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6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说完她伸出手来,放在了王郅面前。

  见他不明所以,王大郎嘿嘿笑道:“老太太可是刚替你们家除了狐妖,请动了天师法身。给天使的供奉,不得你出?”

  王郅闻言更是惊惧,半分异议都不敢有,回身从许氏身上摸出那五十两银子来,全放在了卢氏手中。

  “老太太,这是供奉天师的,劳烦您了。”

  收了银子之后,卢氏才告辞了。王大郎和九叔公说了一声,忙追上来用牛车送卢氏回家。

  =====

  因除妖是正午去的,卢氏回到家里时,天都已经要黑了。

  傅家本要留王大郎住一夜,但王大郎胆大,不怕走夜路,摆了摆手便又赶着牛车告辞了。

  “奶奶,怎么样?”

  先窜出来问的,还是性子最急的玉微。

  卢氏笑了笑,颇为得意地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来,“大丫头,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不必看瑶光就已经猜了出来,欢喜地上前接过来,果然是意料之中的退婚书。

  好在乡下人不讲究,两家虽定下了婚约,却并没有去官府备案,不然退婚还要更麻烦。

  玉微凑过来一看,喜道:“太好了,终于摆脱那姓王的了!”

  她一把抱住姐姐,嬉笑道:“以大姐的品貌,还怕找不着好婆家? ”

  瑶光虽然也高兴,却还是忍不住可惜道:“但再想找到王家那样的,却不容易了。”

  这里说的当然是功名,而不是人品。

  前世她总听人说:一个人在穷困的时候是看不出品性的,很多未发迹前十分老实的人,一旦手里有了钱或权,就会报复性地把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做一遍。

  如今想来,王郅就是那样的人,瑶光从小挑中的金龟婿,终究成了泡影。

  见她兴致不高,玉微不敢再说话了,有些无措地看向母亲。

  小周氏道:“你大姐提心吊胆了一天,好不容易尘埃落定了,你还不扶他回屋去歇歇?”

  玉微赶紧答应了,扶着瑶光道:“大姐,我扶你去歇歇。”

  此时瑶光不想应付众人,便顺势点了点头,和妹妹一起回了西厢房。

  余下众人都聚到了堂屋,大周氏叹道:“咱家大丫头,心气未免太高了。”

  她是做亲娘的,这话当然得先说出来,才让别人不好再说什么。

  “嫂子这话说的,我可就不爱听了。”小周氏满不赞同,“咱家这两个丫头,无论相貌、身段还是学问,都不比镇上地主家的小姐差,想找个好夫婿怎么就是心气高了?”

  大周氏道:“可与人结亲,到底还是要讲究个门当户对的。王家本来与我们家相当,一朝飞上枝头就变了嘴脸,我也给他弄怕了。”

  说着,众人都看向了卢氏。

  卢氏沉吟了片刻,说:“等到今夜子时,我再替大丫头起一卦,说不定就柳暗花明了。”

  大家长都发了话,其余人自然再无异议,各自散去了。

  

第7章 星光测卜当天夜里,卢氏……

  当天夜里,卢氏早早就让瑶光回屋去睡,不许她参与占卜的事。

  “老身今夜要引星辰之力问卜,若是本人在场,会扰乱星神的神思,令占卜结果南辕北辙。”

  玉微好奇地问:“还有这种占卜的法子?我怎么不知道?”

  瑶光一把拉住她一起回房,轻啐道:“平日里叫你背手札,就跟要你的命似的,能躲就躲,到如今还没把星象背完。就你这半瓶水,还想学占卜?”

  姐妹二人睡一间屋子,中间拉了个帘子隔开两张窄床。

  古代的床都比较窄,看起来又长又瘦,取的是“长寿”的意头。瑶光刚自己睡的时候,半夜没少滚到床底下去。

  打发走了他们姊妹两个,卢氏又把其他人都赶走,只留下了大儿媳打下手。

  大周氏入门已近二十年,虽不说把婆婆的本事学走了十成十,也有七八分了。

  如今许多小活儿,卢氏已经不出面了,但凡有人来请,都是指派大周氏单独去,或者是让他们妯娌两个一起去。

  虽说小周氏也学了许多年,但实在天资有限,迟迟不能独当一面。说来玉微一直学不好,也未尝没有遗传的关系。

  小周氏之所以一直对大嫂毕恭毕敬,除了两人同出一族的缘故,也未尝不是知晓等日后婆婆百年,家里能挑大梁还得是大嫂。

  静室里只剩下婆媳二人,大周氏按照婆婆的吩咐守在井台边,当弦月升至中天的那一刻,就用两个八卦镜,先把月光引入井中,再把井里的反光引导出来。

  静室门户大开,子时一至,盘坐在静室中央的卢氏便点燃了供奉星神的二十八柱线香,又念念有词地拿出一面画满符咒的铜镜。

  不多时,香烛上飘起的白烟就聚集在了一起,托着铜镜穿门而出。被大周氏引出井中的月亮反光与飞出的铜镜一遇,镜面上骤然爆出粲然的光华来。

  漫天星辰似乎是被这光芒所引,微不可查地闪烁了一下。其余星光很快便恢复了正常,唯有红鸾星光芒大盛,似乎是在与铜镜的光相互应和。

  大约过了一刻钟,铜镜又原路飞了回去。卢氏一把抓在手中,再看时上面的符文已经换了模样。

  她把大周氏喊了进来,吩咐她翻查早就拿出来的手札,一个符文一个符文地对照,得出的谕示令婆媳二人面面相觑。

  许久之后,大周氏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娘,你在京城还有亲戚?”

  卢氏皱眉道:“我和你舅舅是逃荒过来的,亲人早就断联系了,哪里来的亲戚?老身还以为是你们周家的亲戚呢。”

  很显然,周家也没有。

  两人又回忆了一番傅家的关系网,但傅家祖上几代都没出过什么能人,哪里去找京城的亲戚?

  大周氏又盯着谕示看了一阵,奇怪道:“那瑶娘的正缘,怎么会在京城呢?”

  卦象显示了地点也就罢了,就连那正缘出现的时间也明白地说了——半年后。

  算算距离,从商阳县到神京,就算是纯用脚走,也用不了半年呀。

  卢氏也觉得迷惑。

  神京离商阳县虽然不算太远,但也不近,他们家是不可能把女儿嫁那么远的。不然在婆家受了委屈,想找娘家人撑腰都不方便。

  就算和王郅的亲事不成了,再给瑶光找婆家,选择的范围也不会出了清风阵。最好还是在附近的村子找个家里富裕些的,再多陪送些嫁妆,让她在婆家说话声音也大。

  可若不是正缘,就算刚开始嫁了,最后也会因各种缘由分开,不如就别瞎折腾。

  一时想不通,卢氏干脆也不想了,直接拍板道:“趁着月亮还没沉,再算一卦就是了。”

  可这句话才落下,她就忽然觉得一阵心悸,脸色立刻就变了。

  “怎么了,娘?”大周氏时刻注意着婆婆,随时听候吩咐。一点微小的动静,都没瞒过她的眼。

  卢氏脸色数变,忽然拍手笑了起来,对大周氏道:“你怕是要得个贵婿了。”

  “这话怎么说?”大周氏不解。

  卢氏道:“咱们家的孩子出生时,老身都会亲自推演命格,大丫头福气是最大的。原本我只想着,一生顺遂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今日算她的姻缘却影影绰绰,待要细算就心悸难忍。除了一个‘贵’字,老身也实在想不出别的了。”

  大周氏闻言,先是欢喜,继而便发起愁来,“若是瑶娘真嫁个贵婿,日后在婆家受了委屈,咱们怕是只有陪着哭的份儿。”

  作为母亲,她自然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夫婿。可若是女婿家里本事太大,她却又忍不住要担心了。

  人心就是这样矛盾。

  卢氏道:“明儿一早告诉大丫头,看她怎么说吧。”

  其实婆媳两个都知道,瑶光从小心气就高,若是能高嫁,绝对不会低就的。

  =====

  等到第二日,瑶光和玉微早早起来,帮大周氏一起做早饭。

  原本这些活儿是不用他们姐妹干的,但小周氏怀了身孕,姐妹俩就把她的活儿接了过来,叫她每日多睡些时候。

  大周氏一边带着两人摘菜淘米,一边告诉他们一些做饭时的小技巧。

  比如做什么饭用什么火,怎样隔着锅盖判断锅是否开了,熬棒子粥或粟米粥时要勤搅动、锅不要盖严……

  “特别是瑶娘,你得多学点儿,别到了婆家连个饭都煮不熟。”

  见玉微挤眉弄眼地冲瑶光直笑,大周氏立刻就把火烧到了她身上,“还有玉娘,你也多学着点儿。等你大姐出嫁了,你也该相看着了。”

  玉微缩了缩脖子,低头连连应是,比在她亲娘面前乖巧多了。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害怕的家长,很显然,玉微最怕就是大伯母。

  等早饭做好,打发了玉微去叫她娘起床,大周氏趁着这个空把昨夜的卦象说了。末了问:“我知道你主意正,怎么想的?”

  “当然是顺天意了。”瑶光不假思索,“王郅还是自小看着长大的呢,一朝富贵不还是那德性?可见什么老实本分都是虚的,只看有没有机会罢了。

  既然如此,我干嘛不挑一个家世尽可能好,家资尽可能富裕的呢?人品不可靠,我总得图他点什么吧?”

  至于不嫁人,瑶光是没想过的。

  一来她喜欢孩子,二来这个时代也容不下女孩子不嫁人,三来她也不觉得自己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是的,独立生存,而不是独立生活。

  现代社会做单身贵族,无非就是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古代社会需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大周氏也很干脆,知道了女儿的想法就点了点头,说:

  “那我就跟你爹商量商量,带着你去一趟京城,碰一碰那正缘。”

  瑶光欢喜道:“我就知道娘对我最好了!”

  大周氏笑着摸了摸女儿的脖颈,神情越发温和,“你是娘的第一个孩子,不疼你疼谁?”

  养大女儿的时候,夫妻两个都是新手,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他们手忙脚乱。

  等到大儿子出生,就是一回生、两回熟了,再发生什么状况都不会大惊小怪了。

  再等到双胞胎小儿子出生,养起来就更随意了。

  用瑶光前世看到的一句话形容,那就是——第一胎照书养,第二胎照猪养。

  玉微扶着小周氏出来洗漱完毕,傅宁、傅安和下一辈的四个男丁都从田里回来了。

  男人们洗漱的时候,瑶光去东屋把卢氏叫醒,两张八仙桌已经放在了庭院里。

  卢氏身为大家长,自然是坐西边那张桌子的南首,其余人按顺序入座。瑶光领着弟弟妹妹们坐另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