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此任命一出,整个北京城跟过年一样沸腾起来。有的人家,甚至放鞭炮庆祝,出门就拱手道贺, 一副喜气盈盈的模样。
有的则是变了面色。
比如说允址。说好了将图书馆交给我建,你皇帝转手又交给别人,你什么意思?
正好恩科才结束,满京的士子们都在等皇榜,还未离京呢。
咱们就先论上一论。
允址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论辩还没开始呢,督察院一封弹劾奏表送入内阁。
年羹尧和徐元正不敢耽搁,立即送去了雍正帝案头。
原来,这是一封弹劾允址蓄养术士, 密谋天命的揭发奏折。
允址府中有一术士, 名为周昌言,拒他所说, 他曾在礼斗时,受允址所托,祝愿保佑诚亲王沐帝欢心,传继大位。
礼斗,就是礼拜北斗星君。
在道教体系中,北斗星君和紫微星君, 都是紫微大帝之子。北斗星君, 掌北方天界, 紫薇星君, 则是主人间帝王,为紫微万星之首。
概括一下,北斗为相,紫微为君。北斗星君为紫微星君辅佐者。
康熙时,允址让供养在府上的道家术士,礼拜北斗星君,就是将自己比作北斗星君,辅佐紫薇星君、也就是康熙帝,处理国家政务。
这里面有两个解释,一是允址想做良臣,二是,允址想做继任者。
而周昌言的“传继大位”四个字,直接给允址定性了。
允址府上还有一个文人叫陈梦雷,陈梦雷有有一个木牌,上书“天命在滋”,他曾跟人说,这是康熙五十三年礼斗之夜,风雨雷电,一声大响,从木梁上掉下来的。
礼斗的时候掉下这么一块刻着字的木牌来,必是北斗星君有法旨,令他供奉,辅佐之意。
辅佐的谁?
自然是诚亲王胤祉了,难道还是雍亲王胤禛吗?
康熙五十三年,呵,太子已经废了。
允址之心为何,昭然若揭!
这份集弹劾与揭发属性的奏折有头有尾,言之凿凿,没的说的,雍正帝立即派弘昇围了诚亲王府,然后捉拿周昌言和陈梦雷。
昔年,允址揭发直郡王在王府搞巫蛊事,咒魇废太子,致使废太子允礽疯魔。现在,允址也受揭发,在自己王府内养术士和文人,礼斗祈求自己的天命。
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周昌言乃是术士,术士以言惑众,惹人生厌,没人替他说话。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捉拿之后,他就什么都招了,且是顺着雍正帝想要的意思,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至于陈梦雷,他乃是康熙十九年的进士,现有著作《古今图书汇编》流传,在文人中十分的有名气。
所以,朝中文人如张廷枢等,都在保他。
保不保的,和德亨建图书馆没多大关系。
陈梦雷那部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一万卷的、约一亿六千万字的《古今图书汇编》,原本就在武英殿,早就不知道刊印了多少次了。
文人的事情交给文人去做,德亨任命已经下来,他要走马上任,拆迁北京城了。
没错,现在不光是拆迁正阳门内镶蓝旗的部分房舍建图书馆了,是要整个修整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内外这一片的地下水道系统。
为什么要先修这一片呢,因为这一片有水源,依照就近而远的原则,得天独厚。
正阳门外有正阳桥,桥下就是护城河,乃是元朝建都城时所挖,是通惠河的西段。
元朝时,此护城河船来船往,乃是漕运的终点。
到了本朝,这护城河有另一个名字,叫前三门河。
前三门,就是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了。
崇文门外最大的福源碓房,舂米所用水力,就来自前三门河。
福源碓房,正是二十年前,德亨的大舅福顺所建,这碓房里面,还有德亨家的分红呢。
通惠河的源头就在昌平白浮泉,汇聚西山支流,流入昆明湖,分流畅春园,主流入皇城积水潭,最后走前三门河,在城外形成通惠河。
也就是说,前三门河,给内城、外城供水同时,周边的污水、垃圾等,也都排入此河。
当然,工部是有每年疏浚的,毕竟是京城水源之一嘛,但怎么说呢,在前三门河失去了漕运的功能后,这条河,越发的窄而浅了。
现在,德亨就是要趁着冬日,重新疏通、铺设这一片的下水道系统,将三门河彻底清理一遍,不说恢复往日的漕运功能,至少要建设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等疏浚完,德亨都可以想象,白堤、绿柳、石板横道、人形如织,两岸茶楼、商铺林立的热闹场面了。
干净、整洁、雅致、奢华,会成为这里新的代名词。
德亨亲自去拜访工部老尚书王顼龄,请他介绍一位水利、工程方面有真本事的人给他,结果,老尚书当即表示,他要重新出山,亲自操刀,疏浚三门河。
啊这,德亨自然是千恩万谢。
出了门之后,德亨就悄悄去找徐元正,让他帮忙也介绍几个有专业知识的能人,毕竟,老尚书年纪大了,他做总顾问就行了,爬上跑下的活计,就交给年轻人去做吧。
今科士子当中,若是有这方面的人才,不管是中了还是落榜了,都可以聘来干活嘛。
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德亨的任务是搞钱。
雍正帝要一个崭新的北京城,修城的银子呢?
雍正帝说将每年拨给八旗的二百万两白银给他,由他支配,但这是用来供养八旗兵丁的,不是让他用来修北京城的。
就算德亨要挪用,今年的银子早就发完了,下一次发银,是明年的事情了。
所以,德亨提出,追回的户部欠款归他,用来修北京城。
虽然但是,朝阳门的旗民们都已经等不急了,他们要银子、银子、银子。
所以,德亨要先去搞一大笔银子出来,好给所有人一个定心丸。
他定亲王,跟诚亲王可是不一样的哟。
银子嘛,简单。
一个小型招商会在正阳门外、也就是前门大街的五聚阁悄然召开。
五聚阁是一座环形五角、五层楼阁,木石结构,集茶楼、戏曲、商铺、票行、书肆为一体,是为五聚阁。
因这楼有五层,总高度上不能超过紫禁城高度,楼层又不能太矮,显的逼仄压抑,向上不能,就只能向下了。
所以,最底层,有三分之二是在地下。
五个出入口处,为了避免雨水倒灌,延伸出一大圈高台,和五个台阶。
地面上的人要入地下一层,会先登台阶上高台,然后从高台下台阶,入地下,也可从高台,登台阶直接入二楼。
所以,这个高台,就成了各大戏园子的抢手地。
这不天然的戏台子吗?
额滴个天老爷啊!
当初此楼一投入使用,就轰动整个北京城,引得万人空巷来此观看游玩。
就连康熙帝,耳闻盛名,避暑回京时候,也特地绕过来,看一看这个五聚阁到底是个怎么一回事。
看过之后,御笔一挥,亲书“五聚阁”三个大字,刻成牌匾,悬挂高楼之上。
是不是很有牌面儿?
这个排面儿可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德亨用南海子行宫换来的。
没错,五聚阁是德亨的。设计图是他画的,送去康熙帝首批,然后才开始建的。
虽然画设计图、建设、建成、投入运营,德亨都不在京城。但这座楼,确实从头到尾,都是经的德亨的手。
就是回京后,德亨也很少来这里。
所以,今天他一来,就四处逛了起来。
该说不说,很有三百年后大型购物商场的氛围啊。
一楼是各色饭馆、酒肆、五谷粮油、守卫宿舍、值班室,二楼是金店、玉器、票号(钱庄、银行)、布庄,三楼是茶馆、棋社、书肆,四楼是客店住宿,五楼是办公室。
此次招商会,就在三楼的茶馆举行,主要是木材行、石行、砖瓦行的行首和大老板们,加起来,拢共也就十多个人,开招商会的话,一间小茶室足够了。
单独谈判、竞价的话,不管是去隔壁的雅间,还是去楼上的会议室,都很方便。
二楼往上都是供有钱人的,平民百姓都聚集在一楼,大家伙儿都管之叫底楼,因为有一大半都在地下嘛。
底楼都是吃的,不买,光进来闻一闻味儿,都觉着幸福。
德亨将永琏驾在脖颈上,把着他的两只小腿,对一身文弱书生打扮的锦绣正色道:“跟紧了我,这里面扒手可不少。”
锦绣摇了摇折扇,眼波流转,笑道:“我怕跟太紧了,让人误会了。”
德亨纳闷:“有很么好误会的?”
锦绣笑而不语,不过,听话的走近两步,斗篷压着披风,从远处看,亲密的不得了。
讷尔特宜老远见到德亨,一时间没敢认,还是德亨看到了他,对他展开了笑颜,他才忙上前行礼问安。
德亨忙托住他的手肘,道:“不用多礼,我们随意走走。”就是不想惹人注意的意思。
虽然他站在人群中就是鹤立鸡群,十分的引人注意。
讷尔特宜也不坚持,眼睛看向坐的高高的永琏,惊喜道:“这是小阿哥吧?可真俊秀啊。”
永琏抱着阿玛的暖帽,礼貌问好:“爷爷好”
“哎哟,您也好,您也好,”从自己身上摸出一个玉珏,展示给德亨看,“这是我淘换来的羊脂玉,献给小阿哥玩儿吧。”
德亨接过来,递给永琏,笑道:“快谢谢阿爷。”
永琏晃了晃玉珏,乖巧道谢:“谢谢阿爷,宝宝很喜欢”
德亨要是给讷尔特宜面子,他就得收下,不收下,那就生分,表示和讷尔特宜不熟。
果然,讷尔特宜十分的惊喜,连声道:“您喜欢,正是这玉珏的福气呢……”
眼睛不自觉的看向了一边的锦绣,脱口赞叹道:“怨不得您看不上眼,有如此佳人相伴,其他自是都黯然失色了。”
德亨原本笑容可掬的脸腾的一下就黑了。
这么多年,他只有一个妻子,莫说什么守孝国丧的,不能沾女色,不是还有“清俊小厮”吗?
所以,德亨是真的没少收到清倌、角儿等礼物。
纵使他每次都严厉重申,他不喜欢这些,送的人仍旧是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