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见江南
黄信行事向来以秦明为准,师父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当场就与众人打了招呼。其实要不是中间出了纰漏,他与花荣的计策倒也还好,由花荣进去探听,黄信带着一帮武艺不错的在寨子外面接应,倘若顺利,直接将秦明捞出来不成问题,谁知……
“不过你是上哪儿找得那么多江湖人,知府相公送来的?”秦明好奇道。
“他?狗官不跟着添乱就不错了。”黄信怒骂一句,接着将自己这两天受到的冷落说了出来,“是师娘,在得知你失踪后急得团团转,卖了自己几样嫁妆凑了些钱在城里招募的。”
秦明听罢心中百转千回,也不知是为上官冷漠愤怒还是为妻子深情感动,最后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赵淳楣在此期间并未趁机落井下石,之前就说了她并不爱做赚人上山那档子事。等对方冷静些,自动将话题转到花荣身上,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询问可知对方喜欢什么东西,以后也可送些礼物过去。
“暂时还是别了,花知寨心情不好,”秦明苦笑,“他这段时间也是够不顺的,未婚妻子生生退了婚约。其实我知道点儿内幕,不过是因为人家爹娘觉得乡下地方太乱,担心跟着他日后吃苦,便将女儿嫁到京城去了。”
“原本这也没什么,好女百家求,散就散了。可也许是因为他平日得罪人太多,以致被编排女方是因为被人搭救移情,生生给扣上了绿帽子,弄得江湖人都对他指指点点的,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这也太倒霉了。”
赵淳楣听到这里,尴尬地笑了两声,“是啊,是挺倒霉的……”
第30章
秦明脚刚能动,便张罗着离开二龙山,他一个大宋军官,总混在匪窝里总不是个事儿,况且再不走,秦明担心手下这些在寨子里吃饱喝足的士兵们全叛变了。不过即便如此,最后跟着他的也只剩一半,余下的两百多都决定留在二龙山。
他们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二龙山人手不足的压力,并且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败军无论洗澡剃头还是跑操,完全没有怨言,甚至比原寨众更加积极。后世心理学给这种现象起名“皈依者狂热”,并给出了诸多解释。
赵淳楣个学理工的,也不懂这么多,来了便一视同仁,并决定观察两个月,假如表现好就让这些人也把家人接上来,总之山寨越热闹越好。
与此同时,犹豫再三后,她还是给清风寨的花荣寄了道歉信。虽说被退婚什么的跟自己没啥关系,但回想之前说的一些话也够扎心窝子的,再加上出言骗了对方,花荣毕竟是个高手,又同属青州界面,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是不要闹得太僵……
赵淳楣想得挺好,不光写信还送了些礼物,结果最后都被花荣退了回来,不过她也不在意,每隔几天接续送,迟早磨到对方没脾气。
除了这些小事儿,赵淳楣此时还面临另一个非常棘手的I问题——秋收的时间到了。
青州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总体上多山,能耕种的天地不是很多,主要是收城里以及过往商户的钱。不过嘛,再不济好歹是坐落在齐鲁大地上,这里自古就是农耕发达地区,天灾相对较少,百姓们不仅种田技艺高超,对土地的情感也很深。所以哪怕是二龙山这样偏僻的地方,周围开垦出的田地也有一些。
赵淳楣特意在秋收开始前清点了下山上库存,因为多来了几百人,现在的食物虽然能熬过冬天,但来年开春还是要想办法,如此的话这个秋收对于二龙山而言至关重要。
二龙山才刚打赢了官府,此时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这一仗不光收获了物资,还彻底在江湖上打出了名头。毕竟这年头落草的人有许多,但真敢跟着朝廷拼刺刀最后还大获全胜的却也没几个。所以现如今,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他们,想看看赵淳楣这个当债主的下一步要做什么。
是扩大地盘?广招好汉?亦或者……拿下州府?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预料,二龙山打完这一仗后便继续关门不出,只自己在山寨内忙活,甚至还派人跟官府谈判去了!
说是谈判也不准确,确切地说,是交税。
宋代田赋主要实行两税法,分夏、秋两次缴纳,夏税六月开征,税额以钱计,秋税十月开征,税额以米计。虽然有规定的品种,但是官府可以根据当地需要来变换征收物件,此之所谓“折变”。
折变本意是让当地能够更加灵活地征税,但落实下去就成为了官府利用物价波动搜括
民财的一种手段。就比如羊肉最早的时候八十文一斤,收税要求每户上交五斤羊肉,后来肉价上涨,变成一百二十文一斤,依旧让上交五斤肉。长此以往,百姓自然不堪重负。
按理说二龙山跟青州州府已经撕破脸,按照正常的土匪流程应该走上打土豪收小弟的道路,结果现在赵淳楣却提出要帮着二龙山附近两个村子的所有村民交田税,不过那什么折变在他们这儿自然不算数,二龙山交税只交银钱。
知府慕容彦达收到消息后简直惊呆了,再三询问没出差错连忙点头应下,并且十分殷勤的与赵淳楣拉关系。
是了,一个知府,要跟贼首攀交情,听起来十分荒谬,但慕容彦达也是没办法。青州战无不胜的将军秦明翻车了,像二龙山这么小的山头,朝廷也不可能派大军过来,自己手下无人,万一对方真想进城,怕是根本抵抗不住。
想到这里,慕容彦达不由埋怨起秦明,觉得要不是他没本事打不赢贼寇,自己也不必如此卑躬屈膝,自此之后对其严声厉色,没有半点好态度。
且不说秦明如何,赵淳楣这边帮四周农户交了税,便开始名正言顺地收粮。二龙山不光态度温和,还表示要是有多余的也完全可以送上来,他们按市场价格收购。
往年农户们除了交田税,还有些支移和脚钱,也就是运费之类的,杂七杂八算下来又是一大笔,现在不光税少了,还不用受商户小吏层层剥削,哪怕是穷苦一些的人家都觉得生活有了奔头,最起码能过上个好年。
……
费太公最近过得很不好。
作为浊水村最大的富户,他平日虽说有些吝啬,但为人还算和善,并未像隔壁的李太公那样为祸乡里,也正因为这点浊水村的村民过得比旁边清泉村好好上一些。
作为紧邻着土匪窝的村庄,费太公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自打几年前邓龙落了草,他几乎第一时间便送上贺礼,同时逢年过节也从未缺席。邓龙是个眼皮子浅的,只要自己有钱就不在乎旁的,费太公的家产也得以保全。
然而今年夏天,二龙山易了主,费太公送的东西被退回来后,他顿时觉得不妙。
果然,没些日子就听闻李太公一家被劫,李老头与大儿子被杀,剩下的亲眷也纷纷搬离。
费太公当晚吓得头发都白了一片,连忙打算出售房屋田地,全家搬到城内生活。
对此小儿子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表示自己有朋友在清泉村,得知二龙山上的好汉非但没有滥杀无辜,反而给百姓分发粮食,自己家又没伤天害理,怕些什么!
“哎呦!没脑子的东西!”费太公气得直拍大。腿,“那些穷鬼肚子里刮不出二两荤油,当然放过他们,咱们是什么人家!你以为人人都像你那么傻啊!”
然而小儿子却铁了心要不走,费太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办法只能跟着留下,同时疯狂加固自家庄园。
果然,跟他预料的一样,那二龙山就不是个省心的。打赢了官府之后,马上就搞什么代收田税。当一个个梳着青皮头,模样凶神恶煞的青年来到村里,村民们吓得噤若寒蝉。
费太公特意让小儿子出面与这帮人交涉,目的就是希望能让其意识到,山贼到底又多可怕。然而结果却令人惊掉下巴,二龙山的贼寇虽然长相凶恶,说起话来却极为文气,态度也非常温和。在收粮过程中,不光没有缺斤少两,甚至连搬运工作都不用百姓出力。
不光如此,在收完粮食后,这些人还带来了个好消息。从今以后,二龙山免费为清泉村浊水村提供猪苗,等他们养大后按市价收购,同时村里要是有什么特产,二龙山也全都包圆了。
一头猪出栏时间少说也要六七个月,放在曾经农户自己都吃不饱,能腾出功夫养的其实不多。但今年手上有些闲钱,还不用自己买猪崽,里里外外算下来几乎是纯赚,于是不少人都心动了。
费太公躲在后面盘算,他家大,地方多,要是真养上个几十头利润那是相当可观了,但老头儿始终不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于是壮着胆子开口道:“大王们这么做生意,不怕亏钱吗?”
负责记录的山贼看了他一眼,笑道:“这才能亏几个钱,二龙山身份特殊,每日去城里选购反倒更麻烦。再者我们寨主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照拂也是应该的,等这个冬天过去,开春咱还给大家包种子哩!”
这话说得极为妥帖,再加上二龙山打从“改朝换代”,确实一次都没为难过他们,百姓便相信了,左右东西都是旁人发,自己也亏不了几个钱,于是纷纷上前报名。
费太公狐疑地领了十头,回去后还是不放心,让大儿子来回检查猪崽是不是被作手脚了。
费大郎有些无语,但又拗不过老爹,将小猪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方才得以休息。
“懂个甚,这都是你爹活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费太公哼哼唧唧表达不满,“我看就是最近被你弟弟念叨多了,脑子也跟着不清醒了!去,把那臭小子叫过来,明天我打算送他去府里念书,别整天在家闲逛。”
费大郎听命去找弟弟,然而没一会儿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不好了爹!小弟他留信,说跟着二龙山那帮人当好汉去了!”
费太公:“!!!”
……
事实上,这段时间与费小郎一般主动上山的人有许多,大部分都是些活不下去的平头百姓,也有不少江湖人,毕竟二龙山名声大了,都想来此安身。
对于老百姓,只要是性子身世没什么问题的,赵淳楣都做主留了下来,不过江湖人嘛……这个时候来基本都是想要跟着二龙山搞事,赵淳楣担心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被打乱,所以基本都拒绝了。
伴随着最后一间房屋建好,二龙山的过冬准备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这期间虽说一直有新人加入,但山寨里所有人都很平静。毕竟大家可是看着那一袋袋的粮食被搬进仓库,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心安的了。
赵淳楣每天虽然忙碌,但过得也算充实。打从上山之后的布局有了效果,当真有胆子大的商户开始从附近经过,不仅这样,之前放走的吕方还介绍了几位商人来推销商品,分发给村民的猪苗就是从这儿得的。
二龙山做生意厚道,附近也安全,等这波口碑打出去相信周围一定会越来越热闹。
赵淳楣对此比较满意,结果太平日子没过几天,二龙山就收到了好几封求救信。
当晚,寨中话事人齐聚,对着送信的人投向疑惑的目光。
“你说,你从梁山来的?”
第31章
二龙山与梁山,可以说井水不犯河水。要说朋友吧,肯定不是,毕竟当时赵淳楣与他们分别时闹得挺不愉快的。但要说敌人吧,也说不上,大家都是道上混的,想要在官府眼皮底下讨生活而已。况且赵淳楣于梁山高层还有恩,得知她在青州定下后,逢年过节林冲夫妇还经常送些礼物来。
不过嘛,也仅限于此了,赵淳楣虽然不是个小气的人,但被人那般算计终究是不舒服,晁盖等估计心中也有数,所以即便青州离济州很近,双方也一直没什么来往。
结果现在竟然派人送信来了,怎能不让人吃惊。
抱着好奇的心里,赵淳楣打开信件,大致浏览一番后,面上闪过一丝玩味的神情,见此周围人忙问发生什么了。
“花荣花将军被抓起来了,晁盖托我们前去营救。”赵淳楣平静地撂下一句,接着与送信使者问,“既然你们都知晓,怎么梁山自己不派人来呢。”
信使哭着一张脸,小心翼翼道:“回禀赵寨主,晁寨主自然也是想,但无奈最近几个月梁山刚劫掠了送秋粮的官府与来往的商户,现在济州风声太紧,想要派出大队人马实在困难,所以……”
接着又补充
道:“俺们吴首领说了,这只是个请求,赵寨主就算不答应也不要紧,梁山另想别的法子就是。”
赵淳楣冷笑,怕是今日她但凡拒绝,那过两天江湖上就会传出二龙山对好汉见死不救的风言风语。
其他人倒是没想那么多,只不过对于花荣,大家几月前才匆匆打了个照面,双方也没什么好话,对于是否要冒险去救人,一时间有些踌躇。
看着底下默不作声的人群,赵淳楣看着手里的信,低头陷入沉思……
与此同时,作为当事人的花荣正被关在大牢里,与其一起的还有个身量中等的黑面中年男子。眼见二人马上就要被移交到青州府,到时候怕是好不了,男子不由长叹一声,有些惭愧道:“花兄弟,是我宋公明连累你了。”
是了,此人正是《水浒传》中第一男主,绰号“及时雨”的宋公明。
他本是郓城县的小吏押司,主要处理一些县里的文书工作,因宋家是当地的大财主,宋江本人身家颇丰,平日最爱结交江湖好汉,乐善好施,以致虽不是江湖人却在江湖上很有名气。
晁盖一行人号称“智取生辰纲”,实际上几天就露出马脚,多亏了宋江通风报信方才逃过一劫,不过宋江此行径也被他养的外室阎婆惜发现,并以此勒索钱财。争执下,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便逃到外地,希望等皇帝大赦天下再回去。
他本是想投奔好友花荣,然而在路过清风山之时却被山贼燕顺王英等人劫掠。不过等亮明身份后几人便称兄道弟起来,宋江在那里还救了同被虏来的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妻子。 :
然而那妇人却恩将仇报,待回去之后无意中在街上看见宋江立刻让人将他抓起,同时还诬陷花荣与山贼一伙相勾结。
之前也说过,刘高与花荣,一文一武本就不和,再加上刘高为非作歹,经常坑害当地百姓,作为副手的花荣一直看不惯,两人经常闹矛盾。
这次听了妻子的话,连一秒钟犹豫都没有,立刻设计将两人抓起来。
是了,若按官位,虽然文在武前,他比花荣有话事权,但真论官位,二者其实平级。但刘高就是能随便用个借口陷害花荣蹲大狱,只能说大宋的官场运行机制着实操蛋。
听到宋江这般说,花荣摇了摇头,“我与那狗官素来不和,哥哥不过是个引子,哪怕没今日之事也迟早有这一天,切莫自责。”
相比于曾经的龙行虎步,花荣现在只穿了囚衣,头发散乱看上去颇为狼狈,但实际上,此时的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身为将门之后,祖上即使并不如杨志那般显赫,但也几代为国捐躯,到如今家里就剩下他与小妹二人相依为命。每每想起父辈,花荣虽觉得悲伤,可同时也极为骄傲,也正因如此,他更加忍不了刘高这样的蛀虫耀武扬威。
他虽说得轻巧,可宋江却不这般想,犹豫了下,还是劝解道:“你即便窝藏了我这逃犯,但其实也不是太大罪过,等见了青州知府,且先与他告饶,再使些个银钱,想来最多也就是降个职,兄弟这般英武,只要稳住,不愁在官场上没作为啊。”
花荣听此话皱眉,下意识想反驳,但终究是不好拂了对方面子,只含糊应下便不再言语。
如此过了一夜,次日天刚刚亮,知寨刘高便过来押送二人,见平日耀武扬威的花将军形容憔悴,不由乐开了花,指着对方骂道:“花荣啊花荣,我早就看出你有反心,之前二龙山的首领经常给你写信送礼,别以为本官不知道,今天抓你个现行,等着被刺配吧哈哈哈!”
他若提别的花荣尚且能当放屁,说到赵淳楣,青年将军的面色扭曲了下,想到自己被对方耍得团团转,现在还要因为这个人被污蔑,不由憋屈万分。
刘高见他不说话,以为是捉住了其小辫子,愈发得意,一路上喋喋不休,把花荣烦得恨不得一刀戳死他。
众人出了清风寨,没走几步,便遇到拦路的劫匪。
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郑天寿等人早就领着小弟在此埋伏,见了刘高还假意是劫道的索要钱财。
刘高大笑,立即拆穿了他们的身份,“尔等小贼,本官就等你们呢!”
说罢原本安静的树丛中突然钻出一帮官兵,持刀冲向王英等。
原来自打发现花荣与二龙山来往密切,刘高就已经开始准备拿下对方,为此特意从青州调了一百步兵来防止其反扑。他早就听妻子说过宋江在清风山上受人尊敬,所以提前布置等待。
燕顺王英本就是帮乌合之众,这回劫囚准备的也匆忙,并未有什么详细计划,面对官兵喽啰们立刻作鸟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