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152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陶牛牛笑了起来,道:“忽悠不瘸的,若是有拿不准的,我会跟小爷说的。”

德亨:“那就好,你手上人若是不够用的,就去找雅各布,让他调人给你使唤。”

陶牛牛有些踟蹰,道:“雅各布毕竟是安王府出来的,这个佐领的人都与安王府的奴才们有姻亲关系,雅各布的妹妹还是安王府某一房的小妾……小爷这样信任他吗?”

德亨:“既然他已经是我的人了,那就要付出足够的信任,雅各布是个很忠诚的人,如果咱们怀疑他,他会伤心的。”

这话说的有些天真了,但陶牛牛还是应道:“是,我会和他说的。”

德亨问道:“这么信我?”

陶牛牛回答道:“我只信小爷的。”

德亨笑了起来,道:“你且信我这回,安王府……不足为惧。”

从安王府得来的那个佐领的人,顶多也就是向玛尔珲递送一些他的消息罢了,德亨又没谋划什么事情,他也不怕人盯。

而且,安王府终将覆灭,也是真的没什么好惧的。

如果说德亨遇到了生命危险,那一定是来自外部,而不会是来自内部。

因为从关外带来的主、奴从属制度的残酷性,基本上杜绝了奴才谋害主子的情况发生。

可以泄露一些消息,换个背主的名声,但害命,不可能。

除非有泼天的仇怨,让雅各布打着覆灭全族的决心去做这件事。

如果雅各布真为玛尔珲谋害了德亨,玛尔珲还敢再用他?

不,玛尔珲只会让雅各布一族死的更加惨烈。

谁会收一个谋害子主子的奴才啊,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所以,谋害主子,真的是取死之法。

雅各布以及他手下的人不会这么做的,他们只会拼尽全力的保护德亨。

说着话就到了三官庙,三官庙再往前,就是东四牌楼大街了。

明日就是元宵节,三官庙前张灯结彩,已经摆起了庙会。

在庙会上,德亨“偶遇”了马尔汉一家。

今日德亨出门的目的,就是马尔汉。

在去年冬月,康熙帝调整了一下各部满汉尚书的位置,马尔汉从兵部尚书调任吏部尚书,耿额从刑部尚书调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巢可托为刑部尚书……

福顺归兵部管辖,若是想要升迁调任外放,必须要现在的兵部尚书耿额点头才行,但经过元旦大宴,德亨觉着这个耿额和阿灵阿一样,都不明所以的跟他不大对付。

所以,德亨打算走前兵部尚书的路子,看能不能将福顺外放广州。

走官德亨还是第一次干,所以他干的很生疏,不知道是该直接上门去找马尔汉好,还是将人约出来谈事情好,或者要带些什么礼物?

托关系嘛,总得带些礼物吧?

听德亨叨叨咕叨叨咕的自言自语个不停,陶牛牛实在忍不住,给出主意,安排了今日这场“偶遇”。

倒不是陶牛牛能安排马尔汉什么,而是他打听到,马尔汉每年元宵节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都会去三官庙进香,顺便和夫人一起逛庙会。

他们在庙会上偶遇,然后打个招呼,顺便说一嘴不就行了?

马尔汉是老江湖了,如果他给面子,德亨只提一嘴,马尔汉闻弦歌知雅意,自会安排福顺。

若是他当做不知道,没听懂,那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路走不通,也就不用再费功夫了。

“小爷,您是国公爷,只有您‘吩咐’别人办事儿的,让别人求您办事儿的,您怎能屈尊降贵的去……”

送礼呢?

陶牛牛都要被他家主子偶尔的抽风给愁死了。

果然,没他看着,他家小爷一个不小心就要闹乐子了。

唉,可是愁死个人了!

德亨又能怎么样呢?

他还没学会怎么颐指气使的做主子呢,唉,他也挺发愁的。

三官庙的庙会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德亨在一处花灯摊子前停住脚走不动了,这个摊子上有好些个花灯,有金鱼灯、虾灯、螃蟹灯、兔子灯、寿星灯、八角宫灯……

有一个镇摊之宝,是扎的硕大的重天宝阙灯,足足有一人多高,摆在摊子的最中央,吸引来往的顾客。

德亨对螃蟹灯和虾灯最感兴趣,因为这是一种提线灯,提在手上,随着人的走动,螃蟹的腿和虾子的须子就会动起来,就好像随着主人一起向前走一搬,好玩极了。

德亨每年都会得到这样的一个灯笼,但自己来买,还真是头一回。

德亨在这个摊子上给亲朋好友挑了好些个花灯,差点将这个摊子给包圆了。

摊主老板为难道:“爷,真是对不住,今日小的花灯带的少了,您看,这才头晌,您都买走了,下晌小的就没得卖了。”

德亨奇怪:“我都买了,你早些收摊不好吗?”

“这些商贩卖的就是个名气,你看这条街上许多个花灯摊子,国公爷怎么没看上别家的,就看上他家的呢?国公爷不如从他这里定上心仪的花灯,让他家里扎好了,给送到您府上去。这才是他的正经生意。”

这摊主老板连声道:“就是这个理儿,咱们的生意经都让您看透了。”

原来是样品。

原来人家做的是送货上门的生意。

倒真是德亨唐突了。

德亨回首跟马尔汉打招呼道:“马尚书,好巧。”

一个国公一个尚书在他的摊前驻足,花灯老板喜的眉开眼笑。

皇城根儿下的百姓就是有见识,见到大人物都不带缩的,大大方方的招呼两人同时,还没忘了兼顾其他驻足观看的顾客。

德亨跟花灯老板定了他看中的花灯,让送到草场胡同的德公府上去,然后现结了银钱给他。

花灯老板写了条子,让德亨看过,没有错误,就将之交给一个小幺儿,小幺儿拔足狂奔,钻进人群中不见了。

花灯老板跟德亨笑道:“等您回府,您一定能看到您点的花灯。”

德亨笑道:“有劳。”

这老板好会做生意,货都存家里,来了单子直接着人送上门去,既讨好了客人,钱也都赚了。

花灯老板忙躬身道:“不敢,不敢。”

这位贵人好生和气哦。

德亨见马尔汉只是看着,并没买,就笑问道:“中堂不给家中人选一盏吗?”

马尔汉笑道:“家中人早就选好了,不用老夫费心。”说着,还自嘲哈哈一笑。

德亨向他侧身后看去,笑道:“应该亲手选一盏给令夫人的。”

马尔汉呵呵笑道:“妇孺小儿之……”

“咳咳。”

“……乐,老夫自应该与之同乐,德公爷您说的很对……唉呀夫人,你采买完了?可尽兴吗?”

德亨忍笑,拱手跟马尔汉夫人见礼,马尔汉夫人避开,又行了一礼,笑道:“原来是德公爷,老身有礼了。”

德亨笑道:“夫人客气。”

“夫人这一身好生秀丽,妆容清丽,恰似桃李之年。”德亨盛赞道。

马尔汉不由多看了德亨一眼,心道,等这位德公爷再长两岁,一定会成为万花丛中最受欢迎的客人。

若是对着少女少妇说这话,德亨一定会得一个纨绔浪荡子的名声,但这话是对着一个年老的夫人说的,这个夫人足够做他的曾祖母了,那这种当面夸赞其风仪、容貌的话语,就是纯粹的恭维了。

所以马尔汉欣然接受,马尔汉夫人则是笑的合不拢嘴连声道:“您说笑了,老身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了,哪里还有什么桃李姿容哟……”

又道:“老身这一身还是从德公爷的花想容选的,可是等了好些时候才等到的呢。”

“花想容”是德亨在东四大街的铺子,原本是一家从德亨那里买面霜和胭脂进行再加工的胭脂铺子,后来德亨放开了羊毛脂的生意,这家胭脂铺子反倒经营不下去了。

再后来,经过范三拔牵头,德亨高价将这个位于东四黄金地段的铺子给盘下来,重新装修,还叫花想容,主营羊毛脂、胭脂、绣品等女性用品。

因为货品品质高、花样多,这间铺子渐渐打出名气来,德亨又不缺南来北往的布料,也不缺绣娘织娘曹寅、叶勤、衍潢三处都可以给他提供帮助慢慢的也开始去一些大户人家做定制的生意了。

这家铺子还经营女性束身衣和洗护用品。

花想容出品的女性束身衣是以从欧洲舶来的鲸鱼骨束身衣为底板改良而成的,只取其托胸束背的特点,放开对腰部和腹部过度的收缩,更接近三百年后的胸衣。

洗护用品就不用说了,男性女性都可以用。这个是应德亨的要求,赵香艾和太医院的同僚们研发出来的,德亨给了赵香艾和参与研发的太医们股份,让他们继续往低成本高成效上研发,不要只盯着贵族阶层,底层的民众更需要这些。

从每月账目上来看,束身衣和洗护用品的销量最好,经常是供不应求状态。

德亨心道,等我什么时候弄一个专利法出来,一些配方就可以选择性的公之于众了。

让更多人获益的方子才是好方子,否则也只是一张废纸而已。

德亨还想继续研究卫生巾呢,只不过他得悄悄儿的弄这个,再弄出来之前,最好猫着些。

德亨对马尔汉夫人笑道:“夫人您下回想做什么衣裳,可以拿着这个牌子去,店里的绣娘们会先给您做的。”

德亨递上一个牌子,马尔汉夫人十分踟蹰,惊疑不定的在德亨和马尔汉之间看来看去。

马尔汉对夫人道:“你先去别处看看,老夫跟德公爷说说话。”

马尔汉夫人就知道,两人这是有事情要谈了,不再说什么,对着两人一礼,就离开了。

德亨收回牌子,对马尔汉赞叹道:“夫人真是贤惠。”

一看就是马尔汉的贤内助,而且夫妻两个感情还很不错。

这在一妻多妾的家庭中是很难得的。

马尔汉一笑,捋了捋胡须,道:“妇人,头脑简单,哄着些就都天下太平了。”

德亨:……

你夫人一定不知道你背后是这样说她的。

两人顺着人流往前走,马尔汉先问道:“德公爷可是有什么打算吗?”

你递牌子什么意思?你的牌子是那么好拿的吗?

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吧,要不然弄的人心里怪痒痒的。

德亨些许的不好意思,清咳两声,才道:“我是没什么新的打算,就是我大舅,前儿个说起来,说是打算外放,正发愁去哪里呢。”

马尔汉心中有数了,道:“那可要快点定下来,等一开印,老夫就要梳理吏部任官,说不定会有缺呢。”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