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辰木离火
湘云唉了一声,接着说:“我知道又要说我,背后莫论人是非,我也只在你们跟前论一论,不然真到了跟前,我憋不住。”
黛玉瓮声瓮气道:“无妨,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憋坏了伤身子,怎知旁人背后不论你?”
几人嘀嘀咕咕,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
……
甄家的帖子工工整整,讲究得很。
贾迎春写的,除了有几个姑娘的,还有史苗和荣国府里两个太太都有。
这甄家没几个姑娘了,所以对迎春上心。
这次让迎春写帖子,敬邀长辈,说出去会显得迎春很能干。
“老太太,甄家那边的帖子。”
史苗看了两眼,点头道:“只管去回,到时候我也去她家乐一乐。”
这下子甄家应该高兴了。
然后史苗特意叮嘱两个媳妇:“咱们家婆子丫鬟要带最妥当不贪玩那几个,终归是旁人家。”
她可不想看见甄宝玉冒犯了自家的姑娘们。
现在三个姑娘都和宝玉隔着亲,甄家没胆子让宝玉和她们厮混。
但谁知道剧情线会不会出纰漏,史苗还要去甄家那边办一件重要的事。
只怕到时候一个疏忽,所以要先给两个媳妇上上强度。
“知道了。”
……
甄家说是办雅集,实际上和请了一回客差不多。
就在荣国府给家里太太庆生后几天。
菊花依旧开得好,甄家花园是以前宁国府的底子,用心收拾收拾,园子就很不错。
戏班子请的也好,据说是外地新来的一家,唱腔很有韵味。
迎春想了一个很好的主意。
抽签。
写了二十一个签子,抽到什么写什么。
各家太太们撺掇着史苗抽签。
“不如老太太帮咱们抽一个?”
史苗也不推辞,拿起长筷子,伸到阄筒子里搅和了五六下,拈起一个阄,打开给众人看。
竟然是菊花?!
这剧情线也太给力了一点。
史苗笑道:“你看我,抽的这个应景。”
众人都道确实应景,抽了一个好的。
而今选了题目,敲定要写菊花,当下还要选格律。
席间另一家夫人拈到了八言律。
最后还差韵脚。
大家让甄家大太太来,难为她身子才好些,还打着精神来陪客。
甄家大太太连忙让别人。
贾敏道:“今儿来你家玩乐,你是主家,给姑娘们抽一个好的。”
甄家大太太推辞不过,也抓了一个。
却是一个圆圈。
“这是什么韵?”
迎春道:“这一张,是不必限韵。”
贾敏乐得直拍手:“你又抽了一个好的!这才是最好的!”
听说不必限韵,姑娘们都松了一口气。
迎春道:“古往今来,多少大家都要将菊花说尽了,这题看似好写,实则难写。”
黛玉挽着湘云的手,笑道:“咱们只是自己乐,也不当什么仙和圣,要是能得一两句,就很好了!”
史苗点点头,招呼其他太太:
“快点了香,且看她们去做诗,趁着这时候,咱们不如来个飞花令,反正是赏菊,就飞‘菊’字,如何?”
这个令简单,大家都能背出几句。
姑娘们在对面亭子里作诗,史苗她们在这边玩,可见以前甄家让王夫人恶补文化课是有用的。
王夫人也能参与几句,最后得体的说自己江郎才尽,没闹出不愉快来。
史苗不时看看对面的姑娘们,年岁大的几个瞧着还算气定神闲。
像是湘云和探春面对面坐着,倒有点抓耳挠腮认真思考的意思。
黛玉拿着一朵菊花,慢悠悠倚着美人靠,捋着花瓣儿,薛宝钗提了笔,写几笔,又涂抹掉。
等到梦田香燃尽,大家交卷以后,各家夫人品评。
按年龄来分,黛玉是和她差不多年龄段里最出挑的,甚至比好几个姐姐都写得好。
探春和湘云有一联很有灵气。
薛宝钗的诗中规中矩。
史苗评过一回,做出困乏的模样。
“有些乏了。”
甄家太太忙道:“家中有预备歇处,老太太还请去歇一歇。”
歇!
当然要歇,史苗匣子里的东西。
希望能有用。
景幻仙姑。
千万要来啊!
第134章
要说史苗预备了什么?
她对原著研读不算精深,就记得秦可卿屋子里有几样东西。
史苗去旁人家作客,又不能带着很多东西,像装修一样大堆大堆搬过去。
所以她带来的匣子里。
有一个海棠春睡图册,还有一个木瓜,一个盘子,史苗只记了大概。
什么杨玉环、赵飞燕用的,实在弄不来。
然后再添上几个香饼,史苗预备来一个甜甜的美梦。
甄家这个歇处,布置得也十分清雅。
神仙神仙,你快来啊!
史苗心中默念着,丫鬟们已经放下帐子出去。
去到门口,见四五个甄家的丫鬟。
史苗的大丫鬟绿柚笑道:“我们老太太睡觉的习惯,向来不喜人守在跟前。你们自去玩吧!若有什么,我们再喊你。”
几个小丫鬟屈身道谢:“谢谢姐姐。”
前前后后摇摇摆摆的走了。
史苗看着帐子上祥云仙鹤图发呆。
祥云飘起来,越来越浓,迷迷糊糊,史苗好像看见云层堆堆里有个衣袂飘飘影子。
史苗也不敢肯定是不是警幻仙姑,还是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抬脚软绵绵赶紧跟上去。
两侧云雾几乎有肩膀高,把史苗大半个都埋在云朵里。
走了好一程,史苗一抬眼,看见一个牌坊模样的汉白玉雕刻建筑,上书四个大字。
太虚幻境。
前面风流袅娜的仙女马上就要进去,史苗连忙喊道:
“仙姑,仙姑等我。”
警幻仙姑一转身,忽然看见一个衣着讲究的老妇人。
亦是惊讶:“这是?”
史苗一个大喘气,从云层中挣脱出去,向仙女姐姐行了个礼:“请问可是警幻仙姑?”
警幻更加惊奇:“你怎认得我是警幻?”
“这……说来话长?”
史苗组织了一下语言,总不能说她们都是书本中的人。
于是史苗简单加工了一下:
“不不瞒仙姑,在下本是另一世界的人,不知为何投身到下界荣国府老夫人身上,而今已是几十载,恰好绛珠仙子是我凡界的孙辈,机缘巧合才见到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