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华尔街 第23章

作者:岐茶 标签: 英美衍生 西方罗曼 历史衍生 职场商战 万人迷 BG同人

“是勇敢。”西奥多说,“英国和荷兰的流浪贵族,反对克伦威尔的保皇派统治着早期北美殖民地,Knickerbocker(尼克博克)因此而建立,如果按照他们最早的标准,即便是我们辛克莱也没有资格踏入这道门槛,但从镀金时代开始,洛克菲勒这样的家族的崛起,是以Knickerbocker的旧贵族们被迫屈服,为金融巨头敞开大门。”

“你想说什么?”海莉平静地望着他。

西奥多这才注意到海莉的眼睛,十分纯净的蓝色,就像站在陆地上遥望海面。

“小姐。”他忽然开口,“你知道在德语里,blauwerden(成为蓝色),是指喝醉了酒,我从前不知道这句话的内涵,直到见到了你,我感觉我有些醉了。”

海莉一怔,被他突如其来的情话吓了一跳。

难道,这就是法国人?

“先生。”海莉尽可能地委婉解释,“我对文化意象没有什么研究,大学期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数学公式上。”

西奥多:......他觉得事情有些棘手起来。

“您刚刚想说什么?”海莉问,“Knickerbocker?”她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西奥多上一句话里。她很擅长于从旁人的话里寻找一些隐秘的信息,解码Knickerbocker这样私密的顶级俱乐部,于她的价值要大的多。

“所以这家俱乐部在洛克菲勒之后,就开始对newmoney开放?我想知道,加入这家俱乐部的门槛到底是什么?不简单有个人身价决定,是吗?”海莉将她的问题一股抛了出来。

再也没有比眼前更好的人可以解答她的问题了。

海莉比起夏洛特,首先是没有她那样的家世,以扬娜的本事,从未使她有机会在孩童与青年时期接触到真正的上流社会,更别提培养同他们一致的喜好的思维。除此之外,海莉还缺少夏洛特的经验,后者在AshcroftGlobal私人银行部许多年,专门从事着应付富豪的工作,积攒了许多宝贵的资源。

西奥多沉默了好一会儿。

他能感觉到海莉很迫切从他这里得到些什么——但可以肯定,不是他这个人。

他不得不为自己那匹纯血马担心起来。

那可是顶级的马驹,它的父亲曾在世界最高奖金的马术赛事迪拜世界杯获得冠军奖牌,光是配种价格都高达千万!

“是。”西奥多想着他的赌约,耐着性子对海莉说,“Knickerbocker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newmoney开放,洛克菲勒一世并没有获得入会资格,直到他的孙子洛克菲勒三世得到邀请,那个时候,洛克菲勒已经建立起庞大的财富帝国,并稳定传承了三代,从小洛克菲勒开始,他们就已经踏入了oldmoney的行列。”

“如果一定要谈入会的标准,我认为Knickerbocker偏爱银行家,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如此,就比如在你来到这里前不久,他们正在考虑是否要承认亨特家族的马克西米进入俱乐部。”

“林奇证券的所有者。”海莉说。

西奥多颔首:“亨特家族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影响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你能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小姐。”

【作者有话说】

海莉:听说你是海王?巧了我也是

第25章 对冲基金

海莉在西奥多的提醒下迅速想明白其中的关系。

亨特家族是林奇证券最大的股东,马克西米亨特正担任林奇的执行董事,据称他与兰利是莫逆之交,两人之间利益互换从未间断。兰利进入ESF后,基金所有的债券交易基本都通过林奇成交,这可是笔丰厚的收益。作为交换,林奇显然为兰利打开了不少方便之门。

所以,夏洛特能够带着她进入Knickerbocker。

再往深一层思考,拥有美联储副主席友谊的格里芬布朗,竟然没有这样的人脉渠道,依旧需要兰利来为他奔走张罗。中低产与上流之间的鸿沟竟然如此鲜明,出身时的烙印深深刻在了骨肉中,直到今天也未曾改变。

海莉忽然收敛了笑容,她问:“那您认为,布朗先生未来会有一天有资格进入Knickerbocker吗?”

这句话成功让西奥多笑了起来,他乐不可支,嘴角扬起难掩的笑意,看着海莉时多了一丝柔软的意味。他觉得海莉既聪慧又有趣,这让他产生了一种隐秘的满足感,正如每个法国男人对于吸引美丽女性目光时都会产生的那种骄傲。

“格里芬布朗?”西奥多仿佛听到了什么滑稽的笑话,优雅地摆了摆手,指尖掠过额前微卷的发梢,“不,不,当然没有这种可能。除非他能把ESF做到摩根银行那样的规模,但……你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是宽客基金,目前也不过六十多亿的体量。对冲基金只是赚钱的利器,但无法真正掌控整个市场,更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MarketPowerhouse。”

他顿了顿,目光柔和地停留在海莉的脸上,微微侧头,仿佛要确认自己的言辞是否引起了她更多的兴趣。

“不过,他没有这样的机会,你却未必,卡拉季奇*小姐。”西奥多微笑着告诉她,“你或许可以做到,只要……”

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像弹奏钢琴一样,微妙地掌握着节奏。

耳边时不时有低声轻语,水晶吊灯的光反射在地面上,人影绰约。窗外树影憧憧,巨大的梧桐木遮盖了落地窗,将屋内景色挡的严严实实。

海莉认为自己应当是听明白了西奥多的意思,他们法国人似乎天生就带着些浪漫天赋,精于此道,显得漫不经心,却精准得令人惊叹。对方并没有直接表达出太过明显的意图,但在他话里话外,仍然可以清晰地听出那点猎艳的意味。

海莉轻轻叹了口气,她认为不该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

“先生。”她轻声说,“这里绝大部分人,都想要将钱投入我们的基金,因为它在半年里带来40%的收益,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吗?”

海莉有些不解。难道他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目的只是为了找一个漂亮的女人共度良宵?以他的身价和地位,去好莱坞的派对或是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酒吧,都比这种私人投资聚会更加有效得多。他这样的人,在这儿若即若离地暗示着什么,简直就像一个巴黎人执意要在纽约的街头寻找法式长棍一般荒谬。

西奥多开始头疼,他开始意识到海莉并不是他以往所遇到的女人那样容易被打动。他稍稍侧头望了望远处的金斯利,只见对方坐在吧台边,举起杯子朝他露出一个心知肚明的笑容。他迅速将目光转回海莉,试图掩盖自己的窘迫。

“她相当难搞。”金斯利的话犹在耳边,“ESF将她待价而沽。”

他只能匆忙回过头,看向海莉。

和她对视那一刻,他又有种自己被看穿的荒谬感觉,这种感觉陌生而不安,却又隐隐令人兴奋。

她就一点也不为所动吗?明明一个可以改变她命运的人就在她面前,她怎么能如此冷静?

“我父亲是个挑剔的人,”西奥多只能掩饰地回答道,“要么稳稳地拿5%,要么冒险地赌100%。你的基金介于两者之间。”

海莉没有说话,她等待着他继续讲下去。

“他并不喜欢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西奥多继续说,“他认为,那是没有决心的表现。”

“你呢?”海莉问。

“我?”西奥多微微扬了扬眉毛,“你在问......我?我觉得每种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

“你自己没想过投资吗?”

西奥多喝了一口酒,他感觉话题的主动权调转了,海莉开始引导他说话,而因为那个赌约,他也没有办法抽身离开。

“我还是那句话,我是法国人,小姐,你们美国人的投资理念有时候过于复杂了,我分不清那究竟是在为客户服务,还是将客户视作待宰的羔羊......对冲基金收益高,亏损也不少,我持有待投资的家族基金,必须谨慎对待。仍然是Knickerbocker的案例,它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而格里芬布朗给自己的对冲基金取名叫做永恒,他的出发点就错了。”

“没有验证过的错误,怎么能叫错误呢?”海莉淡淡说,“所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辛克莱的家族办公室在寻找可以投资的对冲基金是吗?”

西奥多抬起眼睛凝望着她,脸上露出一种苦笑:“小姐,你可真是太善于抓住关键了。如果我说是的话,能改变你此刻的态度吗?”

“那取决于你,先生。”海莉巧妙地将问题抛了回去。

“好了,我也搞清楚了,你是为辛克莱的投资而来。”

“可是我没有搞清楚先生你是为什么而来。”

“我说是你,你信吗?”他目光沉沉地看向海莉,眼神里的柔情几乎可以叫人溺水。

海莉摇摇头:“不信。”

西奥多:......

“你在走向我之前,一直在同那位先生说话。刚刚,你又看了他。”海莉朝着他的后方,微微抬了抬下巴,“为什么?你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约定吗?是关于我的?”

她的敏锐叫西奥多叹为观止,有那么一瞬间他简直想一口气喝光在场所有的香槟,让自己迅速忘掉这一刻。

这次行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败涂地。

“我们打了一个赌。”他说,“赌约是能否拿到你的联系方式,卡拉季奇小姐。”

海莉歪了歪头:“我的电话?辛克莱先生,它印在我的名片上。”

“C’esttoutàfait…”(法语:这完全是)西奥多飞快地飘出一句法语,然后很快转为英文,“卡拉季奇小姐,你只会想着你的工作吗?”

“也不一定。”海莉说,“不过工作确实是现阶段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我很努力在争取辛克莱家族基金的投资,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这一点?明知道你对我有所图,我仍然离开了我的岗位,抛弃掉潜在的客户,坐在这里同你聊天。而你应该和金斯利先生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赌约,所以浪费掉这样多的时间停留在我身上,我没有离开,因为不希望先生你的赌约打水飘。”

“这么说反而是我的问题了,如果不能给你什么,我就算是犯了大错特。”

“问题倒也没那么严重。”海莉故意慢吞吞说道,“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从不介意犯错,只要有收获。先生,每个交易员都有自己的风格,我的特点是追求长期收益而忽略短期波动,只要趋势于我而言是向上的,中间那一点点波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西奥多望着她,忽然觉得自己今晚可能犯下了大错,不过是值得的错误。

“你多大了,小姐?”

“22岁。”

“实在是太年轻了。”西奥多深吸了一口气,“我比你大足足九岁。”

22岁,即便在娱乐圈也是偏小的年纪,她已经表露出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成熟——谨慎多疑、为人滴水不漏。

这迫使西奥多不再将她视作那些和自己打交道的年轻名模一样的女孩,而将她看作一位华尔街顶级对冲基金的交易员——他们专门为富豪赚取巨额财富,具有强悍的专业能力和敏捷的大脑。

他打了个响指,要服务生端过来两杯酒,递了一杯给海莉:“卡拉季奇小姐,我意识到和金斯利打赌是我做过最错误也是最正确的事,不如我们换一种赌约怎么样,你让我赢的与他的赌约,作为交换,我也可以给你一样你想要的东西。你想拿到辛克莱的基金对不对?我可以向ESF投资一部分......”

“先不着急。”海莉打断他,“辛克莱先生,你对美国的对冲基金并不信任,没有必要在此作出这样的承诺,关于投资,我们可以慢慢谈,你的友谊对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她从随身带着的手包里拿出一张名片,又抽出一支宝蓝色的钢笔,拧开笔盖,将名片上夏洛特的名字下方,写上了一串电话号码,落款:海莉卡拉季奇。

“另外。”海莉用双指夹着名片递过去给西奥多,“我是东欧人,我出生在南斯拉夫。”

西奥多垂下眼睛,指尖轻轻捏着那张卡片,宝蓝色的墨迹在灯光下闪着若隐若现的光泽。他的嘴角缓缓扬起:“华尔街有好几位知名的对冲基金老板,都是东欧人。”他将名片拿过来,珍重地放进西装上衣口袋中。

“我会非常期待下一次我们的见面,卡拉季奇小姐。或许,那时我们可以暂时忘掉投资、基金,以及这些无聊的数字。”

“你看,这是我作为一个法国人,发自内心的邀请。”西奥多又补充了一句,目光专注,声音温柔得仿佛随时都要将人融化在其中,“你帮了我一个忙,我真诚地想要回报你,请不要拒绝,周末我想请你去肯塔基游玩,在那里,辛克莱家族有一个相当不错的纯种马培育基地。”

海莉轻轻一笑,她低头端起桌上的香槟,小小地啜饮一口,气泡轻盈地跳动在唇齿间,就像此刻她隐约有些波动的心绪。

“当然。”海莉说,“乐意之至。”

第26章 对冲基金

周五,海莉和伽玛陪同兰利飞往萨克拉门托,会见CalPERS的CEO米勒先生。

CaliforniaPublicEmployees’RetirementSystem(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CalPERS)

全球最大的公共养老金系统之一,管理着加州3000多个公共机构,两百多万名公职人员的退休金和健康保险,资产规模高达三千亿美金。

相比于富豪的私人财富,这样的大型机构资金才占据了对冲基金资产的绝大部分。

夏洛特并没有参与这次会谈,她和兰利的权责划分的很清楚——一个负责私人客户,一个负责机构客户。海莉不清楚他们两个的关系究竟如何,因为兰利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交易团队上,夏洛特斯通几乎就是投资者关系部的实际负责人。

她希望他们两个最好不要太亲密,这样,老板约翰兰利就不会清楚海莉究竟在外面接触了哪些人。

会谈地点就在CalPERS总部。

他们在会议室刚刚落座,米勒便开门见山:“我很少有时间浪费在不值得投资的人身上。”

语气平淡,却直指核心。

“现在让我听听你们的计划——用什么方式,让CalPERS的资金增值,同时规避风险。”

如果说富有的私人客户更关注收益,那CalPERS这样的机构客户则不可避免地关注投资风险。

“我们替200万名职工管理他们的终生大事,一旦投资失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我不是在开玩笑。”米勒绷紧着脸,他并不想与兰利保持着热络关系,也不想跟他推杯换盏,“John,我再重申一遍,你必须证明基金的安全性给我看,董事会才有可能通过这笔投资。”

挣有钱人的钱和挣普罗大众的钱有根本上的区别.区别就是后者更好挣。