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见江南
自此之后,宋在燕云人心尽失。
而面对前任给自己挖的大坑,赵淳楣没办法,只能吭哧吭哧背起包袱找补。她先是颁布了旨意,减免了幽州等地两年的赋税,并且从二龙山调来物资,帮着重新修筑房屋围墙,还会见了当地的乡绅地主以及各民族代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此地发展的长期规划。
在场之人虽然也算富裕,但被皇帝如此重视,依旧受宠若惊。见赵淳楣礼贤下士,一些燕人大着胆子提了些要求建议,赵淳楣采纳了部分,驳斥的也有许多,但即便不同意,她也耐着性子解释原因。
这让辗转三国,惶惶不安好些年的燕人们不仅潸然泪下,当即便有不少人表示协助官家将此处管理好。虽然耗费了不少心力,好在最后取得的成果不错,赵淳楣觉得这段时间也没白忙活。
正当赵淳楣处理完手头的事,打算班师回朝之时,鲁智深突然帮着引进了一个人。
赵淳楣看着眼前身材高大,打扮落拓的中年男人,有些惊讶地挑眉,“你就是曹端?”
男人咧嘴一笑,直接扑通一声跪下,行了个大礼,“草民拜见大宋皇帝。”
这一下直接给赵淳楣干愣了,要知道最起码在这个历史时期,行跪拜礼的还是少数,哪怕是见到皇帝,也没有明确的跪拜要求,所以对方这是弄哪一出?
曹端两眼放光,十分激动道:“陛下啊,草民总算是见到您了,您不知道,您是我们这一行的旗帜啊!”
赵淳楣:……啥?
经过周围人的解释,她才明白怎么回事。
曹端属于辽国汉人,本身是个富户的护院,辽国还在的时候,尚且能混口饭吃,金人来了,大量抽调附近百姓充当“签军”,也就是被强行征召为行伍的军队。要知道,与军民一体的金人不同,在这里生活的汉人往往只需要缴纳赋税,老老实实种地就不用打仗。现在金人来了,不光要帮着金人送死,连种地都没法种,许多汉人当时就忍不了了,于是纷纷占山自立为王。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曹端,便是金国境内最大的一支山匪头子。而赵淳楣,最早也是山匪起家,然后凭借自身努力,洗白上岸,甚至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在贼里堪称贼祖宗一般的存在。
曹端自打听了她的故事,便佩服地五体投地,每当遇到困难了,常常用其激励自己,时间久了,也给金人造成不少麻烦。
赵淳楣听罢面色古怪,许久,轻咳两声,“那个、你做得不错啊。”
“哪里哪里,不及陛下万分之一。”曹端谦逊道。
赵淳楣见他还要继续拍自己马屁,赶紧换了个话题,直接询问他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曹端有些不好意思,“也没啥,就是想求您跟俺们条活路。”
虽然这帮山匪与金人打得有来有回,但实际上随着金国政权逐渐稳固,他们的日子已经越来越不好过了。曹端看似五大三粗,实际脑子很活络,在很多年前曾经与鲁智深有过一面之缘。见大宋这边顺利拿下幽州,明白要是抓不住这个机会,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金人围剿,于是干脆大着胆子来见赵淳楣。
赵淳楣仔细打听了下曹端的势力范围以及取得的战绩,依托丰富的做贼经验,她可以很轻松从对方话语中提取关键信息。在深入了解后,赵淳楣惊觉此人是个打游击的好苗子。
此时她也终于明白鲁智深为何会费力引进。
最终赵淳楣决定留下部分物资,资助曹端两年。
“陛下,我们是什么都不用干吗?那岂不是吃干饭?”曹端追问。
赵淳楣轻笑,旋即安慰道:“我养你们自然有我的道理,放心吧,以后有你们劳碌的时候。”
“用不了多久了。”
第97章
赵淳楣说用不了多久,并非信口开河。虽然表面上金人还很能打,金国的将领依旧用兵如神,但仔细观察下,对方内部已经出现裂痕。
抛开君臣不和不谈,赵淳楣判断金国的军力其实早就开始滑落。
众所周知,金兵单体素质高,战斗力强,这是因为女真之前长期生活在东北山林中,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严苛的自然环境搏斗,长久下来锻炼出来的。但这也也造车了一个极为严重的结果——人口不丰。
大家夸赞金人勇猛之时常常会感叹“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其实重点不是“不可敌”而是为什么不满万?原因就是此时的女真只有这些人。在立国之初,完颜阿骨打可以依靠着部族勇士驰骋沙场,但如今他自己都老死了,其余普通将士又能剩下多少呢?
金国建立不过一二十年,这期间跟辽国打、跟大宋打、甚至跟西夏回鹘高丽干过几架,就当这些全是菜逼,但金国多多少少也有损耗。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像完颜娄室这样的大将军再也不能手握那支精锐部队指哪打哪,甚至要在辽国旧地招募汉人来填充兵线。
并且由于迟迟拿不下大宋,刚认下的那些小弟,比如西夏游牧部落首领等心中也得嘀咕,最起码想要指挥他们卖命短期内是不可能了。
赵淳楣长舒一口气,望向天边,心中暗道:完颜晟啊完颜晟,你希望假意给我几块地方暂时唬住,等攘内成功后再来打,殊不知掉当取不取,时来易失,送到碗里可没有再退回去的道理。
这次行军,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不光彻底收回了大宋故地,还成功拿下了燕云十六州中的四州,可谓成果斐然。更何况赵淳楣御驾亲征,证明自己无论胆量还是能力都是一流,朝中再没有反对之声,就连赵佶赵桓的死似乎也跟轻烟一般,被风一吹就消失不见。
如今经过近几年的规划,
南方也开始建设制糖厂,赵淳楣采取招标的方式,召集全国的大商人,卖了十年的特许经营权。没办法,虽然白糖确实挣钱,但本质上在这个时代还是一种奢侈品,她身为皇帝,若如此大咧咧与民争利未免看上去不太好,毕竟早年太、祖就下过命令,禁止士大夫们经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不过除此之外,二龙山的其他产业还暂时捏在手里,比方说铸铁药品,现在有了国家背书,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人力都大大提高,赵淳楣还特别成立了研发部门,隶属工部但可以直接跟皇帝对话,并且建立了匠人的考察制度,若真有本事,可以直接来朝廷当官。
对于这些,部分大臣也颇有微词,他们觉得皇帝不务正业,整日跟奇技淫巧和阿堵之物打交道。本来赵淳楣身为女子当皇帝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可现在已成事实,大臣们就希望最起赵淳楣是个符合儒家正统的好皇帝,于是对待她的日常行为要求十分严苛。
对于这点,赵淳楣倒是出乎预料的十分听话,顶多私下抱怨几句,但最后也都乖乖照做,尽量跟朝臣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关系。其实上辈子看许多讲皇帝的视频,许多人评价往往带上这么一句“这是个好皇帝,专跟文官集团对着干,不妥协!”“因为这个皇帝得罪了文官集团,所以历史评价不高”等等。赵淳楣那时候就觉得这种话有些奇怪,直到自己真当上皇帝才知道是哪里怪。
好端端的,干文官集团干嘛呢?
说白了,封建社会家天下,文武百官都是给皇室打工的,哪家老板专跟自己下属作对?“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将国家治理好?所以赵淳楣在登基的这几年里一直在衡量跟臣子们交往的这种度,除了在国家生死存亡大事上坚定自己的想法,其余琐事只要对方说得有道理,她就会耐心倾听。
更何况,身边有约束不是坏事,赵淳楣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还多次经历过生死,接触过社会三教九流。但即便如此,也有些禁不住权力的诱惑。当上皇帝,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旁人的性命,更别提周围人无底线的吹捧夸赞,赵淳楣要不是心志坚定,有时候觉得自己要被哄成胚胎了。
也正因如此,她更知道臣子进言的可贵。
就好比现在,赵淳楣盯着手上的奏章皱眉,看上去颇为苦恼。这是四川转运使送上来的,上面陈述了四川等地由于交子滥发,导致的财政崩溃,小商贩接连倒闭,百姓生活困顿等等。之前在二龙山办事的李忠现在在蜀地当武官,赵淳楣还特意写信向其询问情况,得出确实如此后立刻召集官员开会。
事实上,打从宋神宗期间,交子滥发就已经有苗头,不过那时候还没太过分,而到了宋徽宗,由于生活奢靡又好大喜功四处征战,大宋堪称手持核动力验钞机,疯狂从百姓手里敛财。而朝廷早已对此形成了路径依赖,国库一空虚便印钱,充分进行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所以当官员听闻此事,大部分不以为意。只是见皇帝这般重视,总要有点表现。
张邦昌作为宰相,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言劝说道:“官家莫急,只不过是因为金人连年进犯,百姓觉得交子不保险,爱积攒些钱罢了,等时局好了,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哪有那么容易,”赵淳楣摇头,政府信用一旦破产,想要重建起来是非常难的,老百姓可能不懂什么“剥削”“压迫”这些词,但老百姓也不傻。
思来想去,赵淳楣最后拍板道:“传令下去,从今年开始,交子钱引等引发量减半,之后逐年递减,争取二十年内彻底停止。”
众人一听皆大惊失色,连忙道:“官家!万万不可啊,如此下来,朝廷拿什么筹钱!?”
“哦?在印交子之前也没见大宋散架子啊。”赵淳楣明知故问,之后对着官员们叹息道:“圣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四川能闹到今日这个地步,想来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去,滥发纸钱,看似能充盈国库,但最后闹到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还是得花钱平叛,你们说这是何苦呢?”
官员们依旧不解,“既然这样,朝廷可以少发,多些收益也是好的啊。”
这点赵淳楣倒是也考虑过,但犹豫再三,还是否决了。这东西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就好像交子刚诞生时,仁宗英宗尚且能控制着使用,神宗哲宗就开始放肆,到了徽宗,那更是毫不顾忌。在皇权权力没有制衡监管的古代,一旦打上“为了江山社稷”的理由,那根本停不下来。
哪怕赵淳楣活着的时候能保证自己完美控制纸币系统,那她后代呢?所以干脆一开始就不用。原本她想着立刻停止发印,但毕竟交子什么的也流通了好几十年,虽然在崩溃的边缘,但还是有许多人持有的,冒然下决定可能会引起恐慌,所以打算一点点来。
不光是纸币,难得承平,赵淳楣还利用这段时间处理了不少内政,从行政效率到农桑盐科,在接连惩治了几个奸臣贪官后,整个官场风气也有所好转。政治清明了,民众自然能感受到,于是纷纷称赞起当今圣上。
正当大宋这边风风火火地进行改革之时,金国上层同样也没闲着。
完颜晟与完颜宗翰的斗争几乎已经搬到明面上,朝廷官员被逼得纷纷站队。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磐当太子,皇帝同样也在进行改革,他效仿大宋,成立三省六部,提拔了一批文官,开始在国内传播儒家思想。两次三番地表示,他大金现在已经不是山沟沟里部落联盟,而是正经国家,老家那套已经过时了,现在要管理这么大的地盘,应该参考汉人,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更何况现在自己弟弟和完颜阿骨打的嫡子都死了,也是没办法。他看完颜宗磐德行能力都很不错,国家交给他也放心。
对此完颜宗翰冷笑,直接表示要是用汉人那一套完颜晟现在就应该从龙椅上下来,毕竟他只是阿骨打的弟弟,又不是儿子。现在虽然太、祖的儿子死了,但嫡长孙还在,要传位就应该传给他!
完颜晟气的直打哆嗦,两人在朝堂上直接对骂起来,斗得连老百姓都知道了。
最后的最后,还是完颜娄室站了出来。对于完颜晟这个皇帝,因着把幽州让给宋,他已经失望不已,直接挟持了完颜晟与完颜宗磐发动宫廷政变。当然了,他也不是要这对父子的命,而是逼迫他按照女真的习俗,立阿骨打的孙子为太子,之后便束手就擒自己请罪了。
经此一役,完颜晟被吓得够呛,整个人都苍老了好几岁。虽说没有性命之忧,但通过这次宫变,让他看清了自己这个皇帝在这些大将军面前如此渺小。再加上年纪也大了,干脆摆烂不管事。
结果他这样一摆烂,朝廷虽然平静了许多,可金国进行到一半的汉化改革却停了下来。之前赵淳楣曾评价过,完颜晟这个人虽然爱内斗,但其实挺有能力的,在如此关键阶段,国家的领头人不管事儿了,对于整个金国来讲都
是巨大的损失。
他不管了有人管,完颜宗翰顺利接下国家的掌舵权。
而宗翰掌权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集结军队,准备再次与宋决一死战。
第98章
在得知金国大军集结的时候,赵淳楣正在宫里教女儿读书,虽然只有三四岁,但赵忴却表现得异常沉稳,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的,活像个小大人。
关于女儿的教育问题,赵淳楣曾再与闻焕章闲聊时,开玩笑地提起过上辈子听说的清朝教育皇子之卷王鸡娃大法,什么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没想到不小心被赵忴听到了。从那以后她便如此要求自己,赵淳楣劝过几次,见其坚持,也就随她了。
不光如此,她还要求亲爹花荣帮着打熬筋骨,梦想变成扈三娘梁红玉那样的武林高手。无奈花荣经过仔细检验后,发现女儿不是练武那块料,也就能锻炼锻炼身体学点三脚猫功夫了。
戳了戳赵忴紧绷的小胖脸,在女儿愤怒的瞪视中笑嘻嘻地跑路,等到了外面方才收敛笑意,召集百官,之后平静地将金人那边的动作复述了遍。
众人倒是没有吃惊,事实上,早在前年听闻金国皇帝完颜晟被宫变夺权他们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原本当时完颜宗翰就想出兵,然而还没等集结,金国发生了件大事——完颜娄室死了。
这位戎马一生,生擒三位皇帝的名将,没有死在战场,没有死在政斗,就在那面一个寻常的夜晚,在沉睡中逝世。完颜娄室素来有军神美誉,威望极高,他这样一走,宗翰不得不处理其留下的摊子,如此便拖了一年,也给了大宋多一些喘息时间。
这一年许是老天眷顾,国内风调雨顺,百姓收成很不错,国库也充盈了些,假如跟金人之间必有一战,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经过两年前的战事,朝廷对于如何调度军队,如何准备后勤已经非常清楚了。赵淳楣这次并未御驾亲征,而是坐镇后方,这段日子,金国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从间、谍手里传到京城,可以说即便不上战场,她对前线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赵淳楣这次以宗泽为帅,秦明韩世忠为左右副将,带着大军出征。
跟上回不同,此番金人并未兵分两路,一来太原城经过长期的修建,已经变得密不透风,城内物资充裕,哪怕大军袭来,关上城门守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二则是老问题,金人内斗。虽然皇帝摆烂了,可他提拔的班底还在,这群人仗着宗翰不能把他们怎样,接连不断地蹦跶。完颜宗翰短时间还奈何不了,在不放心将军队交给旁人的前提下,只能独自领兵。
临行前,赵淳楣率领百官于城门口为大军送行。
宗泽身披铠甲,虽然年迈,但瞧着意气风发。他对于赵淳楣食言诛杀二帝始终有芥蒂,虽然在京城高官厚禄,却总是闷闷不乐,如今能上阵杀金贼,也算是了却心中愿望。
“此番出征,为中原山河,天下之安,尽在尔等肩头。朕与将军共饮,誓同生死,望将军凯旋!”赵淳楣端来酒樽,与几位将军一同饮下。
宗泽等人喝完送行酒,对着皇帝深深行了一礼,最后看了眼汴京,转身驾马出发!
完颜宗翰这次行军的目的非常明显,因着只有一路兵马,他不可能跟曾经一样直取宋朝都城,想来就是收回被完颜晟送出去的四州的。为此他处心积虑地挑选了个好日子,特意选在冬日刚过的时候。
本身金人就更加耐寒,打仗有优势。而且冬天粮草紧缺,无论是金还是宋,这时候的马匹都是比较瘦弱的,不过完颜宗翰豁出去了,将金国劫掠的财富拿出一部分,换成小米和昂贵的草料,专门喂养战马,整整几个月下来,马养的膘肥体壮。但此举虽然收益高,风险却也不小,倘若这次失手,金国最少二十年之内,怕是没有钱出兵了,所以,这一仗,完颜宗翰必须要胜!
趁着大宋没反应过来,他领着大军,直接接住平州营州的地形优势,突袭了幽州,想要一举拿下。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原本孱弱的幽州却爆发出极为顽强的意志,军民上下一心,誓死抵抗。
完颜宗翰曾经在城内也有些熟人,见强攻拿不下来,便想着策反他们来个里应外合,结果却发现根本联系不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联系上某个,结果对方却表示他已经自认是大宋子民了,还劝完颜宗翰赶紧退兵,不然他们官家必当打得他落花流水。
完颜宗翰气得够呛额,继续连着猛攻三日,眼见要有些成果了,结果后方突然传来消息,金国境内的最大山匪曹端领着小股人马在后方打游击,直取金兵的屯粮重地。
吓得完颜宗翰立刻回撤,然而等他到了,曹端又带着手下躲回山里,完颜宗翰怒极,知道放任他们不管,还要被捅屁、股,于是下令搜山,势要先将大后方解决干净。
但此时大宋兵马已经赶到,金人不打他们,他们可是要打金人。宗泽命韩世忠与秦明左右夹击,一同攻打平营二州。没办法,完颜宗翰只能让金兀术留下,自己带兵前去跟宋人对决。
自打娄室死后,金兀术成长了许多,但因为年轻,水平依旧照名将有差距。曹端可是贼窝里混出来的,再加上熟悉地形,整个人滑不留手,于是金兀术一行就被困在地方动弹不得。
而失去这个左膀右臂,完颜宗翰也颇为难受,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原本信誓旦旦地攻打幽州,结果毛都没拿下来,还两地奔波。要知道古代行军作战是极为艰苦的,天气又冷,每日消耗非常大,渐渐的,军营里便逐渐有了抱怨之声。
赵淳楣曾经判断过,那些汉人签军不可能对着金人忠心耿耿。果然,自打宗泽在幽州城安顿,就不断收到对面射来的信件,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王师赶紧北定吧!只要来了俺们就把完颜宗翰绑了交给官家!
宗泽哭笑不得,当然了,他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毕竟这帮人辽国在的时候归顺辽,金人来了又帮金,现在过得不好转头说自己是汉人,他们靠得住猪都能上树!
但不理归不理,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能说明些问题的,最起码能确定对面军心不定,于是宗泽开始放开胆子干,全力进攻平州营州,一时间攻守易势,完颜宗翰被打得苦不堪言!
这天,再又经历了一次遭遇战,己方小队全灭后,完颜宗翰终于扛不住了。
他虽然仗着军功骄傲跋扈,可毕竟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中龙凤,知道孰轻孰重,于是回头给远在国都的完颜晟写了封信。信中,完颜宗翰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请求皇帝出兵援助,并且详细分析了战场,阐明这战要是输了会带来的后果。最后甚至愿意等让出指挥权,并卸下身上所有职务,希望皇帝能暂时放下两人之间的恩怨,以大金江山为主。
在信送出去的瞬间,完颜宗翰长长舒了口气,觉得卸下了全身的重担,甚至想着,只要国家能度过此难关,他回去当个普通的富家翁也不错。对于完颜晟能不能答应这件事,宗翰倒是没怎么想过,即使厌恶,也终归要承认对方是个不错的皇帝,所求也就是集权,现在自己全给他了,估计也就消停了。
因此他还召回了后方的金兀术,反正援军也要来了,到时候曹端那点人根本不够看,不如跟着一起与宋军正面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