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洗竹
“炼铁什么的不打紧,主要是你也要出去散散心。”吕雉高兴极了,“去了楚国也要照顾好自己。”
“对,你阿母说得对,”刘邦两眼炯炯有神,散发着帝王的自信,浑然不是方才的醉鬼模样,“你俩明天便出发罢!”
刘元愣住,与韩信对视一眼:这就是阿翁与阿母的“不着急”吗?
他们明明着急得很!
不过,刘元去楚国,可不只是为了炼铁这么简单。
这次阿丑的事情,给她敲响了警钟。
她要去寻一批真正有意愿入仕的人,不论是男是女,关键是要为她做事。
而这“科举制”,便是历代给她的答案。
骤然在长安推行,定然是不妥的。不如就在楚国先行实验罢!
第83章
翌日清晨,刘元宿醉未醒来,便听见外面有吵嚷声。
吕雉为她准备好了一应行李,还有一辆极为宽敞的马车。
甚至连阿黄的垫子都贴心地准备好了。
她的侍女红早就准备好了一应事务,但这次她要留在府中。
阿丑也被吕雉送来了,比起一国的丞相,她更愿意跟在刘元身边。
与阿丑一同被送来的,还有范增。
这次,他与虞姬、项羽二人一起,都要跟着刘元去楚国。
刘元本是惦念虞姬的身孕,不愿舟车劳顿。但耐不住虞姬再三请求——她想回到楚国,与项羽一起回去。
“哪怕你们回了楚国,也依旧要居于楚王宫内,且不得让任何人知晓此事。”
刘元还是答应了下来,不为别的,是项羽足够的诚意——他竟在几日内便绘出了数十种阵法,个个都精妙绝伦。
其实有几个阵法,尤其适合匈奴的骑兵,简直是为了他们量身定做的。
“霸王竟有这样的谋算之能?”韩信对刘元说道,“难道夫人和他说了什么?”
韩信略微蹙眉,筹备打匈奴一事,刘元只同他一人说了。
毕竟此时百废待兴,无钱无粮,连兵器也不足够,内有诸侯王群狼环伺,外有匈奴、百越虎视眈眈,实在不是用兵的好时机。
此时若要提出打仗,纵然说是要晚几年,以萧何为首的大臣们,都是不会同意的。
“我未曾和他说过,自从项羽起兵,七十余战未尝一败,他绝非无智,只是太自负。”
听见这个评价,韩信似有所悟。
很快,他便顾不得细想这些。
因为皇后吕雉、齐王刘盈亲自来为刘元送行了,吕雉殷切叮嘱道:“要早些回来。”
“阿翁怎么没来?”刘元讶异道,“嘴上说着我最类他,实际上还不是懒得起来送我!”
“他确实喝醉了酒,还在寝殿休息呢。”吕雉叹了口气,“昨夜他太不知收敛,今晨惹了风寒。”
“那我下次从楚国回来,一定多带些佳酿,让他只能看我们喝!”刘元发出大反派的笑声,惹得吕雉的伤感都少了许多。
平心而论,她不愿意让刘元离开。不管是顾念与刘元的母女亲情,还是想将韩信掌控在长安。
但……这冶铁之术的改进,对大汉实在是太重要了。
若此事成了,她要将消息牢牢地把控在手中——这法子决不能让异姓王学了去。
此时并没有早朝的说法,一般都是刘邦、吕雉二人与萧何、张良、曹参、陈平等人的小范围会议。帝后二人召他们入禁中议事,或者去公府与他们见面。
刘邦、吕雉二人会根据需要,随时召见大臣商议国事。
今早刘邦这一病,吕雉就把萧何、张良、陈平、曹参召进了宫,名为让他们劝谏刘邦,实则是同他商议刘元的新的冶铁法。
当然,刘元带走项羽之事,吕雉也并没瞒着他们。
萧何起初还不支持刘元带走项羽之事,但吕雉掏出了一卷兵书。
与当世的大部分兵书不同的是,这兵书前面记载的是数十种阵法,而后面则是项羽应用这阵法的实战记录。
换句话说,这些都是项羽的赫赫战功。
萧何犹豫了片刻,将其交给了张良。
张良倒是看出几分玄妙,频频点头。
陈平拿过来看了看,想到方才张良的神色,将兵书径直递给了正打着哈欠的刘邦。
曹参翘首以盼的兵书就这样到了刘邦手里。
刘邦迷瞪着眼,伸手接过,可他下一秒就坐直。
翻看了几页,刘邦刻意地嗤笑:“什么玩意啊,这项籍小儿怎么不把垓下一战也写进去?”
净是些没用的!
刘邦把这兵书往袖子里一踹,拢了拢衣裳:“无用之书,乃公留着罢!”
实际上,刘邦想得却是——这书写得好啊!人人都道项羽和他的部下是英武不凡,因此以一当十、以一敌百。
实则,项羽哪次没用阵法?
刘邦贼兮兮地将这兵书留了下来,他改日再与灌婴、周勃好好参详一番。
但刘邦的反应他们看得分明,若是刘邦将这书撕碎,或者宣传得人尽皆知,那说明项羽的水平也不过尔尔。
但如今刘邦这藏在袖子里的行为,只能说明一件事——这兵书绝对有大用,以至于他想好好研究!
当今天下,擅长打仗之人,要说韩信、项羽之外还有谁,那刘邦肯定有一席之地。
此时,张良、萧何等人对刘元带走项羽一事,再无意见。
陈平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看来这阵法颇为不凡啊。”
曹参点点头:“陛下,你何必藏着掖着,给我们再端详端详。”
曹参都快急死了,就他一个武将没看着!
待到他们都走了,他曹参定要豁出这张脸留下来——他一定要比灌婴,比周勃,比他们所有人先看到才是!
刘邦摆摆手:“去去去,今日还有一件事,娥姁和你们说。”
他要做第一个参透这阵法的人!
说罢,刘邦又跑回内室去补觉去了。
他搂着那兵书睡得正香甜,不一会儿就响起来了鼾声。
曹参鬼鬼祟祟地进了内室,从地上捡起来了那册兵书。
他可不是偷看啊!他替陛下捡起来罢了,顺便再检查检查有无缺漏。
待到看完以后,曹参悄悄将兵书放了回去,没发现刘邦侧身睁开的眼睛。
这曹参,还是这般有趣啊!就让他们看不着,日后学起来也好尽心些。
甚至……还能借此再让曹参偷偷带点酒来,再让他们陪他喝几杯。
刘邦美滋滋地抱住兵书,睡过去了。
曹参浑然不知,他走出内室,感叹道:“长公主当真有远见啊,谁曾想,这西楚霸王居然还有这般精彩绝伦的阵法!”
“你当霸王只有匹夫之勇吗?”陈平摇了摇头,这最狂妄的人,往往是有真本事的人。
因为他有足够的资本,霸王如此,楚王韩信亦如此。
而这两人,竟然都被他的弟子刘元给保了下来。
有趣,实在是有趣!
曹参倒是没这么多心思,他眼中的兴奋压抑不住:方才他未能细看,但有几个阵法却是让他看懂了——用在匈奴身上正好!
“此书功在千秋!”
吕雉一句话做了总结,紧接着抛出了一个更加让他们震惊的事。
她容光焕发,对几人道:“今日元去楚国,为的是改进冶铁之法。”
改进冶铁之法?!
众人的呼吸都重了些,他们对此事期待非常——哪怕只有一点提升,那也是相当多的铁。
铁代表着什么?
农具和兵器都要用铁和木头来做,木头易得,铁却不一般。
锄、铲、镢、锸,镰、铚、斧、斤,刀剑矛戟和甲胄,哪个不需要铁?
昔日刘元造兵器之时,那也是费劲力气才寻得那些铁做原材料。
“何不在长安进行,附近又不是没有铁矿。”曹参问道,“何必麻烦去楚国。”
张良笑道:“到底是没有保障之事,低调些是好事。”
他明白,皇后与陛下都是为了保密,那几个诸侯王家中都有子弟在长安,这既是投诚示好,也是他们的耳目。
英布、彭越、张敖……他们哪个人的地盘里没有铁矿?
新朝初立,这盐铁乃是重中之重啊!
“皇后陛下,您莫非想……借此契机,将这铁器专卖,收归朝廷?”萧何一眼就指出了问题的所在。
“朕正有此意。”吕雉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她一改往日严肃的模样,不再板着脸,“和萧丞相想到一处去了。”
众人对吕雉的自称已经见怪不怪,虽然始皇帝规定了只有他能称朕,但吕雉与刘邦二人眼下都是自称朕,也并无任何人提出异议。
张良与陈平则是对视一眼:铁器专卖收归朝廷,提升炼铁之术,这实在是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啊!
只是铸造农具,可用不到这样多的铁,铠甲武器这些用得铁才是最多的,再加上刘邦方才珍藏的那份兵法……
有什么呼之欲出了!
陈平眼神暗了暗:难怪长公主费这么大力气保住西楚霸王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