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爱冰萄
邓禹恍恍惚惚,文治武功,样样出色,这样英明的女君出自他的后代,莫不是祖坟冒了青烟!
当年邓禹追随刘秀,刘秀问他为什么想追随他。
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
结果他的孙女直接把他的心愿连着带他主公的心愿一起完成了!
邓禹决定,回头他立马就把全洛阳最好的老师请来家里,为家中的小辈们开蒙。
孙女还没出生?没关系,教育先从她的父母抓起,绝不能拖了他家未来女君的后腿。
就在这时,邓禹感到背后传来的异样,扭头看去,刘秀正用一种神奇的目光看着他。
邓禹:“......”
他有点摸不准刘秀的意思,陛下会不会觉得孙女作为外戚,干政太过了?
第58章 墨家与发明篇6三圣同朝,日月生辉……
刘秀在想,邓绥的性格与行事作风,简直像照着他心中的太子模版长出来的,怎么就成了他的重孙媳呢?
不过好在重孙媳也是他刘家的儿媳,无论如何都是烂在他刘家锅里的肉。
“届时将军你的孙女出生,办满月酒一定要请朕过去瞧瞧。”
邓禹迭声应好:“应该的,应该的,一定给陛下您发请帖。”
眼前这位可是孙女最大的学习对象,有刘秀保证,这一世的邓绥才能平安长大。
邓禹是读书人,读书人最明白他们斗起来能有多狠。用屁股想也知道,读书人,尤其是当了官的读书人,哪里会愿意看见国家出现个不知所谓的女君。
享受惯了独属于他们的权力蛋糕,分出去跟要了他们的命差不多。
“兴灭国,继绝世。”
刘邦念着这句汉朝子民给予邓绥的评价,心里有点酸,还有点小嫉妒。
他也是匡扶乱世,救百姓于水火中的起义天子,怎么百姓给他的评价就没这么好听。
余光见吕雉沉默,刘邦这一小股嫉妒很快变成了幸灾乐祸。
嘿,死婆娘的好胜心与他如出一辙,肯定比他还不好受。
吕雉眼角微垂,凭心而论,她无法做到像邓绥这种地步。
人心向服.....呵,刘邦一日不死,天下人心便一日不属她。
即使刘邦死了,有他做对比,她想要摆脱他的政治影响力,让朝中力量如臂指使,也没那么轻易。
遥远的武周时空,武则天也沉默了,她内政处理得不错,但在巩固与开拓疆土上面比起邓绥差了许多。
北部突厥频繁出兵侵扰国家,她被内部纷扰烦忧,难以腾出手来打击反叛势力。
武则天自语道:“看来收复州境一事,必须尽早提上日程了。”
永元十四年。
汉和帝刘肇愕然的转向邓绥。
以为妻子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打理后宫,作为命妇接见大臣,样样令人称惠,没人告诉他,对方掌权以后还会变成一位权后呀,难道她在他面前的恭顺模样都是装的?
见邓绥无辜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的表情,汉和帝沉声道:“皇后,你可知错。”
“臣妾何错之有,”邓绥委屈说:“您的长子患有痼疾无法继承大统,臣妾便迎立了您其它的儿子即位,那位刘隆不满半岁,若非如此,臣妾怎会逼不得已临朝称制,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守好陛下您留下的江山。”
“臣妾自认矜矜业业,从未做过对不起陛下的事,您一句话就想将臣妾打成牝鸡司晨之辈,是何道理?”邓绥捂住脸颊,美目心碎,泪水瞬间如珠链滑落,看得汉和帝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见女子就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汉和帝颇感头大:“好了好了。”
他不就说了一句话吗,皇后何至于反应这么大。
“皇帝幼冲,你承统鸿业,权佐助他听政,但你记住,这江山乃朕与刘家列祖列宗打下来的基业,将来是要还给刘家的。”
邓绥抹泪,微笑道:“陛下说的臣妾自然明白,臣妾只是代行皇权。”
汉和帝觉得也是,邓绥以女君之名代行帝王权柄,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女子此生能够到的巅峰,哪还有再进一步的说法,总不可能谋朝篡位吧。
此时的汉和帝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后世有一个女人敢冒天下大不韪,背负可能遭到的万世唾骂,染指帝王尊号。
将自己的名字永远覆盖在原属于男性的位置上。
深深烙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讥笑他们。
政治家是最好的演技派。
邓绥无师自通,看着丈夫心软下来的眼神,嘴角的笑意不达眼底。
她眼睛看向天际,像是在看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心里默念:
“我看见了。”
“我,会比你做的更优秀。”
【张衡执掌太史令,在邓绥的大力支持下,进入了个人科学探索的黄金时期。
元初四年,张衡发明浑天仪,撰写多部著作与天文、星历、术算相关的著作:被誉为中国首部系统阐述天文学理论的作品《灵宪》,探讨数学问题的文章《算
罔论》,《地形图》《漏水转浑天仪注》.....
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使张衡在古代科学领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老年张衡轻捋胡须,目光穿透天幕,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女君尚还在世时的日子。
那是他事业生涯里最快乐的日子,意气风发,不用忧虑官场斗争,一切都有强大的后盾为他解决一切,他只要专心搞技术发明就行了。
张衡叹息,世事变迁,当初的同僚们一个接一个离开,见前途无望,辞官回乡。
他挣扎在这里,也不知心中还在期待什么。
“啪嗒。”清脆的珠玉碰撞声,转为女子指间的墨笔,落在粗糙的麻纸上。
【追求美与财富,乃人类的本能。世间女子大多爱美,邓绥却不爱珠玉,独好纸墨。
成为皇后以后,邓绥下令禁止各郡国进贡奢靡之物,每年只需进献纸墨,积攒了大量研究材料,为中常侍蔡伦造纸提供了物质条件。
元兴元年,蔡伦经过数年试验,终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发明出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原料制造而成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张适合书写,原料易取,很快普及全国乃至于世界范围,被誉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纸”。
蔡伦因造纸的功劳被邓绥封侯,故后人称该纸为“蔡侯纸”。
蔡侯纸入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蔡伦本人也得到了“纸圣”的美誉。】
天幕下,有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快反应过来,他们留意到中常侍这一官职名字。
西汉至东汉以来,此官职往往由宦官专任。
太监,即是奴才。
为奴为婢,身家性命都在上位者一念中的奴才,居然也能名流千古?
习惯了卑躬屈膝,直不起腰的太监与宫女们,忍不住偷偷抬眼,看向了天幕中的蔡伦。
“一定是假的,假的,一个无根之人,怎么有资格称圣人。”一些民间的读书人不高兴道。
宦官作为皇家的奴才兼爪牙,在士林中的名声早就黑成了炭。
皇帝一有昏庸迹象,读书人就要骂一句奸臣误国。
奸臣来自哪里?自然是离皇帝最近的后宫!
不然难道还是他们这些读圣贤书出身的好官吗?
众人自诩清高,德智双全,无法接受他们还不过一个宦官的事实。
蔡伦也不敢相信。他是因造纸的功劳得太后看中,但从来没想过这小小的纸张能令他的名声流传下去。
史书上从来不会记录太监的名字,万一记载,甚至本人都要惊恐,因为指定不是啥好事。
比如竖刁,坑死了齐桓公。
比如赵高,篡改遗诏,指鹿为马。
桩桩件件,每一件都在谩骂太监仗着上位者的宠信贪欲无度,陷害忠良。
蔡伦出生于宦官世家,没得选。
纵使富有才学,他也从来不敢妄想不属于他的东西,只想仰仗贵人鼻息,活得不错就够了。
每至假期闭门谢客,闷头研究木纸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或许很胆小,很可笑。
而今,过去的所为有了回报。喜悦如潮水般涌来,蔡伦浑身轻盈,嘴角情不自禁咧开。
底下的小宦官们上前贺喜:“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起来吧。”蔡伦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用行礼,他看着一张张略显稚嫩,却已熟练做出谄媚姿态的面孔。
模糊的想,或许他该不负圣名,做些清流人士会做的好事。
“你们要感谢太后,日后多响应她的政令。”蔡伦叮嘱道:“好好学习天幕里讲的科技,说不定有朝一日啊,你们也能像我一样,立下功劳,留名史册。”
小宦官们眼睛一亮,大声道:“多谢大人教诲,小的明白!”
【永初四年,邓绥注意到流传东汉的五经传记中存在许多文字错误,为了纠正这些问题,她邀请专业对口的人士,即当时著名的经学家许慎来校正文字,这项工作推动了世界上1部 字典问世——
《说文解字》。
此书由许慎编纂而成,以小篆为主要字体,收录了秦国使用的籀文以及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使用的古文,是中国最早最权威的分析字形、考究字原的字典。
《说文解字》对现代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形音义和文字发展的历史贡献极大,人们后来把对许慎和《说文解字》的研究称之为许学。
许慎因《说文解字》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字圣。
科圣张衡、纸圣蔡伦、字圣许慎同时在朝为官,为邓绥所用。
三圣同朝,日月生辉。
北宋苏辙称之为“和熹盛东汉”。】
三个太阳于天空缓缓升起,拱绕中心的银月。
太阳热烈,月亮清冷。
这一刻却奇异的和谐,不分彼此的照亮世间。
观看天幕的画师们看见这幅震撼人心的美丽景象,赶紧用笔记录下来。
上一篇:脸盲在木叶和暗部谈恋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