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允禩还招呼所有兄弟过来都再看一看,道:“你们也再来确定一下啊,别过了这个点儿又在外头胡说八道的,质疑先帝之死啊?”
众人:……
你够了啊,得寸进尺是不是?
宗室王公们对躺着的这位先帝真没什么好感,他上位后,杀了多少宗室啊,谁喜欢这种动不动就噶你的皇帝。
皇后抹泪,不得不提醒道:“八叔,新帝如何,还要您做主呢。”
您就别奚落了行吗,干正经事儿吧。
允祺也没好气白了他一眼,问徐元正和张廷玉道:“新帝即位诏书拟好了吗?”
徐元正:“清、汉两文诏书已经拟好,正在交由诸王、内阁大臣查验,若无意外……”
允禩截口道:“没有意外。十三弟,是你宣读,还是由哥哥我来?”
允祥疲惫起身,道:“还是由我来吧。”
允禩撇撇嘴,道:“罢了,哥哥就不跟你争了。”
由允祥宣读诏书,更加顺理成章,也就是说,更加正统。
毕竟,他可是先帝的好弟弟啊,呵。
九州清晏内外,身后是大行皇帝尸、呃…遗体,身侧是皇后端坐,身前是继嗣子弘晖,他身后是先帝的兄弟们和宗室老臣雅尔江阿,再之后,是先帝诸子、女,再之后,是铁帽子王公大臣,再之后,是内外藩蒙古诸藩国使臣和文武百官……
没错,在没有立储的情况下,弘晖越过了挑选继任之君的环节,直接站到了最前面。
单独一个。
弘晖回头看了眼,见德亨被允禩拉着和诸位王叔站在第一排,就站在他身侧后方,对他微微点头,等着允祥宣读即位诏书。
让德亨站去第二排皇子列,这不笑话吗。
他将是他的首位辅政王大臣。
允祥见所有人都站好了,展开以雍正帝口吻新鲜出炉的《雍正遗诏》,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书:
(众人皆跪听)
……瑞亲王皇嫡长子弘晖,人品贵重……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诏书用满文念了一遍,徐元正代表内阁,又用汉文念了一遍。
然后弘晖接旨。
(没有三辞戏码)
弘晖双手托圣旨齐额,转向皇后请示。
皇后双眼含泪,诵了礼部给她拟的表文,亲手将儿子扶起来,道:“皇帝,接受百官朝拜吧。”
允祥让出中间位置,弘晖站过去,背北朝南,迎着朝阳的光辉,面对众人,手托即位诏书,接受诸王、文武百官所有人三跪九叩之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心所向。
新帝,新朝,诞生了。
………………………
确定弘晖新帝身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大行皇帝治丧。
比照康熙帝大丧之礼,命正在遵化给太皇太后修陵的果郡王允礼,顺道将大行皇帝皇陵一起修了。
啥,大行皇帝陵寝开工没两年,还缺进度?
没关系,可以先将大行皇帝梓宫和太皇太后一起,存放寿皇殿。
没事儿,皇叔你慢慢修,务必将帝陵修的富丽堂皇的,朕可是大孝子,不会亏待了先帝。
十二皇叔允祹可是治丧的行家,先后送走了康熙帝、佟佳皇贵太妃,太皇太后丧仪也是他在办理,现在,先帝的丧仪,您顺道也办了吧。
内务府、礼部、钦天监将全力配合您,您悠着些,别累坏了自己。
什么?
大行皇帝梓宫还没选好?
是金丝楠木木料不够了吗?
还在海上飘着?
那……
将皇祖父给二伯允礽预备的万年吉木挪用了吧,反正他以后也用不到了。
总不能让大行皇帝遗体“裸”着吧,圣祖给废太子预备的万年吉木可是皇帝规格,挪用过来,正正好。
然后就是挑选明年改元的年号。
弘晖忙着亲自抄写册封皇太后的金文,让辅政王大臣德亨、衍潢、允禩、允祥先挑选着,等他写完再看。
跟太皇太后一样,给先帝治丧,要回紫禁城。
大行皇帝梓宫停灵养心殿,弘晖就重新启用乾清宫,左右弘德殿和昭仁殿已经进入重新修缮中,他在乾清宫正殿处理政务,晚上回毓庆宫休息。
就跟先帝刚登基那会子一样,不是新帝一登基,新帝的老婆孩子就一窝蜂的入住皇宫的,需要慢慢的、一件一件的处理。
皇后仍旧住瑞王府,永华、永璋两个仍旧住南三所,其他儿子女儿也仍旧住王府,一切尚未有变动。
按说德亨是要回国公府为母亲治丧,然后守孝三年的。
但现在这个时候怎么能离得了他,跟先帝刚登基那会子晾着他不同,新帝简直一刻钟都离不了他,所以,很多时候,他与新帝一起,夜宿毓庆宫。
但他三不五时的还是要抽出时间来,回国公府一趟,择吉日为母亲出殡,入土为安。
新帝为纳喇太妃亲写祭文,以半子的身份写了挽联,每天都命人去府上代为祭奠茶酒,极尽哀思。
让旁人挑不出错处来。
只道新帝仁义厚爱,是个尊老爱弟有孝悌之心的人。
嗯,挺好。
弘德殿,冲撞了新帝的名讳,应该避讳改名,还有,新帝的兄弟们,弘字辈儿的,都要改名。
您给挑一个吉字吧,咱们好修改玉牒。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某人的影响,弘晖对此十分不以为意,道:
“‘弘’乃是常用之字,乍然改之,实为不便。且朕与兄弟们和睦友爱,‘弘’字更是皇祖父为我等幼辈精心挑选之吉字,万没有因朕之故,就夺了皇祖父爱孙之心意。着:无需改动,诸皇、宗室兄弟,仍用‘弘’字为名。”
弘德殿还叫弘德殿,也不用改。
众人:……
别人不说,弘昇、弘历等这次谢恩真真是真心实意,任谁,都不愿意一朝将用了小半辈子的名字给改了。
弘字多好啊,这可是圣祖精心为他们挑选的,他们还要圣祖保佑他们王爵永存呢,嘻嘻。
允禩等皇叔们却是脸色奇臭无比,看着小辈们不说嫉妒吧,反正就是不顺眼。
凭什么我们改了,你们不改?
弘晖试探提道:“要不,朕下一道诏书,恢复诸位王叔旧字?”
旧字,胤。
允禩惊喜:“可以吗?”
允祥斩钉截铁道:“不行。”
允禩瞪他。
允祥道:“现在不是时候,皇上刚登基,二十七天大孝尚未过,您就改弦易辙,实在不妥。”
那好吧,弘晖可是要做大孝子的,确实不好一登基就将先帝改避讳的命令给推翻了。
弘晖折中道:“等大孝过了,若遇盛事,或者王叔们立了大功,再寻机改过来也不迟。”
于是,允禩的心气儿也顺了。
真心觉着,新朝新气象,就是好。
改不改的,他要的是这份尊荣。
第410章
礼部、钦天监合力拟的可做年号吉字有天、乾、元、皇、昊、宸、隆、盛、泰、兴、和、宁、永、长、景、文、宁、德等, 德亨的眼睛扫过乾、隆两字,道:
“我觉着都好,可以任选两个字组合, 你们觉着呢?”
德隆摇头了,叹道:“兄弟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起名上面, 太过马虎草率了。你看看你给永琏、永璜的起的名儿,一个大宝,一个二宝,虽说弘旦一开始的名字不是你取的,但想也知道你取不出什么寓意好的名儿。”
德亨不赞同道:“贱名儿好养活,我都没起狗蛋儿这样的呢,他们就知足吧。”
德隆心有余悸:“那算来大宝二宝算是好的了?”
允禩、允祥听兄弟俩谈话听的直摇头,拿起笔来圈了几个字, 送去弘晖案头。
衍潢和德亨坐的近, 德亨看到他圈了天、乾、隆、盛四个字,德隆看到了, 也拿笔圈了乾、元、隆、和四个字。
德亨瞳孔微微收缩,随意道:“你们重了两个字。”
衍潢:“乾乃周易第一卦……”
德隆接口:“象征君主、天、阳、刚健。”
德亨:“那你们怎么不直接选‘天’字?”
德隆嘿嘿:“这不乾字看着就不一般吗?”
他们不管是学满字还是学汉字都是从“天”开始学起,总觉着这个天字用烂了,不如乾字听着高大上。
德亨:“那这个‘隆’字……”
衍潢:“兴盛、昌和、繁荣。两字组合在一起,意为‘天道昌隆’,君主成天受命, 开创繁荣盛世。”
德隆念道:“乾隆, 乾隆, 听着就很洪亮顺口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