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34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伊凡理所当然道:“亲爱的朋友,我们会在路上行走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会来到东方,在路上,你会遇到任何一种你想象不到的情况,实际上,我们不仅带了铁匠,还带了厨子、养马夫、纺织匠……”

德亨惊呼道:“你们还带了纺织工?天呢,我还没见过别国的纺织工呢,不如让他和我们国家的纺织工比一比技艺如何?”

“我猜,他在我们国家的纺织工面前,一定会输的一塌糊涂。”

伊凡心下好笑不已,同时对德亨的戒备减弱几分,德亨虽然是尊贵的手握权势的大公,但他毕竟年纪还小,只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下功夫,这个纺织工明显比铁匠更吸引他的注意力,看来,他要求用他们国家的火枪装备一支护卫队,也只是“权利动物”说一说而已。

我看到了,我就要拥有,伊凡很明白这种唯我独尊的脾气。

哦,几乎全欧洲的皇帝、女王和掌握国家命运的大公们都有这个坏毛病。

显然德亨也不例外。

既然已经谈妥了,让德亨“满意”了,德亨让伊凡他们先等着,他去说服他们国家的康熙皇帝。

果然,大约十五分钟之后,康熙皇帝再次在一座藏满了书籍的宫殿里召见了他们。

不知道德亨是怎么跟他说的,康熙帝的面色又重新恢复了和蔼可亲,他亲笔签下了一封国书,盖上印玺,装进一个信封,然后用蜡油和火漆封好,放在桌子上,德亨拿起他,交给莱蒙科夫。

康熙帝道:“这是朕给你们彼得皇帝的国书,也请他问候朕安。”

德亨翻译给两人听。

莱蒙科夫双手捧着信封,和伊凡一起行了跪拜礼。

这让康熙帝更加满意。

再次道:“朕给你们的皇太后、皇后、王子、公主们准备了礼物,你们带回去,表达朕的恩宠。”

德亨再次翻译,两人再次叩首谢恩。

康熙帝又指着身边的一个约七八岁的孩童道:“这是朕的十八皇子,对你们国家的文字很感兴趣,你们暂且做他的洋文老师。”

两人又与胤祄躬身见礼。

胤祄带着神秘古怪的微笑上前,然后,向两人伸出了右手手背。

德亨:……

德亨见他伸出去的手指上带着硕大的红宝石戒指,心下先松了口气。

自从那次吻手礼之后,德亨几乎走到哪里都有人问他被罗刹人“亲”了是怎么回事。

德亨只好一遍遍的跟人解释不是“亲”,是西方的礼仪,叫做吻手礼,就跟中国人见到高位和高辈分的人要跪地磕头行请安礼是一样的。

而且,不是亲吻手背,是亲吻手指上的权戒,权戒就跟中国的宝玺一样,是权利的代表。

他那天没有戴戒指,所以莱蒙科夫只能亲吻他的手背。

德亨这样一一解释过去,有的人听懂了,表示不能理解,有的人没听懂,直说荒唐,又告诫德亨以后不要瞎胡闹。

胤祄明显是听懂了且乐意接受的那一个。

这不,他今天特意从哥哥和母妃的库房翻了一颗最大的红宝石戒指戴上,让两人给他行吻手礼。

伊凡和莱蒙科夫明显有些懵,不知道这个小皇子是什么意思。

康熙帝虽然是在看书的模样,但德亨就是知道,他一定是在暗搓搓的关注着这边。

估计是在看戏呢。

德亨给两人翻译:“十八皇子对你们欧洲的吻手礼很感兴趣,他是在表达善意。”

伊凡和莱蒙科夫恍然大悟,上前一步,郑重躬身弯腰,双手捧着胤祄伸出去的小手,亲吻了他手指上的红宝石戒指。

伊凡随后。

两人的嘴唇并没有接触到胤祄的皮肤,这让胤祄的眼睛又睁大了一圈。

康熙帝似是看够了热闹,轻斥了一句“胡闹”,然后赐饭,由皇四子胤禛宴请两人。

胤祄也要去,康熙帝让他随意,明显很宠爱这个儿子。

等迎着落日走出这座宏伟庄严的宫城,伊凡回首赞叹道:“这是我游历生涯中,最震撼最有意义的一次旅行。”

德亨笑道:“欢迎你下次再来,我的朋友。”

第157章

德亨陪着伊凡清点货物。

伊凡他们来的时候, 只有二十峰骆驼和十二匹马驮运来的皮毛和宝石等货物,走的时候,光他们商队自身, 就增加到了五十峰骆驼和二十匹骡马,不包括带车轱辘的板车。

板车在长途跋涉中并不占优势,但在出境之前,理藩院和内务府是给商队准备了板车和马车的, 可以让人坐车行路更舒服一些。

货物种类包括且不限于不同等次的绸缎、布匹、茶叶、大黄、手工编织物、酒水、香料、胭脂、唇膏、冻疮膏、瓷器、金器、漆器等。

伊凡惊喜惊叹加惊吓:“这…这……这太多了,德亨,我记得,我的清单上,没有这样大数量和种类繁多的货物的,哦,你瞧,这顶帽子多么精致啊, 是用什么材质编织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材质……”

德亨笑道:“是用竹子编织的,将一根竹子劈成又薄又细的竹篾, 可以编织成这种帽子,可以遮雨也可以遮阳,还能编织成席子,非常实用。”

伊凡:“真让人惊奇,不是吗,我敢打赌, 运回莫斯科后, 它一定被人一抢而空的……”

“呃, 德亨, 我是说,你知道的,我对你们国家的纺织布料非常着迷,哦,我现在已经爱上这种美妙的触感了,你瞧,这些天我一直穿着你送给我的衣袍,触感非常与众不同,我敢打赌,它比我们皇后身上穿的衬裤还要柔软丝滑……

我是说,你给我看的那种神秘的、珍贵的、凡人不能拥有的,那种……”

德亨对伊凡动辄用上他们的皇后做强调的说话方式非常无语,未免他说出更多匪夷所思的托词,他接口道:“你是说珍珠锦?”

“珍珠锦”这个词是德亨新想的,毕竟“羊绒锦”一听就是用羊的毛织成的,为了增加神秘性,德亨想的头秃给想出了个珍珠锦的名字。

毕竟从表面上看,这种布料真的比珍珠还要美丽。

将这个名字报上去,康熙帝大笔一挥,写下“珍珠锦”三个字,八百里加急赐给承德织造局。

以后这种布料,就叫珍珠锦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康熙帝在用人上,是真的让人“感恩戴德”,只要你把事情做好,什么荣誉啊财富啊情绪价值啊,通通不用担心,因为你只会比你想象中的得到的更多。

至少现在,德亨就已经充分明白,为什么直到乾隆朝,都有老臣怀念康熙帝主政的美好时光了。

说到康熙帝主政风格,人们常常以“宽”和“仁”为先,那真的是有铁证的。

伊凡夸张的赞叹道:“这种美丽布料的名字叫珍珠锦吗?真是好名字,要我说,它比珍珠还要让人着迷……”

德亨笑道:“放心吧,那种布料,康熙皇帝特旨,已经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彼得皇帝和皇太后、皇后了。”

伊凡嘴唇张张合合:“我是说…嗯,我是说……”

德亨:“你也想要?”

伊凡星星眼:“可以吗?”

德亨想了想,道:“我可以送你两套裁制好的新衣。伊凡,并不是我吝啬,是真的,这种布料一年也出不了几匹,我库房里存的也不多,你知道的,我有两位亲爱的母亲(这一点伊凡将之理解为生母和教母)、两个宝贝妹妹、还有一个即将出生的至亲家人……我需要供养她们。

你恐怕不能想象,三千个织女,一年日夜纺织,只能织出不到十匹这种布料。纺织它的材质非常非常珍贵难得,不是用做工工人的数量所能弥补的,实际上,我们不缺纺织工人,我们缺的是可以与金子等重的纺织材料。”

鄂尔多斯羊绒,的确是一两羊绒一两金子来比价的,这一点德亨没有说谎。

“哦,天呢,天呢……”伊凡是真的给震惊到了,他是真的不能想象,三千个织女、是三千个,不是三百,更不是三十,是三千个织女,日夜纺织,一年只能织出不到十匹,那得是多么困难和精细的活计啊!

还有,可以与金子同比重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材料?

伊凡完全不能想象。

伊凡迟疑问道:“虽然我知道不应该问,你也未必会跟我说,但我得说,如果,如果我们国家或者欧洲其他国家有这种可比黄金的材料,是不是就能纺织出更多这种美丽的布匹了?德亨,你能告诉我吗?”

德亨笑道:“我能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还不是现在,伊凡,这是我们的绝密配方,我不能告诉你。”

伊凡反倒松了口气,大大叹息道:“哦,好吧,你拒绝我了,我以后都不问了。”

德亨笑,继续道:“所以,这种布料珍贵之处不只是它精密的纺织技术,更在于它的稀少。除非是皇帝特别允许的,谁穿谁掉脑袋,而穿上这种布料的人,等同于皇帝享受的尊贵地位,你得知道,就连皇子和公主都不能随便拥有它。我想你能理解,我是怕你们的彼得皇帝介意……”

“说起来,伊凡,你要是说出你的真正身份,我会考虑送你一匹。”

伊凡嚷嚷:“我已经说了,我是一个从父亲手里分到两个可怜村庄的穷小子。”

德亨笑的不行,问道:“真的吗?那可太不幸了,我只能送你两套我没穿过的新衣裳,你放心,我的大氅保证又宽又大,或许你可将他当做短披风穿。”

伊凡也笑了起来,德亨要是没有将珍珠锦说的这样细致,直接拒绝他的话,他也不会这么心痒难耐,但德亨说了,伊凡就更想得到了。

而且,至于他的身份,伊凡已经知道,此次随他们回国的,还有大清的使团,所以,他的身份德亨迟早会知道,不如现在就告诉他,换取一些好处。

伊凡无奈道:“好吧,好吧,德亨,我想我应该坦诚一些,其实,我是一位‘波雅尔’。”

说到“波雅尔”这三个字,他嘲讽的扯了扯嘴角。

伊凡跟德亨解释了一下“波雅尔”这个词的含义,德亨听了之后,总结出来,所谓的波雅尔,就是俄罗斯国家拥有世袭领地的大地主大封建阶层,可以理解为俄罗斯的世家。

流水的皇帝和大公,铁打的波雅尔。

这些波雅尔们年少时会受到家庭教师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会进入宫廷为大公们服务,担任并总揽他们身边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政治职位。

当然,废物纨绔更多,毕竟他们生来就吃喝玩乐不愁。

据伊凡自己所说,他少年时期也是一名奢靡无度不愿意学习好逸恶劳“只喜欢美酒和女人”的纨绔,但“很不幸”,他的姐姐被选做了彼得沙皇的妻子。

伊凡出自洛普欣家族,本名叫伊凡费奥多罗维奇洛普欣,米哈伊洛夫这个姓氏,是彼得皇帝化名游历欧洲时候用的假姓氏,被他拿来用了。

他的姐姐叶夫多基娅费奥多罗芙娜洛普欣娜是彼得皇帝的皇后,在彼得十七岁那一年,被拥护彼得政权的贵族们挑选出来,最适合嫁给彼得的贵族女性。

也就是说,伊凡一直用揶揄、调侃、戏谑的口吻说的那个皇后,就是他的亲姐姐。

“那个时候,彼得皇帝什么都不是,我们都叫他彼得,而不是叫他陛下,他是一个边缘人物,他的姐姐索菲亚比他有力一百倍,哦,索菲亚,那是一位喜欢举办宫廷舞会的公主……

他从小住在简陋的村子里,没有受过哪怕一天的教育(此处是伊凡的抹黑,实际上的彼得非常好学且学习能力惊人)每天和他培养的少年军们在肮脏的土地上跑来跑去,哦,他粗鲁极了,他固然长的高大又英俊,但像他这样粗野的汉子,是不懂得与年轻美丽的妻子温存的……”

“他对她一点兴趣都没有。”伊凡哈哈大笑,好像在说一个天大的笑话。

“现在的彼得皇帝可能做出了一些让人称道的政绩,但那个时候,在二十年前,他还是个一无所有的毛头小子。”伊凡最后沉着脸做总结。

一出让人悲伤的、落败的、无可奈何的宫廷戏剧。

这样的宫廷戏剧,可能在每一个国家都上演过。

德亨对伊凡是一位“国舅”的身份接受良好,他对俄罗斯宫廷新闻不发表任何态度,而是奇怪问道:“你为什么要用假名呢?你要是拿出这个身份来,第一天就被康熙皇帝接见了。”

伊凡耸了耸肩,面上嘲讽、愤怒和不屑的表情一闪而逝,继而吊儿郎当无所谓道:“这个姓氏没什么大不了的,哦,真的,我不觉着他能给我带来多大的荣耀。顶着这个姓氏,有些地方我去不了,有些世界我看不到,他只会成为我的束缚,反倒是伊凡米哈伊洛夫这个名字为我带来许多便利。”

从伊凡选择彼得皇帝曾经用过的“米哈伊洛夫”这个姓氏,德亨就猜,伊凡应该是很喜欢彼得皇帝的,又爱又恨的敬服。

“……而且,就算我只是一个快要破产的穷光蛋,我仍旧结识了你,我亲爱的朋友,你不觉着这个假名字给我带来了好运吗?”

“说真的,我已经打算好,等我回国,我一定去教堂,请神父给我重新命名,就用这个名字。”开玩笑道。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