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236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隔着帘子,如何瞧得见她有没有作弊?”

  又有人提出了质疑,人群中顿时一阵骚动。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

  “当下正有官员女眷负责查验。”

  支持林家的人连忙解释道。

  也有人觉得不必过于咄咄逼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就那几样东西,如何作弊?”

  就连这次答卷预备的考篮笔墨,卷纸,都是各个书院出一份,随机选择。

  人群中忽然有人大声道:“哎呦!挑的是钟山书院的考篮,那可是你验过的。”

  刚刚还在挑刺的人忽然吃瘪一样,脸色微微一变,仍旧在狡辩:“万一她有什么夹带……”

  看热闹的人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今日的种种安排,已是难得,林大人敢这么做,必定自信女儿的真才实学,若不是有些人没事找事,好端端的姑娘家,何苦蒙受此不白之冤。

  当即有个中年模样的人站出来呵斥道:“你莫要太过分了,与一个小女子为难!丢了我们读书人的脸面。”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在人群中回荡。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懒得再理那挑刺的人,都伸着脖子看台上的情况。

  山长已经抽了题目。

  “抽的哪道题?!”

  “是我们出的!”

  侍者出来给大家看了题,当下也有不甘落后者,已经在心中默默打起了腹稿。

  这样一篇文章,依着考试的规格写完,起码也要一日,甚至更久。这林大人真是够有魄力,也够狠心,听说唯有一个掌上明珠,而今却要小姑娘在此过夜。

  下面的看客一开始还是站着,满怀期待地望着高台,可时间一长,便渐渐有些疲惫了。

  到了下午,不少人寻个石阶坐着,眼睛依旧死死地盯着高台,脖颈都有些酸了,甚至有人打起了瞌睡。

  “收卷了!”

  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自愿监督的人又都往黛玉答题的高台看去。

  果然,考官收卷了,收卷子的人是金陵几个书院的山长,以钟山书院山长为首。

  天色薄暮,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枫林书院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众人仍旧不太相信:“答完了?!”

  不该答得这么快啊?他们还以为要等到明日。

  “上面收卷了,枫林书院的山长,亲自收的。”

  “你眼神不好,那是钟山书院的胡山长……”人群又叽叽喳喳议论开。

  “来了!?让开!让路!”

  正当大家猜测文章如何时,又听一阵骚动,竟是钟山书院的胡山长捧着答卷走出来。

  答卷直接被裱在了榜上。

  先前他们还奇怪,为何立起来一个架子,原来是为这个。

  尚且没看明白文辞,长卷展开,光是那工整的字迹,简洁的卷面,就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惊呼。

  人群中发出阵阵赞叹声,大家都卷面的小楷所折服。

  “谁知道是不是又漏了题,早有预备!”

  又有人跳出来抬杠,几个枫林书院的学子当即就怒了,他们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险些上去与那人拳脚理论一番:“你红口白舌,说什么鬼话!岂能污蔑我们书院!那题目一出来,就早早封蜡了!”

  又有人道:“你若能背下这篇文章,再一字不错写出来,我也服你。”

  其他人根本无心理会当下那些人的吵闹,纷纷拜倒在行文之下。

  倘若这样的文章拿到场上,如何愁不能高中?

  金陵、姑苏整个江南一带的名流大儒,几乎都到场。

  巡考钦差给此事做了最后的定论。

  胡山长神情严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权威,大声道:“依老夫看来,便是有些人不学无术,功夫没到家,怨天尤人。”

  学政吴大人亦如此想,他微微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泄题之说简直就是无中生有。今年的考题,和林大人高中那年,有相近之处,十余年前,山东也出了一个类似的,倘若文章功法深厚,早该有所涉猎,谈何泄题之说。”

  林大人家的爱女,所出书籍上出现当年林大人见过的类似考题,实在合情合理。

  况且历年的考题,自考后便会流出来,如此也算不上泄题,倘若再提,便是污蔑朝廷命官,更是污蔑金陵府的主考和评卷。

  据说金陵应天府要去拿告状之人,那人已经遁走逃跑不知所踪。

  金陵文坛再无人敢议论此事,皆叹林大人爱女文章卓绝。

  哪怕坊间也有抨击黛玉沽名钓誉者,黛玉却丝毫不在意。总之,他们无法否认黛玉的才华。

  正当黛玉谋划下回该出什么文章时,丫鬟一路小跑进来报信:“姑娘,白先生来了。”

  黛玉也顾不得写什么文章,打什么腹稿,连忙从书房出去相迎。

  原来白琪带着白湘湘回乡之后,白湘湘也将近油尽灯枯,白先生料理完女儿后事之后,又往金陵来。

  黛玉去时,母亲贾敏正垂泪,白琪却宽慰她们,说湘湘走时很是安详。白琪走到半道,听见黛玉闹的那一出好戏,便加快了脚程。

  旁人不知,白琪却大概猜出来了:“这一回,后面可是你的手笔,我看那状子写得极好。”

  也不知哪里来的状师,竟然写得这样好的状子,这状师大概姓林。

  真是有些胡闹。

  黛玉笑道:“顺水推舟,我一介小女子,也沽名钓誉一回。”

  此事早已被传做逸闻,黛玉那日写的文章,更是被各处传抄。

  甚至有担心传抄有误的人,亲自到金陵来看。

  文章送到京城,已是将近一月以后。

  贾赦依圣命进宫,此刻在勤政殿里恭敬立着,等候圣上传召。

  勤政殿内庄严肃穆,金碧辉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贾赦一大早起来,年岁上来了,身子有些乏,此刻也打起十二分精神,丝毫不敢懈怠。

  他微微低着头,眼睛注视着地面,双手恭敬地垂在两侧。

  圣上边看,边点头赞叹:“好!好文章!”

  “以前朕就喜欢林大人的文章,如今他女儿,亦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圣上的举止和神情看来,似乎很喜欢黛玉这篇文章,贾赦莫名警惕起来。

  圣上如此,似乎过于喜形于色了,生怕旁人看不出他喜欢一样,贾赦反而半点不敢骄矜。

  贾赦恭敬道:“陛下,女儿家尚且有如此见地,何愁国不兴乎?”

  他的声音低沉而稳重,潜台词是,世上读书的男子更多,国家有很多人才。

  圣上合上书页,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可惜了,若是个男儿,朝廷必然又多栋梁之才。”

  贾赦又道:“臣的母亲一直教导我们,多多读书治学,若有一日,才能为陛下分忧。”

  夸过黛玉,圣上画风一转,也夸起史苗:“你们家都是好的,老封君多有孟母遗风啊!”

第174章

  圣上半倚在龙纹檀木椅上,椅身雕龙画凤,栩栩如生。

  他指尖正慢悠悠地摩挲着一串碧玺珠子,那碧玺晶莹剔透,碧蓝色的珠子,泛着温润的光泽。

  淡淡扫视了贾赦几眼,才缓缓开口,

  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深深追忆感慨,在空旷的殿内悠悠回荡:“想当初,宁荣二公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可谓是忠勇非常。”

  “你们如今能潜心治学,不失为一件好事。”

  碧玺珠子轻轻碰撞,发出细细碎碎的声响,此时此刻,飞檐上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生意远远传进来。

  鎏金宫灯与阳光相互交织,刺得贾赦有些睁不开眼。

  贾赦身着绯色官服,微微弓着身子,垂首立着,额角沁出一层细密的薄汗。贾赦心里七上八下,如同揣了一只兔子,暗自揣测着圣上此番召见的意图。

  他心中一凛,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忙挺直身子,脸上堆满了恭敬的笑意:“臣等蒙受天恩,忝列其中,只能时刻勤勉,方能不负圣上恩典。”

  贾赦的笑容有些僵硬,面具一般,试图掩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拱手时,手臂微微颤抖,生怕自己的言行稍有差错,便会招来灾祸。

  圣上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案几上刚泡好的新茶。

  洁白的羊脂玉茶盏,热气腾腾的茶汤,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殿内。

  圣上顺手摘下手中的碧玺珠串,递给贾赦:“如此,方不为忘本。今年下面进上来的新茶尚好,赏赐你一些,这串东西,拿回去赏玩。”

  贾赦闻言,立刻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谢主隆恩!”

  告退时,贾赦的目光瞥见一旁当值的公公。这这公公身着朱紫衣衫,面白无须,眼神中透着精明与世故,却是有些面生。

  贾赦心中一动,从袖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公公辛苦了,这点心意,还望笑纳。”

  公公先是推辞,双手连摆,脸上露出一副清廉公正的模样,仿佛在说他从不接受贿赂:“使不得,使不得。”

  但贾赦执意相赠,几番推让后,公公才半推半就地接了过去,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贾大人客气了。”

  出了宫门,贾赦上了自家的马车。

  车帘一放,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纷扰,他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下来。

  贾赦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回想着刚才在殿内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荣国府,他直奔内室,史苗早已在那里等候,袅袅檀香弥漫在空气中,贾赦略微安下心来。

  今日圣上,态度过于反常了。

  “圣上却也没说什么,”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