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160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若是姑娘,就和结为夫妻。若是儿子,便结为异姓兄弟。”

  史苗咀嚼着这几句话:

  “哼!算盘珠子都崩到我脸上了。”

  什么夫妻和兄弟?

  这南安郡王家的人,无缘无故,还兼职媒人了?

  也不知安的什么心,想借着酒劲儿,说着半真不假的玩笑话,试探把几家捆在一起。

  史苗冷声道:“以后再不许去和他们喝酒。”

  甄家那个老三,看着也像是被害人,但谁能保证背后没有小心思?

  不管这件事成还是不成,南安郡王府惯是会恶心人。

  史苗想了想,又道:“倘若走不开只管来告诉我,有法子叫这酒喝不成。”

  古人讲究孝道的好处,老太太有事,不回就是不孝!

  史苗想到贾敏如今的情况,特意嘱咐林如海:“别告诉她。”

  林如海这头满口答应下来,才回到家,贾敏正奇怪。

  今二出去赴宴,回来得也太早了。

  贾敏还没问原因,林如海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今天的事一兜子都倒出来。

  贾敏听完也不生气,只捂着嘴笑他:“母亲都说了不许告诉我,你还告诉我。”

第116章

  林如海当然知道岳母大人的担忧,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夫妻本一体,我若不告诉你,万一你一个不慎遭了人算计,那可如何是好,况且我们奶奶也不是那等经不住事的人。”

  贾敏听说这件事,心里当然存着生气。

  但凡讲究的人家,都不会给孩子早早定了亲。

  万一对方有个好歹,就说是什么命中犯克。

  再者小孩儿也看不出脾性,谁知道将来会长成是好是坏。

  贾敏冷笑道:“是个儿子也就罢了,是个姑娘,鬼知道甄家那个将来是好是坏,打量人是傻的?”

  当然都知道这么提不对,就连甄家都没敢做出回应。

  宁愿得罪了南安郡王府。

  不过南安郡王这几年都不得宫里欢心,越来越有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林如海扶着贾敏的肩膀又笑道:

  “当然不是傻的,我们奶奶最聪慧,生养的孩子也最聪慧。”

  贾敏见林如海把话题又歪到自己身上,嗔怪道:“就你贫嘴。”

  ……

  荣国府史苗这头也没闲着。

  王夫人没嫁给贾政,荣国府也离开了金陵,和薛家无甚交集。

  甄家出了衔玉而生的甄宝玉,史苗才又让人去打探薛家的消息。

  过了快一个月,薛家的消息才姗姗来迟。

  “老太太,打探到了,薛家和甄家三爷连襟那位,膝下一儿一女,前些年在外面做海贸,今年年初回的金陵。”

  “家里那个哥儿年方六岁,那个大姑娘,如今三岁了。”

  史苗听着,心里默默算这年岁,还真对得上宝钗和宝玉大概的年龄差。

  怪不得薛家没消息,原来活动中心不在金陵。

  史苗明显感觉红楼梦原著时间线往前提了一点。

  可是贾府原先的四春,元春勉强对上了,目前甄家没听说哪个姑娘叫做迎春的。

  至于探春,惜春也不知道在哪儿。

  再仔细捋一捋,甄家那个宝玉和贾敏还没生下来这一个年岁差也对不上。

  史苗捋得头疼,怪不得人家说红楼梦里年龄乱。

  大儿媳周若试探着问:“老太太近来是在找什么东西吗?”

  史苗淡淡道:“没什么,忽然想起来问一嘴,薛家海上应该赚了不少银子。”

  海上当然是赚钱的,就连皇家自己也有船。

  可惜荣国府没有,周氏作为长媳,也动了一点开源的想法,奈何她旁敲侧击提了一点,家里都不同意。

  史苗问过一回薛家的消息,马上又没了下文,闲着无事就让人驾车,她要出去看看贾敏。

  贾敏怀了孩子之后,确实显得疲惫。

  大体上看着还好。

  史苗近来想了很多事,还专门去听了几回贾瑚等人的启蒙课。

  趁着贾敏有孩子,史苗反而更想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史苗对贾敏道:“有了孩子以后,精力当然会分散些,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做,到时候你有了孩子正好,刚好可以想着。”

  贾敏反问:“母亲又要做什么?”

  先前史苗要开始什么计划的时候,大约就是这个流程,贾敏大概能猜到一点。

  史苗坐在贾敏对面:“我前儿去听瑚哥儿他们先生讲课,觉得读书一事,过于依赖先生,科目总是有些单一,便想着给孩子们丰富一些课程。比如前儿编的算数书,也该编写一些小孩儿能学的,总不至于将来到了科举以后学算经,两眼抓瞎。”

  在这一点上,贾敏很认同母亲,先前听林如海说,他们一批的老进士学算经,犯了难处,几乎把人都急哭了。

  想想他们一辈子都顾着读圣人言,五个指头不一样长短,孔夫子也写不来九章算术。

  贾敏点头赞同:“这是好事,以前母亲给我们请先生,教习厨艺手工,我就觉得极好,虽然……”

  继儿贾敏也补充到:“先前母亲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也该重新拿出来了。”

  想来还是姐姐们没出嫁的时候最好,大家一起每天都有新鲜课程。

  居然是那么久时候的事了。

  史苗道:“我就是要说这个,你先来帮我理个框架,后面让你哥哥去操办。”

  反正家里目前最闲的是贾赦,正好给他找点事做。

  贾敏答应了下来,史苗略坐一会儿,又回家去。

  一路上隔壁几家大人应门的小厮,都有点探头探脑,大约是觉得荣国府老太太移步出来看闺女,足够稀奇。

  史苗才到府上,正好贾赦和妻子周若从外面吃席回来。

  贾赦居然没同人喝太多的酒。

  看见史苗,马上过来亲自迎着过了二门。

  “母亲,母亲可是从妹妹家那边回来?”

  史苗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表示不必旁边的轿辇,又问这夫妻二人:“你们去西宁王家,他家老太太如何?”

  贾赦答道:“好得很,只是遗憾母亲不能去。”

  史苗边走边笑道:“我去了作甚,压了她的寿数。”

  西宁王府的老太太,今儿过五十整寿。

  古代人寿命不长,过到半百,后面整十的寿数,讲究的都会大办一下。

  办一回少一回。

  过了五十,谁知道有没有六十呢!

  史苗年岁比西宁王府老太太大,不方便去。

  史苗主动讲起今天去贾敏那边的事:

  “我今儿去你妹妹那边,说了些家里哥儿进学的事,等有结果了再与你们说。”

  大奶奶周若在旁听着,心里就有了计较。

  前几天老太太去听先生讲课,她就知道肯定有这么一出。

  旁的不说,老太太教导学业这一项,周氏是心服口服的,要是将来儿子能像小姑子一样聪慧,她还有什么好愁的?

  贾赦只听进去一半,他有更重要的乐子要和母亲分享:

  “今日儿子听说,南安郡王府上的小爷跌了马,如今躺在床上动不得。”

  看贾赦那幸灾乐祸憋不住的样子,史苗都要怀疑是不是他动的手脚。

  可惜贾赦的手没这么长。

  自家不对付的人倒霉,大抵是要偷着乐的。

  史苗叮嘱他:“不关咱们家事,把该送的药材送到,你可管住,莫要在外面笑得太开心。”

  贾赦唉了一声,一口应下来。

  周氏也道:“我在几个太妃跟前也听了几句,说是明年陛下想去秋狩。”

  贾赦听罢便说:“今年还没过完呢!陛下年岁大了,朝廷肯定不同意。”

  史苗沉默听着。

  整个朝廷里,大概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总有一派会巴不得老皇帝赶紧出点事,他们扶植的人好上位。

  眼看到了荣禧堂,史苗让他们回去各自换衣裳,等贾政回来,一齐议事。

  贾政到了家中,大约也听到半个影儿,知道母亲要谈的事情关乎几个哥儿的教导。

  自然不敢怠慢。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