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铸造私钱的未必是底层百姓,但最终受苦的,还是那些交税的人。
徐潮觑着德亨沉重的脸色,心道有门,他对德亨笑道:“四十六年收到的银钱补了八旗兵丁的借贷亏空,户部销了一笔账,也算是有所得吧。”
德亨闷闷道:“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徐潮从犄角旮旯里摸出一个袋子,一个箱子里摸了两枚铜钱出来,塞进这个袋子里,边塞边跟德亨科普道:“八旗是有自己的官库的,这个德公爷是知道的吧?”
德亨点头:“由各旗都统掌管,怎么了?”
徐潮:“康熙四十二年,为了贴补八旗兵丁战马、刀兵、甲衣所耗费,允许八旗兵丁从官库贷银六百五十余万两,三年后,皇上说‘八旗劲旅为国家根本所系’,应加恩奉养,将尚未还库的近四百万两全部豁免。皇上金口玉言,户部一下子多了四百万的亏空,第二年山东的钱粮一到,这个亏空一下子就补足了。”
德亨眨巴着眼睛,不确定道:“你说的这个借贷,我似是有些印象?”
徐潮将塞了各种钱币的袋子口收紧,笑呵呵的提醒他道:“那一年,您受封国公爵,得一佐领,一管领,令尊授佐领,第二年,您又得一佐领。您所得的这三个佐领,当年从官库借银共四万七千余两,一年后,您入四贝勒府读书之前,将借贷银钱全部还清。为此,老夫还特地免除了这三个佐领的利钱,只收了您的本金。”
德亨:“哦,你这样说我就想起来了。”
话语里,小表情里,不无得意之色。
徐潮看着少年,笑着恭维道:“若是八旗劲旅都有德公爷这样的领主,户部可就有福气喽。”
德亨:……
你这样说,我可就不好意思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小意思啦。”
徐潮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将手里的钱袋子递给他,道:“这是老夫给您备的礼物,还望德公爷莫要嫌弃?”
德亨有些手足无措,逡巡了一下安静的四周,跟做贼似的问徐潮:“这不好吧?”
“噗…呵呵呵呵……”
徐潮真不想笑的,但他实在忍不住。
这少年怎么这么可爱呢?
德亨瞪着笑的前仰后合的徐潮,腮帮子鼓的跟含了两个包子一般。
徐潮忍住笑,又将钱袋子递了递,道:“都说了,这不是紧要之地,送几十枚钱币而已,我这个户部尚书还是能做的了主的。您尽管拿着。”
看德亨还一副狐疑的样子,就道:“要不,我记录在案?也好等以后有迹可查?”
德亨:“可以吗?那最好了。”
徐潮无奈,只好找来纸笔,从墙后头摘下一个册子,将他送给德亨五十六枚钱币之事记录在案。
德亨探头看他写字,先赞了一句:“您写的字真好看,跟照着模子刻印出来似的。”
徐潮:“老夫正经科甲出身,写字是基本功。”
做好记录,徐潮再递出钱袋,这回德亨就接过去了。
他晃了晃里面叮里哐啷的铜币,笑问徐潮道:“徐尚书,你这算不算行贿本国公?”
徐潮微笑道:“算是谢礼,也是歉意。”
德亨:……
“你也不必如此。”
徐潮这样,怪让人心酸的。
第118章
德亨在徐潮这里待了大半天, 走的时候腰间挂着叮里当啷的钱袋子,引得户部吏员们频频侧目。
不管谁看过来,德亨就昂着脑袋拍着钱袋子跟他们道:“看到没, 这是你们徐尚书送我的,足有五十六文钱呢。”
徐潮一路笑呵呵的看着德亨耍宝,就跟爷爷看故意调皮捣蛋的小孙子似的,倒是尚书希福纳深觉丢脸, 点了五十六个五十两的银锭子出来,要德亨带走。
德亨可给吓死了,那白花花的银子他就看了一眼,就跟后面有鬼撵似的一阵风的跑了。
出了户部大门,德亨跟陶牛牛和雅各布道:“这户部怎么跟筛子似的,都没个把门儿的吗?谁来都送银子?”
陶牛牛也不解,倒是雅阁布笑道:“户部接手了织染局贸易,上下吏员的钱袋子都鼓了鼓, 别说只是送您几十个银锭子, 就是送您几百个,他们也是乐意的。”
听了这话, 德亨反倒高兴不起来了,肥水入田,不管是秧苗还是杂草,都会无差别的滋润一番,希望秧苗能长的过杂草吧。
户部跟礼部一北一南的挨着,两部共用一堵墙, 路过礼部大门的时候, 德亨大门开着, 德亨向内瞧了一眼, 可巧内里的人正在向外走,眼睛也向外瞧,两人对上了眼。
德亨住脚,等内里的人出来,德亨行了一个千儿礼,请安道:“见过十三阿哥。”
胤祥叫他起来,笑问道:“你怎么在部院这边?”
德亨回道:“去户部交了丁册,刚出来。”
胤祥朝隔壁看了一眼,道:“是了,马上就要发禄米了,户部得按新的丁册发。”
德亨应了一声,又随口寒暄了一句:“您到礼部办事儿呢?”
胤祥也应了一声:“是,来办点事儿。”
两人不熟。
虽然胤祥是德妃养大的,他也时常去胤禛府上拜访,但德亨跟他见的不多,也是真的不熟。
两人颇有相顾无言的尴尬意味。
德亨就要告辞离开,胤祥突然道:“我事儿也办完了,咱们一起走吧。”
德亨:“啊,好啊。”
礼部老尚书凯音布和汉尚书李振裕一直在旁躬腰听着,此时就行礼恭送胤祥离开。
德亨慢半步走在胤祥后面,两人走了一会,胤祥笑问道:“怎么不说话?我可是知道,你不是个怕生的人。”
你也知道你算是生人啊。
德亨:“……您送的獒犬我很喜欢,多谢您。”
去年西巡回京,胤祥从漠北带回来一对獒犬幼崽,送去了胤禛府上,德亨当时还没出府呢,以为是送给弘晖和弘昀的,结果,是送给弘晖和他的。
弘晖可以理所当然的手下,德亨不行,他很懂事的托四福晋给十三福晋送了好几张他店里的购物牌子。
男人都是好面子的,德亨要是直接给胤祥回礼送东西,胤祥就算是心里想收他也不能收啊,所以他送了十三福晋。
即便如此,胤祥知道之后,也还特意去找胤禛告状,说德亨不懂事太见外云云。
还是胤禛让胤祥收下,胤祥这才罢了。
胤祥笑道:“当时你已经谢过了,现在不用再谢了,怎么样,那两只小獒犬养的还好吧?”
德亨:“弘晖帮我养着,我三日去一趟贝勒府,去的时候会亲手梳毛喂养,按照谙达的法子训练它,现在已经长到一尺高了,它长的可真快。”
胤祥:“牲畜长的都很快……不光是牲畜长的快,人也长的很快。”
啊?什么意思?
你怎么突然感慨上了?
德亨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胤祥也不用他接话,似乎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胤祥道:“十公主也长大了,汗阿玛打算今年册封她为和硕公主,已经着礼部给公主拟选封号了。”
胤祥有两个同母妹妹,一个是八公主,一个是十公主。
在康熙四十五年,八公主受封温恪公主,嫁去了蒙古。
当时因为德隆的事情,德亨对这位公主的出嫁唯一的印象,就是四福晋带着卓克陀达去宫里给这位远嫁的公主添妆。德亨请托卓克陀达给这位公主随了一块令牌。
拿着这个令牌,八公主可以去承德织造局提五千两银子的货物。
相当于德亨随礼随了五千两银子。
五千两银子可是很大一笔数目了,德亨直接随银子不是更有面子吗?
一块令牌,藏起来就谁都看不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德亨什么礼都没随呢。
其实不然,因为这块令牌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银子本身。
八公主拿着这块令牌,可以进入承德织造局,找衍潢和雅尔江阿他们本人以及他们手下的心腹办事。
德亨不是送给八公主的,是送给胤祥的。
将令牌送出之后,德亨就再没关注过这位公主了。
十公主,胤祥的小妹妹,今年十八岁,康熙帝给她封公主,就是要给她指婚的意思。
难怪胤祥会出现在礼部,他做哥哥的不能不让妹妹出嫁,就只能去礼部盯着,给她选个好的封号了。
但他去也是白去,因为最后定封号的是康熙帝,不是胤祥这个亲哥哥。
德亨:“既是册封公主,礼部拟的自都是嘉号美名。”
胤祥对此只是“嗯”了一声,沉默寡言的。
德亨有些麻爪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半晌,憋出一句:“公主的妆奁准备的如何了?宜妃娘娘可是有什么打算吗?”
胤祥的生母敏妃是她死后才册封的,她活着的时候,只是一个庶妃,是没有资格养育自己的孩子的。
胤祥出生没几天,就被抱去德妃那里养育了,八公主温恪公主生下来被抱去了宜妃那里养着,到了十公主,康熙帝怜惜章佳氏前两个孩子不能养在身边,就让她养着十公主。
可惜,章佳氏死的早,留下了才八岁的十公主。
十公主并没有再指养母,而是搬去了已经十三岁的姐姐八公主那里,由姐姐教养长大。
八公主出嫁后,十公主就由宜妃接管了。
所以德亨才问宜妃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胤祥自然是不知道宜妃是有什么打算的,他的养母是德妃,要问,也该是德妃去找宜妃问,而不是胤祥去。
胤祥也不敢去求德妃去问宜妃,因为他这样拐着玩儿的一闹腾,基本上后宫就都知道了,这会让宜妃面子不好看,好像胤祥不相信她似的,好事儿也会变坏事了。
胤祥也不想去找胤禛,因为他知道会给哥哥添麻烦。
胤禵……算了,他宁愿自己去找德妃。
所以,胤祥是一步不敢动,只能憋在心里自己煎熬自己了。
果然,胤祥道:“不管娘娘有什么打算,都是她的造化。”
就是不知道,只能听之任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