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32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却不想他担忧的地方,瑶光也想到了,立刻抓住他的手臂担忧道:“那下月初一,八郎岂不是要挨冻了?”

  景阳心中一暖,笑道:“别怕,说不定初一还要下雪呢。”

  “但愿如此。”瑶光仍旧忧心忡忡的,惹得景阳不住低声安抚。

  夫妻二人的互动落在别人眼里,就是伉俪情深。代替圣人来接他们的张保见状,微微一笑,已经知道怎么回圣人了。

  “晋王殿下,王妃娘娘,圣人和太子殿下已等候多时了。”

  景阳一怔,“太子哥哥也在?”

  今天这种日子,他不是该留在端本宫等着他们夫妻前去拜见吗?

  张保弯着腰笑道:“昨夜太子殿下帮着圣人看折子晚了,圣人便留了殿下偏殿歇宿。这不,才用了早膳就听说晋王殿下与王妃来了。圣人便说,就叫两位在乾清宫给太子磕头也是一样的。”

  景阳点了点头,顺手塞过去一个荷包,“多谢张公公告知。”

  “殿下言重了,奴婢不过是奉命行事。”张保很给面子地收了荷包,随手捏了捏,里面是圆滚滚的硬物。根据他的经验推测,装的应该是珍珠。

  无论是谁,都不会拿劣质的珠子糊弄御前的人,这里面装的两颗珠子,少说也值一百两。

  景阳道:“小王与王妃新婚,请公公也沾沾喜气。”

  张保喜道:“那奴婢就厚颜谢过殿下与王妃赏赐了。殿下,娘娘,快请吧,莫要让圣人与太子殿下等急了。”

  此时雪似乎又大了些,纷纷扬扬的雪片如鹅毛一般飘落下来,很快便在地上积下厚厚的一层,粗使太监们再怎么努力,也根本就清扫不及。

  一行人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地留下一地的脚印。

  等穿过广场,随行伺候他们夫妻的人得以在廊下避风雪,早有候在门口的宫女拿着拂尘把他们俩头上身上的积雪清扫干净。

  张保亲自掀开了厚厚的棉帘子,一股热气铺面而来,瑶光没忍住打了个喷嚏,连忙伸手遮住口鼻。

  “怎么了,可是受寒了?”景阳慌忙问道。

  瑶光轻轻摇了摇头,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瓮声瓮气地说:“不是,没有,只是外面冷,里面热,冷热一对冲,这才……”

  后面的话她没直说,只是装乖扮巧地笑。

  确认她当真没事,景阳松了口气,扶着她的手说:“进去吧,父皇和太子哥哥还等着呢。”

  才一进门,便有一道清朗的声音笑言:“小八也知道疼媳妇了,可见是真长大了。”

  

第38章 两头受气徒景阳脸上立刻……

  徒景阳脸上立刻露出了略显欢脱的笑容,似真似假地抱怨道:“太子哥哥,你怎么能取笑弟弟?”

  他扶着瑶光走到大殿中央,夫妻二人一起朝着上方行三拜九叩大礼:

  “儿臣徒景阳,拜见父皇,多谢父皇给儿臣赐了一桩好姻缘。”

  “儿媳傅瑶光,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圣人的声音仿佛从头顶传来,等他二人再拜起身之后,便板着脸叮嘱道,“老八如今也是大人了,日后不可再如从前一般顽劣,要多替朕和太子分忧。”

  景阳拱手道:“是,父皇,儿臣谨遵教诲。”

  “嗯。”圣人似乎颇为满意,下一刻又略带嗔怪地对太子说,“景安,你站那么远做什么?你是太子,是储君,老八夫妻的礼,还是受得起的。”

  太子含笑道:“他们若是拜见太子、拜见兄长,儿子自该坦然受之。可他们拜的是天子,便是储君也该退避。”

  话音方落,他便话锋一转,对景阳道:“八弟,成了婚就是大人了,整个晋王府都要靠你撑起来,你该比从前更加上进才是。”

  瑶光低垂着头,看不见景阳的表情,只能听见他耍无赖的声音:“哎呀太子哥哥,朝中有父皇顶着,还有太子哥哥从旁协助,自然吏治清明、海晏河清。

  我们这些做弟弟的,只顾吃喝玩乐,把您二位不能享的清闲都帮你们享了,才算不亏嘛。”

  她没看见,太子还要说什么,却被圣人抢了先。

  圣人摇头佯怒道:“真是胸无大志!”

  景阳半点不怕,撇嘴道:“儿臣上头有好几个哥哥呢,父皇督促他们就是了,儿子就喜欢玩乐。”

  太子微微皱了皱眉,说:“不管怎么说,既然成婚了,就该领个差事。”

  “差事?”景阳惊了,“那岂不是要天天早起?”

  太子神色一滞,气恼道:“咱们是天潢贵胄,生下来就锦衣玉食,冻不着饿不到,早起一些又怎么了?”

  说完,不等他再反驳,太子一锤定音:“刑部缺了个郎中,新婚三日之后,你便去刑部报道吧。”

  “啊?”景阳顿时就苦了脸,“太子哥哥,郎中可是实干的官员,我哪里干得了那个?要不换个差事吧?”

  太子被他闹得没脾气,耐着性子说:“也不是一开始就叫你干实事。郭尚书和刘侍郎都是朝中肱骨,也都是宽厚长者,你去了之后就先跟着他们,多学多看多问,切不可以皇子身份自持。”

  说到这里,他把脸一版,吓唬道:“若是郭尚书告到我这里来,说你在刑部不上进,有你的好果子吃!”

  景阳无法,只得满脸痛苦地答应了,还抱怨圣人:“父皇,您就干看着,也不帮儿臣说句话?”

  圣人失笑道:“太子也是为了你好,你在刑部好好干,莫要辜负你五哥的苦心。”

  眼见连圣人都发话了,景阳情知此事再无转圜的可能,不由哀叹了几声,说:“再没想到,成了婚还要受这等苦楚!”

  圣人笑骂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行了,别在这儿杵着了,去给你母后请安吧。”他摆着手,跟赶苍蝇似的。

  可却叫景阳和瑶光二人为了难。

  “这……”景阳硬着头皮问,“父皇,既然太子哥哥已经拜过了,那我们还需要去东宫拜见太子妃吗?”

  原本按照正常的流程,乾清宫拜过圣人,就是去端本宫拜见太子和太子妃,最后再去坤宁宫,顺理成章。

  之所以先去东宫,是因为太子是储君,圣人又一向把太子的地位抬得十分超然,太子妃只是沾了丈夫的光。

  可如今他们在乾清宫先拜了太子,接下来的流程可该怎么走呢?

  若是按照规矩先去坤宁宫,且不说接下来还要去东宫耽误了他们陪着皇后说话,就说太子妃心里会不会因此记恨他们呢?

  圣人只顾自己的想法,全然不顾他们的死活呀。

  还是太子说:“直接去坤宁宫吧,太子妃已经先过去了。”

  他虽然名义上行五,却是实际上的长子,对下面的弟弟们一向宽和。更何况景阳还是皇后的养子,他自然不会让这个亲弟兼表弟为难。

  因而,昨天夜里圣人要他留宿乾清宫时,他就事先派人回端本宫,让太子妃今日一早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

  有了太子的话,景阳大大松了口气,笑嘻嘻道:“还是太子哥哥疼我。”

  圣人给了赏赐,就叫他们退下了。

  太子妃文氏从小就在义阳长公主府接受正统的皇后教育,自然知礼仪、识进退。太子只是提了一句让她今早去向皇后请安,她就把未尽之言猜了个七七八八。

  两人也是新婚不久,正是夫妻情浓的时候,文氏正想着夫妻同心,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打折扣。

  因而,等景阳和瑶光来到坤宁宫时,文氏已经陪着皇后坐了有一会儿了。

  虽然婆媳二人相对而坐,都觉得和对方无话可说,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下去,双方都觉得很痛苦。

  可因着各自的顾忌,却又不得不这么下去。

  皇后先是照例关心文氏:“你新入宫不久,可还适应?”

  文氏答道:“一切都好,多谢母后关怀。”

  皇后又客套道:“若是底下的奴才们有欺你脸皮薄的,你也不要多顾忌,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文氏便按照套路回道:“多谢母后教诲,有您这句话,儿臣就有主心骨了。”

  接下来又聊了些布料首饰,气氛逐渐进入佳境,皇后想着到底是亲儿媳,就指点了一番宫务上遇到棘手问题该如何处理,让文氏受益匪浅。

  两边伺候的人都松了口气,觉得毕竟是嫡亲婆媳,就算是看在太子殿下的面上,也该借着机会缓和了。

  谁曾想,下一刻皇后就关心起了太子的起居,文氏瞬间警惕,顾左右而言他,实在话一句都没有。

  皇后的脸色逐渐难看,文氏心里发苦,却也只能当自己是个瞎子,强撑着笑脸和皇后周旋。

  ——不是她自作主张不告诉皇后,而是她不敢自作主张地告诉皇后呀。

  没成婚之前,圣人就借着长公主的口,再三告诫她:不许让皇后的手伸到端本宫去,更不许把太子的事透漏到后宫去。

  皇后虽然是六宫之首,但也在后宫之内呀。

  再说太子是皇后的亲生儿子,整个后宫除她之外,谁还敢过问太子的事?谁还有这个资格?

  圣人特意叮嘱,防备的是谁,还用得着明说吗?

  她就是个

  太子妃,无论圣人还是皇后,她一个都惹不起,只好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了。

  不过,想到太子的温柔体贴,她又觉得受点气没什么。

  左右要和她过一辈子的是太子,不是圣人和皇后,无非是多忍几年罢了。

  瑶光夫妻可谓是来得正好,让整个坤仪殿的人,无论主仆,都松了口气。

  “母后,母后,儿臣带着瑶娘给您请安来啦!”

  一入坤宁宫的地界,景阳就变得异常活泼,当场表演了一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文氏是第一次见这个小叔子,宫中从无如此跳脱之人,她不免觉得好奇,非常克制地往门口看去。

  活泼的少年和明艳的少妇逆光而来,两人都在门口脱了斗篷,露出里面不同色系却有同系花纹的吉服。

  两人身姿都颇为高挑,站在那里就鹤立鸡群,配着脸上轻松快意的笑容,扑面而来一股勃勃的生机。

  八弟妹在畅音阁时,她是见过一次的,当时就只觉得是个天真美丽的姑娘,没什么特之处。

  今日见他们夫妻相携而来,文氏总算是看出特别来了。

  ——和晋王特别般配,他们两个打眼一看,就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举手投足里说不出的契合。

  那是她和太子在一起时,一直想要却一直抓摸不到的感觉。

  听见养子的声音,皇后脸上的笑容就遏制不住了。

  等小夫妻进来行了大礼,她立刻就叫人起来,一叠声地吩咐崔姑姑,“快,把本宫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我怕晚一会儿呀,小八这个皮猴又来闹。”

  崔姑姑笑着应了一声,转身朝内室看了一眼,便有八个宫女端着东西鱼贯而出,一人捧着一个盒子,有大有小,不一而足。

  不必细看,皇后给养子夫妻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

  景阳看见了赏赐,才笑嘻嘻地耍宝:“母后,儿臣已经长大了,哪能还像小时候那样?”

  皇后道:“那我叫人把东西还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