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69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相反的,那些和傅家门当户对的人家,根本不会在意傅家女儿性情如何。

  瑶光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就你歪理多!”

  “哎呀大姐,我这个性格,避免的吃亏了呀。”玉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瑶光笑了:“这倒也是。”

  她扭头看向乖乖站着的四个弟弟,特别是年纪最小的双胞胎,诧异道:“你们今天怎么这么安静?”

  天玑和天权对视了一眼,天权道:“来之前爹特意交代了,在王府要安稳些,莫要给姐姐丢脸。”

  另外三人连连点头,表示就是天权说的那样。

  瑶光笑道:“等会儿见了王府属官守着礼数就行,在我这里不必。”

  四人又对视了一眼,瞬间都松懈了下来。天枢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笑道:“从前在乡下是懒散习惯了,猛地进了京城,虽然日子好过多了,但那些礼数也是真束缚人。”

  相比之下,年纪更小的天权就比较看得开了,接口道:“这可能就是先生说的,凡事都有代价。大哥我问你,现在的日子和乡下的日子比,你更喜欢哪个?”

  天枢不假思索道:“这还用问?当然是现在的了。”

  现在虽然见个外人都要恪守礼数,但锦衣玉食的,还有人伺候,不比在乡下看不见前途强一百倍?

  那些嘴里喊着喜欢闲云野鹤的人,既然是从小就不缺吃穿,没受过半点人间疾苦的。

  让那些人像他们家从前一样,去乡下住两年,吃两年糙米和三合面,过两年一年到头见不到油水的日子,他们就彻底老实了。

  见他如此坦诚,大家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瑶光又问了问他们的功课,就打发去外书房见王府属官们了。

  屋里就剩下了姐妹二人,瑶光让人把茶撤下去,换了玉微爱喝的玫瑰银耳羹来,姐妹二人一边喝一边说话。

  瑶光问道:“上次娘来的时候,说家里已经替你相看婆家了,你可有心仪的公子?咱们自家人私下里说话,不用顾虑那么多。你若有喜欢的,我就替你打听打听。”

  在神京,每个阶层都有固定的交际圈子,玉微能接触到的适龄公子,大部分都是和傅家门当户对的。

  既然左右都要嫁人,当然要选一个更顺眼的。

  玉微却直接摇了摇头,老没意思地说:“没有。根本就没想过成亲的事,也就是奶奶和娘他们着急。”

  瑶光道:“那我和奶奶说说,晚几年再给你相看?”

  玉微如今还不到十五,的确是早了些。

  “别,不用,先相看着吧。”玉微却道,“若是相看得晚了,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

  瑶光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无语地问:“你是听谁说的?京城的公子们一茬一茬地长起来,好的怎么就被别人挑完了?”

  玉微振振有词:“可是我娘和大伯母说的也对,富贵人家定亲都早呀。若我挑得晚了,跟我年龄相当的不就都被别人挑拣过了?我可不想给人做后娘。”

  很显然,她已经被长辈们那套理论彻底说服了。

  若叫瑶光说,就算适龄的都订婚了,也完全可以找小两岁的,怎么就非得给人当后娘了?

  但这种事情,玉微自己已经有想法了,就算她这个做姐姐的,也真不好多说什么。

  如若不然,玉微将来嫁人了日子过得不好,心里难免埋怨她。

  于是,瑶光便道:“说的也是。那就先挑着,挑好之后先定亲,晚两年再出嫁。”

  虽然这个世界不是真正的古代,有安全可靠不伤身的避孕方子。但药这种东西,能不吃还是不要吃的好。

  再者说了,以如今的舆论环境,要是嫁过去几年肚子还没动,婆家那边肯定有话要说。

  与其到时候被婆婆以子嗣拿捏,还不如干脆晚两年出嫁。

  玉微点了点头,兴致勃勃道:“这个可以,我也不想太早嫁出去。”

  “那行,回头我和奶奶说。”瑶光直接拍板。

  

第84章 九皇子登门见大姐还是站……

  见大姐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玉微高兴了,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跟着文先生学画的经历。

  “我原来也不知道,原来作画也有这么多门道,有那么多技巧。”她依偎在瑶光身边,叽叽喳喳地炫耀自己新学的东西,俨然一个考了满分的小学生面对家长。

  那种假作不经意,却偏偏掩饰不住的骄傲和得意,眼睛里放着光,满脸都写着“我考得这么好,快来夸我,快来夸我呀!”。

  见她真的学进去了,日后也有了精神寄托,瑶光对她的未来的婚事就更放心了。

  为何自古以来,在婚姻里是女孩子更容易受伤?

  不过是这个世

  道、世人想当然的教育里,女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更多的是为家庭付出,把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当成了美德。

  特别是古代社会,女孩子没有真正独立的财产,从小被家里教着要相夫教子,成婚之后一心都扑在丈夫和孩子身上。

  越是如此,丈夫和孩子就越是不会领情。你对他们的付出,他们视为理所当然。一旦有一天,你的付出稍微不能让他们满意了,他们就会生出怨言。

  玉微培养出了真正的爱好,日后夫妻和睦自然好。就算夫妻不和,她也有作画可以寄托心神,就算会为丈夫伤心,也很快就会走出来的。

  瑶光大大夸赞了她一番,直夸得她红光满面,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玉微一张嘴就开始大包大揽:“人物肖像是最难的,我如今还没学到。等我日后学会了画肖像,一定先给大姐画一幅。”

  瑶光笑着点头,满脸都是鼓励之色:“好,我等着你。你从小就聪明,只是读书总是难以专心。原本我也替你发愁,却不想你天赋在作画上呢。”

  “那是。”玉微骄傲地弹起下巴,满脸都是得意之色,毫不谦虚地夸下了海口,“大姐,你就瞧好吧,我一定会成为一代大家的。”

  瑶光大笑道:“好好好,等你真学出了名堂,一定要替我多画几幅,把落款写明了。我能不能名流青史,可就靠你了。”

  玉微闻言更加得意,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包在我身上!”

  这时,佩瑜睡醒了,奶娘喂了奶换了尿布,抱着进来找瑶光。

  小娃娃记得母亲的气味,才一靠近就往这边扭过头来,伸着小手咿咿呀呀地和母亲打招呼。

  “大姐,她认得你呢。”

  瑶光把孩子接在怀里,玉微惊喜地凑了过来,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佩瑜白嫩嫩、软乎乎的脸颊,夹着嗓子逗她:“佩瑜,小佩瑜,我是你姨妈,你满月时咱们还见过呢,你还记得我吗?”

  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听得懂她在说什么?

  但孩子对声音敏感,听见有动静,便睁着一双圆溜溜的葡萄眼看了过来。玉微和她说话,她就以为眼前这个人要和她玩,小手又快又准,一下子就抓住了玉微细长的手指。

  小孩子肌肤极嫩,力气却很大,手指包裹在软软的小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玉微觉得很新奇,轻轻晃了晃,竟然没有晃掉,一下子就瞪大了眼,转头对瑶光道:“大姐你看,咱们佩瑜这么小个人儿,力气却一点都不小。”

  瑶光道:“可不是嘛。小孩子力气大得很,又不知道轻重。前天晚上奶娘赵嬷嬷带着她睡觉,没防备被她一脚蹬在腰上。第二天早上一看,青紫一片,现在还在家里养着呢。”

  也幸好王府富贵,奶妈都是内务府精心挑选的,一次性送来了四个。

  赵嬷嬷受了伤,瑶光不但赏了药,还赏了钱,叫她回去多休息几天,养好了再来。

  四个奶妈之间必然是有竞争的,如果能够选择,赵嬷嬷当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回去。

  可她受了伤必然要擦药,就算留下来,也不能让小主子吃她的奶,只好回去养着。

  她原是四个奶娘里最得脸的,奶水最充足,喂养佩瑜最多,佩瑜对她也最熟悉,可谓是独领风骚。其余三位就算心里再不甘,也不得不捧着她,更是隐隐以她为首了。

  本以为日后也就这么着了,等到小主子不必再吃奶了,他们三个都退回内务府去,只剩赵嬷嬷一个继续留下来做教养嬷嬷。

  那知天有不测风云,一朝风云变幻,最风光的赵嬷嬷出了意外,至少要在家里养七八天。

  另外三个奶娘一直被她压着,心里却不是没有想法。得了这个机会,他们三个自然是联起手来,先把赵嬷嬷给压下去,彼此再较长短。

  对此,瑶光都看在眼里,在赵嬷嬷回去的第二天,又把三个奶娘挨个敲打了一遍:有上进心可以,但谁也不许拿小主子做筏子。如若不然,倒霉的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子了。

  三人的皮一紧,不管原本有没有想法,如今都不敢有了。伺候起佩瑜来更加殷切,只要小主子不哭不闹,不管是哪个奶娘看孩子,都会主动抱着送到瑶光身边。

  今日值守的是李嬷嬷,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妇人,她的第二个孩子比佩瑜大了两个月。

  姐妹二人一边逗孩子,一边说闲话。玉微的心眼如今变多了,在外人面前很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但面对自家姐姐,她却还像以前一样,什么话都敢说。

  瑶光从怀孕之后,就很少出门了,外界的消息全靠时常来往的陈思、阮子娴和娘家人带进来。

  陈思和阮子娴带来的是上层的消息,娘家长辈和妹妹带过来的,是外戚和中层贵族的消息。

  瑶光把这些仔细筛选一下,但凡觉得有用的,就都私下里告诉景阳。

  很多时候,各家太太之间的交流,总会不经意间露出一些隐秘。

  傅家姊妹五个在王府用了午膳,直待到景阳下职回来,他们当面拜谢过后,才告辞离去。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赵嬷嬷回家休养了四五天之后,瑶光慢慢回过味来:原本赵嬷嬷得意时,虽然也把佩瑜照顾得很好,却总是有意无意阻隔他们母女亲近。

  她把这些给景阳说了,景阳皱了皱眉,不悦道:“这些内务府的奴才,当真是心思不小。”

  这明显是从小就引诱着小主子与生母不亲,更加依赖奶娘。等日后小主子长大了,奶娘能得到的好处不可估量。

  其实不只是内务府的奶嬷嬷,许多大户人家的奶娘也会如此。

  反倒是那些小有家财的富户,家生奴才里不一定有合适的人,大多数时候都是找牙人聘个奶娘回来。等孩子长到三四岁,就把奶娘辞退。

  可以说,三个奶娘的阳谋已经成功了,景阳直接暗中派人在赵嬷嬷的饮食里下了点东西。还没等赵嬷嬷把腰上的伤养好,就惊恐地发现自己竟然回奶了。

  既然回奶了,自然就做不成奶娘了。

  她带着无尽懊恼来找瑶光请罪,瑶光满脸遗憾地表达了惋惜,赏了她五十两白银,就让她回内务府去了。

  瑶光心里很清楚,有了这一次的履历,日后内务府怕是不敢再让她去别的主子那里做奶娘了。

  至于景阳那边会不会再做什么,瑶光就不去探究了。

  自景阳定下了基调,天枢兄弟四人每隔五日,就会来一次晋王府,不拘是哪个属官当值,看在晋王的面子上,都很乐意指点他们一番。

  至于玉微,她在姐姐面前打了包票,回去之后便发愤图强,不是练习各种技法,就是观摩名人字画。

  见她如此上进,家中长辈都十分欣慰,也乐意替她收集。

  京城权贵的嗅觉最是灵敏,傅家人才开始搜集名人字画不久,再有人求到卢氏和大周氏头上时,都会用字画做敲门砖。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瑶光收到了两个好消息:陈思和阮子娴成婚数载之后,终于都有了孕信。

  陈思还好,她嫁的是次子,没有生继承人的压力。再加上长嫂也是多年无子,就更没人在她面前说东道西了。

  与她的惬意相比,阮子娴的压力就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