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瞳言
汇报人:安东o巴甫洛维奇o契诃夫】
手指敲击着键盘,进行着和过去每次的定期汇报如同复制粘贴般的内容,内心却又是另一番思索……
能够让先生醒过来的办法,当真只能靠那本传言中的“书”了吗。
……
翌日——
午饭过后,安娜开车和费奥多尔前去距家不算远的网球场,今天那里将举办ITF挑战赛莫斯科站的决赛。
安娜之前曾提过如果那位叫作手冢国光的亚洲选手打进这站的决赛,周日没事的话就一起去看一下这场决赛吧,费奥多尔也同意了。今早搜了一下新闻,发现手冢国光当真闯进了今天下午的决赛。
至于昨晚,契诃夫做客时提到的“是否愿意去纽约常驻半年”,夫妻二人在送走客人后,都默契地没有再提起。
球场旁修建有简易的看台,只是观众并不多。一来是赛事的级别比较低,更多的是为了让排名较低的选手赚取积分和奖金,所以也没什么赛事宣传;二来是一月份的莫斯科,天气实在是冷,这种时候还愿意来看室外网球比赛的,只能是真o网球迷,以及一些想要有机会现场看职业选手比赛的正在学习网球的小孩子了。
坐在台阶式的看台上,安娜放眼四周,发现除了她和费奥多尔,纯粹来消磨时间的成年人还真没几个。
“啊,出场了,就是他。”
时隔几日,安娜再次见到了手冢国光,对方和上次她见到时的样子相比……没什么变化,至少表情上没什么变化。
因为面无表情。
尽管现场的观众并不多,但在两位参加今日决赛的选手出场时,还是一齐献上了掌声,给予两位选手尊重和鼓励。
比赛很快便开始。因为比赛级别较低,所以场地也比较简陋、更没有为球员服务的球童。每一个回合结束后,捡球的事情甚至都需要球员自己来。
看了两局比赛后……
“这位亚洲选手会是冠军。”
费奥多尔直接一脸淡定地说出了自己的预判。
安娜本想说比赛才刚刚开始啊,便听到丈夫继续淡定地表示——
“对面那位选手,比起输赢,更重要的是性命吧。”
安娜:“……”
有这么恐怖的吗?!这只是打网球啊?!
第063章 Moscow (36)
63
比赛从一开始, 在场的大多数观众都更看好那个身型更加高大强壮的北欧选手,每一次冲击力极强的击球甚至都让他们忍不住暗暗担心,担心球网另一边那位身形削瘦不少的亚洲选手在接球时手臂会支撑不住。
“他的左手手肘曾经受过很严重的伤。”
费奥多尔看了几个回合后, 便发现了手冢国光的旧伤。
“不过今天赢的人还会是他。”
即便如此,费奥多尔也依旧在手冢国光身上押注,甚至拿出手机找出了相关博/彩公司的网站, 打算下注。一看网站上给出的赔率,唔……博/彩公司也更看好那个北欧选手能赢,这样的话正好, 小赚一笔也无妨。
见费奥多尔对着手机,一副研究起赔率准备下注的样子, 安娜当即一把抓过他的手机,直接摁关机, 比赛结束前都不要想拿回去。
别的无论什么事情,她都会包容她亲爱的费佳,费佳想做什么都可以, 但是真金白银的赌/博这种事情除外……赌什么赌!再出色的赌徒都会有翻车的那天的, 到时候就是倾家荡产了!房贷还有三十多年呢!
保持着握手机姿势、手心却空了的费奥多尔:“……”
“不许赌/博!”
“哦。”
继续看比赛。
当下的赛况有些胶着,开场后那位北欧选手凭借力量上的压制比分一直领先着, 但手冢国光硬生生就是能把比分咬住,没有丝毫泄气的迹象。
现场看着比赛, 安娜倒是想感叹这个网球场……修得真好,场地质量真高, 要是没有网球拍的话还以为这两位选手在进行超能格斗呢,球场居然连个坑都没有被砸出来。以及, 裁判员也是真的勇,冲击力这样强的球在面前飞来扫去还能面不改色, 实在是,太敬业了。
以及,那边的裁判先生,你买保险了吗?
“你还是觉得手冢选手会赢吗?”
安娜用眼神示意了下比分牌,第一盘都快要打完了,比分上,手冢国光就一直都没有领先过。
“有些时候,精神上的强大也许比身体上的坚韧更加重要,尤其是当比赛变得胶着而漫长的时候……赛场上的这两个人,在这方面,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仿佛在映证着口中的预言一般,赛场上的形势在无知无觉间便已逆转开来。
无论那位人高马大的北欧选手怎么进攻,手冢国光都用固若金汤的防守将球击回去,即使是一些看似已经没希望救起的球也绝对不放弃。
再怎么发力都无法三两拍之内就结束这个回合、反而消耗了自己的不少体能,而体能的下滑便会伴随着精神注意力的涣散。渐渐的,那位北欧选手变得急躁起来,无论是脚下的步法还是手上的挥拍都变得越来越没有章法,赛前和教练制定的战术策略更是早已被抛之脑后。
反观手冢国光,从始至终都气场沉稳,表情上没有显露出任何心理波动、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始终保持着积极,而这份积极其实也是在向对手施加着心理压力,让球网对面的人感觉到这似乎是一个怎样都打不死的对手。
与此同时,场边的观众虽然不多,却也渐渐被这位陌生的亚洲选手意志上的坚韧感染到了。每打出一个好球时都会有观众为其鼓掌,甚至已经有观众在用并不标准的发音喊着他的日语名字,为他加油助威。
这一刻,无关乎选手的水平、亦无关乎打球的风格是否赏心悦目,仅仅是一刻不松懈地驰骋在这片赛场上,便已经足够令场边注视着这场“战斗”的观众们为之动容了。
莫斯科的冬天黑得很早,比赛打着打着,球场的照明灯也随之开启。
终于,将近三个小时的比赛,从晴天打到日落再打到莫斯科的夜幕降临,随着手冢国光的一记发球直得,比赛终于结束了。一起跌宕起伏地看了三个小时比赛的观众们,也一并激动地欢呼了起来。
在取得胜利的这一刻,手冢国光那张从上场起就没什么表情变化的扑克牌脸终于展露出了一抹享受此刻胜利喜悦的微笑、以及如释重负的轻叹。
即使再怎么成熟、再怎么处事冷静,终究也只是个十九岁的青年,这一刻,终于能够将背负在身上的压力暂时卸下了。
观众席上,安娜用相机抓拍到了这一瞬间。
照片上的青年,背负着压力却又意气风发,两种正负两极的气质,就这么在这一刻、在这个特殊的瞬间交织在一起。
这也许,就是“人”的一种魅力。
这种魅力,让那个此刻在这场级别并不高的赛事、在这片不算高大上的场地、在并没有太多观众的注视下捧起奖杯的青年,依旧是那般的光彩夺目,他就是这个小世界中这一刻的绝对主角。
“这个冠军对他而言很重要,排名进一步提升才能有机会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整个团队的开销压力也全都落在他的身上,职业网球这个领域可是残酷又现实的。而为他提供资金支持的赞助商,也和他签有协议,如果不能在二十岁前拿出些许亮眼的成绩、证明自己具有获得投资的潜力,那么赞助合约就会终止,赞助商会去选择更有价值的年轻选手。”
“费佳,你光是在一旁看着,就连这些都分析出来了?”
“不,其实我事先搜了他的新闻和资料,有时候如果有更加迅速便捷的方式,我也是会优先采用的。”
“……”
“安妮娅,如果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在那个网页上下注了,今晚我们就可以去莫斯科最贵的餐厅好好享用一番了。”
“驳回,唯独这点不可以,任何形式的赌/博想都不要想。”
夫妻二人一边聊着天,一边和周围的观众们一起为正在领取奖杯、合影留念的冠亚军送上掌声。
简单的颁奖仪式结束了,场边的观众们获得赛事工作人员许可后走进场地后,纷纷走向两位选手要签名。
就在安娜想着要不要再去向手冢国光要个签名时,身旁,丈夫突然说出的话,让她一时间定在了原地。
“费佳,你刚刚……说什么?”
“安妮娅,我们去美国吧。”
费奥多尔转过身来,微笑着将自己刚刚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这个自从昨晚送走契诃夫后,彼此间就没再提起的话题,而且,他说的是——“我们”。
“如果安妮娅想去的话,我们就一起去吧,在那里,应该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事情吧?纽约,听起来是很遥远,光是坐飞机就要坐超过十个小时……不过,一起的话,也就无所谓漫长了吧。”
安娜听出了话里的重点,口吻中涌出了一份难以克制的激动:
“费佳,你愿意和我一起去纽约吗?这次不是短暂的出差,要离家半年呢……”
“嗯,当然愿意。‘家’不是莫斯科的这间让我们背负了贷款的房子,我们一起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
晚饭期间,夫妻二人认真考虑起了当真一起去美国半年的可行性,不再只是一时的激动。而晚饭后,二人也都表示自己还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明天再具体商议去美国的问题。
然后,便一个去了二楼的书房,一个钻进了地下室的工作间。
地下室工作间里,费奥多尔搜索着资料,此刻电脑上显示的信息,全部都是关于一个人的——美国知名大亨,弗朗西斯o斯科特o基o菲茨杰拉德。
二楼的书房里,安娜抱着笔记本电脑,忍不住搜索起了近期关于……美国FBI的新闻。
一页一页新闻资料划过,直到……
“嗯?”
突然间停下了鼠标,重新看回之前的一张照片。
是一张FBI在某次行动中所拍摄的照片,照片角落里一个作为背景板的、身穿FBI工作服的长发亚裔探员……
这,这人不是……?!
第064章 Moscow (37)
64
照片上的背景是纽约曼哈顿港口, 天色看起来有些阴沉沉的,一个有一定年纪的FBI长官正在对着镜头接受记者的访问。
安娜把照片放大再放大,不是为了看那个领头的长官, 而是为了看角落里作为背景板的一个亚裔面孔的“小兵”。
长发、针织帽、还有那浓到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黑眼圈,不会认错的,这不是……那个代号叫做“黑麦威士忌”的家伙吗?本名好像是叫做, 诸星大?虽然大概率也是个假名。
三年前,她还在武器商社的时候,有一次商社和一个跨国犯罪组织进行了一批大数额的军火交易。那个跨国犯罪组织颇为神秘, 势力似乎遍布全球各地,组织的成员都以酒名作为代号。
那次交易, 那个组织派来和商社对接的,她记得是……三瓶威士忌, 其中一瓶就是这个黑麦威士忌。那三瓶威士忌都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不会记错的。
所以,为什么这瓶黑麦威士忌摇身一变成为FBI了啊?!
第一种可能情况, 这瓶黑麦威士忌是被那个酒厂组织送进FBI当卧底了。对于一个在美国也颇具势力的犯罪组织来说, 这种操作也很正常。
第二种可能情况……这瓶黑麦威士忌原本就是FBI的人,之前是进那个酒厂当卧底, 大概率是身份暴露后撤退回FBI了。不过,要是这样的话, 卧底毫发无损地撤离、如今还大大咧咧地重新作为FBI探员上镜头,那个酒厂怕不是要完吧?!
要问她希望是哪种可能性的话……当然是状况一啊!
状况一的话, 就算真的在偌大的纽约街头遇上了,彼此也可以心照不宣地装作没见过、不认识、井水不犯河水。
但要真是状况二的话, 无论是作为前KGB的成员、还是作为武器商社这个军火走私团伙曾经的头目之一,作为FBI搜查官的他都该给她送上一副明晃晃的手铐。
然后, 一脸懵懂的费佳就这么隔着铁栅栏在美国的监狱里探监她,而她只能沉重地告诉她亲爱的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