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14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劳烦崔姑姑跑一趟。”瑶光一边客套,一边给红绒使了个眼色。

  性格比较沉稳的红绒,如今管着瑶光为数不多的财产。得到示意之后,立刻拿了一对做工精致的银锞子,借着替瑶光送客的机会,悄悄塞给了崔姑姑。

  作为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金银肯定是不缺的。只怕瑶光把所有银子都给了,人家也看不进眼里。

  倒是山东官员们送给秀女们的银锞子还算精巧,能让人当个玩意儿把玩一番。

  红绒久在宫中,多少学了些眉高眼低,自然知道该怎么送才是有效替主子卖好。

  这边瑶光已经拉着燕姑姑一起坐下了,满面欢喜地说:“当初就是姑姑把我从家里带出来的,不想咱们还有这段缘分。”

  燕姑姑谢过座之后,只坐了圆凳的三分之一,那是一个随时都能起身回话的姿势,身体得时刻紧绷着,看起来还不如站着舒服。

  但这是恩典,是主子看重的标志。纵然瑶光心里替人难受,还得亲自出言让人难受。

  燕姑姑也欢喜道:“下官也没想到,姑娘竟然还有这么大的造化。日后跟在姑娘身边,有什么您尽管吩咐。”

  瑶光嗔怪地看了她一眼,正色道:“快休说什么吩咐,我一个乡下来的村姑,进了京城就是两眼一抹黑,许多地方都需要姑姑悉心提点呢。”

  说完,她亲自起身开了钱匣子,从里面拿出仅有的两锭完整的十两银子,不顾燕姑姑的推辞,直接塞到对方手里。

  “我知道姑姑必然不缺这点儿,但这是我的心意,也是我目前能拿出最多的了。我只想让姑姑知道,日后但凡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饿着。”

  咱山东人,主打一个实诚。

  燕姑姑在宫中听多了漂亮话,猛然撞见这么一出,心里还真生出几分感动来。

  她动容道:“姑娘放心,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啊,那可太好了!”瑶光立刻两眼放光,再次拉着人坐下,凑过去问,“姑姑见过八皇子吗?可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好不好相处?”

  燕姑姑:“…………”

  ——不是,一上来话题就这么劲爆的吗?姑娘,咱多少矜持点呀!

  见三人都有些惊诧,瑶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微红着脸颊腼腆道:“这不是……这不是他就要成为我的丈夫了嘛,我就是想多了解了解,日后也好相处。”

  燕姑姑想

  到了说话做事都很爽利的卢氏,很快就适应了瑶光的直接。

  ——卢老夫人教出来的姑娘,脾性必然多有相似之处。

  “下官原是在珍宝局当差的,不曾见过诸位皇子。不过听说八皇子为人温文尔雅,想来不难相处。”

  温文尔雅,这么泛滥的形容词,说了等于没说。

  见她有些失望,燕姑姑忙提到了另一件事,“姑娘还不知道吧?因您被选为了晋王妃,宗人府已经派了人去您的家乡,接您的父母亲人入京来团聚了。”

  “真的?”瑶光大喜,难以置信地追问。

  晋王,就是八皇子。

  因着是皇后的养子,圣人给皇后和太子面子,初次封爵就是郡王。

  有那不受宠的皇子,能封个国公就不错了。

  “自然是真的,下官不敢拿这种事开玩笑。”燕姑姑道,“您的父亲已经被赐了四品锦衣卫佥事的职位,圣人还按例赐下了三进的府邸,就在戚里。”

  戚里,顾名思义,那一带居住都是外戚。

  傅宁得到的那个锦衣卫佥事的职位,也是专门给外戚的虚职,只领俸禄不用干活。

  不过就算是虚职,那也是正经编制,瑶光觉得她爹一定很高兴。

  “那可太好了!我原以为中选之后,就不能再和家人见面了呢。”

  燕姑姑也替她高兴,笑道:“怎么会呢?本朝以孝治天下,最是看重骨肉亲情,哪有让皇家的媳妇不见父母的道理?”

  翠娥也跟着说:“后宫嫔位以上的娘娘们,家人也都被接到了京城。除了皇后娘娘的父亲被封了承恩公另辟府邸安置外,统一都住在戚里。”

  戚里就在城西,城西整个区域被分为了两部分,外围是戚里,靠近皇城的部分,就是从外戚里脱颖而出的人。

  这些人或是家里的女儿做了皇后被封了爵位,或是家中子弟考取了功名,正式在朝中做了官。

  虽说这些人家各自都有自己的盘算,但在事关外戚的利益上,他们都是一致的,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但像傅家这种新来的,肯定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只有旁听的份。

  知道了自己家人就要入京了,瑶光也算放了心,又问燕姑姑:“我向姑姑打听两个人,是和我同出商阳县的秀女,一个叫陈思,一个叫申睿。不知姑姑晓得他们的去处吗?”

  燕姑姑笑道:“下官想着姑娘会问,已经托人打听清楚了。后宫多了位申常在,祖籍正是山东商阳县。至于那位陈姑娘,福气不如姑娘好,被皇后娘娘指给了信王次子为正妻。”

  信王是当今天子的异母兄弟,第一代信王是先皇的第三子,标准的近支宗室。如若不然,也轮不到帝后指婚。

  瑶光道:“这也算个好去处了。”

  至少对陈思来说是个好去处。

  陈思胆子不大,虽然聪明却不善决断。又因着在济南府时淹死的那个秀女,她对皇宫生出了心理阴影。

  嫁进信王府,有圣人赐婚的名头在,没人敢怠慢她。以陈思那不爱惹事也不爱出风头的性格,能保一世安稳富贵。

  只不过,她的父母就不能入京共享富贵了。若再是个没成算的,陈思嫁入信王府的好处,大部分都会被主支的陈大户拿走。

  瑶光用了午膳,因不好出去走动,就躺在榻上消食。红绒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本游记,让她看着打发时间。

  那些市面上流行的话本子,宫中是不许存在的。就算哪个宫的娘娘爱看,也只敢藏起来偷偷地看,不敢让人知道。

  “你们也不用都围在这里,留一个人陪着我就行,该去休息就去休息。”

  她上辈子也算是吃过见过的,眼皮子还没那么浅,乍然富贵就想着前呼后拥。

  前世看《红楼梦》时,有一节“贾母掰谎记”,按照里面的说法,等她成婚之后真做了王妃,恐怕连出恭都有几个丫鬟跟着。

  像这种身边不围着人的日子,以后想过也没有了。

  

第17章 皇后召见三人对视了一眼……

  三人对视了一眼,燕姑姑直接拍板:“你们小姑娘家坐不住,我在这儿陪着姑娘,你们俩出去玩儿吧。”

  “多谢姑姑。”翠娥当先道谢,拉着红绒一起行了告退礼,便乐滋滋地出去了。

  瑶光借着书册遮脸,往门口看了一眼,便又若无其事地挪回目光,把全副心神都投注在了游记上。

  古人写的游记她也是看过的,就是那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徐霞客游记》。

  若论文笔,手上这本绝对比不上徐霞客写的。而且这个作者还颇爱炫技,许多用词都很生僻。若是一处两处如此还能说是巧合,多处都是如此,说不是故意的谁信呀?

  她坚持了有两刻钟,实在是看得头疼,便把书合上放在榻前的小几上,对燕姑姑说:“我睡一会儿,若是有人来了,姑姑叫我。”

  “姑娘睡吧。”燕姑姑顺手把薄毯盖在了她的身上。

  =====

  坤宁宫,坤仪殿。

  崔姑姑袖着手走进内殿,弯腰禀报道:“娘娘,畅音阁那边来人了。”

  皇后正在窗前看书,闻言便收起书转过头来,问道:“是哪一个?”

  崔姑姑道:“文姑娘那里的人先来的,傅姑娘那里的人要稍后一些。”

  文姑娘就是准太子妃,祖籍浙江金陵府,一个地道的江南美人,生得温文秀丽,一身的书卷气。

  虽说文姑娘也是秀女,但她和别的秀女不大一样,属于内定。

  五年前,圣人的姑姑义阳长公主建言:金陵地区有一女,出生时红光满室,整个院子都是香的。更有高人推算,说此女大贵,日后必母仪天下。

  天子要了这姑娘的生辰八字,命钦天监反复推算,证明义阳公主所言不虚。

  然后便命人将年方十岁的文姑娘接到了京城,由皇后接见过一次后,便养在了义阳公主府。

  之所以选秀定在今年,就是因为文姑娘到了及笄之年,可以和已经二十三的太子成婚了。

  当今圣人十六岁登基,为先帝守孝三年,于十九岁选秀充实后宫。一众后妃先后生育了七八个子女,但无一例外都夭折了。

  就连皇后所出的头两个孩子,也都没保住。

  无奈之下,圣人请来了护国寺的三位高僧。高僧在交泰殿后的常德堂闭关推演七日,出关之后告诉圣人,若再有皇子出生,排行要从第五开始,日后也要逢四则避。

  恰在此时,皇后再次有孕,不久后产下一名皇子。

  圣人便认为这是天意,当即宣布自己的第五子出生,并将这孩子抱到乾清宫亲自抚养,只许皇后一个月探视一次。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陆陆续续又有皇子和公主出生,竟然再没一个夭折的。

  八皇子的生母是皇后的堂妹,在一次入宫探视皇后时被圣人看上,从贵人一路做到嫔位。

  可惜生产时难产,艰难生下八皇子之后便撒手西去了,追封顺妃。

  或许圣人是觉得皇后这个亲姨母一定会对孩子好,也或许是当年抱走太子,令亲生母子难得一见,有心补偿皇后。

  总之八皇子直接被养在了皇后膝下,十二岁出宫开府时,圣人也非常大方地给了一个郡王的爵位,是为晋郡王,人称晋王。

  皇后固然疼爱八皇子这个养子兼亲外甥,但更思念自己的亲子。

  可是圣人防备极为严密,太子三岁之前,只许皇后每个月探视一次;太子三岁之后,为了他孝道的名声,改成了每月十五太子来坤宁宫给皇后请安。

  本来亲母子关系生疏,皇后便想着日后选太子妃时,要选个合自己心意的,以便缓和她与儿子之间的关系。

  哪曾想,义阳长公主横插一杠,直接剥夺了皇后挑选儿媳的权利。

  而圣人更绝,内定的太子妃宁愿养在长公主府上,也不愿意养在坤宁宫。说是太子每月都要来坤宁宫请安,文姑娘若是养在这里,容易传出闲话。

  这可真是笑话,皇后当时都被气笑了。

  奈何本朝后妃家世低微,根本无力与圣人抗衡,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笑着说:“还是圣人思虑周全。义阳姑姑端庄娴雅,文家姑娘能学她三分品格,便尽够一辈子受用了。”

  此时听了崔姑姑的话,皇后对文姑娘不大感兴趣,直接问道:“傅

  姑娘那里有什么事?可有人怠慢她?”

  崔姑姑陪笑道:“娘娘说笑了。满宫谁人不道,傅姑娘是娘娘亲自挑选的儿媳。若非是碍于规矩,他们巴结还来不及呢,谁敢怠慢?”

  皇后脸上多了两份笑意,随意道:“他们懂规矩就行。对了,傅姑娘呢?她那边可有什么缺的?”

  作为皇后的心腹,崔姑姑当然知道,皇后想问的不是瑶光那里缺了什么,而是有了贴身伺候的人之后,有没有暴露出从前没看出来的缺陷。

  想到翠娥说的话,崔姑姑不由笑了出来,对皇后道:“傅姑娘是个实诚人,初见两个宫女便一人给了五两银子。见了燕氏,更是一下子给了二十两,找她打听咱们八殿下的为人,说是提前了解,日后更好相处。”

  皇后闻言也笑了起来,点头道:“她有这想法就很好,往后她是要和小八过一辈子的。”

  说到这里,她仿佛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脸色陡然一沉,冷笑道:“不像有些人,分不清大小王,更不知道什么叫轻重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