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48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徐潮陪笑,想着什么时候要点那位德公爷一下,就听康熙帝道:“既然那小子开始知道好学了,他要是找寻着你们问上来,你们这些饱学之士也要不吝赐教,莫要因为他愚顽就不屑教导才是。”

徐潮忙躬身道“不敢”,又道:“吾等身为侍讲,在侍奉皇上读书之暇,若能教化一二学子,实乃吾等读书人之幸事、之快事。”

康熙帝捋须笑道:“既如此,朕就将他交给你们了。”

徐潮:“……臣等遵旨。”

徐潮回到内阁车马队伍,见到李光地、陈廷敬、揆叙、陈元龙等,就道:“皇上口谕。”

众人纷纷从坐改为跪,听旨。

徐潮复述道:“皇上说,要我等侍讲、侍读学士,闲暇之余,教导辅国公德亨读书。”

众人齐齐道:“臣等领旨。”

接完口谕,众人复又坐好,当中年纪尚轻的徐元正不免问道:“除了辅国公德亨,皇上没有说其他的皇子皇孙了吗?”

众人都去看徐潮。

徐潮瞥了眼陈廷敬,回道:“除了德公爷,皇上没有提其他的。虽然没有提及,待得皇上点了我等中的谁去为皇子皇孙们讲书,也要慎重,全力以赴才不负圣恩。”

其他人纷纷道:“自该如此。”

心下却在嘀咕,这先生配置,开前所未有之先河,皇上是不是另有他意?

陈廷敬面上仍旧一副不苟言笑的板正严肃样子,心下却是猜度,一定是徐潮说了什么,皇上才下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口谕。

不过,这都跟他没关系,他老了,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随驾北巡了,待得这次回去,他就该考虑乞骸骨的事儿了。

于是,德亨见了谁都要拉住问上几句,改为谁见了他都要驻足,笑着问上一句:“德公爷,您书读到哪一段了?”

德亨:……

皇上就是皇上,他是知道该怎么让你有苦说不出的。

但德亨还偏舍不得拒绝。

他现在趁着年纪小和北巡的便利可以随意和这些肱骨大臣请教学问,等回了京,等他再长大几岁,别说他主动上去请教学问了,估计像是李光地、陈廷敬这些纯臣们,就该见了他躲着走了。

御驾很快就到了喀喇和屯行宫,已经离热河行宫不远了。

像是雅尔江阿这等宗室和承德将军、提督等都来行宫见驾,康熙帝要处理的政务更多了,德亨每天工作、学习忙的脚不沾地,这不,一到休班,他就出了行宫来找小伙伴们来了。

弘晖和德隆是可以住在行宫内的,但因为德亨带来的五百人要在外扎营,所以,弘晖和德隆就跟康熙帝请示,他们带着自己的人在行宫之外听从安排按地扎营。

康熙帝很高兴弘晖和德隆能和属下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大手一挥,准了。

于是,他们加上富察家这一行差不多一千人,被胤祥编成一个千总整营,充当御驾护军防卫,在行宫大门右翼正蓝旗第一列扎营。

德亨回到自家营地,先是巡视营地,查看防卫,雅各布作为营千总,跟在德亨身侧解说。

巡视完营地,发现一切井然有序,回自己帐篷途中,雅各布状似随意的跟德亨汇报道:“奴才见到浑图赖了,就在御驾护军左翼前锋营。”

德亨想了想,道:“浑图赖,我记得他是安郡王府的一个佐领?”

雅各布点头,道:“是王府佐领之一,此次北巡,按例从下五旗抽调佐领冲当护军随驾,这次抽到了他。”

德亨皱了下眉,沉声问道:“他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雅各布回道:“他已经是连续第四年随驾了,按说,正蓝旗佐领这么多,每次都抽到他是不可能的。但也说不好,您是知道的,随驾秋狩除了行军艰苦之外,皇上是有额外的赏赐的,也有些佐领,为了赏赐,是会提前和参领、都统打好招呼,占一个名额,带人随驾秋狩的。许是奴才想多了。”

如今日渐承平,为了保存八旗战力,皇帝每年都会抽调八旗兵勇塞外围猎,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国朝定例了。

最耳熟能详、或者说只让大家记住的,是康熙帝亲自带领的每年五月至九月的夏巡秋狩,但其实,康熙帝的安排是,每年四月、十月、十二月,分为三班,每班四千人,轮流到塞外进行狩猎,让诸王、王公子弟以及八旗兵勇们娴熟骑射,整饬号令。

其实就是一次以王公为带领的军事演习。

再加上康熙帝每年必不可少的春狩、秋狩,可以想见,八旗兵勇每年的行军频次是有多么高,这就让有些人非常吃不消,尤其是骄奢淫逸好逸恶劳的王公们,以及过惯了安逸日子的八旗子弟们,他们会想尽各种法子避免被抽调。

在这种普遍情况下,像浑图赖这种连着四年带人随驾秋狩的,就很让人费解了。

德亨问道:“你可是打听了,他是因为什么连续四年随驾围猎的?”

雅各布回道:“他自己说的,债台高筑,还不起债,只能随驾,赚些赏赐,好拿回家还债。”

德亨:“呵。”

雅各布反而道:“您别小瞧这债务,咱们是因为有您这样的主子,少受这债务之苦,别的佐领中旗人被债务逼的卖地卖房又不是罕事儿,浑图赖将这个理由在军中一说,响应者连片,根本找不出破绽来。”

德亨停顿了一下,惊讶问道:“皇上不是已经免了一次八旗兵丁的债务了吗,怎么他们还这么多债?”

雅各布:“京城居,大不易。国朝连年不是这里涝就是那里旱,粮食价格涨上来就落不下去,好在有您抑平布料价格,如今布料种类多了,价格上反而下降了,让咱在穿衣上没愁到。但吃水、烧煤、坐车、养马等等柴米油盐酱醋茶上的琐事都在涨价,更别提住房和婚嫁丧葬之上的大头了,俸禄就这么多,日子过不下去,可不就得借债度日了吗。”

德亨:……

这就是清朝版的物价飞涨就是工资不涨是吧。

德亨道:“既如此,你平时多注意着些,一有异动立即来报。”今年是多事之秋,由不得德亨不谨慎。

谁知,他这话一出,雅各布就看着他欲言又止的。

德亨笑道:“你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雅各布辞了呲牙,道:“不瞒主子,浑图赖前儿找到我,说是想来您麾下效命。”

德亨:“……哈?他要叛主?安郡王不撕了他。”

雅各布笑道:“不是叛主,是这次北巡,想要跟随您左右侍奉。”

德亨更加不解:“是为了什么?”

雅各布咳声道:“还不是咱们跟着您钱拿的多,他是想来从您手里捞钱来了。奴才一口就拒绝了,咱们自己碗里的饭还不够吃呢,哪里还能收留打秋风的,不过,还是该给您报一声。”

德亨哭笑不得,道:“这样的事儿,你以后都记下来报给我,但一定要第一时间言辞拒绝,一个铜子儿、不,一口水都不能给他们。这是规矩。”

擅自收留别家领属是犯忌讳的,往小的说,需要都统、旗主来调和,勒令将收留的人返还给原主。

往大了说,可以引发一场领主与领主之间的战争了。

德亨是绝对不会收留安郡王府自己投来的佐领的,暂时的也不行,一天都不行,除非康熙帝下旨,明文规定:夺安郡王府下管一佐领给德亨。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德亨才可以名正言顺的收下那个浑图赖和他佐领下的旗人。

雅各布他们就是这么成为德亨的手下的。

雅各布大声应道:“奴才领命。”

德亨拍了拍他的手臂,鼓励道:“让大家伙都打起精神来,你们都是跟着我第一次北巡,以后不好说,这一次一定要警醒些,务必守规矩,不要出乱子。”

雅各布都应下。

德亨回到自家帐篷所在地,远远的就见德隆他们在帐篷前摆了小案几,和富昌、福保顺一起头对头的趴在案几上做功课。

弘晖、卓克陀达、月兰、小福、傅宁几个叽里呱啦的对练俄罗斯语和拉丁语,伊凡懒懒散散的坐在一张藤椅上,拿着一只口琴断断续续的吹奏。

俄罗斯语和拉丁语一起学的结果就是,他们学着学着一些单词就说混了,然后伊凡这个老师就得将错误给他们指出来,他们再继续练。

写作业的练习口语的见到德亨回来,都打招呼道:“德亨下值了。”

伊凡也和德亨点头致意,然后就继续吹他的口琴,曲调悠悠扬扬,不知道是不是想家了,乐曲中带着丝丝缕缕的乡愁之音。

德隆举着毛笔趴在案几上有气无力的道:“德亨,你怎么现在就回来了,我刚还猜你说不定会在内阁那边读会子书才能回来呢。”

弘晖几个都笑起来。

德亨最近学习刻苦,带的德隆不跟着学上一学,都觉着浑身不自在。

雅尔江阿一来行宫就发现儿子这么好学,着实吃了一大惊,又欣慰的不行,连连说儿子长大了,知道上进了。

还非常慈父的安慰德隆:“阿玛知道你在读书上面没有天分,但你能知道装一装就很好了,至少装的面子上很能过得去,让那帮子蒙古王公们羡慕死老子。”

德隆:……

您可真了解您儿子啊。

还有,您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但德隆读书上更下功夫了也是真的,他不想给父亲丢脸。

德亨从自己身侧挎包里掏出书本坐在案几的另一侧,在案几上推出一小片空地,翻开书本,抽出一张新纸,开始做今日的功课。

德亨跟他们道:“咱们好几天没在一块儿了,我想你们了,拿回来和你们一起做功课岂不是更好?”

德隆捶了他肩膀一下,哈哈笑道:“好兄弟。”

富昌和福保顺也都笑起来,道:“一个人读书有什么意思,咱们在一起相互切磋才更有进益呢。”

德隆连连点头道:“就是,就是。”

说着,就连连挥笔,快速写完一张字,放在一旁晾着,抽出一张新纸继续写。

意气风发的。

傅宁见他如此,就走过来,好奇探头看了一眼他写的字,挑剔道:“你这字写的一遍不如一遍,拿到皇上跟前皇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弘晖、德隆他们几个的字,是要和胤礼、胤祄这些皇子一样,要拿到康熙帝面前御批的。

德隆将信将疑:“真的?”

富昌点头:“真的,我要是在功课上偷懒糊弄人,二伯一眼就能看的出来,给我圈的明明白白的。皇上只有比二伯更厉害的,你用不用心,都能看的出来。”

富昌的二伯就是马奇,他是富察老三马武的幼子,马武此次也随驾了,担任侍卫领班。

上次听到儿子随着皇子皇孙们听大儒讲课,没背出书来,人前与同僚们玩笑这个儿子随他,人后就将人提溜到空地上,和儿子好好“练”了一番拳脚,然后让被摔成烂泥的儿子滚回去写功课。

写完必须拿去给马奇看过,说可以了才能拿去皇上面前御批。

德隆听闻这话,开始对着自己的功课喷气,喷了一会,一连撕了五张纸,然后在新纸上重新写。

德亨一张纸写完,就听到一阵急切的马蹄声传来,抬头一看,就见一人一马从军营之外飞奔而来,这名骑士在行宫大门前下马,向守门兵卫出示了腰牌,然后快速入行宫去了。

德隆奇怪道:“那是传令军,是有什么要紧事要报与皇上知道的吗?”

德亨摇头,道:“莫要打听,等命令吧。”

不到一刻钟,就见从行宫内出来一队人马,富宁安领头,带人快速向那个传令官来的方向奔袭而去。

德亨他们更加奇怪了,但没有奇怪多久,就见罗布藏喇什来到德亨他们的营地,传达康熙帝口谕,道:“皇上有旨,端静公主芳驾即将到达,着贝勒府大格格和王府七格格预备去御前迎接端静公主殿下。”

为表优容,康熙帝在来朝见的蒙古贵族子弟中挑选了几个放在御前,暂时充当御前行走,也没做什么,就是传传口信什么的。

今日,德亨休班,罗布藏喇什就替上了他的班。

罗布藏喇什传达完康熙帝口谕,面上紧张之色一扫而空,来到德亨面前,道:“皇上是这么个意思,我也不知道我这样说对不对。”

德亨笑道:“虽说只要意思传达到了就好了,但最好将皇上的话原样不动的复述出来,以免口谕传达错误。”

罗布藏喇什又紧张起来,道:“我不记得皇上的原话是什么了。”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