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说完对西藏和准噶尔的大体方向,康熙帝又开始点兵派将,定下去两地的官员和驻军将军。
等一切说完,就跟才想起来一样,康熙帝问德亨:“你那个缅甸怎么回事?”
德亨挠挠头皮,有些不确定道:“臣没跟您说吗?臣之前派了一队水师去缅甸,试探着打通水路,看能不能由南向北通去藏地,这是今年六七月份时候的事儿了,臣南海大捷,重创洋人,还送了捷报给皇上呢。”
康熙帝:“许是你在捷报中提了一嘴,朕忘了。”
德亨又对胤禵道:“若不是将人派了出去,许能调用更多的兵力给靖郡王呢,呵呵。”
胤禵:“好说。”
说的你那些兵好似到了我手中一般。
康熙帝问德亨:“你对缅甸有什么安排。”
德亨很自然道:“若是能设缅甸省,我大清,将又多一粮仓矣。”
康熙帝:“好,这件事,你……你和弘晖商量着办,年后,给朕拟一个章程出来。”
德亨和弘晖对视一眼,俱领命道:“是,臣等定不负皇恩使命。”
……
从乾清宫出来,已经是入夜一更天了,后宫已经落锁,胤禛和胤禵是不能再去永和宫请安了,胤禛便带着两个儿子出宫,回王府,等第二日再拜帖请见。
在东华门大门口,胤禵跟四哥告别:“四哥,弟弟有没有跟你说过,弟弟真的很羡慕你。”
胤禛:“……你没跟我说过。”
胤禵就笑道:“只要能生个好儿子,再养一个好儿子,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擎等着躺功劳簿,就什么都有了,你说,弟弟该不该羡慕你?”
这是明晃晃离间胤禛和弘晖、德亨的父子关系,直说胤禛不劳而获呢。
胤禛:“齐家、治国、平天下,哥哥至少做到了第一点。难道十四弟以为,齐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
答的好!
德亨在心中暗暗为胤禛喝彩。
胤禵落下脸色,继而又道:“四哥好雄心壮志,竟是以平天下为己任的,弟弟自是不如。”
胤禛:“十四弟今日大喜,恐是酒喝多了,人也醉了,天色已晚,十四弟还是尽快回府歇息去吧。来人,送靖郡王回府。”
胤禵伸了伸懒腰,转身,跟胤禛背后摆手,道:“四哥,咱们兄弟来日方长。”
胤禛:……
第303章
腊月二十三, 小年到,祭灶神。
昨晚虽然不确定德亨会不会回府,但国公府上却是早早备下迎接的准备了。
若是府门关闭, 德亨会跟着胤禛和弘晖回雍王府过一夜,但父母妻儿妹弟都在等他回家,德亨就在安定门大街和胤禛、弘晖分别,回了自己家。
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之后, 就拉着妻子回房大战三百回合,以解相思之苦,虽然闹的挺晚,但他多年生物钟,早上五点钟是必醒的,正要磨着爱妻再战一场,结果差点被踹下炕去,失去一世英名。
锦绣嫁入国公府已经六年了, 成婚不满一月就随着夫君上任, 满算起来,这是和公舅婆姑过的第一个年。
自然要勤谨、恭顺、孝达, 做好孝媳、贤嫂本分,给小姑小叔子留下好印象。
德亨尽阻碍她发挥了,竟要她做懒婆娘,还缠着她胡闹,让人发现端倪可怎么是好,羞也羞死了。
该打!
却是她想多了。
昨晚迎接德亨回府闹到挺晚, 纳喇氏早就提前吩咐仆妇奴才等点卯上工推迟一个时辰, 谁都不许去打扰小夫妻两个, 也是照顾锦绣的面子。
所以, 锦绣出了房门一看,到处都静悄悄的。
还是她的乳母陈嬷嬷年纪大了,觉少,一早起来捅开炉眼儿,点茶熬粥,熏衣埋香,候着夫人小少爷起床能用上一口热乎的。
锦绣奇怪:“妈妈,浣茶那几个丫头呢?人都哪儿去了?”丫头不在,她怎么梳头?
陈嬷嬷先给自家奶大的姐儿请了一个俏皮的早安:“给贝勒福晋请安,贝勒福晋吉祥如意,太平喜乐。”
锦绣哈哈大笑,又捂住嘴,让自己笑的尽量矜持些,笑道:“妈妈尽会逗我。”
陈嬷嬷将锦绣扶到软榻上坐下,给她塞一个紫貂皮暖手炉子,笑道:“如何是逗趣儿?姑爷富贵齐天,夫荣妻贵,打今儿起,您就是贝勒福晋了,等开了院子,必是人人都要给贝勒福晋请安问好儿说吉祥话儿的,改口钱妈妈已经给您备好了,您记得打赏。”
锦绣歪在软枕上,笑应道:“好,您还没说浣茶那几个哪儿去了呢?”
陈嬷嬷笑道:“是国公夫人,昨儿安置前给阖府上下都说了,今儿要晚起一个时辰。您和姑爷回房早,是以不知道。”
锦绣脸蛋儿爆红。
“呵呵,贝勒福晋,还不快回屋儿再睡个回笼觉?为夫可是孤枕难眠啊。”卧房内,德亨幽幽哀怨声音传了出来。
锦绣:……
陈嬷嬷将她扶起来往卧房里送,催促道:“外头有妈妈呢,分开大半年,你不想啊?别伤了姑爷的心。”
德亨在内嘤嘤哭泣:“还是妈妈疼我,呜呜我妻好生薄情寡恩半刻清欢都不与我……”
锦绣脚下加快速度,她再不回去,还不知道听到什么话儿呢。
陈嬷嬷掩唇笑的不行,普天之下男子,再没有她家姑爷这样忠贞温柔的人儿了,性子也是顽皮可乐儿。
小别胜新婚,小夫妻两个浅尝辄止,宝儿睡醒了,要找阿玛找额娘,听到院子外头熙攘热闹起来,让德亨带儿子,锦绣打扮齐整了,带着大丫鬟去主院给公婆请安。
纳喇氏早起来了,今儿祭灶王爷,她有的要忙呢,只是发话要人都静悄悄的,不要“吵”了人而已。
见到锦绣过来,纳喇氏嗔道:“怎么不多睡会子,天儿还没亮呢,我儿醒了?宝儿醒了?快随我进屋暖和暖和。”
冬日天亮的晚,这会子才晨光初露呢。
锦绣倒是不冷,一路跨府走来,皮毛大氅之下手上、脚上、身上都热乎着,一面挽着纳喇氏手臂进屋,一面笑道:“父子两个在炕上翻跟头呢,不肯起,媳妇儿就没管他们,先来给母亲请安,看可有媳妇儿要帮忙的。”
纳喇氏仔细听着这话,想象儿子带着孙子在宽大的炕上翻跟头的样子,笑的不行,道:“德亨打小儿就会玩儿,且让他们父子先亲香亲香。今儿祭灶神,阖府大祭,且有的忙,你是主母,今年我带你走一遭儿,明年我就享福了,都交给你操劳,可不许嫌苦嫌累。”
锦绣笑道:“不敢……”
婆媳两个正说着话,萨日格和德三姐弟两个过来给母亲请安,见到锦绣,也都客气见礼。
客气的是德三。
萨日格上前挽住锦绣胳膊,笑嘻嘻道:“嫂子,这么早啊,让我哥独守空房,你也舍得?”
德三顿时瞪大了眼睛,眼珠子在姐姐和锦绣身上转来转去。他是听说两人打小儿就认识的,只是,这么亲密的吗?
居然能开这样的玩笑。
纳喇氏扶额扭头不忍直视女儿,说道:“你这是什么话,看不让你嫂子笑话。”
萨日格噘嘴:“嫂子才不会笑话我呢,额娘见面就挑我理儿,越发不待见我了。”
纳喇氏咬牙:“你哥回家了,让他管教你,你看我还再多说一句话不?”
“略略略,我哥才舍不得管教我呢……”
母女两个跟天桥底下说相声似的斗嘴,锦绣坐在两人中间,噙着微笑听着,不插一嘴。
一个婆婆,一个小姑子,帮嘴谁都不合适。
一时间有仆妇来报,说是管事和管事娘子们都集齐了,请夫人和二格格去理事。
萨日格眼睛一眯,就要发作,今天什么日子不知道吗?是故意的还是无知蠢笨?眼里还有没有锦绣这座府内真正女主人!
纳喇氏横她一眼,伸出手,锦绣忙起身上前送上手腕,纳喇氏握住她,拍拍她的手背,对萨日格道:“走吧。”
新年新气象,趁着祭灶神的大日子,该让奴才们认认新主子了。
德隆带着圣旨去福山和锦绣做交接,事务庞大繁琐,并不是一时半刻几天旬月就能交接完的,直到腊月初,她才带着宝儿回京。
因为德亨处境特殊,她带着儿子回京之后,只去永和宫和雍王府请过一回安,娘家都没回,就带着儿子窝在国公府德亨的小院内闭门不出,更是让小福和赵香艾等心腹回自己家,静待后续。
纳喇氏不理解这些,她想将府中掌家权交给儿媳妇,让内外所有人都不敢小瞧她,也是全德亨的脸面。
但锦绣拒绝了,是做给康熙帝看,也是做给所有人看。
夫荣妻贵是不假,夫祸妻辱更是伦常,德亨圈了,她就得压着,不能露头。
若是德亨真有罪,需要她这个妻子去救,自然另说,但现在不是康熙帝要保他吗,她这个做妻子的,自然要配合。
现在德亨解禁了,还跳过镇国公、固山贝子两大爵位等级,功封多罗端平贝勒,锦绣自然也不需要再避让,从今天开始,就要参与府中事务,更是要出门交际了。
陈嬷嬷就是知道如此,所以跟锦绣说,她早就备下赏钱,供锦绣打赏用了。
打赏,即为宣示权威,今日是锦绣的重头戏。
德三看着府上三个女人说走就走了,都没人理他一下,好生没趣,就对小幺儿陶顺儿嘟囔道:“我这个三爷当的真没意思,都没人正眼看我一下。”
陶顺儿笑嘻嘻道:“阖府都拿您当眼珠子捧着,您还不满意呢?”
德三:“我不是说这个,唉呀说了你也不懂,白瞎。”
“切,我之前是不懂,昨儿我问过我姐了,她一说,我就懂了。”陶顺儿煞有介事道。
陶顺儿的姐姐,就是鸣晓,这些年一直跟在锦绣身边帮手,自也是跟着她回京,见到陶顺儿这个好几年不见的亲弟弟,自是有无限疼爱,陶顺儿有不明白的,她都耐心讲给他听。
说到鸣晓,德三神情软了三分,更是抱怨道:“再见,姐姐也不如以前疼我了。”
鸣晓和陶顺儿的母亲刘佳氏,也就是陶牛牛的二婶,是德三的乳母,陶顺儿是德三的奶兄弟,在德三小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德三和陶顺儿两个,都是鸣晓带着的。
德三自是不只陶二婶一个乳母,也不只陶顺儿一个奶兄弟,但他就是喜欢陶顺儿,更喜欢鸣晓。
德三不止一次的撒泼打滚要鸣晓跟他,但鸣晓死活不肯,每次他问为什么,鸣晓就说,她是大爷的奴婢。
每次都气的德三捶着胸口哑口无言,鸣晓跟着德亨和锦绣走的时候,德三在自己院子里一连哭了好几天呢。
德三闷声闷气问道:“姐姐说我什么了?”
陶顺儿“咳”了一声,绘声绘色道:“我姐说:三爷就是小孩子脾气,跟大爷撒娇呢,他既想和大爷亲近,心里又有怨,想记恨,又不敢,更不愿,只得这样别别扭扭的说些别苗头的话,引人注意罢了。”
德三:…!!!
德三如被踩了尾巴的猫咪一般瞬间炸毛,紫涨了脸蛋儿吼道:“谁撒娇呢,谁撒娇呢!!我想跟他亲近?他一走这么多年不回家,额娘每每想他想的哭,都是我在跟前孝敬,我跟他亲近的着吗我咳咳咳咳!”
那啥,十四岁的少年,刚进入变声期,嗓子经不起这样费力使用,说急了就口水呛着自己了。
本还有几分气势的,一咳全没了。
“怎么了这是?刚才我在院门外听到谁吵架了?”德亨抱着儿子进来,看到两人,就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