的部下解决。

  莫说李世民觉得他偏心,李渊自己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有亿点点心虚。

  天女说道:【孙子认为征服敌人的最佳策略是政治谋略,其次是外交手段,最后才是武力,他认为不战而胜最为理想,因为战争代价高昂,能避免则避免。

  这种策略到了今天仍然行之有效。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战场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文化、舆论、信息网络、经济贸易等手段难以预测,或许一夕之间,你眼中的庞然大物便从内部被消融瓦解。】

  此话一出,许多人不解其意,二十一世纪,指的是后世的朝廷吧,天女的意思是后世的朝廷不打仗了?

  可不打仗,不用兵,怎么解决叛军,怎么维护统治啊。

  嬴政作为帝王,听了这话,莫名心生战栗,像是触碰到一面无法描述的墙。

  墙后的世界让他恐惧而兴奋。

  文化.....

  他为什么想打压那些儒生,还不是他们总是用些似是而非的话煽动平民,反对他的政令。

  把他们的话语权压下去,才能消除六朝遗民的反秦思想,开创新局。

  但听天女的意思,这种做法实为一把双刃剑,一个用不慎,就会反过来刺伤自己。

  嬴政目不转睛地看着天幕,听到传至耳畔的女音说:【孙武五十多岁时,好友伍子胥被新吴王夫差杀害,他心灰意冷不再为吴国效力,归隐山林。

  期间,孙武继续潜心研究兵法,写出了更完善的《孙子兵法》。

  直到今天,《孙子兵法》仍是最著名的兵书圣典,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各地,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教材。

  书中的某些句子更是被广大群众玩出了花样,一句“不若则避之”成为了无数人的人生格言。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打不过,我就溜~】

  “噗!”不少人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某些人失笑之余,细细琢磨这番话却觉得有道理: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在,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伍子胥深以为然,迅速收拾好包袱便准备带上好友跑路。

  诸侯王那么多,老子又不缺你一个效忠。

  战国人没什么从一而终的忠君观念,文臣武将跳槽换东家常有的事。

  伍子胥本就是在家人被楚王所杀后,离开楚国投奔的吴国,跟着前任吴王打败了楚王,将楚平王开棺鞭尸,如今再跳一遍,内心毫无压力。

  再说了,勾践那事就给吴国埋下了一个天大的隐患,他伍子胥还不想帮新吴王收拾烂摊子呢!

第3章 兵家篇2

  战国杀神,史称人屠……

  天音话语一转,道:【此外,孙子的后代孙膑同样因作品为后人所熟知,其代表作有《孙膑兵法》。

  说到孙膑,可能有不少人听过关于他的历史小典故,田忌赛马。

  孙膑曾被同窗庞涓嫉妒才能,捏造罪名挖去了他的膝盖骨,在其脸上刺字,想将他埋没于世不为人所知,可孙膑后来依旧靠着才能绝地翻身,在马陵之战中完成对庞涓的复仇,逼其自刎而死。

  可谓是完美复仇的典范了!】

  齐国的使者听到天幕传来的声音,吓了一大跳,不敢置信地扭头看向马车上只剩一口气的男人。

  “伯灵,她、天女是在说你?”

  “约莫是吧。”

  孙膑扯了下嘴角,知晓自己复仇成功,脸上的刺痕都没那么疼了,不过,

  他说:“我们该加速了,庞涓既然知道了他的下场,定然不会轻易放我离开。”

  齐国使者被提醒,想到魏国的追兵就在后头,一个激灵,连忙催促马夫加快速度。

  不久,马车赶到齐国,齐威王竟然亲自出来接见孙膑。

  得到被仙人认可的人才,齐威王大喜:“拜见先生,从今日起,您便是我的老师了!”

  他搀扶起行动不便的孙膑,将他扶到有帐篷的木车上。

  同样被天幕点名的田忌站在一旁,好奇的望着眼前落魄但不掩清俊的男子,听天女话里的意思,自己和对方未来会产生不小交集?

  田忌赛马,难道他将来会和他玩赛马不成?

  瞅着孙膑的下身,田忌又觉得不太可能。

  他咋会欺负一个残疾人。

  孙膑瞥了田忌一眼,心道,齐国的主将.......看着不是个聪明的。

  也好,有利于他掌控。

  另一时空,隐居于姑苏的孙武,听到自己被后人奉为兵圣,修订的兵法著作得到那般高的赞誉,心下受宠若惊。

  再听到后代悲惨的境遇,孙武脸上的笑僵住了,呃.....或许他该再完善一下兵书中关于躲避的部分。

  “少则逃之,不若则避之。”

  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退却或撤退,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啊。

  第一次直播就这样顺利的结束了,留下一句“后日再见”,宴明婉切断了在各时空的视频投影。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系统显示她收到来自各个朝代的供奉物:大米、鸭肉、香料、发簪、红玉髓......

  时间这么短,当然不可能是王朝统治者组织的,那就是民间百姓自发的行为,比如随手找个木雕或泥石,按照心中的想象刻上她的模样,再放上他们准备好的东西,这个供奉行为就完成了。

  0724到底怎么把各朝代的物品收走的,宴明婉不清楚,对方也不肯告诉她原理。

  宴明婉让系统把百姓送的东西都原封不动送还回去,古代生产力低下,平民能拿出最珍贵的物品无非就是钱财与食物,她不可能要。

  华夏没有无用的神仙,一个人送东西,心中必然有所求,她又不是真的神明,平白让人家空欢喜一场。

  宴明婉:“除了各朝帝王送上的东西,其余人你只许收取他们捐献的文物。”

  0724不明白:“宿主你很奇怪,其它宿主一般会借这个机会大肆敛财。”

  宴明婉:“有得必有失,我承担了那么多期望,却不完成他们的心愿,有损我的功德。”

  0724:“....宿主请相信科学。”

  宴明婉呵呵哒:“你的存在就表示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0724默默将那些东西退了回去,虽然不明白自己为啥要乖乖听宿主的话,但直觉私吞了它会遭殃。

  它说:“还没有人上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