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一宇
第119章 绣庄义举天子赞赏
黛玉听见湘云一番话后,有了个想法,于是直接向姐妹们道:“云妹妹方才这话,倒是提醒了我。京城里也好,地方也好,总有类似诰命,或者军属,如今单单靠朝廷那点儿银子也不是个事儿,若是大家乐意,就绣好了送到绣庄,或者大家也可以去绣庄一起做个伴,绣绣花聊聊天。成品统一售卖,根据个人卖出去的东西,获得酬劳,姐妹们怎么看?”
湘云原本只是个玩笑话,这会儿听了黛玉这话,反倒是呆了呆,一会儿后却是大为赞同的。
“只是,我们这样人家真卖东西,是不是说出去不大好听?”迎春倒是有几分顾忌。
“这有什么,方才林姐姐不是说了嘛,绣庄那边统一,外人又不知道是谁绣的。”湘云本就比迎春洒脱,如今更是看透了不少人和事,越发觉得活着要开心才重要。
黛玉在一旁补充道:“二姐姐的担心,只怕也会是其他一些情况与二姐姐或者云妹妹类似的诰命夫人们的担心,这无妨,我们先试试。当初皇后娘娘给了我一个绣庄,若是姐妹们乐意,我们就在我的绣庄测试一番。我也进宫给娘娘说一声。”
湘云听了,倒是想起卫若兰那边的一个远房表姐,沈夫人,她的丈夫和迎春一样也是战死,区别是表姐和姐夫之前是很恩爱的。沈家本就不比卫家,以前就靠着表姐夫的收入维持家里,如今家里还有年迈母亲和不足三岁的孩子,还有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妹妹,光景就更为艰难些。
于是湘云立刻赞同黛玉此举:“林姐姐考虑周到,若是可以,我能推荐我那表姐来吗?”
湘云向黛玉等介绍了一番沈夫人的情况:“她是很和气少言的一个人,如今家里境况的确不太好。”
“这是当然,既然我要在京城测试,第一批人除却二姐姐和你,能多有几个东南阵亡将士家属,就更好了。”黛玉对那些人都有数,毕竟上次赏花宴,黛玉负责的。她这么说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几个人选,都是些境况不大好的。
“那林姐姐有了章程,我一定第一个加入。”湘云积极表态。
迎春也立马答应了:“我也是,虽然我的绣活比不上云妹妹,但如今绣橘也是没太多事儿,我们一起做。”
见迎春都没了顾虑,黛玉觉得这事儿有戏:“行,回头我去绣庄,梳理一番后,再邀请二姐姐和云妹妹一道去瞧瞧,到时候你们给我提提意见,看看有什么没考虑到的。”
惜春在一旁道:“林姐姐,我虽然不是她们的一员,但也能帮帮忙不?”
“当然,四妹妹画画最好,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多着呢。”黛玉脑子转的快,当天从迎春这儿回去后,就叫来紫鹃雪雁,安排第二日去绣庄。
皇后娘娘赏赐的绣庄位于南大街的正大街街角,分了前后两进,前边是铺面,两层高,中间是院子和东西两侧各两间房,,后面三间房,部分是给绣娘们做活的,部分存放东西。
“这完全够用了。”黛玉以前没有亲自来过,只是看过图纸,这会儿看着院中那棵高大的桐树,思索着都不需要改建,只要换一换布局,后院就可以提供给大家使用了。
这些夫人们可以定时间一起来这儿,刺绣交流,比单独在家更强呢,人多热闹些,又不至于抛头露面。
黛玉很快自己画了布局修改图,叫了绣庄管事冯有才和妻子一块儿来,交代清楚后,又叫了雪雁:“这事儿可就都交给你了,有什么我只问你。”
雪雁忙应了。
也不过十来日,绣庄的后院布置就调整好了。黛玉邀请了湘云迎春和惜春一起去看看。
湘云一来就感叹起来:“很不错呀,这样的院子,有花有树,有这样的屋子,大家有个一起探讨的地方。”
四人一道先看了院子,而后才进屋,只见屋内安放着十来架绣绷,绷前树几道屏风,用来遮挡午前与午后过剧的日光,整个屋子布置的十分雅致,绣房本就是充满闺阁趣味,如今更是添了几分温馨。
迎春都忍不住感叹:“王妃巧思真是非常人能及,如此静谧温馨之地,让人待着就不想走了。”
见她们都觉得好,黛玉放下心来。第二日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时候,便提起绣庄的事儿来。
“儿媳想着,这些诰命夫人多是丈夫为国捐躯,单单靠着朝廷抚恤银子也不是长久之计,且不少家庭情况也不是特别乐观。何况,她们如今一人在家,也容易忧思多虑。于是想着,将绣庄拿出来,她们若是乐意去绣庄,又或者拿了绣品回家,手上有了活计,想的也就少些。二来,也能贴补家用,母后觉得如何?”黛玉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又将湘云那表姐的情况也说了。
“这法子倒是挺新颖,只不过这些夫人乐不乐意呢?”皇后想着,许多妇人到底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思想。
“可以试试,儿媳那表妹听后很赞同的,绣庄里头屋子都是设计好了的,不必抛头露面,拿回家更是自由些。”黛玉将绣庄的整改讲给皇后听。
“这倒是个法子,京城要是能测试起来,地方也就可以照着来了。本宫回头跟陛下商量商量,有了消息派人通知你。”皇后觉得这法子不错,天子应该会同意。
果不其然,天子听后大为赞赏:“老三媳妇这眼见谋略,真是非常人能及,而且也替朝廷解决了困难,不过这事儿嘛,得先看看效果。”
“臣妾也是这么想,玉儿说了,她那边先试着邀请几个京城诰命夫人,乐意不乐意的全凭她们自己,到时候看看,若是效果好了,再发动更多人。”皇后忙说。
天子点头叹道:“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她这法子倒是有几分这个意思了。你告诉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只管提,朕这边和你那边,都要全力支持。”
皇后听了,越发对黛玉另眼相看起来:陛下如此满意,这对老三可是大大的增加了筹码。
只是没想到看着黛玉这儿热火朝天效果很好,瑞郡王妃就坐不住了。
第120章 绣庄红火惠兰抄袭
黛玉的绣庄受到了诰命夫人们的支持,而且成果也很不错,第一个月后参与的六个诰命夫人,每个人还拿到了五十两银子的收入,比黛玉预想的还要好。
于是开始扩大规模,更多的诰命夫人们也都愿意加入。这些个诰命夫人们,大多都是读书识字,不少还擅长画画,因此她们的绣活不见得绣工高于普通绣娘,但往往她们针下的绣活会流露出几分画意,自有一种寻常绣娘作品没有的雅致。
加上朝廷的宣传,一时间“画堂春绣”名声大震。画堂春绣还是天子亲自赐名,取自“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除却诰命夫人,她们家中小妹等也都有人来帮忙,像惜春擅长画画,她脱离了寻常的花样子,自己做了一本刺绣图案,引得大家都来借阅。
绣庄来的人不少,连长公主都来过几次,看了花样,又看大家的作品,她很喜欢惜春绘的一幅红梅,听见迎春说可以做出纱帐,她就笑道:“行呀,那我就要这么一件纱帐,你们开个价?”
迎春呆了呆,湘云在旁忙道:“我们还头一次接到这样定制的活儿,也不知道该要多少,不如我们跟王妃商议后,再答复公主?”
长公主点头:“行呀,你们也可顺着这个思路,日后说不定也有人像我这样,乐意来指定要什么花样的。”
长公主说的很有道理,湘云等即刻将此消息告知了黛玉,众人集思广益,最终定下价格:主要根据客人选定花色所用材料和耗费人力决定,比如长公主这一顶蚊帐,费工甚糜,迎春手上的活全放下,专绣这一件,一个人得用一个月才能做出来,那么就定的贵些,得二百两银子。
根据惜春和其他几位诰命夫人的画册,定出来了不同价格。没想到这单独定制反倒是更受欢迎,很多京城夫人们都想要独一无二的,纷纷下了订单。
大家还都喜欢到绣庄一起做活,黛玉见大家也累,偶尔还自掏腰包贴补些水果茶点,又怕大家累着,还与湘云等商议,偶尔开个茶会,大家写诗作画玩。
如此一来,怡郡王妃心善且诗才高绝的名声在京城倒是越发响亮了,天子又单独赏了黛玉两次,更是惹得瑞郡王妃宋惠兰心生嫉妒。
宋惠兰好友,杜夫人倒是给了她一个主意:“怡郡王妃能做,王妃你也可以呀,如今她们既然选了刺绣,王妃你这边选别的就是了。也不要拘泥于那些个诰命夫人,京城闺阁女子和王孙贵族家里,只要是愿意都能加入嘛。”
说的倒是轻松,宋惠兰不是没想过自己也做点儿什么,可一时半会儿没什么好主意。
“王妃不是喜欢养花,如今我瞧着这京城很多人家逢年过节、更有那富贵人家一年四季都时常买鲜花或是盆栽装点屋子院子的,去岁过年时候,我们家买了几盆水仙,一盆都要二十两银子呢,所以王妃要不要试试,开个花房?”杜夫人继续出主意。
宋惠兰一听倒是挺感兴趣的,一来她的确还挺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的,二来嘛,她出嫁时侯,家里面的陪嫁正好有花房。
于是宋惠兰当即召集杜夫人、廖夫人等与她关系亲密之人一起商议,想了想,还叫上了一个人:薛宝钗。
宋惠兰可是打听过了,那薛宝钗曾经和怡郡王妃一起住在荣国府多年,只怕对怡郡王妃很是了解,知己知彼,自己能从薛宝钗那里套到不少消息。
再有一样,薛家如今不行了,但当初可是皇商,说不定能有经营的些许经验。
而得到瑞郡王妃相邀的宝钗可谓是相当高兴,她觉得终于有了自己大展才华的时候,比起瑞郡王妃其他好友,薛宝钗也的确更为厉害。毕竟那些夫人们都是闺阁娇养,从未接触过外头事物。
看着宝钗极为卖力,替自己规划花房,又替自己出谋划策,甚至连初次聚会邀请客人等都帮她着想,这让宋惠兰很是满意。
宋惠兰这边的效果虽然来得慢些,但好歹赶在中秋之前有了成果。得意的宋惠兰在中秋宫宴时候,忍不住就向黛玉道:“弟妹不会怪我吧?虽然有借鉴弟妹的法子,但总归是不一样的营生。”
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了,这事儿之前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因此,后宫不少嫔妃都等着看怡郡王妃的反应。
黛玉的确是有点儿被恶心到了,不过嘛,在细细想了一番之后,反倒是不在意起来:宋惠兰要做,那就比比看嘛,要是这点儿信心都没有,就不是黛玉了。
因此这会儿听到宋惠兰这些话,黛玉不仅没生气反倒是微微一笑:“二嫂子说的哪里话,都是为朝廷略尽绵薄之力,嫂子这法子,鲜花着锦,让人佩服呢。”
宋惠兰反倒是微微一愣:薛宝钗不是说,怡郡王妃做姑娘的时候,最是小心眼儿,爱耍小性子的嘛,怎么这时候,反倒是不生气?
就在她微微一愣的时候,一旁的葛夕佳开始了阴阳怪气:“二嫂自己也知道是借鉴啊,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都说做人贵有自知之明,二嫂又何必呢?要是三嫂真的生气,岂不是要被人说小肚鸡肠了?”
葛夕佳可不是真心帮黛玉,她现在过的不顺,看谁都心烦。一个怡郡王妃已经够惹眼了,偏偏二嫂更会恶心人。所以她才不管,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说了,也不管宋惠兰高兴不高兴。
宋惠兰自然听了这话气的不行,正准备反击呢,皇后娘娘在上头笑着道:“你们都是好孩子,昨儿陛下还说,该赏老二媳妇呢。”
果然,天子当日夸赞了一番瑞郡王妃。得了夸赞,宋惠兰更是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的宋惠兰,也不忘顺手送了几样东西给薛宝钗,表示对她的倚重。
宝钗得了瑞郡王妃送的东西,心情大好,她正琢磨着,如何抢走夏家的桂花生意,现在有了瑞郡王妃,倒是个好靠山。
可就在宝钗心情大好的时候,贾母却叫了她去。
“如今秋纹也不在一年多了,给宝玉重新放个屋里人,知冷知热的,你说呢?”贾母摆明了在说宝钗和宝玉感情不和。
老太太位置摆在那儿,宝钗一时间也不好反驳。
第121章 收姨娘莺儿展心机
贾母只说要给宝玉收个姨娘,却没有指定人选,这对于宝钗而言已经是很好的消息了——若是贾母真要派一个她身边的丫头,宝钗这个孙媳妇,一时半会儿也不好反对。
宝钗反应很快,她顺从了贾母,回到院子后思索一阵:自己如今要管理整个荣国府,还要保持与瑞郡王妃的密切往来,精力的确也有限。
如今自己的婆婆是不大可能出来的了,老太太深恨她,老爷也不待见她,大嫂子自打三妹妹出嫁后,自知不是自己的对手,又缩回她的小院子去了。
整个荣国府,自己还有空间慢慢谋划。比如,贾琏夫妇虽然去了平安州,可他们二人做过的事儿,自己得多多拿到把柄,日后才有商量的余地嘛。
又比如,兰哥儿得到怡郡王妃的帮忙,拿到一个云涛书院的名额,自己倒是可以对他们孤儿寡母的好些,日后说不定也能用得上。
这么一想,自己在府内的确需要一个好帮手了。当初王熙凤还有一个平儿呢,宝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莺儿,这丫头跟着自己多年,机灵忠心。
更重要的是,莺儿一家子的卖身契都在自己手里呢。
于是宝钗回到房中叫来了莺儿:“莺儿跟着我,也十几年了吧?”
莺儿忙低头道:“是的,姑娘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
“我想着,莺儿你也是大姑娘了,又最是识大体明白道理的姑娘,如今你二爷身边也缺一个知冷知热的,我素日里瞧着,你二爷倒是对着你和和气气的,不如,将你提拔起来,做你二爷的姨娘,可好?”宝钗丝毫不提贾母的意思,全当做自己给了莺儿一个天大的恩典一般。
她原以为莺儿会很高兴,哪知道莺儿听了赶紧跪了下去:“姑娘,奴婢从未有过这等想头,奴婢只愿意好好伺候姑娘。”说完后又赶紧磕了几个头。
宝钗想起秋纹的事儿,只当莺儿是被吓到了,亲自拉了她起来,握着她的手一副主仆情深的模样道:“你别怕,你与那些个丫头怎么一样呢,你可是我身边最倚重的丫头了。此番提拔你,你还是能帮着我管事,像以前平儿帮着凤丫头那样。你只要愿意,我就领了你去见老太太,体体面面给你和二爷治几桌酒席,正经给你开脸。”
莺儿想着自己那一次,因为宝钗的指使让她送了玻璃绣球灯去潇湘馆,结果她说是自己胆大妄为,偷了二爷的灯,还是她开口责罚自己,二十个板子,每每想起来,莺儿都觉得痛楚无比。
莺儿还想起来自己的干娘,那猫本就是宝钗指使了去吓郡王妃的,结果干娘就被撵出去了。
莺儿还想起了秋纹,是宝钗指使,狠狠给秋纹进补,才导致胎儿太大难产。
这些事情让莺儿不得不害怕,可莺儿也很清楚,自己不答应的话,只怕宝钗更会对付自己——自己一家子的身家性命,都在宝钗手中捏着呢。
莺儿脑子里闪过很多想法,刹那间她抓住了一个点——宝二爷很是厌恶二奶奶的,自己这个丫头,反倒是没有那么让宝二爷心烦。
如今二奶奶的心思都在管家权和巴结瑞郡王妃上头,自己兴许能夹缝中求生存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莺儿却还是一副害怕的样子:“姑娘,奴婢不敢,奴婢做不好,万一惹了二爷生气......”
“不会,你又不是头一天认识你二爷,对女子最是体贴温柔的。”宝钗见莺儿已经答应了七八分,拉着她的手笑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瞧瞧赵姨娘,不也有三姑娘和环儿,等你成了宝玉的姨娘,到时候也给二爷生一对儿女,多好。”
宝钗思索了一阵,如今宝玉对着自己最是不待见的,既然是贾母要给宝玉纳妾,那就先带着莺儿去见贾母,到时候就算宝玉不乐意,那也不是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果然带着莺儿去见贾母,回明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