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伍
毕竟!思考难题只会越想越清醒,他就是这样的!
台下显然也有这样的人,问了苏景和之后,得到了苏景和的夸赞“你真是天选学习人,不要放弃自己的天赋!”,把人哄得找不着北,面带红晕坐下了。
天选学习人,怎么想出来的夸人的话?
章得象也是对号入座,他唇角微勾,被这句夸到了。
苏景和的“时间管理”可多着呢,虽然他自己做不到,但是他也观察过其他人的状态,绝对是能用的办法。
“除了这样的整段可以利用的时间,如果是比较忙的同学也可以碎片化利用,像这样,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一点自己想要多看的东西,想看就拿出来看。”
“不过……不要什么时候都看,比如走路的时候看了最后撞哪儿了,我不负责。”
苏景和是越说越开心了,有人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默默负重前行。
苏洵被一伙他压根不认识的人,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带到了——开封府?
不是,怎么在这里?
而让他惊讶的是,开封府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宰相吕夷简。
从历史上得到的官场经验,让苏洵当机立断想要转身跑路——他可不想被迫站队,然后牵涉进朝堂党争里去啊!
文弱的书生及时是反抗也带着一丝搞笑意味。
苏洵慌不择路一头撞到了身后的壮汉身上,结果被人硬邦邦的肌肉撞疼了脑袋,捂着头后退几步。
这时候还得是善良的吕夷简拯救了他。
“你是不是最近听到了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这句话甚至也被屏蔽了,但正因为被屏蔽了有的字眼没声音,这让苏洵一下就明白了吕夷简的用意。
“吕相公!您知道原因吗?!帮帮我,我是不是病入膏肓了?”也是极强的求生欲,苏洵从壮汉的包围中竟然就这么左右摇晃着出来了,头疼才晃的,不是他刻意的身法。
“虽然说不为名相既为名医,但也别用这样的求医口吻说,太奇怪了这。”被苏景和影响颇深,吕夷简说话口吻也开始走吐槽风了,但他说完就意识到,然后又努力拉回自己的形象。
“你这也不是病,我只能说很多人和你一样。”
这样说话没有被屏蔽的迹象。
苏洵想了想,“是部分,被选择,特殊的,同僚也能听到?”
前面几个词都被屏了,“同僚”顺利说出来的时候苏洵震惊。
但他很快发现一件事,“我今日在山门,有同事表现得一如往常。”
苏洵说的同事是惠山书院的,知道苏景和、章得象今天也去惠山书院的吕夷简,以为他说得是这俩。
“有人不知道,有人装不知道,你以后也装不知道就行。”吕夷简也没想好要不要说出来就是谁,但真用这件事对标苏景和的话,那又会被全段屏蔽,完全没办法传递这个信息。
吕夷简看着苏洵,希望这人能够更聪明点,自己发现自己确认,他就和苏景和住一块,想要确认也是轻而易举。
“不过内容上都是真的,今天你听到了什么,和我说一下?”
装不知道?
等等,是真的?
仅仅是听到的前半段,也让苏洵觉得这人是真的很炸裂了,他思考着这样的内容说给宰相听,是不是太过分了点。
最后还是说了。
苏洵学习都是走的快乐路线,更别提生活态度了,这都已经嚯嚯了他自己了,宰相大人如此真诚地要求,他又怎么能不满足呢?
吕夷简还不知道,这次的瓜也是相当不堪入耳。
更不堪入耳的还有苏洵没能听到的部分。
等他知道之后,也会对苏景和这个能看完的人感到欣慰。
苏景和你能看完这些,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
惠山书院
“小苏老师,你有这样的毅力学习,以后肯定会更厉害的!”听完了苏景和的学习专项讲座的同学们,也是对他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比如误会了苏景和能够按照这样的话做到的事情。
大家呼喊出来的这句话,给苏景和都说不好意思了,他浅浅摸了摸自己不存在的良心,还是说了点和劝学不一样的内容。
“劳逸结合,大家也不要只顾着学习,有时候适当的放松、娱乐也能让自己更好的学习,哪怕学不进去书本上的知识也没什么,学什么不是学,学一门手艺!掌握了技能之后,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小苏老师,包括前段时间找到的那个毕昇吗?他现在是不是已经用上他的技能给朝堂卖命了?”底下的声音突然有了和学习无关的内容。
苏景和茫然地看过去,想要看看是哪个家伙莫名其妙开始聊毕昇。
一看声源地,说话的那人周围直接多出来了一个空间,相当醒目地一个学生尴尬地在原地坐着,又强装镇定地抬头看着苏景和。
其他人窃窃私语的声音也是让一时上头的他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迅速被人群分割出来。
“毕昇,那是谁?”“前段时间找到的?我没听说过啊?”“这个人有问题,问的不是学习,太奇怪了。”
在一堆学习脑面前问了超标的问题,他懊恼自己的大意,但这是他难得的机会。
没事的,大宋的人都很蠢,他们不会发现的。
他咽了咽口水,强装镇定。
他有他的消息来源,他的上线和他说大宋朝廷安排了不少人去淮南路,带回了一个印刷铺的普通工人。
而最近大宋居然莫名其妙给这个刚建出来的书院投送了一批全新的书,免费送。
他推测这毕昇可能就是其中的关键,能够让大宋送这么多免费的书,不赚钱,想必这提升的就是在印刷方面的能力。
是更便宜了?还是更高效了?究竟是不是呢?
他想要从这“小苏大人”嘴里得到一点消息。
被同学们无情暴露后,他连借口都想好了,就说自己听市井八卦的时候听到的!
他准备把借口推给八卦,苏景和是已经翻开系统给他推送的相关八卦了。
【专业卧底潜藏大宋二十年,竟无一人发现!】
什么?
我们大宋究竟有没有正常人?怎么还有卧底,还有二十年的卧底经验?吕夷简究竟在做什么啊,他有没有一点自己是大宋宰相,要负责把大宋治理地井井有条的责任感啊!
章得象一听这个标题就有点小小道心破损了,胡言乱语地在内心diss了吕夷简一阵。
说,赶紧说,我要把这人抓住!
章得象忿忿不平地想着。
但苏景和这次却又不直说了,他看了两眼八卦,就开始和台下那位同学讨论了起来。
“同学你好,既然你想讨论时政问题,也向大家讲一个考试的小窍门吧,关注时政很重要。”
【大宋好也好在这一点,不像是之后的明清文字狱那么严重,可以广开言路也是挺好的~】
就是,我们大宋是极好的。
章得象难得从苏景和这里听到关于大宋的好话,这乍一听真是让人通体舒畅,苏景和只讲个标题不讲内容的抓*心挠肝感也少了很多。
“虽然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从哪里知道的毕昇,他的渠道我就不多说了。”
苏景和这话让其他人更是又往远了,甚至已经有同学喊来了学校的门卫,一左一右地坐在了这同学的旁边。
这让这位同学很恼火,他以为苏景和这话的意思明明是,他不追究他的渠道。
肯定是怕了他们,大宋一直这样,完全不敢和他们大辽硬碰硬!
“我们其他的同学也别忘了,时刻关注当下局势。”苏景和看着其他人,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咸鱼看着未来的顶梁柱一样,对他们都抱有很高的期待。
“老师,我们怎么获得这样的情报呢?这一般都是国家层面更懂吗?”这人已经把那个说话的当别国的探子了,甚至他怀疑就是辽国。
看这个眼睛,仔细看颜色是和他们不一样的!
“当然不是哦,有很多消息是能够看报纸获得的,不同地方的报纸会讲述当地现在的困境,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只看上面刊登的名人作品,但不要放过任何一点东西,哪怕是笑话也有其中的深意。”
苏景和说完这个,举例。
“比如说,如果我们看报纸,大概有半年时间都在将米价变贵,从这件事能想到什么?这位同学你说一下呢?”
被提问的正是那“探子”,“小苏老师,我叫金承恩。这个题目的话,我想到的就是商人们在囤积,恶意抬高米价。如果让我针对这件事写一套策论的话,将会写国家出手,定制相关的规则,并一定要有让这些商人心疼的惩罚措施,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
“很好的角度,还有别的角度吗?”苏景和看着他,对他的回答还挺满意,是一个学经济的好苗子,国家出面调控都想得到。
“还有什么嘛?”金承恩有些不明白,他自信回答,“没有了。”
苏景和直接和其他同学们说,“我想大家应该能有别的想法吧?有没有同学站起来说说?”
“老师我可以!”第一个说可以的人被苏景和点名起来回答,他相当自信自己的答案。
“和米相关至少还有民生方面的问题,大旱、洪涝都会让农民多收成大幅度减少,物以稀为贵,米价也会对应上涨。如果是我的策论,可能还会写关注民生,加大力度扶持农民,鼓励他们积极耕种。”
“还有要针对性增强抗旱、抗洪涝的能力,引水修渠,这样也会减少损失。”另一个同学的声音响起。
“大家的回答都很不错。”苏景和看向脸色有点发白,现在努力狡辩“其实我想到了只是没说全,我觉得没必要说”的金承恩。
“很多时候国家与国家直接的区别很简单,比如金承恩的口音,不南不北,你们是不是也没有听过他说家乡话,因为他压根不会他虚构出来的这个身份的家乡话。”
苏景和依旧是带着让金承恩觉得很傻很好骗的微笑,说得内容却让金承恩觉得他是魔鬼。
“不过家乡话这件事也不能完全证明,在一种地域待的时间长,融入之后就会被改变,观念也会改变。”
“我们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种地种出来什么,我们吃什么,所以劝农扶农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政策,国家的税收里农业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辽国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游牧民族,哪怕是接触我们被汉化了一部分之后,种地也种地不如我们,会和我们有粮食方面的交易。”
苏景和的话是越说越有道理,其他人看金承恩的目光也是带上了确凿的证据一样。
果然是!
要是眼神能杀人,金承恩已经被他前同学老师的目光杀死了。
但如果眼神能说话的话,金承恩的眼睛也已经在说“大宋果然和他了解的那样,是个怂包,特别是这种国家立场上,太怂了”这样的话了。
他的同学们距离他越来越远,有的更是直接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武器,就怼在自己的身前,看着是一点攻击性都没有。
“当然,即使我们找到了关于某些人的疑点,也不建议像我这样直接指出来,因为可能会有安全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记住他的样子,然后报官,让更专业的人解决。”
苏景和看着金承恩的目光还是那么温和。
只有听得到他心声的章得象知道,这是看傻子的眼神。
【我要是现在和他说,他来大宋两年,联系到的那个上线其实已经叛国了,西夏刚刚建立,他就被西夏收买了。所以才会对他下死命令,一定要找出毕昇在哪里、毕昇有什么作用等等相关信息。其实就是把你当死棋在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