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海十八
话音落下,柴寿的身体“砰”的炸了。
他用最后一股真气内爆了。
躯体四分五裂,脑浆、脏器、血液等等到处飞溅。
这位史上第二长寿的皇帝,他最终死无全尸,碎成一地大小不一的尸块。
柴寿的寿字,成了他一生最荒诞可笑的注解。
第84章
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
这种事听起来荒诞至极,在两个月前真的砸到柴让头上。
回想六月一日。
子时刚过,柴让从美梦里被摇醒。
宫内来人,不由分说把他迎进紫禁城。
他本来睡眼惺忪。
一天半前死了父皇又如何,才不会悲伤到睡不着。
天家父子能够关系亲近,那是求之不得缘分,可以被史书记载为一段佳话。
柴让从小没感受到柴寿的父爱,母妃更是在他刚过周岁时就死了。
他被甘贵妃养大。
甘贵妃是早逝三公主的生母,而在他十二岁时,养母也撒手人寰了。
柴让不能说没有一丁点夺嫡的想法,但早在五年前就放弃了。
当时,五皇子死了。
柴让成了柴寿的最后一个孩子。
看似是他最接近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也清楚地认识到不会有一丝希望。
柴寿几乎是明示要孙子接位。
自己如果乖乖配合,将来能被新君封为贤王。
如果不配合,可以试试饿虎不食子的下一句。
在前朝聂夷中的《过比干墓》写到:“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
柴让一直感觉父皇不喜欢他,直到那一刻,他不再抱有任何侥幸心。
柴寿真的不存在什么苦衷,也不是为了保护儿子而疏远儿子。
就是纯粹的不喜欢,不喜欢到了能随意处决他的生死。
柴让没有铤而走险。
他庆幸自己从小就被冷待,没有过高的期盼就不会有难以排解的失落。
他欣然接受了大侄子被册封皇太孙,也很高兴大侄子成为新君。
短短一夜,天塌了!
他瞧着大行皇帝的棺椁里居然躺着柴允荣的尸体,听着禁军首领兰虎讲述苦行庵惊变,柴寿自爆成了一地尸块。
他毫无准备地被柴家宗室、三省六部朝廷大员推举成了继位的新君。
柴让:?
柴让 :!
柴让:……
皇位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坐?
两个月过去,他忙成陀螺,根本没时间思考。
忙着接管各种政务,忙着处理棘手的丧事,忙着遮掩皇家丑闻。
昨天,终于将两具棺材入葬,他能歇一口气了。
柴让明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超过了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就不是秘密。
正史不载,野史也一定会记录柴寿的功过是非。那就留给后人评说。
柴让觉得要用余生来思考皇位怎么坐的问题,现在只能确定他不想为柴寿那样的皇帝。
“圣上。”
太监王安前来通传,“陆小凤请见。”
柴让回神,“请他进来。”
陆小凤是来告辞的。
他在京城停留得够久了,配合给「苦行庵惊变」事件扫尾。
这就体现出用真脸夜探皇宫的弊端——被抓做苦力。
两个月前的弑君之夜,如果他选择佩戴牛头或马面,就能像神出鬼没的黑白无常一样,事了拂衣去。
鬼差索命后离开了,无人知道前往地府的往返票怎么买。
陆小凤没有走,他还有一些想要解开的谜团。
龟孙大爷是死是活?
金九龄与红鞋子组织的谁里应外合?
绣眼大盗把盗取的钱财藏在哪里?
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有明确的答案。
之前,推测金九龄自导自演了中毒戏。
他却一直昏迷着。
从他昏迷的第二十八天起,一天比一天瘦,一日比一日虚弱。
直到七天前,金九龄瘦到皮包骨。
当他像是一只披皮的骷髅死去,都没能再自主地睁开眼。
在停灵七日之后,陆小凤今天把人火葬了。
在金九龄死前的三天,终于请到行踪不定的神医「南张」。
张简斋来了,却也回天乏术。
别说把人治好,就是叫人死前恢复短暂的神志也做不到。
因为早在一个多月前,金九龄的脑子遭受重创,醒了也是痴傻。
张简斋判断,金九龄前后中毒两次。
第一次是「牵机」的变异版,这种毒的脉象看似凶险,却远不如原版伤害性大。
这点是太医院误判了。
变异版牵机实则只会叫人陷入昏迷,昏迷满一个月就会醒来。
倒也怪不得太医们,这些人在应对奇毒上,不比游历四方的江湖郎中见到更多实际案例。
金九龄没能在应该清醒时睁眼,是他中了第二波毒。
第二种毒。药的详细成分不明,从脉象看只能推测来自天竺。
这种毒主要攻击人脑,与牵机毒素混合后,会让人在虚弱中死亡。
这个问诊结果引出了另一个谜团。
第一次是金九龄自行服毒,为把自己伪装成绣眼大盗的受害者。
第二次又是谁下的毒?
金九龄昏迷后,人被安顿在了六扇门内。
反推他的第二次中毒时间点,那时金九龄已经成了绣眼劫案的重大嫌疑人,有看守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里三层外三层地巡逻。
下毒人必是高手,似是暗夜蝙蝠,来去无踪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随着金九龄的死亡,那批被盗的财物也石沉大海。
它可能被藏在京城的某个角落,更有可能被黄雀在后的下毒人带走了。
至于红鞋子的其他成员全都没有再出现过。
陆小凤推测出这些,没必要继续在京城停留。
今天向柴让辞行,言辞间很是轻松,“今日一别,但愿再也不见。”
“巧了,朕也是这样想的。”
柴让笑着说,“每日祈祷一遍,但愿陆小凤与他的鬼差朋友离皇宫远远的,麻烦也就能离皇宫远远的。”
他取来三只小木盒,“朕拿不出别的谢礼,只能用这些银票聊表心意。其中两份,请你替朕转赠给‘黑白无常’。”
陆小凤爽快接下,应得之物没必要三辞三让。
他还是补了两句,“鬼差的行踪,像我这样凡人无法知晓。只得凭缘分再遇,我也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把银票送出去。”
有的事不必点破。
“黑白无常”是不是真的从地狱而来?
柴寿死亡之夜,覆盖深宫灵堂的浓雾与「弥天大雾」有没有关联?
柴让乐得糊涂。
对他来说,揭破先帝阴谋且将其逼到自尽的是鬼差索命,反倒比活人弑君要好。
人间律法与道德管不到鬼差。
作为皇帝应该不问鬼神问苍生,还有一句子不论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