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14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德亨眨了眨眼睛,也小声道:“这位还没死心呢?”

赵昌是康熙帝的死忠,他只忠心于康熙帝一人。

这么多年过去,康熙帝身边的大太监,梁九功早在托合齐夜饮案中折戟,魏珠人虽然仍在康熙帝身边伺候,但已经是半养老状态了,李玉表面看着还好,但具体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

始终让康熙帝信任,托付性命的,只有赵昌一个。

赵昌人虽然是太监,但他任的是御前侍卫武职,因为他有身手,还可以无所顾忌的随康熙帝入后宫。

赵昌屁股坐的正,赵拙言屁股可是歪的,他早给自己找好下家了,就是这位“师弟”效忠的雍亲王。

赵拙言笑道:“这一出儿接着一出儿,那位早被咱康熙爷给打入尘埃了,他也自知无望,就改为扶植这位了。”

赵拙言又跟德亨比了个十四的手势。

“您看您,您看您,喜怒这样形于色,一眼就让人瞧出端倪来。您这样儿,等回京,还不得让那帮子人给吃了?也不知道您这么多年在外头怎么混的,不会只顾着舞枪弄炮的,面皮上的内家功夫都给荒废了?”

赵拙言一见德亨看到他比的手势就面色有变的样子就没好气嚷嚷道,觉着德亨这些年在外面混野了,京里打小儿修炼的那套笑面虎的本领落下了,这可不好。

这是会要命的。

德亨烦躁道:“我在外面,别人都是看我脸色行事,谁会给我脸色看?我做笑面虎又是给谁看去?”

赵拙言叹道:“看来,义父让咱来这一趟,是来对了。”

德亨不语。

虎符都要保不住了,他气儿不顺。

赵拙言道:“您是不是认为,大将军王要两千火枪兵,您给他就是了,皇上做什么连虎符都给缴了?”

德亨:“……为什么?”

赵拙言嘿嘿笑道:“为什么?您拦了别人的财路了,您还当不知道呢?”

德亨皱眉,赵拙言继续道:“别看那帮子总督、巡抚、总兵的,回回给皇上上折子,说又是哪里出海匪了,又是哪里百姓下海了,又是卖给东洋人粟米了,又是哪里哪里来的洋人进贡洋货奇珍了……”

“这些都是说给皇上听的,听着越冠冕堂皇,越能显出他们当差勤谨来,实际上呢,他们心里巴不得百姓下海、巴不得能和东洋人、外洋人做生意呢。”

“您现在倒好,炮船一开,打的东洋人不敢露头,轰的外洋人不敢来靠岸了,沿海百姓不下海了,是安居乐业了,可那帮子人呢?他们的钱袋子从哪里头鼓去?”

德亨眉头皱的越发紧了,道:“我这才赶走洋人没几天,京里就又有折子参我了?”

赵拙言摇头,道:“是今年正月,参你的折子就半尺高了。”

德亨叫冤:“去年腊月那次海战可跟我无关,是渔船将洋人赶走的。”

赵拙言冷笑:“还说是渔船呢,那渔船,都赶上山东水师的炮船了,你要说不是你给的船图,估计那海里的妄八都不信?”

德亨支吾道:“那、那是因为,广东这边总有台风过境,船不结实,渔夫们怎么下海打鱼?”

赵拙言仰天长叹道:“那你就没想过,渔民们手里有了船,会弃地奔逃海上?”

德亨不自在的移了移屁股,没说话。

赵拙言继续道:“哦,咱忘了,你是海运总督,你只管海上,管不着案上,是不是?”

德亨:……

赵拙言长叹道:“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您不知道,百姓齿口增长,是地方官员考绩重项吗?好嘛,百姓全跑了,齿口蹭蹭往下掉,您说,您要是那两江总督、巡抚,您要是那两广总督、巡抚,您会怎么想?”

德亨一时没忍住,嘿嘿笑了起来,道:“这人自己长了腿,会自己跑,我又没有三头六臂,哪里管得住他们?”

赵拙言也呵呵笑了起来,道:“咱还听说,您要将吕宋岛、棉兰老岛,还有那什么马六甲群岛都给打下来?好嘛,这四省的人口全跑了,都不够您填海的。”

德亨:“也没这么夸张。”

赵拙言又是一阵摇头叹息,道:“中堂上的大人们就说了,百姓跑这么多,全都是皇上给您放权太过的缘故,自我朝开国以来,从来没见哪位王公手里有这样‘骇人听闻’之兵权的。兵权一日在手,您行事就一日无所顾忌,祸患无穷。更有甚者,说您手里有兵、有船、有火枪大炮,从天津港登岸,疏忽而至北京……”

见到德亨面色沉了下去,赵拙言不再继续说,而是道:“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雍亲王就是有那想替您说话的心,都不敢开口了。”

毕竟,德亨可是他的养子,某些人连“逼宫”这种隐晦的话都说出来了,他再站出来申辩,好像不打自招似的。

德亨也终于明白,胤禵为什么会敢拿弘晖来要挟德亨,因为京中,局势已经诡谲到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能掀起轩然大波的地步了。

这也是赵昌为什么会派赵拙言来的最大原因。

德亨人不在京城,虽然消息灵通,但京中局势到底什么样,只有深处其中的人才能说的清楚。

德亨是个非常有主意的人,打小儿就是,不是谁来找他,说几句话他就能轻易相信的。

赵拙言不同,赵昌是知道赵拙言已经投靠了胤禛,具体说,是投靠了德亨和弘晖,所以,出于私心,他派了赵拙言来开导他。

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屁股一定要坐稳了,不能乱,不能急,更不能冒然做决定。

良久,德亨才道:“这么说,这虎符,我是必须要交出去了?”

赵拙言点头,道:“交,不仅要交,还要痛痛快快,感激涕零的交。”

“否则,雍亲王危矣。”

德亨:……

“皇上……信了?”

关于说他拥兵自重那些话,康熙帝真的信了吗?

这回,赵拙言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摩挲着茶碗,好半晌才道:“别说咱,就是义父,也没弄明白,皇上到底是信还是没信。”

德亨长长舒出一口气,心道,幸好,水师、大船他都派出去了。

只希望去美洲的、去缅甸、去印度的人和船行动能够再快一些。

只要走了,这些就都跟“虎符”无关了。

最好留一个空壳子衙门给那个御前侍卫。

不知道向缅甸迁移灾民这一手还能不能做……

至于庙屯,德亨心底暗道侥幸。

其实他的兵大部分都在虾夷岛。

因为庙屯实在是太冷了,一年有一半时间都是冰天雪地,既不利于练兵,也不利于生产,更加没有敌人,要这么多兵做什么?

阿尔松阿的实验室都搬虾夷岛深山里面去了。

庙屯常驻屯兵和黑龙江、三姓之地一样,是标准的两千人,更多的是兵员家属和种地的百姓。

因为庙屯城市建造的实在是美丽,供暖系统健全,不惧冬日冰雪,大家伙儿都乐意住那里。

就算将虎符交出去了,也就只是交了两千火枪骑兵而已,多了,再没有了。

至于水师,呵,大海这么大,谁都弄不清楚德亨到底有多少水师。

照两江、两广总督估摸着,顶多就五千吧。

这是赵拙言给德亨透露的两位总督给康熙帝上的折子,还道:“若是皇上问起来,您就说有八千,其他的都送去南海子给皇上建行宫去了。”

这是康熙帝的老习惯了,爱将臣子报的数往上加一倍。

另外,赵拙言还道:“您最好将造火枪的方子献上去,以正您忠心不二之清白。”

德亨叹道:“这个,我早就准备好了,不仅方子,我还让匠人特地打造了一款礼炮,预备明年皇上登基六十年庆贺时献上去,讨他老人家欢心的。”

赵拙言笑道:“别等那个时候了,现在就献上去,等黄花菜凉了的时候,后悔都晚了。”

德亨点头,道:“既如此,我修书一封,让那位大人一起带回京给皇上吧。”

赵拙言转了转眼珠子,在德亨耳边坏笑道:“最好是给搜出来的……”

如此这般这般说了一通,德亨皱眉:“这不大好吧?”

赵拙言:“如此才能让皇上心有愧疚呢,原本是你的好意,现在竟成了‘罪证’了,嘿,到时候看是谁的脸上难看……”

那位御前侍卫办差急切,德亨并未有为难他,痛快交出了两块虎符,让他去庙屯和恰克图调兵去了。

至于赵拙言,他会直接回京,于是,他们就在屯门分开了。

赵拙言头一次在夏天来南洋,水土不服,中暑加拉肚子,就暂时留在屯门修整两天,等好一点时候再启程回京。

然后,两广总督杨琳和巡抚派来的使者、广州将军来访。

杨琳是敦郡王胤礻我所分得旗属佐领中人,就算做到了两广总督,封疆大吏,那也是胤礻我的奴才。

卓克陀达出嫁那一年,胤礻我为了给这位侄女儿添妆,居然派遣府上奴才加急南下,向杨琳索要财物。

说是索要,据后来德亨所知,其实是在杨琳衙门里抢夺一空后,扬长而去。

那真是当自家奴才对待的。

而杨琳对此,半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默默接受,然后……

自然是想法子补齐这些亏空,难道要他自掏腰包吗?

怎么可能。

广州商船、洋船何其多,示意一下,就什么都有了。

这两年,德亨在南洋多有动作,商船倒是比之前更多了,洋船几乎是看不到了,听说都被拦在马六甲不让开进来了。

这对杨琳的收入是有所影响的,他试探着向旗主胤礻我告状,谁知道,反倒被胤礻我派了奴才来训斥了好一顿,要他听德亨的命令行事,不许给德亨找事儿。

杨琳无法,只得咬牙认了。

但他自个儿明面上认了,暗地里可没少拱火,他那位旗主是个憨人,闹不明白这里面的弯绕的,呵呵。

德亨能在珠江口混的这么开,杨琳的支持功不可没,这事儿,胤礻我早就写信跟德亨邀功了,德亨也承他的情,还在胤禛那里给他说好话呢。

现在看来,这位两广总督,道行不简单呢。

杨琳可不敢得罪德亨,虽然他是来面见天使的,但表面上,见到德亨,请安行礼叫人那是一个不落。

不知道是不是被旗主给训的,他一举一动都做在明面上,明明白白的摆出来,一点子迂回和隐晦都不带的。

杨琳带了一座尺余三寸高的白玉观音来,作为拜见礼送给赵拙言。

德亨在旁看到了,好奇问道:“送子观音吗?”

赵拙言乐不可支,笑的差点从椅子上出溜下来,杨琳跟着讪笑,心下臭骂德亨不识礼数。

老子给个太监送送子观音,老子找死呢?

赵拙言笑完,对杨琳道:“咱家这位小主子最是爱开玩笑,往年在京里时候,皇上跟前儿,他也没少开这样的玩笑,就是逗人一乐呵。总督大人别见怪,哈,别见怪哈哈哈哈。”

杨琳还能说什么,只能向德亨连打三个千儿,求他饶恕则个。

这样的玩笑,您可别再开了。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